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乡村润春芽 融学课堂提素养 ——淮安市“爱在乡村教育·融学课堂”名师乡村行活动

麦田守望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着力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不断丰富乡村教育质量内涵,推进我市“广德育、广教研、广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2023年2月17日上午淮安市“爱在乡村教育·融学课堂”名师乡村行主题研讨活动在吴集初级中学举行。淮安市教学研究室沈迎华主任、淮阴区教师发展中心李一峰主任、以清江中学钱旭东主任、张绍俊主任为首的来自全市部分初中学校优秀的数学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到“融学课堂”的研讨和学习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教学观摩、互动研讨、专题讲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是教学观摩环节。课堂,是教师最美的风景。本次活动共有三节精彩的展示课。几位执教老师凭借匠心独运的设计,扎实浑厚的功底和得心应手的驾驭力,充分体现了“融学课堂”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呈现出“融学课堂”的基本样态。上午第一节课由我校蒋耕田校长带来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单元复习课。蒋校长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上,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在师生共研的过程中逐步理清知识点,并形成优美的板书,使之不仅呈现在黑板上,更内化在学生的脑海里。富有思维性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层层递进的课堂节奏给听课老师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钱旭东主任点评道:蒋校长的课有设计感、有整体性、更有数学的探究味!第二、三节课是七年级数学《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同课异构,分别由淮安市韩桥初级中学的胡传洋老师和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的宋大伟老师呈现。胡老师的课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感悟了法则形成的合理性。课堂例题的选择极具层次,难度层层递进,功能明显。不仅如此,胡老师还能注意连贯实际,由课本中的数学推及到生活中的数学。宋老师的课堂总体把控游刃有余,步骤衔接细腻,较好地把握住了教学重难点,他面带微笑,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语言准确、亲切、启发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信,听课者听得舒心,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互动研讨本次研修活动,让参会老师都收获颇丰,多位老师就所听的课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收获。她们重点从上课的核心思想入手,从学生主体出发,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使融学课堂进一步落实“5G”理念进行了思考,从学生的主动参与到深入探究,从学生语言的表达到思维的深入再到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几位老师的互动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理论是实践的导航。研讨结束之后,李一峰主任针对“把握标准、提高实效”作了专题讲座。他首先对本次活动筹划之久、内容之丰、阵容之强给予了高度认可,对课堂上展示的数学的变化之美表示了肯定。钱旭东主任对三位老师的课堂从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三方面进行了细腻的、个性化的评价。他指出三位老师都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有独到的理解,在教学前将几页教材处理得由薄到厚,展现在课堂中又能由厚到薄,循循善诱,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钱旭东主任对几位老师课堂中体现的教学机智也给予了充分认可,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错误的产生,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质疑,借以形成批判性思维,让错误变得有价值。活动的最后,淮安市教学研究室沈迎华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总结。他首先对我校校长的领导力以及教师的素养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着从乡村教育振兴乡村的政治站位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说,要注重教师课堂的教学启发和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并强调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融学课堂理念,让五育融通,资源融汇和学教融和,实现5G课堂样态。他还说,教师导读、师生共读,要放下学生,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最后,沈迎华主任勉励老师们要珍惜机遇、拼搏进取。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切实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双减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课堂建设改革,聚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发展的内核,也是走向新型学校建设的必由之路。相信在落实“融学课堂”的改革实践中,吴集初级中学定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辉煌的明天。</span></p>

课堂

融学

老师

教学

学生

乡村

教师

主任

淮安市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