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兮 <p class="ql-block">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五日,同治帝崩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两宫太后随即发布圣谕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p><p class="ql-block">当时国家正在多灾多难之秋,按理说应该有一位成年国君继位,这样有利于国家,但是女人们为了长保荣华,则完全摒弃了这个选项。她们宣布:“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4岁的载湉入继大统。之所以选择载湉,除了因为他年纪小容易控制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母亲就是慈禧的亲妹妹。这样,载湉从爸爸那边论是慈禧的侄儿,从妈妈这边论就是慈禧的外甥,简直没有比这个更亲上亲了!当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名曰“两宫”,其实不过就是慈禧一宫的主张。</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奕譞“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猝昏迷,罔知所措。”“舁回家内,身战心摇,如痴如梦”。自己的儿子被定为帝国的接班人,奕譞不仅不高兴,反而吓成这样,因为作为皇子的他,知道专制社会中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是多么残酷。</p><p class="ql-block">不要说只是侄儿外甥,就是父子兄弟之间又能怎样?这样的残杀还少吗?况且他又深深地知道自己的这位嫂子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就连他那么精明的六哥奕訢,也最终不敌,何况是他这个老实巴交的七王爷?</p> <p class="ql-block">醇亲王奕譞是一位很知道进退的人,因此在儿子做了皇帝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了一个叫《豫杜妄论》的密折。因为这种外藩继统的事,都有一个自己亲爹的地位问题。</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最大的两次乱局就是宋英宗时的“濮议”和明世宗的“大礼议”,这两场都掀起了好大的腥风血雨,不过那两次都在承平之世,而现在的大清可禁不起折腾。而奕譞这个折子就是明确要求不要给自己加号。</p> <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奕譞辞去了一切本兼各职,只愿回家踏踏实实地当王爷。奕譞住的正房名为“谦思堂”;书斋名为“退省斋”;几案上摆放“欹器”,它的特点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曾说:“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p><p class="ql-block">后来醇亲王奕譞代表皇帝检阅北洋水师,他非要让大太监李莲英同行,这也是让慈禧放心的意思。(其实李莲英也是个知进退的人,当时他跟醇王形影不离,完全以奴才的身份伺候,并不像现代剧里演的那么跋扈。)</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泉局,径22.6mm。</p> <p class="ql-block">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六日,载湉由醇亲王府邸乘轿前往皇宫,进午门后先到养心殿向两宫皇太后请安,并在大行皇帝灵前祭奠后,“剪发成服”,入继大统,即清德宗,明年改元光绪。慈安皇太后(东太后)与慈禧皇太后(西太后)再次垂帘听政,皇帝的命令称“谕旨”,而皇太后的称“懿旨”。</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自然要铸光绪钱,分通宝和重宝。因为国势日衰,因此许多铸钱局都没有实铸,而且真正流通的光绪钱都很小,比较大的、规整的都是用来给上面看的进呈样钱。在光绪钱中还有一种背字的通宝钱,其字皆取自《千字文》,据说这是为了防止伪造的原因。文字以“宇”、“宙”、“列”、“日”、“往”、“来” 六字最多,而其它的“金”、“村”、 “元”字较少。</p> <p class="ql-block">再次向一个婴儿尽忠并不与李鸿章他们的洋务派相抵触,因为对中国这种从来就不是法治的社会,一个政策的延续与否完全看最高权力者的意志,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慈禧一直是洋务派后面的乘手,李鸿章等人当然愿意她继续垂帘。</p><p class="ql-block">后世总说慈禧是保守派的总代表,但至少那时不是。在慈禧的支持下,<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洋务运动</span>一直有序地展开。这期间比较大的工厂有左宗棠在西北的枪炮局和织呢局,李鸿章开办的开平矿务局,机器织布局和电报总局,以及张之洞在武汉开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官局。</p> <p class="ql-block">当然作为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国家暴力机器,因此洋务运动最核心的体现就在于军事领域。由于中国的开放始于英夷舰队的入侵,所以朝廷一直希望拥有自己的现代外洋舰队。</p><p class="ql-block">还在咸丰十一年的时候,清廷就通过中国税务司李泰国在英国订购了“中国”、“北京”等七艘战舰。没想到李泰国虽做着大清的官却异常跋扈(参见前文),居然在英国擅自雇佣阿斯本作为舰队司令,舰队全部人员均为英人,更有甚者,这支被他自己命名为“英中联合舰队”的指挥权完全属于他李泰国本人。</p> <p class="ql-block">但此时和他打交道的是手握十万淮军的李鸿章。在李的一再坚持下,清廷顶住压力,对已经开到上海的舰队不予接收,最后将这支舰队拍卖了事。而经此一事,李泰国与大清彻底决裂,不久,大清任命李的副手,英国人赫德作为新的中国税务司,当时赫德只有28岁。</p><p class="ql-block">虽然洋人窃取中国海关大权是很伤主权的事,但是也不能否认,洋人出任此职的效果远较国人为佳。此前中国海关每年大约收入税银600万辆,而用于各种明说的陋习(还不算贪污)的就有7、8万两之多。而赫德接手后,使用高薪养廉的方法整肃税务员工,不久每年税银就达到3000万两。</p> 早期的四大舰队 <p class="ql-block">琉球是中日之间的一系列小岛,很早琉球王就向中国纳贡,是中国最近的藩属,一向与朝鲜并称。但是琉球的国力很弱,也并不是中国的战略要点,而其本身也很早就偷偷地向日本的萨摩藩称臣纳贡,因此其最后亡国,也不能都算在大清身上。</p><p class="ql-block">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时候,日本人借口台湾土著杀了琉球人向清政府投诉,当时大清国总理衙门的官员不知怎么想的,居然说了句:那是生番杀的,我们管不了,你们要打要杀,随便。那小日本还不蹬鼻子上脸?!</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源局,径22.8mm。</p> <p class="ql-block">1874年5月10日,日军于台湾屏东射寮登陆并开始攻击原住民,遇到了强烈抵抗。当然土著们还是挡不住现代化陆军,不久杀琉球人的土著社牡丹社的酋长阿禄古父子相继身亡。接着日军分三路攻击其它原住民,不久台湾36处土社或是被灭或是投降。</p><p class="ql-block">日军真的派了军队,才让清廷大吃一惊,赶忙让沈葆桢带着军队赶来,由于日军兵力较少,也只得见好就收。因为日本人是打着为清廷管理生番的名义而来,所以最后清廷还付了50万两的军费。这就是牡丹社事件。</p> <p class="ql-block">牡丹社事件大大刺激了清廷。李鸿章、沈葆桢等更是奔走呼吁,于是清廷破天荒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年</span>拨款400万两用于三大海军——北洋、南洋、粤洋的建设。其实当时的中国在海军方面也并非一穷二白,至少在江南、广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时上海有李鸿章创建的江南制造局,在福建有左宗棠创立的福建船政,都已经能制造中小型的作战舰只。</p> <p class="ql-block">还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时候,福建船政已经制造出来中国第一艘二等巡洋舰“扬武”号,该舰全木质结构,排水量1560吨,最高航速12节,主炮是1门190mm口径的威斯窝斯前装六角膛炮,副炮为8门160mm前装六角膛炮,另外还有2门100mm炮。</p><p class="ql-block">这在当时的中国最大的军舰,而船政大臣沈葆桢去解决牡丹社事件时就乘坐此舰。当时日本来台湾的不过是十几艘旧式炮舰,在“扬武”号面前只有瑟瑟发抖,这也间接促成了日本的撤军。</p> <p class="ql-block">“扬武”号下水后没多久,江南制造总局也造出了自己的二等巡洋舰“海安”号,据说其设计与“扬武”号一样也源于法国。但该舰排水量2800吨,整整比“扬武”大了一圈,而最高航速达14节,主炮为2门210mm,副炮为4门150mm炮,另有12门120mm炮。当时李鸿章激动地说“在外国为二等,在内地为巨擘!”。又过了一年,其姊妹舰 “驭远”号也加入现役。</p> <p class="ql-block">而同期的粤洋水师,也就是广东水师要寒酸得多。虽说广东是第一个被西方炮舰政策敲打的地方,但一来经济中心已经渐渐转移到上海,二来政治的重要性又根本比不上北洋,而且他也没有如船政这样新兴的洋务中心,因此水师建设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于是当地官员因地制宜,努力发展性价比高的新兴力量,也就是小而美的鱼雷艇,而且很快就搞了10多艘。</p> <p class="ql-block">1875年5月,沈葆桢卸任福建船政大臣而接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正式开始筹建南洋海防。因为当时北洋啥都没有,又处于防卫京畿的前线,因此沈葆桢主动提出水师筹建费用的400万应优先给予北洋,这让北洋大臣李鸿章颇为感激。</p><p class="ql-block">北洋没有自己的船厂,而且李鸿章也更加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因此一开始就放眼全球。当时赫德正肩负着沟通中西信息的重要角色,所以当他从其在英国的干办金登干处得知了一款新型炮艇时,马上就向北洋大臣李鸿章进行了汇报。</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浙局,满汉浙套子钱,径25.7mm。</p> <p class="ql-block">这款以其设计者命名的伦道尔炮艇,其实就是小马拉大车的典范。一艘300吨级的小艇,居然在船头放置了一门9英寸(228mm)的大炮,这在当时是可以洞穿主流铁甲舰的装甲的!更重要的,价钱还非常便宜。</p><p class="ql-block">当时赫德觉得,对于缺银子的大清来说,购置这种武器最为实用。这就像我国建国初期,我军大力发展鱼雷快艇,90年代又大力发展导弹快艇022一样。伦道尔炮艇短而粗,艇上只有艇长室,<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实就是一座水上流动炮台,</span>根本不具备出海决战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当然对这件事,无论赫德还是李鸿章都心知肚明,但当时限于各种客观情况,这种后来被称作蚊子船的小炮舰还是获得了很多国家的青睐,认为这是一款守卫海口的利器。</p><p class="ql-block">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大清与英国著名的军火公司阿姆斯特朗签订了第一份蚊子船合同,分别建造两型四艘蚊子船,分别搭载305mm和280mm大炮,吨位也相应增为320吨与420吨。当在伦敦,驻英公使郭嵩焘亲自演炮时,心情异常激动。</p> <p class="ql-block">4艘蚊子船回国后被命名了非常响亮的名字:“龙骧”、“虎威”、“飞霆”、“策电”。由于大家对蚊子船的性能颇为满意,所以清廷又向阿姆斯特朗加购了7艘改进型,其中6艘命名镇东、南、西、北、边、中,它们被拨给北洋水师使用;第七艘命名为“海靖清”交给广东水师。而北洋的原“龙骧”4艇则转隶南洋。当时这批船的单价为3万2千英镑,加上运费,合11万两白银。</p> <p class="ql-block">其实还在“龙骧”他们没来的时候,福建水师已经自行购买了比“龙骧”小一号的蚊子船“福胜”、“建胜”;而南洋也自建了世界上第一款装甲蚊子船“金瓯”号;另外广东水师也自建了“海东雄”。地方上自建的蚊子船虽然吨位、火力、速度什么的都不及英系,但是造价却不到7万两。不管怎么说,清军有了第一批专用的近代战舰15艘,它们也成为培养中国近代海军人才的摇篮。</p> 北洋水师大建军 <p class="ql-block">在1866年的时候,在西欧爆发了一场奥地利与意大利的利萨海战。决战时奥地利旗舰“费迪南德”号将意大利旗舰“意大利”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拦腰</span>撞成两截,从而一举获胜,从此冲撞战术重新获得各国海军的青睐。</p><p class="ql-block">虽说大清此时早已批准了订造一两艘铁甲舰的计划,无奈囊中羞涩,这时听说出了可以追打铁甲舰的新锐——撞击巡洋舰,立即就通过赫德向阿姆斯特朗进行购买。而几乎在同时,日本人也购买了该厂的同级舰“筑紫”号。</p> <p class="ql-block">光绪六年(1880年),被命名为“超勇”和“扬威”的两艘撞击巡洋舰在英国开工,这一级舰单价8万英镑(约银28万两),标准排水量为1380吨,满载排水量为1542吨,最高航速16节,首尾各安置250mm大炮一门,当然大家也不要忘了它们舰首那锋利的撞角。</p><p class="ql-block">本来金干办还吹牛该舰上还有一艘鱼雷快艇的,但该舰追求高速,所以根本没有这个空间,但李鸿章就认死理儿,最后设计师不得已在船上加了一艘杆雷艇了事。但这事使得双方均不愉快,清英军舰交易的蜜月期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沽局简沽,径20.7mm。</p> <p class="ql-block">1881年4月22日,丁汝昌率林泰曾、邓世昌等官兵270余人,乘中国招商局轮船“海琛”号驶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中国龙旗第一次飘扬在西欧上空,舰上官兵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丁汝昌随即受到了英女王维多利亚的接见。</p><p class="ql-block">当年5月,清军将领获邀参加纽卡斯尔市举行的庆祝火车之父史蒂文斯的纪念酒会,林泰曾总镇即席用英文致辞,获得一片惊叹,《泰晤士报》还全文转载,要知此时距火烧圆明园不过21年。</p> <p class="ql-block">就在北洋的“超勇”和“扬威”成军之际,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也向福建船政发出订单,按法国的图纸建造一级木壳巡洋舰,这既能提高南洋水师的实力,也能缓解福建船政的财政压力。</p><p class="ql-block">1881年11月,这艘叫“开济”的新巡洋舰开工建造,到了1883年1月正式下水。“开济”号排水量2200吨,最高航速16节,装备2门210毫米口径克虏伯主炮,8门120毫米口径克虏伯副炮。</p> <p class="ql-block">当“开济”号测试完毕、驶往吴淞口加入南洋水师时,两江总督已经变成了左宗棠,左宗棠对“开济”级非常满意,决定再造4艘。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将其中两艘的制造外包给德国船厂。德国人造得也的确快,到了1884年5月,船已经开回来了,而这时左帅已经因病不能视事,接替他的是九帅曾国荃。新的两舰被命名为“南琛”号和“南瑞”号。而委托福建生产的两艘并没有完工,最后毁于战火。</p> <p class="ql-block">虽然有了不少巡洋舰,但是朝廷对于铁甲舰的初心是一直没有更改的。不过这次李鸿章却决定绕开赫德,让驻欧的公使们多方寻觅。当时世界上除了超级大国英国,第二强就是法国,但中国正与法国处在敌对状态,因此可供选择的就只剩下德国。</p><p class="ql-block">令大清加速采购铁甲舰的,也是受到了日本的刺激。在光绪三年(1877年)的时候,日本人买了一条有些过时的二等铁甲舰“扶桑”号(据说日本人买“扶桑”,是受了大清“海安”号的刺激),虽说后来回国的“超勇”、“扬威”并不落下风,但深深知道日本才是最大祸患的中国,仍然要求全面压制对手。</p> <p class="ql-block">于是李鸿章将购舰重任交给了驻德公使李凤苞。李公使福建船政出身,也是一名深谙科技才能强国的开明之士。当时德国建国不久,是最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一切都刚刚起步,因此对来自中国的市场当然投入最大的热情。</p><p class="ql-block">1878年11月,李凤苞一行应邀参加德国伏尔铿船厂的铁甲舰下水仪式,其后获得了德国海军部长与厂方热情地招待。因为此时正是“超勇”、“扬威”进展不顺的时期,德国人的热情与英国人的抵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德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中方的访问,不仅出面组织李公使到各大兵工厂参观,还破天荒地邀请李凤苞等乘坐德皇的坐舰“赫恩初良”号,并升起了大清的青龙旗。不久清方就决定在伏尔铿定制两艘铁甲舰。</p><p class="ql-block">这两艘被李鸿章起名“定远”、“镇远”的铁甲舰排水量接近8000吨,没有造如欧洲列强的万吨级主力舰,并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考虑到中国海口普遍较浅的实际情况,而当时日本最大的扶桑才4000多吨(5000吨以上属于一等),中国可谓完胜。</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昌局大样,径24.1mm。</p> <p class="ql-block">“定远”舰长94.5m,宽18m,标准排水量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最高航速14.5节(比德国当时自用的还快1节),主要武备为前后各两门305mm主炮。为发扬舰首火力,两组大炮采用错开一点的对角线设计。</p><p class="ql-block">舰上还安设150mm副炮两门和大量的中小型火炮。另外舰上配三具鱼雷发射管,备雷21发,而且这次船上真的配给了鱼雷快艇(不过回国后就将这些快艇卸下单独成军)。当然,为了实践舰首对敌战术, “定远”也配置了撞角。</p> <p class="ql-block">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集合欧洲最新技术、号称“遍地球一等铁甲舰”的“定远”与姊妹舰 “镇远”终于建成,然而由于中法战争开始,德国中立,遂不允许两舰回国,外购军火的弊端可见一斑。在有铁甲舰之后,“超勇”、“扬威”就显得跟不上时代,于是清廷开始寻找改进型。这时的主流是一种叫穹甲巡洋舰的东东,(不理解的读者请自问度娘)于是李鸿章仍然委托伏尔铿建造。</p> <p class="ql-block">当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基地,而英创穹甲的概念,德国人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这艘后来被命名为“济远”的战舰实际上是德国人自造的第一艘穹甲战舰,自然带有练手的意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济远”标准排水量2300吨,最高航速16.5节,舰首设置210mm克虏伯大炮两门并联,尾部设150mm大炮一门,舰首带有撞角,配备鱼雷。</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一款试验品,“济远”的问题明显,一个是穹甲多少有点名不符实;而另一个就是为了高航速,牺牲了储煤量,使得其自持了不高,仅能勉强跟上“定远”级。好在清国造“定远”们时尚有余款,因此“济远”倒没有额外花钱。</p> 中法之战 <p class="ql-block">在光绪年间的中国,国家重臣们深深的知道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奋起直追,因此他们除了涉及到自身主权的问题,如新疆外,极力避免对外用兵。前几日看到一帮网民骂什么李鸿章,这实是不持家不知钱贵的原因。而这次轮到了越南。越南的情况我以前说过,虽也是藩篱,但从恭顺程度来说,简直就是白眼狼。</p> <p class="ql-block">还在乾隆年间,阮福映就是很借着法国的军力灭了西山朝,虽然他后来求得了大清的册封,却对法国人感恩戴德。阮福映跟法国签过一个同盟条约,允许法军长驻越南南部,并把岘港割让给法国。</p><p class="ql-block">但在阮福映临终时,他又嘱咐他的儿子阮福晈说:“不可忘记法国的大恩,对法国要敬爱不衰,但却不可割让土地。”当然他的子孙只记住了后一句,在越南的法国传教士动辄被杀,可见越南的白眼狼不仅仅限于中国。</p> <p class="ql-block">到了1856年,法国终于来讨岘港,越南假装不知道,于是开打,法军在砚港强行登陆,摧毁越南炮台。但当法国舰队撤退后,越南就把在越南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全部杀光,作为报复。</p><p class="ql-block">1859年,法国舰队再度登陆越南,这次还跟着许多陆军,因此他们一举攻克西贡,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越南王只好屈服,于1862年跟法国签订《西贡条约》,把越南南部六省都割给法国。但法国人此时却更贪心,意欲吞并整个越南。</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晋局进呈样,径23.5mm。</p> <p class="ql-block">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法军百余人攻陷了河内及其周边地区。于是越南国王阮福时请求当时驻扎在中越边境老街附近的中国黑旗军协助抵抗法军侵略。黑旗军并不是清军,而是当时造反的义军,其<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首领是刘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反正不管怎么说,一个月后,黑旗军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军,击毙指挥官安邺,法军被迫退回越南南部。第二年,法国通过讹诈与越南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并在光绪元年照会清廷,希望清政府承认,作为宗主国,清廷当即予以拒绝。</p> <p class="ql-block">1881年7月,法国总理茹费理推动议会通过了240万法郎的越南军费案。1882年3月,法军司令李维业率军第二次侵犯越南北部,这时已接受越南官职的刘永福率黑旗军再次粉碎了法军的进攻,李维业及副司令卢眉以下数百名官兵被击毙,法军被迫退回河内。</p><p class="ql-block">法国随即加拨350万法郎用于全面侵越战争。8月,法军舰队直逼越南都城顺化,并在25日迫使越南签订了《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不久法国对中国提出瓜分越南保护权的议案,当然被大清拒绝。</p> <p class="ql-block">当时清廷在越南问题上左右摇摆,于是多多少少地派了一些部队。1882年10月,法国任命孤拔为北越法军统帅。第二年年底,孤拔率法军开始攻击在越南山西的黑旗军,而在此处也驻防着数千清军正规军。次年2月,法军转由米乐任陆军司令,率兵一万六千人,攻击越南北宁的清军四十营,3月12日,北宁失守。</p> <p class="ql-block">由于前线作战接连失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被黜退,史称甲申易枢,新军机处以礼亲王世铎领班,贝勒奕劻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5月11日,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李福协定》。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将所驻北圻各防营即行调回边界”;中国同意中越边界开放通商。不久,法国与越南订立保护条约。</p> <p class="ql-block">1884年6月23日,法军突然到谅山附近的观音桥“接防”,要求清军立即退回中国境内。此时在越南境内的是淮军鼎字营潘鼎新部,是李鸿章的嫡系部队。此时淮军以未接到命令为由,要求法军稍等。然而法军竟开枪打死清军代表,炮击清军军阵地,清军被迫还击,北黎(观音桥)之战爆发。是役法军伤亡近百人,清军损失较大。法国以此为藉口,要求清政府赔偿军费两亿五千万法郎,被清方代表、两江总督曾国荃拒绝。</p> <p class="ql-block">光绪十年闰五月(1884年7月),转回本行的孤拔率领法国军舰10艘以参观为名进入福建马尾军港。当时钦差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闽浙总督何璟、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等竟不知如何举措,甚而给法军提供补给。</p><p class="ql-block">当时驻扎马尾的福建船政舰队有舰船20余艘,另有福建水师旧船若干,但除旗舰“扬武”号为木壳巡洋舰以外,其余就是两支蚊子船和若干小炮舰,还有就是一些半武装的运输舰。此时各舰按命令没有拔锚戒备,而仍是船首对岸驻泊。不久,包含5艘巡洋舰的法舰队遂占据有利攻击地位。</p> <p class="ql-block">光绪通宝宝云局进呈样,径24.4mm。</p> <p class="ql-block">8 月23日上午8时,法国舰队通知各国领事馆,要求外舰撤出马尾。10时,闽浙总督何璟接到法方最后通牒,声明4小时后向中国开战。可是何璟竟然对船政舰队与福建水师封锁消息,既不出击也不备战,完全是自求多福的态度。</p><p class="ql-block">直到中午12时何才告知张佩纶等人,张佩纶等大惊,以中国来不及准备作战为由,希望法方次日开战,你当法国人是宋襄公呀!于是法国在下午13时45分,提前15分钟向中国舰队开火,马尾海战爆发。</p> <p class="ql-block">此时福建水师毫无防备,舰只未及起锚,就被法舰第一排炮弹击沉两艘,重创多艘。战斗开始后,清流新秀张佩纶惊慌失措,晕倒在地,由随从扶起逃命。福建巡抚张兆栋以及旗舰“扬武”号管带兼舰队指挥张成,也都逃之夭夭。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船政水师仍英勇还击。</p><p class="ql-block">“扬武”号此时船身已经倾斜,行将沉没,但仍发尾炮(因为没机会掉头)击中法国旗舰“富尔达”号,取得了该次战斗的唯一战绩,击毙水手5人。不到半个小时,船政舰队军舰11艘、运输船19艘,全被法舰击沉、击毁,官兵阵亡521人,受伤150人,失踪51人。中法战争全面爆发。</p> <p class="ql-block">8月,孤拔率领远东舰队开始攻击台湾基隆,强行登陆后掠去克虏伯大炮数门,当时在台湾的是淮军刘铭传部,遂奋起抵抗,将法军击退。同年11月1日,清廷下令南、北洋水师抽调军舰援台。当时北洋水师派出仅有的巡洋舰“超勇”、“扬威”二舰(管带分别为林泰曾、邓世昌)抵达上海;南洋则派出“南琛”、“南瑞”、“开济”、“澄庆”、“驭远”五舰,以“开济”为旗舰,由提督衔总兵吴安康统帅。</p> <p class="ql-block">以当时南北洋的实力本可与法舰队一战,但是到了12月,朝鲜爆发开化党人政变,为控制朝鲜局势,震慑日本,清廷又急令“超勇”、“扬威”二舰赴朝,南下援台舰队就只剩南洋水师的5舰。</p><p class="ql-block">没有了新锐参加的南洋水师失去了主心骨,觉得自己的力量完全处于下风,于是在1885年被迫南下一直消极避战。到了1885年2月13日,法国舰队终于发现了中国军舰,孤拔当即下令发起攻击。</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南洋水师不是迎敌,而是加大马力逃跑,当时“澄庆”、“驭远”两舰由于航速较慢,避入了附近的石浦湾,孤拔随即封锁港湾开始攻击。但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到了第二天黎明时分,法国人发现“澄庆”、“驭远”已经自沉。</p><p class="ql-block">再说跑得更快的“开济”、“南琛”、“南瑞”三舰,一口气跑到了海防重镇镇海。不久法军蹑踪而至。但此时的镇海已经构筑了坚强的防御,于是南洋水师在镇海炮台的协助下,顽强战斗,使得法舰未能前进一步,取得了镇海保卫战的胜利。不久孤拔病死,法军撤退。</p> <p class="ql-block">在海战的同时,陆战也在中越边境激烈进行。1885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不久法军侵占镇南关,焚关而去,退至文渊、谅山一线待机。当时老将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最近有部《龙之战》的片子讲的就是这段故事。细心的读者都知道,冯子材是江南大营的部队,与淮军不是一个体系,因此没能获得潘鼎新的多少帮助,但仍然凭一己之力准备保卫镇南关。</p> <p class="ql-block">光绪重宝宝泉局当十,径29.3mm。</p> <p class="ql-block">3月23日,法军倾巢而出扑向镇南关,已经70多岁的冯子材身先士卒,冲出墙外与法军猛烈搏斗,在顽强的中国守军面前,法军终于击退。接着包括潘鼎新部在内的清军乘胜追击,连破文渊、谅山,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将法军逐出北部。</p><p class="ql-block">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执政党的军费追加案被否决,茹费理政府总辞。而清廷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以放弃在越南的宗主权与法国和解。</p> <p class="ql-block">在现在的中学历史书中,对《中法新约》总会悲愤地总结为丧权辱国,“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其实根据当时的情况,清方获得了最优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当时大清自顾不暇,刚刚在新疆和沙俄的雇佣干了一仗,百废待兴,因此这种以前的藩属国自然不是什么战略要点。另外,打仗打的是钱,打的是科技,而在当时,这两样都是大清最缺少的。慷慨激昂地喊爱国很容易,但真的克敌制胜却很难,更别说条约中的通商对大清并非坏事。</p> 发展与停顿 <p class="ql-block">通过各方努力,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3日,“定远”、“镇远”与“济远”终于升火起锚奔向祖国的怀抱。他们这一路颇为顺利,9月即抵达广州,10月抵塘沽,李鸿章亲往迎接,不久醇亲王奕譞代表皇家也前来慰问。</p><p class="ql-block">由于此时福建船政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李鸿章希望朝廷加购新型穹甲巡洋舰6艘。而此时新任船政大臣的裴萌森为了重振船政,打算按照法国的“黄泉”号仿制3艘小型铁甲舰。</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种小型铁甲舰不过是一种放大的,有装甲防护的蚊子船,虽然防护好,火力猛,但是因为其设计思路就是为了岸防,因此航速很低,仅仅10节出头,当然以这种机动性,并不适合出海作战。</p><p class="ql-block">李鸿章觉得这是在跟北洋抢资源,于是抓住这些设计弱点,火力全开,弄得裴船政灰头土脸。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竟得到了老佛爷慈禧的青睐,我认为恰恰是由于外造的“定远”等战舰不能及时回援造成了中法海战的失利,才使得慈禧支持船政自造。</p> <p class="ql-block">当然,李鸿章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于是朝廷折了个中,将北洋外购的数量从6艘削减到4艘,经费用于船政自行建造,当然数量也不是3艘而是1艘,而且明确指出船成后归北洋使用。</p><p class="ql-block">由于“济远”是德国对穹甲巡洋舰的摸索之作,很不成熟,因此立刻招致了英国方面的奚落。面对这些还算中肯的声音,清廷决定新的一型穹甲舰回归英国,这就是后来的“致远”与“靖远”。</p> <p class="ql-block">“致远”级标准排水量 2300吨,舰长76.2米,宽11.58米,最高航速 18.5节,主炮为两门210mm克虏伯后膛炮(因为李鸿章的坚持,大炮全部使用克虏伯的,这样易于后勤维护),舰首并联2门,舰尾1门,副炮为两门152mm后膛炮,另外还有中小口径火炮若干。5门大口径火炮有电门控制,可以做到同时发炮。另外该舰还配置四联装鱼雷发射管,这也是李中堂的最爱,当然“致远”级也安有撞角。</p> <p class="ql-block">光绪重宝宝泉局当拾右肩星,径26.8mm。</p> <p class="ql-block">虽说不得已,但李鸿章仍对德国很有好感,而德国人也自知在穹甲技术上比不过英国,于是就另辟蹊径,设计了一款全新的装甲巡洋舰。这其实有点不伦不类,因为装甲多了就跑不快,失去了巡洋舰存在的价值(巡洋舰在中国被形象地称作快船),而装甲少了又不大顶用;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是集铁甲舰与巡洋舰之长。但不管怎么说,两艘德造的装甲巡洋舰 “经远”、“来远”也开工了。</p> <p class="ql-block">“经远”级舰长82.4米,宽11.99米,标准排水量2900吨,比“致远”级大,最高航速15.5节,水线带装甲厚5.1-9.5英寸,装甲甲板厚1.5-3英寸,炮座装甲厚8英寸,炮盾厚1.5英寸,司令塔装甲厚6英寸,防护各方面显然比其他巡洋舰更强。</p><p class="ql-block">主炮为舰首的双联克虏伯210mm后膛炮,副炮为克虏伯150mm炮2门,而尾部未设大口径火炮,这或许是为了践行舰首接敌的战术,或是因为减重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同样“经远”级配备了各种中小各炮以及鱼雷发射管4具,当然也有撞角。随着1887年,新锐4舰的加入,北洋水师初步建成。也就在这一年,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终于开始亲政。</p> <p class="ql-block">就在北洋热火朝天地大干特干之时,两广也迎来了新总督张之洞。这位中国洋务运动的主将力主增加广东的海防,因此在1885年的时候一口气向福建船政订购了4大4小共8艘舰艇。所谓4小指的是炮舰,4大则是巡洋舰。</p><p class="ql-block">1887年8月,命名为“广甲”号的木壳巡洋舰加入广东水师,“广甲”号排水量1,300吨,最高航速14.2节,主炮装备150毫米炮3门,副炮105毫米炮4门。从此“广甲”号成为广东水师的旗舰,也是后来培养广东海军人才的训练舰。</p> <p class="ql-block">同年,福州船政局开始为广东水师建造另外3艘穹甲巡洋舰,这就是“广乙”号、“广丙”号和“广丁”号。该级舰标准排水量1000吨,最高航速16.5节,装备150毫米口径炮1门,120毫米口径炮2门,鱼雷发射管4具。因为主炮偏弱,吨位较小,有被称作鱼雷巡洋舰,其实其功能样式倒是很像后世的驱逐舰。因经费问题,“广丁”号最后没有加入广东水师,而是留在了船政舰队更名为“福靖”号。</p> <p class="ql-block">再来说北洋水师的司令丁汝昌,他是安徽凤阳,早年参加太平军,是程学启的部下。后来程学启跟着李鸿章组织淮军成为最重要的将领,丁汝昌也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在北洋建立海军之际,由于军官们都出身在福建船政,因此李鸿章需要一个自己的人。</p><p class="ql-block">但是丁提督毕竟是个门外汉,无法提出很有针对性的意见,但他是个老好人,因此众军将对他也非常爱戴。为了在业务上不致两眼一抹黑,丁汝昌于是就更加倚重洋教习琅威理。</p> <p class="ql-block">琅威理是英国海军现役军官,当年曾率领“龙骧”等蚊子船返回中国,受到中方的好评,当时被译为浪为美。现在北洋成军,琅威理被李鸿章把他从英国要过来作为总教习,当时答应他的条件就是琅威理一有统兵权,二是在中国服役等同于英国现役(意思就跟现在在一个地方交社保一样)。</p><p class="ql-block">琅威理是个非常认真的人,治军非常严格,当时北洋中有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不久琅威理就因功升为提督衔,在北洋的行文中都称“丁琅二提督”。当年北洋水师水兵在日本长崎被日本警察和浪人袭击后,琅提督要求立即轰击长崎,粉碎日海军,但没被丁提督采纳。</p> <p class="ql-block">光绪重宝宝源局当十,径30.6mm。</p> <p class="ql-block">前面说了,在当时的北洋水师,所有的大舰舰长都出身在福建船政,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福建人,这也非常容易理解,毕竟福建船政是福建地方政府自建的,当然不肯花钱在外乡人身上。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那就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p><p class="ql-block">邓世昌是广东广府人,他20岁时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他虽然年纪偏大,但是异常刻苦,“凡风涛、沙线、天文、地理、测量、电算、行阵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5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在以福建人为主体的船政学堂是尤其不易的。</p> <p class="ql-block">邓世昌不是福建籍反而成为他进入北洋水师后的一个优势,虽说不可能让他越过刘步蝉、林泰曾他们作为铁甲舰的舰长,但几乎每次去海外接舰都有他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因为刘、林等人在福建时都曾公费去欧洲留学,所以邓世昌对每次接舰都非常重视,自行恶补先进的海战战术以及军工科技。邓世昌不善交际(也的确被福建同僚们刻意冷落),沉默寡言,倒是和总查提督琅威理走得更近。</p> <p class="ql-block">1889年年底,被李鸿章奚落不断的福建船政自造的岸防铁甲舰“平远”号终于到来。其实作为中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铁甲舰,遇到各种技术问题是难免的,也是必须要交的学费。另外船政为了能使其能胜任海战,想当然的修改了一些设计,也影响了总体的质量,但它仍不失是一艘合格的战舰。该舰长约60米、宽12米、标准排水量2067吨、满载排水量2650吨,这些都高于原型“黄泉”号,最高航速10.5节,而且储煤量也较原型高,也是为了适应海战。</p> <p class="ql-block">该舰全舰装甲,水线带装甲厚9.4英寸,装甲甲板厚2英寸、炮座及司令塔装甲厚5英、炮盾厚1.5英寸。相对于李鸿章的刻薄,接舰的丁琅二提督却对该舰印象颇佳,指出“闽厂首先试造之船能是亦足”,并即可将其纳入北洋水师,按北洋制式按照武备。</p><p class="ql-block">“平远”舰主炮为克虏伯260毫米1门,有效射程12200米;副炮为克虏伯150毫米炮,另有速射小炮多门,鱼雷发射管4具,还有就是舰首的尖锐的撞角,这在岸防舰中绝无仅有。“平远”号的管带也是广东人,叫李和。</p> <p class="ql-block">当时北洋水师的领导层是提督丁汝昌,驻节“定远”;左翼总兵林泰曾,管带“镇远”号;右翼总兵刘步蝉,管带“定远”号;而总教习琅威理随丁汝昌驻在“定远”舰。</p><p class="ql-block">光绪十六年(1890年)2月,北洋舰队南下避冻。24日,丁汝昌率“致远”等四舰至南海巡弋,琅威理、林泰曾、 刘步蟾带“定远”、“镇远”等舰在香港维修。</p><p class="ql-block">3月6日,右翼总兵刘步蟾忽然降下提督旗换升总兵旗,表明自己是舰上的最高长官。琅威理当即责问:“丁提督离职,有我副职在,为什么撤下提督旗?”刘步蟾答:“按海军惯例应当如此。” 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p> <p class="ql-block">琅威理当时立即致电李鸿章,对自己的地位提出质疑。当时北洋海军提督旗为五色旗,总兵旗为三色,当时李鸿章想要和稀泥,就考虑是不是专门为琅威理设计个四色旗。但这其实客观上肯定了刘步蝉的做法。</p><p class="ql-block">6月25日,北洋海军返回威海,丁、琅二人一同赴津与李鸿章面谈此事,这次李中堂明确肯定了刘步蟾的做法。琅威理觉得人格受到侮辱,当场提出辞职,李鸿章也接受了他的申请。</p><p class="ql-block">想想当年戈登为了苏州杀俘事件要找李鸿章拼命,可知咱们的李中堂的确没什么契约精神,或许他现在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吧。撤旗事件后英国不再与中国进行任何海军交流,转而与日本合作。</p> <p class="ql-block">光绪重宝宝源局当拾,径27.5mm。</p> <p class="ql-block">从“撤旗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看,显然刘步蝉等是有预谋的,当以爱国主义的名义成功趋离洋人琅威理后,北洋水师终于成了刘步蝉的天下(丁汝昌不懂专业,林泰曾虽然地位略高,但为人谨小慎微,不与刘争)。</p><p class="ql-block">这以后,北洋海军的训练和军纪日益松懈,操练尽弛。本来《北洋水师章程》规定:“总兵以下各官,皆终年住船,不建衙,不建公馆”。但此后“军官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来远”舰大副张哲溶后来回忆道:</p> <p class="ql-block">“前琅威理来军时,日夜操练,士卒欲求离船甚难。……自琅去后,渐放渐松,将士纷纷移眷,晚间住岸者,一船有半”。训练也是开始糊弄,“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并“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而行。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而且“一令即出,亦多催至再三,方能应命,用之已惯。”怪不得赫德幸灾乐祸地说:“琅威理走后,中国人自己把海军搞得一团糟。”</p> <p class="ql-block">就在北洋水师军纪废弛,训练水平下降之际,朝中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大臣奏请北洋水师已经很强,不必再行添置新武器获得首肯。裁减军费的理由是因为国库空虚,他倒是没想过皇家的庆典一次就能买一艘铁甲舰。</p><p class="ql-block">反观那旁边狼子野心的日本,在这期间发了毒誓,大发海军债券,大规模地购置先进舰船,而且人家似乎不怎么在乎爱国主义,愿意全盘西化自己的军事思想,在“撤旗事件”后更是得以和英国结盟,就这样,中日海军实力的天平倾斜了。</p> 半岛阴云 <p class="ql-block">朝鲜历来是中国最忠贞的属国,但到了十九世纪末也开始寻求自我的独立。当然日本也一直没有放弃吞并朝鲜的野心,在1876年的时候就胁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其实对于琉球和越南,李鸿章是一直打算让其自生自灭的,但是朝鲜因为太靠近大清的龙兴之地辽东,所以不得不积极一些。当时的朝鲜国王李熙也是外藩入继的,一开始由其父大院君秉政,后来李熙亲政,遂形成大院君和李熙的王妃闵氏两大权力中心。</p> <p class="ql-block">清廷当时的战略大方向是指导朝鲜与西方各国建交,以期用列强之力制衡日本,以分担自己的责任。虽然清廷还抓着所谓宗主的名字不放,但是时韩人离心日重。</p><p class="ql-block">1882年7月23日,朝鲜旧军发动兵变,攻击王宫和日本帮练的新军,闵妃逃走,李熙归政大院君,日本公使负伤逃亡,史称“壬午兵变”。</p><p class="ql-block">当时日本马上决心派兵侵朝,被我驻日公使侦知,立即通知国内。在袁世凯的协助下,清军吴长庆部迅速进军,并且丁汝昌也率“超勇”等三舰抵达仁川,比日军早到半日,从而一举挫败日军企图。</p> <p class="ql-block">当时以袁世凯处事果决,以五品同知候补,赏花翎,那是他不过20多岁。袁世凯是名臣袁甲三的侄孙,他不喜欢八股文那套,而是喜欢兵书战策和经世之学。他本可以通过老关系直接进入李鸿章幕府,但他考虑李幕人才济济,很难出头,就投入了淮军大将、与自己叔父们是至交的吴长庆部。当时淮军暮气已升,军纪涣散,袁世凯又抓又打,很多士兵都很拥戴。因此吴长庆就命他“总理营务”。</p> <p class="ql-block">光绪重宝宝源局当拾,小型,径23.3mm。</p> <p class="ql-block">到了1883年,中法战事吃紧,吴长庆奉调率三营回国,剩下三营由袁世凯、吴兆有、张光前分将,袁虽品级低,但有总领二字。这时的朝鲜国王见到大清衰弱,觉得是个独立自主的好机会,就开始倾向于亲日的所谓开化党。</p><p class="ql-block">开化党实际就是亲日派,其领袖金玉均曾3次去日本,拜在日本福泽谕吉门下,要“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p><p class="ql-block">到了1884年12月4日晚上,开化派突然发难,利用国宴的机会将在朝的亲华派大臣尽行屠戮。同时,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率200日军与800日本训练的朝鲜新军进入王宫,劫持国王。</p> <p class="ql-block">当时正在营中的袁世凯接到亲华派幸存者的求救,立刻找提督吴兆有、总兵张光前商议,可这两人都说没有命令,不敢动手。这下袁世凯急了,说一切我负责,于是淮军三营1500人全部出动,于1884年12月6日下午3时,清军大举进攻王宫。</p><p class="ql-block">当时袁世凯从敦化门入昌德宫为主攻;吴兆有从宣仁门入昌庆宫,包抄左路; 张光前殿后策应。清兵一入宫门,便遭到朝日联军的猛烈射击。清军果断还击,双方展开了激战,宫内一时大乱,闵妃趁乱携王世子逃跑。</p> <p class="ql-block">正在相持阶段,朝军中有数百人以前曾受过袁世凯的训练,遂临阵倒戈,清军立占上风。此时日本公使竹添首先动摇,率残余日军先行撤离返回公使馆,而国王李熙则跑去城北关帝庙避难。</p><p class="ql-block">此时宫中战斗已经结束,清军大获全胜,不久寻获国王,开化党的“三日天下”宣布终结。第二天,朝鲜人开始攻击日本人,40名日本人在这次政变中被杀,朝鲜军民有133人死亡。而在入宫之战中清军也有10人阵亡。这就是甲申之变。</p> <p class="ql-block">到了光绪十八年(1893年)的时候,坐镇朝鲜的仍是袁世凯,但此时他身边除了一个留美回来的唐绍仪以外,已经没有了那三营淮军。当时朝鲜兴起了一个复杂的宗教天道教,这个教一直流传至今。当时的教主崔时亨把自己的谁说发展成东学,故又称东学党,</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年,崔时亨号召教众起来为第一代被杀的教主崔济愚伸冤,因此东学党起义开始。像这种宗教闹事,袁世凯见得多了,于是就劝朝鲜政府要惩贪官疏民怨,进行安抚,如果不行就进行武装镇压。</p> <p class="ql-block">当时朝鲜惊慌失措,根据以前的条约分别向中日求援,于是双方就都派了兵。可是当日军到达汉城的时候,东学党已经被朝鲜政府自己平灭了,于是刚到牙山的清军就开始后撤。但是在朝的日军却不断增兵,达到数万之众。</p><p class="ql-block">朝鲜国王和闵妃见时机成熟,觉得脱离大清的实际终于到了,遂全力与日本合作,当时他们甚至准备利用东学党残余力量暗杀袁世凯。其实被杀还在其次,当时日朝打算俘获袁世凯,然后以他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使节为名将其递解出境,这可是对中国这个宗主国最大的羞辱!</p> <p class="ql-block">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看到事有不济,关乎天朝体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鸿章最终还是批准了</span>袁世凯撤退。1894年7月15日,唐绍仪持双枪双刀,乘双马卫护袁世凯到仁川,乘坐“平远”舰回国,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对方的捕杀也已经发动</span>。四天后,朝鲜组成亲日政府,中国驻朝公署被捣毁,唐绍仪避入英国使馆。可笑那朝鲜自以为摆脱中国就能自立,不想却完全被日本兼并,真真可笑!</p> <p class="ql-block">(题图是定远号一等铁甲舰,配曲为殊死一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