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六十一甲子,虽然只是波云诡谲的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演奏出一个家庭独特的传奇之歌。<br>我的父亲何灼华,今年84岁,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停前镇南冲村许家湾。我母亲高汝珈,今年也有81岁,出生于黄梅县孔垅镇西街。<br>一对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因时代机缘相识,并于1961年10月1日结为伉俪,后相继有了我和两个妹妹。一家人相亲相爱,这是一种机缘,更是一种幸运。<br> <b>一、苦乐年华情长在</b> 图1 父母结婚时经济拮据,时过一年才去孔垅镇照相馆补拍这张合影,母亲上衣还是照片馆老板娘脱下来给借她穿的。<br><br>我父亲出生地是大别山麓的黄梅县上乡的小山村。爷爷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因为身体廋弱,便以教塾学生为主业,家里山凹间的八亩地遂请人租种。因为识字人少,又被拉去兼了当时国民党的副乡长。这样的身份在解放时被人民政府判刑,因没有大罪,也只是送到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劳改农场服刑,没几年功夫,因全身结核病恶化,病死于那里。<br><div><div><div>新中国成立后,我奶奶带着两个儿子在家种着土改分得的八亩五分地艰难生活。好在我细爷(爷爷唯一的弟弟)在武昌读书,解放前即参加了革命工作,这时每月给几元钱我父亲,让他读完了初中。<br></div></div></div> <i>图2 1961年,父亲结婚时唯一置办的家俱——五屉柜。这是他请县粮食加工厂师兄帮忙在县城边的家俱厂订制,完工后,父亲花二天时间,从孔垅镇推一个二轮车步行到县城,歇了一晚上后再拉回孔垅,往返的路程有百余里。</i> 1957年,父亲读完初中后,家里再无力让他继续去读高中了,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只得回乡务农。<br>1958年,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掀起,县里大招工开始了,父亲虽然报名费尽周折,但成绩脱颖而出,终于成为黄梅县粮食局城关米厂一名电工学徒。二年间,作过车工、动力工,工作单位也从黄梅小池镇油厂又调到孔垅镇轧花厂。<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i>图3 父亲在1959年左右购买的《新华字典》,一直陪在他身边,也是我小时查阅的工具书。</i> 父亲工作中能吃苦,也喜欢学习,虽然工资只有15元/月,却喜欢买书。当时出版的共有12本分册的《电工学》一书,他全套都买来读学习,并保存到80年代,我在初中学习物理时还把它当课外读物。后来,这套书又送给他在蕲春县米厂工作的堂弟。<br>家中这本《新华字典》也是父亲工作后买的,虽然他后来陆续购买有不同版本的这类工具书,但这本商务版的字典一直跟随在他身边。我小时有不认识的字,他都能一下认出告诉我,觉得父亲识得好多字,心怀仰慕不已。<br>我最初识字就是父亲从新华书店里买来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开始的,没多长时间就在乡下入一年级学习,由于路途太远,几次下雨我都滑倒,滚到路边沟里,一身湿泥无法上课,父母只好让我回到镇上来,托住在家斜对面的朱老师(她在小学当老师)关系,由于已经是过了开学的时间,我只好直接插入二年级学习。<br>那时有初中文化水平,加之平时爱学习,父亲的能力在单位是出类拔萃。厂长是个有文化的退伍荣军,不仅总让他写文字材料,墙上的大型宣传标语也是交父亲完成。<br>1973年,黄冈地区粮食局曾想调父亲去工作,只因家庭出身不好而作罢。但他突出的能力,是他后来在颠簸世事中能“咸鱼翻身”的主要原因。<br><div><br></div> <i>图4 我母亲(左二)初中毕业时与同学在孔垅合影。时光白了少女头,左一和右二两位阿姨后来分别生活在九江市和本县的新开镇,我没有见过,右一的吴丽珍阿姨一直居住在孔垅镇,我工作后好几次陪母亲去她家。</i> <br>母亲姓高,世居孔垅镇。高家当时是大家族,在镇西的街道边有沿街约百米长的三进三重的房屋,自家有生意,还有出租铺面。<br>我姥爷高夔一还被推举为镇商会会长,因暗中支助共产党活动,在1942年被汉奸告密,日本鬼子把他抓到九江,一个多月后才打听得知姥爷已经被日本人装入麻袋中沉入长江底。这时遗腹的我妈刚出世,族中人也无法去江中寻尸,姥姥一个小脚女人束手无策。那些姥爷的朋友也忙大事去了,只是现在县邑有心人还收集到姥爷留存于世的几首同情和支持革命的诗词。<br>从我懵懂时就记得姥姥常说日本鬼子打来时百姓们只背几件换洗衣物“跑反”的惊吓,知道鬼子的炮弹打来,有人的肢体或衣服被炸飞挂在树枝上……那场战争对她的伤害是多么的大!<br>姥姥一生共生育子女七人,历经战乱和疾病,只存活一儿一女。姥爷葬身江中后,姥姥用她廋弱的身体,夜以继日帮人洗衣服、纺纱,以及变卖、典当家产,养家糊口,勉强支撑我舅和我妈俩人读到初中毕业。<br><div>我母亲说她上学之余,时常帮纺纱,帮人织毛衣,补贴家用。在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还到十多里之外的龙感湖农场去别人割过的地里拾落下的谷穗或麦子,送去加工厂换成口粮。<br></div> <p class="ql-block"><i>图5 2017年3月11日拍摄于孔垅镇老屋,这是浸入我儿时生命的场所。那时感觉它是一个宽敞、幽长的老屋,拥挤却热闹。四十多年后我再见到这房子,只有朱家晚辈还住在这,屋子象是一位落寞的干瘪耄耋老者:约三米宽,十余米深的屋子,屋内地面凹凸向后斜着,斑驳的墙壁上游走着深浅不一的裂痕,青瓦下横七竖八地悬着掉下的木条……衰朽得如此,不禁令人阵阵唏嘘。</i><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家原有的大片房屋到解放前夕已经所剩无几,后来又公私合营用作纺织厂厂房,房产部门给姥姥安排到这间屋子里居住。因为父亲和母亲太过忙碌,我们兄妹三人就从乡下回到镇上由姥姥“全托”。姥姥用她所有的爱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呵护,让我们一日三餐,穿載干净地一天天长大。<br>当年,这间屋子里住有三户人家:临街的小房间是刘姓老爷爷住,我们靠在其后,中间天井后是刘家其他人的起居处。最后面一间房是房东朱伯伯家的,他们全家也都下放到农村,很少能见到他们回来。<br>我家在中间段用木板隔出一个小房,里面一张床和那个五屉柜,还有二只木箱,房门前放一张桌子吃饭,一个烧谷壳的炉灶,是用风箱吹风的那种。姥姥喜欢我拉风箱,说我的力大风足。<br>家里还常养一头猪,睡在床上就能看见猪吃食时上下左右甩动的大耳朵。可能是场地小,少见阳光,我记得猪身上总是长“赖皮”,一年养到头也只长到二百多斤,年底买了也能换来百来元钱。<br></p><p class="ql-block">出屋子后门有一小空场子,是我们小孩子玩乐的“天堂”,再往下了台阶就是直通长江的悠悠东港河,大人们在河里洗衣、挑水吃,我们在河边钓鱼、游泳,但姥姥总是不让我下水,担心我的安全。我却偏偏喜欢游泳,这没少让姥姥向父亲“告状”,父亲回家听说后就打我屁股、踢我腿,这是我小时极少被打的唯一原因。父亲说,那时他自己常常疲惫不堪,听说我让姥姥操心生气,就是一顿打了事。他走后,姥姥又摸摸我身上,埋怨他下手太重了。</p> <i>图6 姥姥结婚时的陶罐,一直在家里用着。从底下的“张同生顺”印章推断是清末明初出品。</i> <p class="ql-block">姥姥的娘家就在孔垅镇西边不到三里地的殷湾村,家境曾颇为丰裕,她的一个表兄还上了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自姥爷死后,家中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我舅舅初中毕业后,在一位好心的大哥帮助下进了税务部门工作(他没料到的是,这位大哥三十年后成了他我外甥的岳父),后一直在黄梅县小池镇工作、成家。</p><p class="ql-block">母亲1960年初中毕业后因要照顾姥姥,放弃入黄石卫校的学习机会,便在孔垅加工米厂作零时工。此时,我父亲所在的孔垅轧花厂与加工米厂合并了,两人成了同事。在众人的撮合下,结婚成一家,姥姥就长期同我们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文革”动乱时,家里曾有几幅绢画被人搜走。陶罐上有古诗,怕被人说封建思想残余,我父亲找来油漆全部涂抹得不可认,几件物品才得以保留下来。</p> <i>图7 大约拍摄于1981年夏,父母亲拍摄于县粮食局宿舍。</i><div><br><div>由于有人认为我父亲出生不好,不宜在工业部门与加工机械这样的“国家重要资产”打交道,县粮食局便在1965年调他到孔垅粮管所任最底层的管乡员,整天走到乡村去摸各种粮食数据。回首往事,父亲以诗纪怀:当年恰似万金油,疮疖蚊叮任意涂。日背行囊村户串,夜颦眉宇嫁衣筹。孤灯屡伴晨曦亮,贫腹勤将妙句搜。磨出神衰磨秃顶,超强付出却低酬。<br>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如一夜春风吹得万株梨花开,家庭出身不再是问题了。1979年初,工作能力出众的父亲由孔垅粮管所调至县粮食局,不久又调黄梅县政府财贸办公室工作,并于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r>我在1979年考入当时的武汉医学院读书,全家人在1981年迁居县城,一辆卡车拉着简陋、陈旧的家什,安放到县粮食局宿舍。调到县里工作,人事负责人发现父亲的工资比同时参加工作的人要低三级。经研究后,按政策只能一次补调二级,这样就由一月29.8元涨到了37元/月。<br>在粮食局和财贸办工作期间,父亲主要是从事文秘工作,他的文章受到领导的好评,参编的省贸易志所写篇章也作为模版在全省推广。由于需要组织一些文艺演出,所以配有一台海欧120照相机。上图就是在家里与母亲拍了这张自拍照。<br><br></div></div> <i>图8 2020年8月28日拍摄于成都,年青人的小喜欢也激起他们埋在心底的浪漫,只是生活的艰难压制了他们的萌发。</i><br><div><br></div><div><br></div> <i>图9 2020年8月24日拍摄于延安</i><div><br><div>2020年夏,我的工作有了调整,得暇于小妹一起,自驾陪父母远游。在延安七大纪念錧后面,母亲独自伫立在碑前默默不言语,仿佛是在阅史而叹,抚伤而忆。</div></div> <i>图10 2020年8月21日拍摄于三门峡地坑院,展览厅的一幅记录民俗生活的画前,母亲情不自禁地挥起双手舞了起来。她年轻时也是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学校里的唱歌、跳秧歌、打蓝球,都会有她活泼的身影。</i><br> <p class="ql-block"><i>图11 拍摄于2020年8月23日延安,在梁家河纪念馆的知青屋前,母亲拿起靠在墙边的铁揪比画,说起当年在农村的日子。</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结婚后,母亲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1964年,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梦想反攻大陆,制造台海危机,父亲的出身不好,便被注销了母亲和已经出世的我两人的商品粮户口。而何家老籍处因修水库已经不能安置,在安置点濯港区中路塆村也没法居住,后暂时安排到孔垅区向桥公社农场务农。</p><p class="ql-block">随着两个妹妹的出世,一个女人带三个孩子在农村,尽管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劳动,还是挣不到一家人的口粮,每月入不敷出,靠父亲在单位打借条支取工资度日(这让我从小对“借支”一词留有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记忆到现在还有“后遗症”的是1968年的洪灾,农场田地被淹,补种稻谷已经过节气,只得全部补种玉米。秋天有了收成,食堂里每天每餐都是煮熟了的玉米,我把它装在脸盆里端回来全家人吃。为了保存长久,后又把玉米碾成粉,煮成汤喝。天天如是,粗糙的稀汤总是让我难以下嗯,气味令人有拒绝感。这让我有近五十年没再吃玉米。</p><p class="ql-block">更为难过的是因出身问题还饱受众人歧视。母亲又是个要强的人,有一回小产的第二天便出工在地里劳动,出血后晕倒在地里,被人抬到医院才救回一命。</p><p class="ql-block">我曾想问却一直不敢问母亲,她这么一个城镇长大的女人,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期,到最贫困的乡村生活,举目无亲,一切生活细节是她陌生却又天天面对,如何坚忍到最后?妈妈后来闲聊说过,长期的不平等暴虐,曾让她想到自杀,却又考虑到上有日渐老去的寡母、下有年幼的三个孩子才坚强地活了下来。其实,我奶奶就是带着叔叔在山里艰难生活,在那偏僻的小地方,听到风就是雨,小人物的面目更狰狞,奶奶多次逃不过批斗、游街,挂着的“地主婆”牌子被人指指点点,最终不堪无尽的折磨,在1969年秋服农药与世诀别。</p><p class="ql-block">后有父亲的领导个人关心,将我们的户口转到区办七里湖农场,条件稍有改善。到1977年,我们全家才全部转为城镇户口。</p> <i>图12 2020年8月24日拍摄于延安,母亲看到重塑的八路军和百姓纺纱场景也不由自主地比划起来。</i><br><div><br></div><div>十三年的农村户口身份,让母亲不仅能干全部的农活,还学会了纺纱、作油面等手艺,也在农场食堂作过司务长。<br>手工作油面需要早上四点多钟赶到厂里,母亲要走十多分钟的夜路,让她总是提心吊胆,便每天把我喊起来,陪她一起走到作坊。<br>那时的电力供应只到晚上十点,后半夜只有靠煤油灯照明。在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同三四个男工友的身影在墙上摇曳,我一边打着呵欠,一边看作油面的全过程。到天亮后他们的面条已经拉好挂在架子上待太阳晒干,母亲喊醒困倦地睡在角落的我一起回家吃早饭。<br></div> <i>图13 2020年8月23日拍摄于延安纪念馆,这些用品,都是母亲所熟悉的。</i> <i>图14 2020年8月24日拍摄于延安纪念馆。看着墙上老前辈当年在延安艰苦抗日的照片,母亲感同身受,难以自持,眼湿鼻酸,父亲在一旁劝慰她。</i> <i>图15 2020年8月28日拍摄于四川广元邓公纪念錧,俩位老人对着铜像恭敬地作了三鞠躬。</i> <i>图16 2011年10月28日拍摄于四川广元</i><div><br></div><div>父亲在留言薄上认真地写下他的感想:由陕经川拜小平,风雨一路总有晴。感恩之旅真情献,永保乐观度余生。<br>扛尽苦难,知恩图报。——这就是姥姥、父母亲言传身教的善良、厚德传代密码。给荒漠以甘泉,酬黑夜以晨曦,让我始终对姥姥深情思念,对父母亲无比感恩。<br>姥姥是逝于1986年春,离世时十分安详,我们一家人都守在身边。后事由我父母操办,不少远亲近邻以及相识的领导都来参加了,表达对一位独守一双儿女45年而历经磨难却十分坚强的老人的敬仰和悼念。<br></div> <b>二、德厚家和万事兴</b> <i>图17 2017年9月20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德厚八方济,家和万事兴”这是父亲最喜欢的条幅,也是我们的家训。</div> <i>图18 2020年8月16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青葱农家子弟一路起来,我们深知父母亲的不易,在各自工作生活之余,总是陪陪他们。2021年,父亲母亲金婚纪念之时,我特地带他们到新修的大别山旅游公路上外出游玩。</div><div><br></div> <i>图19 2019年7月28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平日里,他俩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生活依然十分节俭,却总是把最好的让给对方。</div> <div><i>图20 2020年8月23日拍摄于延安</i></div><div><br></div>在延安游玩,因为赶路,午饭吃得晚,傍晚又下大雨,我们就简单吃一点,母亲说肚子是饱的吃不下,父亲用说:“你把这吃下去,撑死了我偿命。”激将法劝说后,母亲终于吃了起来,引得父亲大笑在起来。 <div><i>图21 2020年8月27日拍摄于成都,进餐馆前,父亲帮母亲把口罩戴好。</i></div> <i>图22 2022年4月24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这一年我母亲八十岁了,我们在餐馆简单集会,六十岁的儿媳帮八十岁的婆婆戴上“皇冠”。</div> <i>图23 2022年10月6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父亲左胸前长了一个小包块,我带他到医院,请专家帮诊治,他都十分配合。幸好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div></div> <i>图24 2023年2月1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近年我妈容易忘事,有点轻度的老年痴呆。我把外出旅游的照片作成画册,时常让他俩翻翻,就是想让她能见画记事,促成记忆。</div></div> 图25 2023年1月12日拍摄于黄梅<div><br></div><div>2022年12月后,国家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不少人都感染了病毒。母亲也发烧了,我送过去一个血氧仪,父亲帮母亲测指脉氧。<div><br></div><div><br></div></div> <i>图26 大约1990年拍摄于武汉,我夫妻俩和母亲一起陪我3岁的女儿到武汉游玩,在黄鹤楼前留影。</i><div><br></div><div>在下一辈的教育上,他们教品德,也辅导学习。<br>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小学,我父母虽然还在上班,却总是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母亲教她的算术,父亲教语文,他们是最称职的两位老师,二老配合得珠联璧合,为她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br>我的工作虽然很忙,但一直坚持学习,家中的书籍、杂志很多。所以,虽然女儿从小到高中毕业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班学习,但这家办的“私学”是最好的学习。<br></div> <i>图27 2001年元月拍摄于黄梅一中新校园,爷爷奶奶带我女儿、大妹女小妹儿子来新建的校园游玩,鼓励他们好好读书,进到“鄂东明珠”的黄梅一中,有更多的可能考入好大学深造。至今日,三个孩子都学业有成:我女儿在美国从事建筑节能研究,我外甥女在江西南昌农商银行从事人事管理,外甥刚到四川省委宣传部工作,也是对长辈的报答。</i><br> <div><i>图28 2009年6月25日拍摄于上海,女儿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了,我们全家去上海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在新校门前留影。</i></div> <i>图29 2012年10月17日拍摄于石家庄</i><div><br><div>女儿结婚,父母亲随我们去石家庄参加婚礼,一家人坐在婚房里其乐融融。</div></div> <i>图30 2021年7月12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我大妹的女儿生了二孩,从南昌回黄梅挪步园山上避暑,我接父母上山相聚,老姥爷欢喜地用手机拍下可爱的小宝宝。</div> <i>图31 2017年9月20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女儿自2009年赴美读研、后成家生子,由于疫情的原因,她自2019年生了宝宝后就没能回国,可每每与老人视频,总能引得他俩开心好长时间。</div> <i>图32 2021年10月10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2019年10月,我妻子从美国照顾女儿返家,孙女买了营养品带给爷爷奶奶,两位老人接在手中,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div> <i>图33 2018年8月12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平日里,两位老人常相携外出散步,这是我从我办公室窗口抓拍到的情景。</div> <div><i>图34 2021年10月10日拍摄于黄梅。家门口的街道正在挖开重修,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可他们同邻居们聊起将来的生活,笑得好开心啊。</i></div><div><i><br></i></div><div>我们家搬到县城后,先是在住在粮食局宿舍,后在县政府大院里,父亲分得一套单元房。1988年,父母亲又拿出仅有的一万余元积蓄,东借西凑后在城乡结合处建上一栋二间二层楼的小房子,1997年,为了我女儿上学方便,借城区开发时机,卖了老屋,在安置街边新建了一间三层楼房,全家人算是安居乐业了。</div> <div><i>图35 2017年9月20日拍摄于黄梅</i></div><div><br></div>父亲坚持着每天都写字,书法水平在当地也颇受好评。 <i>图36 2023年2月1日是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喜爱写作的习惯父亲一直坚持着,他的诗词作品不少的都发表在省市刊物上,收入一些诗集中。</div><div>他自己的个人诗集也是一本书法集。我自小就喜欢他的字,在我眼里那就是字帖。</div> <p class="ql-block"><i>图37 2018年4月6日拍摄于黄梅</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年的清明节,俩位老人都要亲自到爷爷奶奶和姥姥墓地去祭拜,特别是大山里路陡且长,他们已经是一年比一年困难了。</p> <p class="ql-block"><b>三、漫步遥途赏风光</b></p> <i>图38 2021年5月15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我在工作之余尽量抽时间陪他们外出,看看自然风光,拍拍照片。他们年轻时拍照的机会太少太少了,我现在有能力了,总想多给他们一些补偿。这是在我父亲出生地的留影。</div></div> <i>图39 2016年2月10日拍摄于浙江绍兴</i><div><br></div><div>这年的春节,我和他俩外孙女一起陪老人去江浙游玩。在绍兴,他们街头品尝当地特色小吃。</div> <p class="ql-block"><i>图40 2014年9月21日拍摄于安徽省太湖县</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安徽太湖的“五千年文化园”尽享“福”。</p><p class="ql-block">近十多年来,俩位老人算起来在国内游历了二十多个省市和港澳地区,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p> <i>图41 2016年7月12日拍摄于美国</i><div><br></div><div>2016年6月,我妻子陪俩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美国,开始了40多天的探孙、旅游之行,在孙女和孙女婿自驾陪同下,在美国游览了新泽西、华盛顿、爱荷华、科罗拉多、俄勒冈、加利福尼亚及纽约等州,行程6000多公里。</div><div>他们一起看海天一色,览高山奇峰,参观工业遗迹,品尝酒庄美味……<br></div><div>正如父亲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旅美行程四十天,六州六市览山川。人生多有苦和乐,最喜风光在暮年。<br></div> <p class="ql-block"><i>图42 2016年7月27日拍摄于美国落杉矶。在我表妹家里,妈妈与在美长久居住的舅妈相会,两姑嫂在异国他乡分外亲热。</i></p> <i>图43 2020年8月24日拍摄于延安</i><div><br></div><div>2020年,我自驾陪八十岁的父母川陕渝游16天,行程万里。在延安七大礼堂参观,副科级退休的父亲,走上高高的主席台,双手示意大家安静,幽默得令人捧腹。</div> <i>图44 2020年8月21日拍摄于少林寺</i><div><br></div><div>在少林寺寺庙前,他俩安静坐在石凳上,安享这岁月静好。</div> <div><i>图45 2019年2月11日拍摄于海南三亚</i></div><div><br></div>这一年的春节,我们是在海南三亚度过的。在借住的小区前的一棵大榕树前,我为他俩拍下这张岁月长青的合影。<div>如父亲在结婚六十周年时所写的七律一样:滩湖月下手相牵,蹚水爬坡六十年。面对贫穷眉不锁,胸怀向往步弥坚。寒冰融尽春溪涨,挚爱迎来幸福绵。日坠时分兴咏叹,并肩再步晚霞间。<br></div> <i>图46 2014年1月30日拍摄于黄梅</i><div><br></div><div>这是当时我们一家人最齐全的全家福照片,近年人丁增多,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聚齐过,希望团圆的日子很快能到来。</div> <p class="ql-block"><b>韶光荏苒,岁月如歌,我的父亲母亲已经共同走过六十二年, 我也已经年过六旬。其实我知道,我们芸芸众生都一样,只是大千世界的过客。但是,这些历史是不可以没有痕迹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