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过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农民打工,纷纷涌入城市和工厂,常年在外打拼。可是他们的家庭再农村,他们的父母在农村,农村是他们的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年是游子365天的期盼,是一年四季在外努力工作的节点,于是乎,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所有乘客工具一拥而上,春运工作成了春节的工作重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杨和苏依是高中同学,他们两个有情人考入同一所大学,毕业后共同来到上海工作。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俩经过十年的打拼,林杨晋升为某保险公司经理,苏依在外企做财务,经过努力在浦东区买了套三室两厅的小居室,生育了两个女儿然然和悠悠,姐姐8岁已经上二年级了,妹妹4岁上幼儿园。平时都是苏依退休的父母帮他们照顾孩子,接送学生,洗衣做饭干家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眼看兔年春季就到了,林杨思乡情切,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特别是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还患有小脑萎缩。父亲开汽修厂,天天忙的不可开交。母亲不仅要洗衣做饭干家务,还得照顾生病的奶奶。由于这几年疫情肆虐,已经两年没见过他们了,现在疫情防控放开了,林杨想带全家回老家湖南衡阳过春节。他们提前买好火车票,到上海虹桥火车站搭乘高铁,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湖南老家过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舒适快捷,然然和悠悠两个宝贝女儿,一路上问这问那,从他们的笑脸上就能看到心里的高兴劲。一路无话,一家人按时到达衡阳火车站,然后打的回到老家。全家人已在大门口恭候多时。林杨两口子见到父母,免不了一番客套,苏依握住婆婆的手,问寒问暖,那份亲昵劲比儿子还亲,母亲激动的热泪盈眶,为有这样的好儿媳感到自豪。林杨想给母亲道声平安,却插不进话去。父亲林大佑拿着儿子带回的礼品,边向家走边说道:“一路风尘仆仆,站在大门外聊个没完,你们不嫌冷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杨看到母亲苍老的容颜,知道母亲忙家务,照顾奶奶太辛苦了,想雇个保姆照顾奶奶,减轻老人家的负担。母亲张玉秀不同意,不仅是心疼那两个钱,是奶奶痴呆的不认人,见到陌生人就恶语相加,砸东西甩脸子骂人。给再多的钱人家也不愿意伺候,唯独自己连哄带骗,能把她伺候的欢欢喜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大佑看到儿子一家回家过年,心里自然高兴,思来想去怕今年吃饭的人多,买的猪肉不够吃的,叫上两个孙女一块去称肉。村子里有个张屠户,每年过春节都要大挣一笔,其杀猪方法还是过去的那一套。只见他把刚刚放过血的猪,放到案子上,在猪脚的地方割一小口,把手指粗的铁杖穿进小口,先是乱捅一气,让死猪的皮肉分离,随即用嘴对准小口吹气,猪渐渐鼓了起来,然后放入烧的滚开的大锅中,死猪不怕开水烫,来回翻过几次,然后用刮毛刀刮起猪毛来,看他那手法的熟练程度,就知道她是多年的老手,只见他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把那头脏兮兮的毛猪,整理的干干净净,用铁钩挂在架子上,开膛破肚,随后你十斤我二十斤的卖起来。然然和悠悠生活在大上海,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更没见过杀猪的,这次算是见了世面,增加了阅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说林杨回来过春节,同学好友张杰上门邀请去他家做客,多年不见,正想与他聊聊心里话,也不拒绝,两个人说笑着来到张杰家中。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又有早已置办好的年货,张杰妻子早已做好菜、烫上酒等候着。林杨也不客气,两个人边吃边聊,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逢知己千杯少,林杨喝了个酩酊大醉。苏依久等不见林杨回家,就去张杰家里探望,看到丈夫喝的醉态可掬,心里是又气又心疼。林杨在外打拼,表面上风光靓丽,受过的磨难却不为人知,苏依知道丈夫心里苦,见到好友一吐为快,让压抑的神经得到释放,也就释然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上午十点中光景,张玉秀看到醉酒的儿子醒来,心疼的嘱咐儿子以后少喝酒:“酒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有个好歹,这一家子人可怎么办?”林杨让妈妈放心,自己以后会注意的。明天就是除夕了,吃过午饭,林杨领着两个女儿,贴对联挂红灯,苏依与母亲忙着杀鸡、炸菜、煮肉炖烂菜,置办过年的佳肴,林大佑做后勤助力,缺什东西马上去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夕这天晚上,那可是年夜饭吃饺子——没外人,林杨一家欢聚一堂,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平时生活水平就不差,年夜饭的丰盛就不必细说了。吃过团圆饭,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文艺晚会,自从有了春晚,成了年除夕的重头戏,在吃团圆饭、熬夜守岁的传统上,丰富了年的文化气息。随着文艺欣赏水平的提高,春晚常常不如人意,春晚节目是年年办越办越难,众说纷纭,评头论足,批评归批评,再到除夕夜,还是一如既往的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年初一,走亲访友拜新年。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拜年时收到“压岁钱”了。林大佑老两口一大早起来,悄悄把红包准备好,两个小孙女穿着节日盛装,从老奶奶开始,依次给长辈拜年。两个宝贝伶俐乖巧,边叩头边说着祝福语,惹得一家人非常高兴。吃过早饭林杨本来打算去给一家一户、叔叔大爷们拜年,去见见同学好友,还没等到出门,拜年的人就陆续来到家里,林杨忙着倒茶递烟,聊些过年的吉利话,村里人夸赞林杨是有本事的人,能在大上海干出一番事业,真是不简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俗话说“三里路不同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唯独春节过大年备受各民族推崇,虽然稍有差异,但其文化内容基本相同。林杨家乡大年初三,是走亲访友串门子的日子,请新媳妇成了农村待娶人家的头等大事,街坊邻居看到请来的新媳妇,总是当面美言几句,背后评头论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杨本家二叔的小儿子也请来了新媳妇,为了装门面特邀请苏依去陪新媳妇吃饭,她是大学生,又在上海工作、居住,是拿的上场面的人。苏依犹豫不决,觉得自己不懂农村风俗,一旦弄的不好,坏了人家的婚姻大事,自己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只好请示母亲。母亲说:“请你是看得起你,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应该去,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农村人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没有原来那么多条条框框,该吃吃该喝喝,别扭扭捏捏的让人看不起。”苏依唯命是从,听母亲的话去二叔家陪新媳妇,自然是件很风光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杨回家过年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学门纷纷邀请林杨到家中做客。林杨想如果挨家挨户轮着来,恐怕一个月也请不完,机会难得,不如筹办一次同学聚会,即能免去许多麻烦,大家都能见见面、叙叙旧。经过同学们的精心筹备,年初四在镇大酒店如期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学们欢聚一堂,宴会上杯光交错,笑语喧哗,热闹非凡。同学们多年不见,容貌或多或少都有变化,变化最小的是女同学郑姗。只见她身材窈窕,杏脸桃腮,长睫毛双眼皮,一双眼睛秋波流转,打扮时髦,光彩照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让同学们惊叹不已。女同学围在她周围,讨教她的保养秘诀,男同学长吁短叹肥水流入外人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不散的宴席, 没有过不完的年。年初七就该上班了,林杨年初五就开始准备回上海的事情。母亲有些恋恋不舍,心里明白,儿子已成家立业,不能把他拴在自己家里,忙碌着把自己家里的土特产,春节剩下的年货,大包小裹给他们准备了一大堆。林杨执意不肯带,又考虑到是母亲的一番心意,不能让老人家伤心,就答应带回去,让街坊邻居尝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杨这次回家过年,见到了该见的人,还举办了一次同学聚会,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最高兴的是然然和悠悠了,农村的年味是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纯朴的,老家的年味会让他们记一辈子,心里想以后有机会还要回来过年。年初六早晨,林杨一家踏上了回家的路程。</span></p><p class="ql-block"> 音乐/过客 图片/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 过客于新泰向阳小区</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