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中队名及小队名:286班未来之星中队——雏鹰假日小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队长:卢鹏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队员:肖昊伶、刀凤怡、杨子、李瑶、周芯灿、朱子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活动主题:目瑙纵歌民族文化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活动安排:首先由小队成员做相关信息的收集。结合杨子的口才特点,由他负责目脑纵歌传说的收集;肖昊伶、刀凤怡和李瑶是女生,对漂亮的东西格外感兴趣,由她们三人负责目瑙纵歌服饰、房屋和生产生活作物的收集;卢鹏捷对建筑感兴趣,由他负责对目瑙纵歌的标志性建筑示栋进行了解;朱子墨负责目脑纵歌的歌曲收集;周芯灿负责目瑙纵歌的美食收集。</span></p> <p class="ql-block">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它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由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2月元宵以后是当地少数民族——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假期尤为漫长,节日也特别多,通过小队团体讨论我们确认了活动主题和小队活动分工。我们决定围绕景颇族传统节日“目瑙纵歌”开展一次民族文化体验活动。</p> <p class="ql-block"> 目瑙纵歌的传说“目瑙”是景颇语,“目”指天神目代;“瑙”指祭祀舞蹈的动作。“纵歌”系景颇族载瓦支语,意思是“大家一起跳舞”。</p> <p class="ql-block"> 目瑙纵歌盛会历史悠久,源于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上的人们并不会跳目瑙,只有太阳神的子女才会跳,称为“章目瑙”(章:景颇语为太阳)。一次,太阳神的女儿过生日,便邀请地球上的万物去参加章目瑙,地球上的万物则推举会飞的鸟类前往参加。鸟类返回地面后,在地面举行了“乌目瑙”(乌:景颇语为鸟),景颇族祖先看了乌目瑙,顿时被百鸟婉转的歌喉和优美的舞姿所陶醉,并且深受启发,于是便创立了景颇人的目瑙。</p>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十五后景颇族选择双日举办目瑙纵歌,这个传统的祭祀活动也成为重要的节日活动。 在起跳的前一天,举行最为传统的剽牛、祭祀等古老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 起跳前,在木代房前进行祈福仪式。</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长老为瑙双举行授冠仪式后,目瑙纵歌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 在“目瑙纵歌”盛会中,身着盛装的景颇族男子手持长刀,女子持手帕或花扇,在头戴兜銮,用孔雀毛装饰的“瑙双”引导下,踏着鼓乐节奏围着“目瑙示栋”回旋起舞。目瑙纵歌往往通宵达旦,以至连续二至三天才会结束。</p> <p class="ql-block"> 听了目瑙纵歌节的传说,让我们跟随杨子小朋友的节奏,身临其境的一同感受这盛大的目瑙纵歌节吧。</p> <p class="ql-block"> 目脑纵歌的舞蹈怎能离得了歌曲,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音乐时刻存在于景颇人的生活当中,与景颇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的熏陶与感染之下,将景颇族的精神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听——目瑙纵歌的音乐规模宏大,气势壮阔,节奏井然有序,刚健明快,在木鼓、硭锣、洞巴、吐良、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旋律深入景颇山山寨寨。你是不是也想到这里一起来感受震撼的景颇音乐? </p><p class="ql-block">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来自朱子墨小朋友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参加目瑙纵歌的你可能会问:这伫立在舞场中央的几根柱子是什么?它被称作“目瑙示栋”,是景颇族群众心中最神圣、最崇敬的图腾柱。</p> <p class="ql-block"> 图案以及结构,每个地区都有所不同。顶端要绘制光芒四射的太阳,旁边搭建有太阳神的专座,景颇语叫“章肯日”,还有象征景颇族山官至高无上权威的“日月牌”,都少不了太阳的形象。目瑙示栋是景颇民族目瑙纵歌活动不能缺少的标志性建筑,是天地人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五谷六兽和舞谱融为一体的图腾建筑,建筑上的每种动物、每个图纹都叙述着一篇故事。目瑙示栋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太阳宫目瑙时,首先树立了目瑙示栋。还有的说法是太阳宫归来的鸟类,以黄果树为目瑙示栋,野猪以獠牙修整了以铺满树叶的大地为场地,举行了目瑙纵歌。再有的说法是鸟类举行目瑙纵歌时,正好有景颇族猎人路过,被鸟类目瑙吸引,他就拿了一块木板刻画记录了舞蹈线路,回去后就召集众人,把木板竖立舞场中间,学起了鸟类,跳起了目瑙纵歌舞。</p><p class="ql-block"> 今天,卢鹏杰小朋友也给我们带来了娓娓动听的目瑙示栋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感受了目瑙纵歌的舞步,你一定很好奇住在边陲小镇的景颇人民独特的生活吧?让我们跟随肖昊伶、刀凤怡、李瑶三位小朋友的脚步,一同走进大山深中的景颇家园。</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是传统的山居民族,在景颇族聚居的山寨,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幢幢别具一格的景颇族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 其传统民居多为干栏式草顶竹木结构,可分为低楼、高楼两种,在平面布局上一般为长方形,屋脊很长,延伸到山墙以外,屋面为倒梯形的两面坡,屋脊翘起。景颇族竹楼一般隔成若干间,各间均有门无窗,。竹楼以屋脊为界隔成两半,一半是主人家居住和煮饭的地方。另一半则用以招待客人、存放别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的火塘文化已根植于在景颇族人的生活在景颇村寨。居室内都设有火塘,周围铺篾席作寝榻,火塘在景颇人的心中是神圣的,火塘边的座位十分讲究,每当有事情要商议或举行活动时,年长的坐在堂屋靠墙的位置,如果有客人来,主人也会邀请宾客坐主位置表示尊敬,晚辈们则坐在与长辈们相向或者左右两边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的服饰风格粗犷豪放,景颇族女子多穿着黑色对襟或左枉短上衣,下着净色或织有景颇族特色图案的棉布长筒裙,用黑色布条缠腿。</p> <p class="ql-block"> 节日喜庆时,盛装的女子上衣上都镶有很多的大银泡,领上佩戴六、七个银项圈和一串响铃式银链子,耳朵上戴一对很长的银耳环,手上戴着粗大且刻有花纹的银手镯作为装饰。行走舞动时,银饰叮珰作响,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男子多穿黑色圆领对襟上衣,下身着短而宽大的黑裤,包黑布或白布头巾,头巾两边以彩色小绒球作为装饰。出门时肩上挂筒帕,腰间挎长刀,简直就是一个气宇轩昂、矫勇彪悍的武士。</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织锦丰富多彩,多用自己捻成的棉线、麻线、羊毛线,并且经自然印染初步加工后作为织锦材料。景颇族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构图新颖,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景颇族织锦制成的传统织物主要有:筒裙、护腿、筒帕、腰带、包头帕、长刀背带等。</p> <p class="ql-block"> 在景颇族的心目中,女子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今天肖昊伶带大家一起了解景颇族首饰文化。</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的配饰主要以银质为主,形式上有手镯、筒镯、银牌、银泡、银花须等饰品。景颇族手镯,一种为内凹外凸的半圆形,饰有缠枝纹饰,底面有一缺口用于调整大小,外观粗厚,多为年长妇女戴;一种为细长形,实心,面上饰有缠枝藤叶,两边为卷曲喇叭状。</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早年的生产以旱地农业为主,畜牧、采集和家庭手工业为辅,使用铁质小农具和大量的竹木质农具。早期旱地农业的经营相对粗放,采取“刀耕火种”、轮流歇荒的耕作方法,产量较低,后来随着铁质大农具的出现和耕作方法的不断改进,景颇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景颇族生活用具主要包括饮食器具、生活用品等方面。其生活用具多以竹制和木制为主质。常见的有:竹酒筒、竹酒杯、篾托盘、藤篾框、背箩、舂筒等。</p> <p class="ql-block"> 那么关于景颇族的饮食习惯,你都有了解多少呢?让我们听听周芯灿小朋友给大家介绍的景颇族的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享介绍,队员们对目瑙纵歌穿传统节日有了较深的了解,对丰富有趣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2月11日,雏鹰假日小队的队员们相约在芒市轩岗乡目瑙纵歌活动现场体验景颇族传统节日目瑙纵歌的欢快和盛大。</p> <p class="ql-block"> 杨子爸爸为我们提供了精致的景颇族小短刀,让队员们很快融入目瑙纵歌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 女孩儿们被琳琅满目的织锦和配饰吸引了目光,男孩们斜挎李瑶爸爸的景颇长刀沉浸在景颇歌曲营造的欢乐氛围里嬉笑着、观察着周围来来往往身着盛装的男女老少,享受着人群的拥挤和户外的炙热。</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这次我们没能身着节日盛装“挤进”目瑙纵歌舞场,但是我们体验了查资料和现场体验的结合,我们记住了追随人群排队等候公交出行的兴奋与焦灼,体验了集体乘坐公交出行的拥堵与亲密,见证了舞场的欢快与炽热,2023寒假收尾的相聚让我们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 我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身边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和平盛世感到激动和骄傲,欢迎你们一起到芒市感受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快乐,体验边疆少数民俗文化的五彩缤纷!</p> <p class="ql-block">美文:卢鹏捷妈妈</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杨子爸爸、卢鹏捷妈妈、李瑶妈妈</p><p class="ql-block">编辑:李瑶妈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