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标 体会课标 把握课标---课标培训体会

李美楠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p><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在这个春天来临之际,老师们迎来了课标培训。</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由赤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李晓华老师、喀喇沁旗亓晓宇主任和3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对课标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解读、由思想的引领到实践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标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和引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课标,才能体会课标的内涵,最终把握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立德树人、启智增慧。</p> <p class="ql-block">  李晓华老师先从总体上带领我们了解了新课标的产生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原来随着科技、教育等的不断进步,课标每10年为一个发展周期;课程标准包含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六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课程目标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中:2001年之前的目标是知识和技能,即“双基”;2001年开始调整为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到了2011年成为四基四能;至今学习的2022年版课程目标为四基+四能+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李老师讲解了2022版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了解变化之处,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以数的认识为例,更加清晰具体的讲解了对于新课标核心素养的体现的语言描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孙晓天老师用三层同心圆表现出了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此次培训的几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阐述着体会各层次间的关系对把握课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在最内圈,看似所占位置不大,而且不是能直观可视,但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间的11个主要表现也是实施并到达核心素养目标的路径,最外圈的四基四能是核心素养及11个主要表现的外在呈现。在教学中,我们是要通过外在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塑造内在的素养,在每一节课中的渗透、浸润和培养,不断的打好核心素养的根基,而内在的核心素养经由表现的路径,体现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面。</p> <p class="ql-block">  在李老师的讲解中,我还学习了,通过课标中课程内容的每段阐述,都在指导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也指引着数学课上教学目标的设定。</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还在最后整体介绍了新课程下课程内容整体化的价值和意义,使我领会到,如今的学生处在科技发达的生活环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多而广,也使整体化能力的提升成了必然,从而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整体化设计的新要求。</p> <p class="ql-block">  亓主任的讲座中对整体化教学设计、大单元、大概念等新课程要求下的课程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p><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培训中,学会了怎样读课标,体会了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在每节课中都要把握课标,只有在实践中运用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