<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3年多来,我国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2022年11月以来,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去年10月16号召开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p> <p class="ql-block"> 回顾那个让人揪心的2022年11月,感叹万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3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守住今冬明春防控的关键时期,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p><p class="ql-block"> 孙副总理指出,做好疫情防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一些地区聚集性疫情暴露出防控短板和薄弱环节。各地各部门要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和侥幸,坚持大道理管小道理,站位全局,慎终如始,抓紧抓细抓实各项常态化防控举措。</p> <p class="ql-block"> 孙春兰11月21日赴重庆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心和慰问,实地考察重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听取重庆市防控工作汇报。她强调,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刻不容缓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发现阳性感染者第一时间收治,判定的密接人员及时管控,快检、快转、快隔、快解,做到“四早”、“四应四尽”,以利于更快阻断传播链条、遏制扩散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但是,仅仅相隔八天,11月30日、12月1日,孙春兰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两场座谈会,据新闻报道:张伯礼、沈洪兵、王军志、梁万年、杜斌、冯子健、杨维中、董小平8位专家作了发言,这些专家发言内容新闻报道只字不提。只有孙春兰指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形势新任务”?透露出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我们估计防疫政策将迎来有序放开,没成想这次放开如此迅速、近乎悲壮。</p> <p class="ql-block"> 12月6号,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12月7日,防疫“新十条”出台,进入全面放开时代。12月7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27例。管控放开后,第一波冲击已经由北京为主的几个北方城市,开始向全国各地蔓延。</p><p class="ql-block"> 当时上海人普遍都很淡定。并不是上海人胆子大,而是觉得政府肯定会有办法和措施应对,后来的事实证明,上海人过于乐观了。</p> <p class="ql-block"> 国家卫健委网站根据“新十条精神”宣布从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感染者数字;从12月25日起,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将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信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国家有关方面宣布:感染新冠疫情后,因为并发症过世,不列入新冠疫情死亡率统计。</p><p class="ql-block"> 2022年上半年,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经历了两个里程碑,一个在美国,另一个在中国。这两个里程碑促使人们对美中两国及其抗疫策略进行对比。第一个里程碑出现在5月12日。当时,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这个数字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高的。第二个里程碑出现在6月1日。当时,中国上海解除封控。截至6月19日,中国大陆的新冠死亡总人数为5226人。</p> <p class="ql-block"> 根据孙春兰在重庆调研讲话精神, 上海从11月24日零时起,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等公共场所。相隔十天防疫政策180度急转弯,根据国家最新要求,上海市防控办出台自2022年12月5号开始,地铁、公交不在检查核酸码;8日0时起,上海取消来沪返沪人员报备要求;不再实施实施 “落地检”“三天三检”和“第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来沪返沪人员抵沪不满5天者,不再限制其进入相关公共场所。政策突变力度之大,常人无法理解及适应。</p> <p class="ql-block"> 12月26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2年第7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且宣布:“新冠病毒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p><p class="ql-block"> 公告中,新冠肺炎正式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告意味着三年全员防控,动态清零新冠肺炎政策正式成为了历史;意味从“防传染”向“保健康、防重症、遏病亡”的转换。</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6日,武汉医生张继先接诊了4名患者,她最早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苗头,并因此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从三年前的12月26日开始,在2022年12月26日结束,似乎印证了那句古话:大疫不过3年。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新冠肺炎不可能因为一个公告而而远离我们生活。从全民防范到放开的的转变,对于老百姓来说,来的有点突然,来的有点惊慌!多少条活生生的生命因此消失在这个政策突变期。</p> <p class="ql-block"> 2022年三季度开始,一方面,奥密克戎有超强的传播性;另一方面,奥密克戎传播又非常隐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没法溯源,使得以前的精准防控,无法持续。从暑期到国庆期间,海南、西藏、甘肃有过一波疫情,靠强力封控,才得以破灭。而新疆和内蒙古的疫情,持续超百天,也未能实现清零。郑州的疫情则因为富士康事件得以放大,直到广州、北京的疫情呈爆发之势,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层面,再也不能承受这两个特大城市的静默了。比起新冠的原始株和德尔塔株,广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性大大下降。或许基于以上情况,政府突然之间转变态度。但是医院,药厂显然没有提前接到通知 ,会有这么疾风暴雨的疫情来临。</p> <p class="ql-block"> 从12月上旬开始,退烧药市场买不到,医院配不到。我国是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而上述药品已经是成熟的仿制药品种,国内批文很多。以解热镇痛的布洛芬为例,按照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仅国产药品批文就达到558个,药品剂型包括胶囊、颗粒、片剂等多种剂型。如此成熟的药品,为什么会面临缺货?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给出了各自解释。</p><p class="ql-block"> 多家原料药生产厂商在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中,将原因归咎于消费者扎堆囤货。零售渠道的采购们则认为,短时间内爆发的需求以及上游产能不足是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因素,2022年12月以前,在国家以“动态清零”为宗旨的防疫政策指导下,一般的药店都不准销售“一退两抗一止类”药物。别小看这一政策,对药品生产环节、批发环节、销售环节都是不小的打击。首先,药店不能卖,那他就不会进货,积压的货也有保质期。批发商也不敢去药厂进货,而药厂也不敢大量的保库存,导致产量下降。</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退烧药成了病人最焦虑不安的事。</p> <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退烧药电商渠道偶尔有货,但是价格高的离奇,平时一盒十几元的药,标价50~60元,还是良心价,上架就销售一空,医院门口有媒体此前报道,一瓶售价为13.17元的布洛芬混悬液,竟然有人在儿童医院门口涨价至2500-3000元的天价兜售,这些都是救命的药,居然有人打着发财的心思买药,此类行为着实可恶。</p><p class="ql-block"> 那些黑心药贩子的药从哪里来的?值得一查。抗原测试盒从12月初的3元多一根,一路涨到10元一根,最后全网断货一根难求的过程。经过产量增加,12月底已经在药店买到。价格在4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 针对全国出现退烧类药品供不应求的情况,国家发改委积极组织药厂增加产量。保障民众用药需求,各地制药公司负责稳产保供,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西药产量每天产量1.9亿片投放市场,是平时的四倍,抗原测试盒也产量翻倍,抗原检测试剂企业日产能达1.1亿人份,血氧仪日产量提至25万部以上,但是市场还是一盒难求。</p><p class="ql-block"> 在疫情肆虐期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药店自发免费派送退烧药。”12月26日上午,在于石城大道南段铜陵江南大药房言午氏店,派送105万粒布洛芬片。接到药房工作人员递过来的6片布洛芬片,今年63岁的王大娘心中满是感激。 现场前来领药的市民自觉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并佩戴好口罩。在领取过程中,无需任何手续,四五名药店工作人员按照每人6片布洛芬片或5袋阿咖酚散逐个分发,见到上了岁数的人,还不忘叮嘱用药事项。疫情肆虐期间,爱心药房免费送药的报道接二连三,层出不穷,为他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上海疫情11月份中旬之前是可控的。全国疫情反弹厉害的是广州。 10月28日起,广州新增感染破百,随后单日新增呈指数级上升势头。这几天的本土感染者都是在百例以上,无症状更是冲破2000例。比如在11月7日,新增本土114例,无症状2263。</p><p class="ql-block"> 广州疫情感染数据持续十多天高位增长,官方口径也表示,是“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但是依然没有选择全市静默,只是选择部分封城。于是,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明明广州疫情的感染数据,远远超过很多城市静默封城前,有成为下一个上海的趋势,在电视舆论场合,“广州疫情”的话题却不上头条,好像除了广州人,没多少人关心。或者更严谨一点,除了最严重的广州海珠区民众,没啥人关心,因为天河区依然是开放堂食的。而当时全国各地疫情已经很严重了 。而广州感染者越来越多流入其他省市。</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广州是要走一条平衡疫情和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的最难的路,所以坚持不封城,一边用快准狠的精准防控,切断传播链路,一边控制封控范围、程度,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生活,让防疫代价最小。广州在疫情反弹期间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广州疫情BA.5.2病株相对较轻,而北京等北方病株远比广州厉害。</p> <p class="ql-block"> 12月,北京成了“羊城”,上海广州等城市也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感染者越来越多,12月下旬,浙江勇敢报道日新增报告阳性人员数已突破100万例,根据近期病例监测和社区抽样预计浙江的高峰将提前到达,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期间日新增阳性人员最高将达200万,高峰期预计维持一周左右,将在春节前逐步回落。青岛也预测每天感染者人数为50万。其实北京,上海应该感染者人数更多,或者是无法统计准确数字,或者是维稳需要,没有见报。</p>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一位世卫官员表态:他说对于中国能否有效应对全面放开后的问题表示担忧,他还希望中国放开渠道进口外国疫苗,让很多的疫苗供应商给中国提供疫苗!</p><p class="ql-block"> 这位世卫官员表态不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也发声称:考虑到中国的经济体量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希望中国采取稳妥的应对措施,将疫情对世界影响降到最低!普莱斯发声后,美国的卫生专家也出来为美国疫苗说事!中国必须从美国进口疫苗,才能阻止疫情死亡率上升,不然后果将十分严重,他预测到明年四月份,****感染死亡人数将超过40万!外国专家的话不一定准确。但是12月以来,北京疫情死亡人数令人担忧。北大清华连发几十份讣告,不少老教授未能扛过冬季疫情,令人痛心。12月23日一天,中国就有5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去世。</p><p class="ql-block"> 在门头沟区殡仪馆的业务大厅,办理火化手续预约登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殡仪馆近期已经延长了服务时间,但目前的预约时间仍然需要间隔两周左右。著名演员~宋丹丹12月25号向北京12306电话录音中反映:84岁老医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的母亲患病以后,打120救护电话,答复说您是第72位预约者,请耐心等待。据宋丹丹说,殡仪馆不堪重负,办理手续的从八宝山一直排队到长安街。接听电话那头唯唯诺诺表示理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而今天看到的消息更沮丧,一位上海电视台职工,因新冠并发症去世,年仅39岁。</span>四川32岁博士“阳了”,随后发烧晕厥,因为没有及时送到医院而不幸离世。</p> <p class="ql-block"> 防控放开不到半月,这波感染潮比众人想象得还要迅速地席卷全国,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重症、死亡案例的出现,越是这时候越需要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统计、归纳,因为这些都是珍贵的研究数据,为预防优化下一波感染治疗措施提供基础。 遗憾的目前没有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p><p class="ql-block"> 国家卫健委官方说法是“由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其他新冠合并基础疾病死亡不会归为新冠死亡。</p> <p class="ql-block"> 全国各大媒体争先恐后都在呼吁保护好家中老人和孩子,现在看来,不但要保护好老人和孩子,中年人也需要额外的呵护。中年人是家庭中最不能倒下的。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作为整个家庭的支柱,中年人背负着最大的压力。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们的人,却没有他们能够依靠的人。疫情三年,他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为生活而奔波,从来没有时间好好照顾自己。</p><p class="ql-block"> 如今,病毒汹涌,大部分中年人阳了,刚刚转阴甚至还没转阴就要带阳上班;少数中年人还阴着,每天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生怕有一天会倒下。常年超负荷的工作,他们的身体早就不堪重负。</p> <p class="ql-block"> 从11月以来 “南方株”BA.5.2和“北方株”BF.7相会于上海,12月7号发布“新十条后,上海疫情肆虐,12月中旬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所有医护人员都争分夺秒地奔波在急诊、门诊、icu、手术室、病房,以及互联网医院的空中诊室。截至今日,新华医院已有大量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近半数感染人员已陆续返岗,刚完成各项新冠外援任务的医疗队,来不及休整就奔赴医院,但成人和儿童两个急诊、发热门诊,成人和儿童两套重症监护室均面临人手紧缺、患者激增的局面。很多人发着高烧,持续工作在阳性诊区,他们说:“这是医院的至暗时刻,熬一熬就过去。”</p> <p class="ql-block"> 儿科急诊主任愧疚感叹:对不起我们的医生。在儿童急诊和发热门诊,新华医院儿科医生和护士们排着队备班,上去一批就病倒一批,有时,只值一个班,医护们就发高烧了。一开始从其他病区抽调,没两天就调无可调了,发着烧上班不得不为之。</p><p class="ql-block"> 26日中午,儿急危重症科医生夏昊在儿科急诊上班时突然晕倒,送至成人急诊检查,CT显示,典型病毒肺。原来,从18日感染后,夏昊仅在家休息了4天,就返回医院顶在第一线。儿急危重症科主任朱晓东自责地说:“对不起他啊,真的,他是非常棒的医生,让人感到无比心痛!”</p> <p class="ql-block"> 救护车闪烁着蓝色警灯,一字排开在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诊楼下。没有刺耳的警笛声,但走近急诊大楼,紧张、压抑的感觉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导医台里四五位医护人员,面对着源源不断的询问和催促,声音已然沙哑。不断有躺在担架床上的老人被推到导医台前,伴随着家属的着急和慌乱。</p><p class="ql-block"> 急诊大厅里,清一色上了年纪的人躺在担架床上、坐在轮椅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用鼻管吸氧,一旁就站立着蓝色的氧气瓶。在他们的身边,多是中年的子女陪伴,眼神中透露着疲惫和迷茫。</p><p class="ql-block"> 急诊科主任王美堂的步子很快,刚完成重症监护室的查房,就有院里的协调会等着他。他说话时还是会不时咳嗽——他也阳过,迄今十来天了。在这家医院,很多像王美堂一样感染后康复、或是还在康复中的医护人员陆续回到了岗位上,但在汹涌而来的人流面前,超负荷的工作还是让他们苦苦支撑。</p><p class="ql-block"> 在当下的急诊大厅,都会被一种声音所覆盖——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贴着墙根的金属座椅,已被照顾病人的家属和随身行李占据,躺在折叠床上、头发花白的老人已经排满了两行。靠近大门处,中年男子为床上的老人掖了掖被角。他不时抬头张望,想要找个更靠里的位置。紧挨着的是个老太,戴着的N95口罩让她很不舒服,她重重地喘着粗气,发出“哎呀”的叫痛声。再往里走,步子就得更小心。大厅转角处、甚至楼梯间的空地,也多是手背上绑着输液针、鼻子里插着吸氧管的老人们。最近两周,急诊科里就诊的病人动辄需要吸氧和挂点滴。穿着隔离衣的保洁见有人突然呕吐,赶紧提着拖把过去清理污物。烦闷和焦躁的不稳定感,弥漫在急诊大楼的空气里。</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陈小松12月23日在接受上观新闻采访时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人数直线上升,最近每天稳定在800人左右,相较之前每天50-60人的数量,翻了10倍不止。</p><p class="ql-block"> 上海瑞金医院获悉,面对医院“急、难、繁、险”的情况,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全力以赴,坚守在新冠救治一线,没有内科外科之分,他们每个人都在尽力保证基础医疗不停摆,全力守护好患者的生命线。发热门诊:最忙时开四个诊室,一天接诊400名病人。平时只有50~60人。</p> <p class="ql-block">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说,我们正在集中力量,确保重症患者的救治。陈尔真介绍,当前,前来急诊的新冠感染者占据80%,其中老年人比例又占了40%-50%。大部分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因新冠感染后导致疾病加重,在65岁以上老人中有肺炎表现的占了一半左右,“在收治入院的病人中,主要包括有重症化倾向的,以及出现低氧血症、胸闷气促的危急重症患者等,我们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变化,第一时间采取救治的措施。”记者了解到,在仁济医院,连日来120接诊量不断攀升,东院和南院两个院区12月28日一天共接到269辆救护车。</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颖川介绍,一方面,急诊病人数量暴增,十院每日急诊就诊量在1800-2000人次之间。另一方面,急诊科人手也相对紧缺。前段时间医务人员阳性较多,比较困难,最近陆续返岗,人力紧缺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面对往常的普通病人,一名护士能照顾一二十位病人,而现在的病人重症情况较多,各种情况此起彼伏,和普通病人管理方式不太一样,因此医护人手就显得相对不足了。</p> <p class="ql-block">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中心,也同样进入艰难时刻:接诊人数居高不下、120运送车辆不断涌入,大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病如山倒,许多急性心梗、急性脑卒中、脑出血等急危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量几乎是平时的6倍。但感染高峰所带来的压力并没有击垮他们救死扶伤、病患第一、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和无疆的大爱。他们不分昼夜,坚守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团市委面向具有医护专业学科高校紧急招募“120”急救电话话务志愿者,截至12月26日,累计共有117名大学生,其中有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学校学生担任“120”急救电话话务志愿者,其中00后志愿者占9成,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志愿者占8成。</p><p class="ql-block"> 苏天尧是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护理(康复护理)专业3班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预备党员。这两天,他的身份是“120”急救电话话务员。从早上8:00到晚上20:30,他第一次体验到了12小时连轴转的辛苦,也再一次感受到医学生肩负的无上使命。</p> <p class="ql-block"> 和他一样临时坐上“120”专席的,还有来自本市各校学生,他们中,有人参与过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流调工作,有人担任过校内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有人曾在医院临床一线实习,均具有基础医护能力和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经过快速岗前培训,他们负责接听急救电话,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核实患者基本需求、分类优先等级等相关工作。</p><p class="ql-block"> 他说,第一次走进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厅里最显眼的那条写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大标语。上岗第一天,他接到了一对老夫妻的求助电话。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打来电话求助时是带着哭腔的,这让苏天尧很心疼,“我想呼吁大家回家看望一下家里的老人,不要让他们生病的时候独自在家,那么无助。”</p><p class="ql-block"> 耐心、镇静、理性、柔和……说起自己看到的话务员老师的样子,上海健康医学院食品卫生营养学专业学生鞠思佳用了一连串的形容词,用她的话说,“话务员姐姐当时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接起来,整个工作流程特别顺畅。举手投足间,我真的觉得她好像在发光!”上岗首日,她一共接通了91通电话,她对自己的第一天表现还算满意,因为处理好了大部分事情。她说,来到这里才明白,即使是做着一份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很伟大。</p> <p class="ql-block"> 12月份疫情肆虐的上海,再次出现万人空巷的局面,和3~5月不同的是当时防控不让上街,现在是放开,但是阳人太多,不敢上街。措施不一样 结果还是一样。这个应该是决策层不愿意看到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钱义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p><p class="ql-block"> 全上海的兄弟医院现在可能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排班,真的太难了!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你能来上班吗?爬得起来吗?”这个周六的中夜班,是我那天早上才定的,医院人手实在紧张,真的很感谢各位同事。当前的工作强度,可能是我这个20多年的“老急诊”从业以来的头一回遇到。我们医院是急诊、发热门诊一体化管理,这十多天,急诊、发热门诊的就诊量翻了几倍。我们这支医护队伍全部“阳”过了,好多人还在发烧,感觉稍微好点了就回来上班。医院很支持、兄弟科室也很帮忙,跑来“赞助”我们。大家都很难,真有种共克时艰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这两天,医院就诊数持续往上跑,发热门诊单日就诊逼近1000人次,是平时的5倍。就诊病人翻了几倍,医生则面临“战斗性减员”,令人揪心。</p> <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院长马骏说,此前一天,12月25日该院急诊量达到1920人次,全天接收了118辆救护车,病人大都是呼吸道系统疾病的老人,部分病人合并有基础疾病。</p><p class="ql-block"> 截至昨天(12月23日),仁济医院全院3285人在岗,其中有594人感染后仍坚持在岗或返岗。自12月15日起,医院安排内外科医疗人员支援发热门诊,第一批共53人,一周工作后,剩下40人。后续其它科室立即补充支援,面对发热就诊高峰,发热门诊只能采取“车轮战”和“人海战”。截至昨天(12月23日),发热门诊在岗和可上岗人员29人,为应对人员短缺,在岗工作时间由原来4小时延长到8小时。</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迎来就诊高峰。CT室门口不间断地有患者排队等待检查,放射科医技人员全部高负荷工作。据放射科赵力士医生介绍,仅在12月27日一个白班时间里,就给500多名患者做了CT检查。“白班、夜班加起来,共做了649人次的CT检查,这个量是很大很大的。以前繁忙时会安排早班、中班、晚班,但现在人手紧张,都无法细分了。大家不管工作得多晚,第二天继续来上班,一切以把病人检查完为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上海如此,全国各地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武汉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徐明(化名)曾经历过两年前的武汉疫情。他回忆,当年的武汉常见青壮年发展为危重症,而与当时不同,这一次,绝大多数的危重症患者是老人。他预测,未来一周,向重症发展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多起来。</p><p class="ql-block"> 新闻报道某医院,输液室外面的走廊不够用,在大厅的角落里、原本取药区的座位上,也多是手背上绑着输液针的老人们,高高的输液架和滴管就在一侧。偶尔能看到有一两个青年人在打着点滴。在大厅的一个转角处,一位耄耋老人每一次呼吸,胸腔都有很大的起伏,伴着她沉重的喘气声和不时发出“哎呀”的叫痛声。有那么一刻,她从被子里伸出一只手,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坐在一旁的亲人很快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鼓励,“再忍忍,快好了”。“从早到晚(急诊室)都是这么多人。”那位70多岁的老人说,他其中一个同龄朋友前一天晚上还能吃肉,还和他有说有笑,早起人就去世了,“直接的死因是心肌炎”。全世界的共同经验是,新冠感染者的死亡,大多是原有的基础疾病迅速恶化引发的。</p> <p class="ql-block"> 朱同学感染新冠病毒,急需用氧,通过上海电视台求助后,记者到家采访,了解需求。并且在“新闻坊”、“新闻夜线”节目栏播出,氧气厂第二天就送去了氧气瓶。</p> <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药物告急,除了厂家增加产量,上海居民也是通过邻里群互相调剂,上海电视台也报道了小吴同学一家捐助药物的正能量的新闻。</p><p class="ql-block"> 家住浦东新区东方路崔先生向新民晚报“防疫·帮侬忙”求助,一家五口都阳了,但家中极度缺药,让他焦急万分,女儿都因为发烧晕厥了……”说到这里,崔先生一度哽咽。两位老人的体温也都超过了38℃,没日没夜地咳嗽……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们!”</p><p class="ql-block"> “布洛芬、复方氨酚烷胺片、强力枇杷露,这些药我们都有,马上送来!”了解情况后,记者随即分药装药,20片布洛芬、6片感康、一瓶强力枇杷露被仔细地放进了牛皮纸大信封内,用订书机封上了口。随后,“防疫•帮侬忙”又自费下单,叫了一对一直送的“同城速递”,2小时后“救急药”就送到了崔先生家中。</p> <p class="ql-block"> 有医生说现在的情况跟2020年的时候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2020年的新冠病毒毒性更强,但社会传播面没有这么广,重症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没有这么高。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也比较少,所以医疗资源是比较完整的,能够尽量做到应收尽收。而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更加棘手,医护人员大量感染让本就不足的床医比和床护比雪上加霜。“这周内百分之八十的医护人员能够复工,收治能力会恢复一些,但即使把复工的医护人员都算上,依然是不够的。我们只能不断想办法,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p><p class="ql-block"> 北京,医护力量的恢复刚刚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例,在更早的一周前,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数量锐减,“正常有大概10个医生和护士接诊,后来只剩下3个医生日夜颠倒,现在快恢复了一多半。”而当时因为大批医生感染新冠病毒,呼吸科直接关停了几天。现在呼吸科的十多个诊室,已经有三四个医生正常接诊。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医护工作者,在感染新冠康复后逐渐回归。而在北京之外的诸多地区,医护力量的缺口仍是值得重视的问题。近日,山东、湖北、江苏等地已派出重症救治团队赴京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一位一线医生对此表示不解。</p><p class="ql-block"> 照片为医生在工作室打点滴。为白衣天使点赞!</p> <p class="ql-block"> 北京卫健委数据显示,12月21日北京市发热门诊接诊发热患者6.5万人次,较近日接诊高峰12月15日的7.3万人次减少11%,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于缓和。但重症人数正在爬升。重症医学科的专家预测,未来一周,向重症发展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多起来,全国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奥密克戎导致的肺炎虽然减少了,但并不罕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次(北京)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一般的高,是疫情海啸。”不久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这样说道,当时他预计北京就是在这一两周迎来重症高峰。</span></p> <p class="ql-block"> 多位专家公开表示,希望把高峰期拉平拉长,让新冠疫情在高位流行一段时间。拉平曲线的用意是减缓疫情传播速度,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但目前看来已很难做到,疫情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感染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此前在《财经》年会上预判,今年冬天的流行曲线会是“一波三折”:从12月中旬到明年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以全国大中城市为主。1月下旬到2月中旬,由春运前的流动引发第二波疫情。</p><p class="ql-block"> 国际上最常用的这类药,是辉瑞的Paxlovid与默沙东的Molnupiravir。在多个国家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有重症高危因素的人,在感染之初、症状还很轻的时候,就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药物,从而减少需要求助急救资源的概率。</p><p class="ql-block"> 冬至这天,在中日友好医院的这些患者们,还无法开到Paxlovid。呼吸科的医生表示:“如果自己有这个药,需要在病发5天内吃,超过5天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最新流传的一则消息是,北京的社区卫生中心可能会开出该药物。</p><p class="ql-block"> “没有消息,就是暂时的好消息。”冬至那晚,陈峰还要继续守夜。在他的身后,还有几十个像他一样的家属,在进一步的消息到来之前,他们抓紧时间躺在座椅上放松片刻、浅浅睡去。</p> <p class="ql-block"> 曾光专家指出:在现在情况下,要压平疫情锋尖,严管和放实际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两种工具,我们在使用一种工具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另外一种工具。在管的方面,我们国家经验很多,中国老百姓配合得也是世界各国里是最好的。在疫情高峰到来的时间,应该用管的工具,这样才能取得整个战略上的胜利。若只放不管,就会形成单一的高峰,对医疗系统冲击很大。</p><p class="ql-block"> 针对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12月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但是本人感觉梁专家过于乐观。</p><p class="ql-block"> 梁专家对回答死亡率统计表:“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这个我也不认同。</p> <p class="ql-block"> 专家钟南山确实对疫情防控及治疗有贡献,但是他说“如今的新冠病毒就=是普通感冒”。和事实不符。国家卫健委那位领导在结受“面对面”采访时,针对主持人提问这一说法错误吗?那位女领导轻描谈写说:新冠病毒不是感冒,类似于“流感”。可见,那些专家和政府官员的表态之间有“默契”。</p> <p class="ql-block"> 新冠病毒疾病夺去了多少生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网络有这么一个数据,2019年,共有33位院士离我们而去。2020年,共有39位院士离我们而去。2021年,这个数字是28。2022年,这个数字陡然上升到62,其中包括当年12月仙逝的24位院士。聚焦到这一个月,2022年12月23日,一天失去了5位院士。</p><p class="ql-block"> 2023年开年17天,已经有10位院士离我们而去。</p> <p class="ql-block">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92岁母亲因为有糖尿病,不适合打疫苗,因为怕感染,足不出户一个月,莫名其妙被感染五天后,病逝于新冠病毒疾病。我的在北京的亲舅舅,相隔一个星期也去世。我母亲送上海长征医院后,只有三位年轻急诊医生面对挤满整个急诊大厅近百位病人,不要说细心诊断,连问诊的声音都被淹没在病人的呻吟中。提供氧气也是一件困难的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3年元旦,上海长征医院急诊大厅状态。</p> <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3号,上海转发了原载于北京《新思维》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如飓风般席卷而来的新冠大海啸,1个月内感染了11亿人,让国内医疗专家几乎都声誉扫地:说的90%的人无症状,结果感染后98%的人都有症状;说的99.5%的人不用去医院,结果全国大医院都爆满,住院人数达5000万人;说的奥密克戎感染后没有肺炎,结果官方公布肺炎占患者的比例达10%。</p> <p class="ql-block"> 三年新冠疫情,告知我们一个无奈但是现实的状态,那就是新冠疫情的结束不会是人类消灭新冠病毒,而是人类忘记新冠病毒,长期和病毒共存,防疫政策从社会面清零到全民免疫转变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政策转变衔接的更好一点,专家轻描谈写的新冠病毒就是大号感冒这些言论更谨慎客观些,医疗服务系统物质储备提前准备一些,对疫情数据公布准确与及时一点,或者在全国各地实施全面放开政策之前方案制定周全一点,付出代价就会小一点。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前段时间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及思考。</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继续维持对新冠的全球最高警戒级别,一些人早日结束新冠大流行的希望落空。因为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依然严重,最近一周全球日均死亡人数近1万,接近奥密克戎高峰期每周死亡7万人的水平。人类终结全球新冠流行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活过来的人要感恩,要珍惜不知道多少人的生命筑成的免疫长城。</p><p class="ql-block">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份以来发布的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数2.4万例,2月6日核酸检测阳性数为0.9万例,2月13日为8847例,2月16日为10720例。虽然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已大幅下降,但是感染者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数日新增仍在5000例以上。因此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依旧需要防范。</p><p class="ql-block">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这一波新冠病毒肆虐消退的背后,必然是有人负重前行,必然有人做出牺牲。这波疫情夺取了多少生命,官方没有公布令人信服的数据,感觉到逝者太多了!这个代价太大了!我们这代人要永远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疫情;铭记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付出;铭记及缅怀免疫政策急转弯过程中包括我母亲那样的被迫失去生命的那个群体,她们是无奈的,可悲的。她们没有扛过“黎明前的黑暗”,在医疗资源崩溃的那段时间里,他们没有得到及时及有效的治疗,甚至她们在失去了生命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严,不可以追悼会,家属也不知道准确火化日期。家属都是等待半个月左右拿到亲人骨灰。衷心祈祷还在医院和病魔抗争的感染者早日康复!祈祷去了天堂的逝者一路走好!祈祷新冠肺炎远离人间!(部分图片网络转载)</p> <p class="ql-block"> 初稿于2022年12月31号</p><p class="ql-block"> 再稿于2023年2月18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