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故里

董金堂

<p class="ql-block">文/董金堂</p>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冬去春来的那个季节,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人们的生活中,似乎已形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寒冷,不得不让人盼望着春天的脚步加快,早点归来。</p><p class="ql-block"> 而今年的春天,如同初出闺房的少女,含羞带怯,脚步轻盈,本该春雨淅淅沥沥,却是默默挥洒白雪,柔曼的轻纱覆盖大地,掩饰着自己那芙蓉春色的面容。没有奏响春雨惊春的动人乐章,而是静听飞雪迎春的美妙旋律。</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她携带的暖阳,散发的气息,还是将沉睡的一切唤醒,欣然张开朦胧的双眼,窥视大千世界的盛景。在暖阳映照下,冬雪融化了,春潮灿烂了,群山回唱,万物复苏,冬天即将离去,春天就要到了。</p><p class="ql-block"> 掐指算来,离开家乡约有近20个年头了。从阔别的那一刻起,经历了世间的风风雨雨,见识过城市的喧嚣繁华,也领略过乡村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但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始终在我脑海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无论人情世故千变万化,她却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挂想,常常会抽空回家探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深深地在我心中打上了印记。每当回去总会看到一些变化,而这一次重返故乡时,展现在眼前的景象,足以让我震惊。</p><p class="ql-block"> 还是那条路,还是那个村,虽说不是什么名村古镇,但这里的过去,这里的现在,这里的将来,都蕴藏着数不清、道不尽的感人故事和发展前景。</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春节后开年的头一次回乡,恰逢刚刚下过一场春雪。</p><p class="ql-block">初春,给人以另外一种感受,微风中夹杂着寒冷,阳光下略带暖意,这也是它的特别之处。</p><p class="ql-block"> 在通往村里的这段路上,积雪逐渐融化,车辆在路的中间行驶,自然就变成了道路两旁雪水交融,中间路面显现,仿佛有两条洁白的哈达在随行飘动。</p><p class="ql-block"> 当阳桥是座桥,也是座水库。库区冻结的冰面还未解封。远远望去,尚未消融的一片片雪团,将碧玉般的冰面分隔,形成了不规则的图案,宛若艺术家勾勒的一副彩画呈现在眼前;水库北端的石壁山雄伟壮观,一直向西延伸;村子里背靠龙凤山,门前一条浑河流过,四面环山,中间是片旷野平滩,如同一个椭圆形的金环套着一只银碗。</p> <p class="ql-block">  当跨过桥头,矗立在路中央的村口门楼,飞彩流光,熠熠生辉,是古典建筑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体现,在去年才建起的。彰显了“踔厉奋发创伟业,勇毅前行拓鸿基”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在村前,有城市里才拥有的木制长廊;在路旁,有公园和景区才具备亭子;在小桥边,有各种景观装饰,还有结伴而行、慢步走动的游人;在地里还有远程智能滴水灌溉设备。再看看村里人的住所:整洁美观的窑洞里,暖气、洗手间、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与时俱进。返乡创业的人多了,南来北往的游客多了。</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变化是我上次回乡没有看到过的,突然间出现在面前,怎会不让人感到震惊呢?</p><p class="ql-block"> 震惊之外便是振奋与感慨,拾级放眼,顿觉心旷神怡。乡村的美,美到完美无瑕,春景的醉,醉到人间心田,不禁产生了遥想当年的情思。</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曾经的那个传说:“村后龙凤山顶的那条小沟,有一泉眼,常年四季涌流不断,顺沟流到山下。依山而居的一户高姓人家,就是靠饮这股泉水繁衍生息,故而得名”高茂泉窑。</p><p class="ql-block"> 岁月洗礼,时时都在变。一代又一代的耕耘者,在时间的长河里穿行,在历史的碧波里泛舟。涌现出那些动人故事,有志之士,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镶嵌在人们的心底,走进了村史馆的厅堂。</p><p class="ql-block"> 乡土中心汇集了传统中的乡风民俗,也吸引了受过高等教育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游客入住,人来人往;“七路半”剧组夜宿在这里;“爱我中华~内蒙古长城摄影展”隆重呈现……润泽山乡,文化振兴。</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静寂已久的农民活跃起来了。虽然很少看到那种“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景象,但停放在庄稼人门前的耕地机、耙地机、播种机,在机手的摆弄下早已跃跃欲试,整装待发。</p><p class="ql-block"> 试想在柳絮飞飘,青草出土,黄蜂筑巢,春燕归来之时。田野里机声轰鸣,人声鼎沸,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播下,期待着夏锄、秋收之时,处处都焕发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幻想在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粟米飘香,一声开镰,让曾经闪烁在田野里的“自然写作营”再次重现。那首出自本土诗人刘海豹笔下《从田野走来》的诗篇,让谷穗融入文化,让田野充满浪漫,让笔墨和镰刀共舞,让劳动者绽放活力。</p><p class="ql-block"> 鉴赏春天的情韵,神往山乡的雅丽,在朦胧里温寻未尽的余兴,在徜徉中欲览春潮荡漾的时光。心中油然升腾起一股奇异的吸引力,促使我不得不对故乡更加牵挂,更加流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