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来自洛阳国际教育书院的河南省名师郑玉霞老师给大家带来三年级《认识周长》一课,郑老师以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三只小动物的跑,感受树叶的边线,再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通过多种实例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判定和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学生易于理解,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周长这一抽象的概念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着,郑老师的专题报告《怎样将“概念”种进孩子的心里》,也给我们怎样上概念课指名了方向。概念教学分三步,引入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精选有代表性的素材,三个为宜,寻找共同点,清晰提交出其中的数学属性。不易操之过急。</p> <p class="ql-block"> 郑老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推荐大家把绘本引入数学课堂,真是小绘本,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 特级教师席争光老师带来的《笛卡尔之说》,给全场老师留下来深刻印象。席老师整堂课以笛卡尔之说:我这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做简单的事,二是将复杂的事简单做。席老师的课是能让孩子们思考的课,是能让孩子把理说清的课,教学生善于观察、学会想象,独立思考,反复尝试,不懂就问,当孩子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孩子们都下去问老师,自己主动寻找答案,孩子们得到答案的内心是喜悦的,自豪的,急于分享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席老师的《核心素养在日常课堂中的落地路径》。席老师首先告诉老师们一定要认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做一名明明白白的老师,课堂上一定让孩子有安安静静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孩子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强调建模,席老师通过《分数与除法》这节孩子们理解有困难的课,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建模的全过程。建构模型,必须让孩子们有经验的感悟,只有有了深刻的体验,孩子们的模型才能刻在脑子里,在运用模型时,才不会出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席老师就是我们的笛卡尔,他教会我们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课堂简单化,其实,人生不也如此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