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正值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55周年纪念,“知青”话题又成为人们热议的头条。近期在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中,本人荣幸与知青朋友欢聚一起,谈谈“垦二代”眼中的知青。</p><p class="ql-block"> 我叫亮晖,现是广东农垦企业的退休人员。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场职工子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垦二代。农场建场的第二年,我就出生在海南西部儋州境内的总后八一农场(兵团时为第十师),一个偏远山区的12连(202队)。这是师首长的挂钩联系点,也是师里的标杆单位,许多工作都在此队先行先试;加上母亲又是队的副指导员,所以,队里的许多事我都能及早知道。从我形成记忆的开始,小时候许多的人和事都难以忘怀。尤其是那激情燃烧年代中的知青往事,更让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p><p class="ql-block"> 农垦企业是个艰苦的行业。广东农垦从创建至今(原下属的海南农垦局1988年海南建省后分开),经历72载的奋斗历程。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着四代人,许多仁人志士曾经为农垦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其中不平凡的十年(1968年至1978年)里,就有11.8万知青的奋斗经历。在我少年懂亊的开始,从当年尾随父母列队,敲锣打鼓欢迎知青到来,到含泪依依不舍欢送知青回城,见证这一历史过程。我既是见证者,又是亲历者。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记得1968年刚满12岁的我,这是处在感悟人生的启蒙阶段。这年12月底的一天,队里的高音喇叭响起:“全队大人小孩请注意,现在请大家出球场列队,欢迎知青到来!”。这是我第一次听见“知青”这个名字,接着好奇地问母亲,“哦!这是指城里有文化的青年,他们下乡到农村(场)锻炼,接受再教育,很有必要。知识分子要劳动化,劳动人民要知识化。”我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从此后的几年里,队里陆续分几批,接收从广州、汕头、佛山、江门等地來的知青共30多人。我在与知青接触的过程中,从开始认识到深入了解;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对知青的考验,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人生灿烂的篇章,从而赢得农场职工的尊重和爱戴。我对知青的敬重之情也油然而生,并伴随年龄的增长而倍增。从此“知青”这个闪亮的名字,渐渐地铭刻在我心中。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知青下乡十年的艰辛历程,是奋斗的十年,璀璨的十年。在这个艰辛的岁月里,经过兵团和农垦两个不同体制阶段。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知青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不负韶华,为改革和发展农垦绿色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化农业企业,奋力拼搏,甘于奉献,倾注青春和热血,在农场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知青上山下乡给农场带来如下明显变化: </p><p class="ql-block"> 一,为职工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广东农垦属下的农场多数是五十年代初期组建的,由部队转业复退军人,归国华侨,社会青年等方面人员组成。从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近这二十年的开垦,农场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一是职工年龄偏大。此时多数职工多將近40岁,普遍的家庭是三到四个孩子,加上当时物资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许多职工身体未老先衰,心有余而力不足,生产效率不高。二是土地开垦难度加大。近二十年的大规模开发,优质的地段均已开发,余下难啃的荒古滩头。如果继续开发,需要补充大批的新生力量。此时11.8万知青的陆续到来,增加农场职工队伍的新鲜血液。这批朝气逢勃的新生力量,对改善职工队伍结构,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起着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知青到来后,为适应农场职工队伍的变化,针对知青特点的各种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许多农场纷纷成立知青青年突击队,知青铁姑娘班,知青爆破组等组织形式,知青承担急难艰险的重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开荒造田的先锋队。在这个时期里,兵团(农垦)以贯彻“两个大力发展(橡胶和热带作物)”为指针,抓革命、促生产,大会战、大批判,革命和生产热火朝天。知青更加豪情万丈,立志广阔天地锤炼一颗红心,乐在农场创新业,壮志未酬志不休,他们在各项工作中总是冲锋在前。所以,知青是农场生产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提升农场文化教育和卫生医疗水平。农场是个小社会,原来承担着许多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建场初期,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七成都是初小毕业,医疗设备简陋,各类人才缺乏,难以适合农场发展的需要。知青的到来,由于先天赋有视野开阔,文化程度高的特点,再经过农场几年的锻炼,勤奋好学,很快适应农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他们大显身手创造条件。据此,农场充分利用和挖掘知青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大胆培养和使用知青,充实到各个行业里,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经过调整和充实,农场的教师和医护人员队伍焕然一新,其中知青占比人数迏六成。 </p><p class="ql-block"> 丰富农场职工的文体娱乐生活,这是发挥知青特长的有效做法。鉴于农场地处偏辟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单调情况,兵团(农垦)各级都组建电影队、篮球队、宣传队,这是职工文体娱乐活动的主要平台,有利于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三队”主要成员来自知青中的积极分子,他们在系统内外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成绩不俗,为垦区文体娱乐活动增光添彩。文体活动从落实人员、设备、场地后,整个系统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红红火火。从此,职工由原来仅唱《东方红》和跳忠字舞单一的形式,转变到增加学唱八个革命样板戏,乐见宣传农场好人好事的各种歌舞小品等节目出现,形成娱乐活动形式多样化和生动化。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充实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见,知青是农场先进文化教育的传播者。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加快农垦内部管理改革和技术创新。知青下乡到农场的初期,1969年4月成立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准军事化的高度集中管理,在生产计划、物资采购、产品价格、产品销售、工资分配方面实行“五个统一”。在一定时期里起着积极作用,但是久之容易造成机制不活,缺乏自主性,这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随着形势变化的需要,1974年6月历时五年多的兵团体制撤消,恢复原来的农垦体制。管理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农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分配的方针,努力振兴农垦经济,此时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知青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敢于担当和创新。因此,在入党提干和招工升学等方面,农场优先从知青中选拔。从农垦管理局到各个农场;从生产队到场部机关;从学校到医院;从农业种植到工厂车间,知青们都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他们走上农场管理人员新岗位后,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把城市的文明与农垦实际有机结合,创新管理模式,大力推动农垦内部各项改革,在经营方针上,坚持以农为本,开展多种经营,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和挖掘经济增长点;在内部管理上,坚持建章立制,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说广东农垦总局,在历任的主要领导中,不乏知青人的身影。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坚守初心,情怀依旧,继续弘扬知青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通过改革求发展,迅速实现企业扭亏为盈,使农垦企业走上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如今广东农垦这艘国家队舰船,正解缆扬帆,乘风破浪,朝着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企业目标迈进。 </p><p class="ql-block"> 坚持苦干加巧干,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劳动锻炼中,注重改进各种生产工具和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也是知青一大亮点。他们干一行爱一行,肯动脑子钻研,精通各行业务,成为行业高手。如知青胶工注意研究割胶技术,在下刀、行刀、收刀上,如何做到稳准轻快,能做深入研究;把挑胶水用的木头扁担改成竹片扁担,挑起胶水摇摇小跑,又快又省力;知青爆破手把大锤的铁管把改为竹条把,带着摇摆锤击减少手震痛;工厂车间的知青更是想方设法开展技术革新,每一个微小改进就是一次创新突破。这期间知青中的小发明,小创造不断涌现,改进工艺,更新技术,减少能耗,提高效益。他们在农场的刻苦钻研,成为技术能手,为日后返城创业积累经验。因此说,知青是推动农场改革和创新的探索者。 </p> <p class="ql-block"> 三叶橡胶是广东农垦成长和发展的根基,企业形象的标识。回顾72年的发展历程,当年为突破北纬17度以北不能种胶的禁固预言,打破境外势力封锁,农垦人攻坚克难,力挽狂澜,成功建成万亩翠绿胶园,这一壮举让世人刮目相看,百感交集。这期间的大发展阶段,也凝聚着知青人的艰辛。如今他们返城后,随着年岁的俱增,对胶树的眷恋情怀仍然不变。今年元月31日,知青代表组团回访“娘”家广东农垦局,欣喜在这里发现多年想见的橡胶树,挺立在农垦总局办公大楼前。在北纬23度的广州市中心竟然种成橡胶树,真是神奇和震撼,说明科学种胶能力明显提高。此时的胶树由绿叶变成红叶,枝头上还挂着果实,在春风吹拂中摇曳,叶子与果实交相辉映,发出“唰唰”的响声,加上阳光的照耀,一闪一闪地飘动,更加精彩斑斓……。这场景让经历过种胶的人触景生情,荡起心扉;老知青更是感慨万千,遥想当年。</p> <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峥嵘岁月。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五十年代开始的提倡,到六十年末的展开,直至七十年代末的结尾。这其间1968年至1978年十年为重要发展阶段。如何看待这场运动,首先从当时国内外形势来看,为适应“备战备荒”需要,在启动全国大规模的知青下乡运动,1700万知青陆续下到农村和农场,接着先后成立12个生产建设兵团,在农场的知青成为兵团战士,肩负“屯垦戍边”使命,审时度势,应对挑战,对于稳定当时的局势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战略上决策和考量;其次从城乡建设发展来看,既缓解城市就业人员压力,又给农村(场)劳动力输送新鲜血液,有利于加强工农联盟,这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尝试;再次从培养青年一代的途径来看,“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知青经过艰苦环境考验,开拓视野,锻炼意志,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知青岁月时坦言:“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说出了知青人的共同心声。许多知青经过下乡之后,成为各条战线精英,共和国的骄子。广州知青胡向东在自著《初心依旧》的诗文集中写道:“十年知青生活的磨炼,带给我四十年事业上的腾飞!一生努力,换来三个身份:电脑数据恢复专家;广州市私营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民营企业创业者。”知青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总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知青人都是用满腔的热忱,为时代奏响一曲激昂悠扬的交响曲。他们的功绩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光辉历册;深深地收藏在每个知青的心里。因此,“知青”这一特殊专用的名词,时刻闪耀在世人面前,让人刮目相看,惊叹不已。纵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这段历史,难免有不完美之处,但是其积极正面的主流因素不可否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打开尘封的日记,回眸难忘的经历,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如今都已经进入古稀之年。对于知青这段历史的评说,众说纷纭,有悔无悔争论无休。无论他人何以评说,粤海知青都能坦然面对:杂陈五味,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 初心不改,永远情怀。本文的背景音乐,这首《永远的情怀》(周少泉,霍东龄等人词曲)的歌词摘选,就是粤海知青发自内心的呐喊:</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多少纯洁的真情像鲜花盛开,</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多少奔涌的热血把沃土灌溉,</p><p class="ql-block"> 劈开荒野林莽,曾经点亮胶灯闪烁。</p><p class="ql-block"> 啊!崎岖风雨路,我们一起走过。</p><p class="ql-block"> 啊!朋友,尽情敞开怀,</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鲜花依旧多彩,</p><p class="ql-block"> 青春的岁月已远去,</p><p class="ql-block"> 留下深深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青春的歌声永远伴我们欢欣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 知青之歌时常在垦二代心中唱响。每当谈起当年的知青,他们千言万语,激动欣喜。他们眼中的知青是知音;他们眼中的知青似明星;他们眼中的知青倍温馨。去年2月,海垦八一总场79届职工子弟廖波因肝病重症告急,职子们自发组织开展捐助活动。从网上得知信息后,知青丛志军、梁小霞、陈建军、温少芳、陈惠莲、胡发林等人急施善款,廖波含泪激动地说:“素不相识的知青,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终生难忘!”细微深处见真情,知青们的无私大爱,让职子们传为佳话。是的,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垦二代,都直接与知青有着紧密联系,从小读书的老师是知青,毕业参加工作的领导是知青。他们是在知青师兄师姐的关心和帮助下成长,凝聚着知青人含辛茹苦的心血,师兄师姐的恩师之情永远铭记。如今在农场这片热土上,垦二代、三代已经成为农场的当家人,他们擎起父辈们的旗帜,继续开创农垦大业,让农垦的旗帜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永远高高飘扬。因此,谈起知青话题,垦二代有更深的情谊,他们除有父辈们的感激之情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敬重之意。正是:“结缘知青,一生铭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讲好知青故事,传承知青精神。我们垦二代义不容辞,身体力行。“回顾前瞻,沟通联谊,情系农垦,共谋发展。”这是粤海知青的心愿,也是农垦人的企盼。读懂知青就会坚定使命;读懂知青就知爱恨分明;读懂知青就能更好前行。我们要把粤海知青“追求理想,好学上进,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广东农垦“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守正创新,志求卓越”的精神融合在一起,丰富农垦企业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激励一代代农垦人砥砺前行,志求卓越,为开创广东农垦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增光添彩!</p> <p class="ql-block">(鸣谢知青朋友和农垦职工及子弟提供的图片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