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年2月14日—2月17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自然操作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毛翊泽(添添)、佳烨、成梓绪、芊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察过程:</p><p class="ql-block">片段一:2月14日</p><p class="ql-block"> 毛翊泽(添添)在自然操作区拿出了陶泥,“怎么这么干,我加点水吧”添添说着往陶泥里加水,卷袖开始抓泥,“还是太硬了”,拿水继续往陶泥里加水,伸手和泥,用手在泥盒里压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游戏结束后泥盒里的水淹没了陶泥。</p> <p class="ql-block">片段二:2月15日</p><p class="ql-block"> 游戏时间到了,添添依然选择了玩泥巴,今天佳烨也加入到了玩泥游戏。添添在尝试用手抓泥后,太凉放弃,改用小棒工具戳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紫水泡成棕水了”,添添说着和佳烨两人继续用小工具戳泥,我卷起袖子加入了玩泥游戏。</p> <p class="ql-block"> 添添看着老师卷袖子玩泥巴,自己也卷起袖子用手玩起了泥巴,笑声引起了更多小朋友加入。团泥巴开始了,一个,两个,三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片段三:2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泥巴游戏吸引了绪绪、登登加入,添添依然是常客 。</p><p class="ql-block"> 登登拿起一块团好的泥团,笑着说“小馒头,小馒头, 小馒头”,一旁的绪绪团泥,搓条,卷条,拿泥 、搓条,卷条……把卷好的泥一层一层加起来,只见绪绪拿了一块泥,搓条,拿起把长条泥粘连在了一层层的泥团上,好了做好了,“你做的什么”登登问,“我做的杯子”绪绪说。</p><p class="ql-block"> 一旁的添添用泥巴团了一团“我做的是葫芦山,就是我看的葫芦娃里的葫芦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陶泥已经投放一段时间了,新学期开始后孩子们又想起了玩陶泥,对陶泥的兴趣依旧很高,玩陶泥好处多多:首先是通过和泥的抓握,能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揉搓,摔打泥团使幼儿的体力及身体机能得到训练。其次泥巴是大自然的产物,通过与陶泥的接触,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产物的喜爱及亲和力,改变孩子的性情。通过一周观察发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逐渐打开了和陶泥的界限,由最初的怕冷、怕脏,到后来的造型不同的陶泥作品, 这是幼儿历经一周游戏的收获,小班幼儿每天能专注游戏30分钟是非常宝贵的,是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基础。最后陶泥作品的呈现激发了更多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期待更多幼儿能加入其中,通过玩陶泥小,培养孩子爱动手,爱劳动,爱创作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玩陶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添添小朋友对游戏材料的专注,一周内每天都能坚持去同一区域游戏,并始终能坚持探究陶泥的玩法,最终有了“葫芦山”作品的呈现。</p><p class="ql-block"> 陶泥由最初的干泥没法塑形,到加水,再到和泥变软,团泥,搓条,造型,整个游戏中老师及时的介入让孩子有敢于下手玩泥巴的兴趣,幼儿的游戏看似单一,但蕴含着小班年龄段最明显的游戏特点—模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更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式,当孩子面对材料无从下手时,伙伴式的身份介入游戏会给幼儿游戏更大的自信,期待玩泥巴能给幼儿带来更大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