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德钦主要是看梅里雪山,日照金山则是梅里雪山最美的景致。梅里雪山平均海拔在 6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13 座,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1908 年法国人马杰尔 • 戴维 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称谓。卡瓦格博峰是至今人类还没有征服的山峰之一,1991年中日两国联合登山队以十七名队员遇难而失败。飞来寺有一个观景平台,是拍梅里雪山的最佳位置,为此我们选择了飞来寺旁边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这家酒店有点小贵,是可以躺在床上看雪山的酒店,地暖,制氧机,智能马桶一应俱全,特别是在酒店平台就可以观赏,拍摄梅里雪山,不必下楼去飞来寺了。一千多的房价,和老板砍价,八百块钱拿下,把这几天省下的住宿费全搭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到大理以后,天天关注梅里雪山的天气情况,那几天每天都是晴天,可是到香格里拉以后,再看天气预报,德钦这几天有小雪,当时就有改变行程的想法,但是梅里雪山的诱惑太大了,并且这里天气多变,所以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来到这里。下午的天气云层很厚,完全遮住了卡瓦格博峰,明早能否看到日照金山看运气了。</p> <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一大早仍然是乌云密布,马上就到日出时刻,天气不见好转。</p> <p class="ql-block">太阳已经出来了,卡瓦格博峰仍然躲在厚厚的云层里面。难道这次我们又要扫兴而归?</p> <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使出最后一招,放出无人机飞到了极限高度500米,穿过翻腾的云层,在屏幕里勉强看到了卡瓦格博峰金色的峰顶。无人机若再能升高三五十米,就可以拍到完美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太阳完全升起了,雪山金色的光泽渐渐褪去,云层也随之逐步消散,梅里雪山终于掀起了盖头来,露出了真面目,这云好像就是为了阻碍我们看日照金山飘来的。</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我们见识了梅里雪山的真面目,偷窥到了躲在深闺金色的卡瓦格博峰。世上哪有那么完美的事啊,只能用这句话宽慰自己。</p> <p class="ql-block">带着少许的遗憾,离开德钦,开始这次云南自驾最刺激的旅程——先走德贡公路去丙中洛,明天穿越怒江大峡谷。当我们踏上德贡公路,走到德钦县东南边的时候,又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梅里雪山。事实上,只要无遮挡,方圆几百公里内都能看到梅里雪山,位于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的甲应村,是观赏和拍摄梅里雪山日落金山的最佳位置,不少人早上在德钦拍完日出金山,然后驱车340公里,再去甲应村拍日落金山。</p> <p class="ql-block">德贡公路被誉为历史上最艰难的魔鬼烂路,未通车前,从德钦到滇西的贡山,需要绕行大理、泸水等地,总里程长达1000多公里,通车后,德钦到贡山总里程缩短至135公里。德贡公路全长约95公里,修了12年,平均每年修建里程不到8公里。尽管2019年德贡公路已经通车了,但是那时必须翻过海拔3882米的碧罗雪山孔雀山垭口,道路仍然难行,经常因为雨雪封路。直到2022年9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长2545米的孔雀山隧道贯通,从德钦到贡山才不再需要翻越孔雀山。虽然孔雀山隧道已经通车,可是我们在通过时,里面有的路面工程还没有完工,照明工程还在进行中,只开通了半边车道。因为如前所述,这条路太重要了,并且无可替代,所以这条路目前有的路段是边通车边施工。</span></p> <p class="ql-block">从德钦出来,翻过云岭,我们来到了澜沧江大桥边。澜沧江是这次旅行遇到的第二条江,并且在后面的旅途中还会遇见它,所以要停车观看。这时的澜沧江还是一条水量不大的小河,相比金沙江和后面的怒江,很不起眼。刚刚翻过的云岭是金沙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白马雪山就是属于云岭山脉。澜沧江,我们西双版纳再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德钦过来,在这里向西拐,过澜沧江,走贡山,泸水这个大环线。如果继续直行,就是沿澜沧江向南行进,可以到达维西傈傈族自治县,进入三江并流腹地,从那里就可以到达剑川,大理,形成一个小环线。</p> <p class="ql-block">跨过澜沧江不远,我们到达了孔雀山隧道口,孔雀山是碧罗雪山的一个峰,碧罗雪山也叫怒山,是澜沧江和怒江的分水岭,穿过隧道就进入了怒江流域。这里降水量丰沛,给隧道的建设带来很大困难。一路上只有这里积雪。</p> <p class="ql-block">前面有一座雪山,隧道口有一个路标,指向是雪山景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过去。</p> <p class="ql-block">过了孔雀山隧道以后,感觉天气变得暖和了一些。行进中,忽然看见一队马帮从左边的山上下来,停车让路时抓紧拍了个照片,因为左边将近六十度的山坡上根本没有路,马帮是怎么下来的?这个疑问我一直没有弄明白,用马帮驮物,说明这里的运输有些还要依靠原始工具来补充。</p> <p class="ql-block">路上还要通过一边施工一边通车的隧道和路段。</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完了德贡公路,踏上了219国道,路况明显变好。我们沿怒江右岸逆流而上,前往自驾者的打卡地——丙中洛。</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怒江第一湾,两年来多次在地图和图片上查看它,今天终于身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发现很多江河都有这种地貌,长江第一湾,金沙江大湾,怒江第一湾,黄河的乾坤湾……</p> <p class="ql-block">离开怒江第一湾不远,就到了人神共居的丙中洛。所以称丙中洛人神共居,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这里交通不便,与世隔绝,再加上风景优美。因为做攻略时,来这里主要是打卡,没有深度游的计划,所以这里的很多景点,我们都没有去,像雾里村,狄那桶村,石门关,重丁教堂等,没有享受人神共居的体验,留下遗憾。</p> <p class="ql-block">离开丙中洛之前,我们逛了一下镇上的集市,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发现肉摊上一定要摆上所卖家畜的头,以示真实。让我联想到挂羊头卖狗肉的成语,或者歇后语的出处,是不是古时候就是这样卖肉的,现在城市早已改变了这种方式,而偏远的地区却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带,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列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之后,为中国第二大峡谷。怒江西岸是高黎贡山,东岸是碧罗雪山(怒山),东西两个山脉都有二十多座四千米以上的山峰。219国道从西藏入滇(丙中洛),一路南下,穿过怒江大峡谷。我们今天就是走这条路线。</p> <p class="ql-block">路经贡山县城</p> <p class="ql-block">怒江第一啸。</p> <p class="ql-block">忽然看见江对岸远处的山上有一个天然山洞。后来才知,这是据此几十公里外一个著名景点,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简易的跨江大桥,中间行车,两边走人,桥面可见江面。</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回国渡口。因为渡口没有任何介绍,回来后查资料得悉,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败,第96师残部在缅甸穿过野人山后,再翻过高黎贡山,乘皮筏在此渡过怒江,撤退到剑川休整。</p> <p class="ql-block">现在渡口已经建起了渡江大桥。这是二零一零年后,云南实施溜改桥工程,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的溜索渡口,纷纷建起了桥梁,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过江难,行路难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高黎贡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我们确实刚才从几十公里之外清楚地看到了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一边行进,一边驻足观看沿线的风景,完成了怒江大峡谷的穿越,来到了傈傈族怒江自治州府所在地泸水市。</p><p class="ql-block">还是因为行程匆匆,沿途有些景点没有顾及到,落下的最重要的景点是没有去知子罗。原来州府所在地是知子罗,因为有专家预测,几年里知子罗会发生大面积山体坍塌,于是1973年,政府机构(革委会)整体搬迁到了泸水县的六库镇,知子罗成为了一座空城,五十年过去了,坍塌没有发生,可是城市回不去了,现在成为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泸水住了一晚,启程向腾冲进发,后面的行程更加轻松,天气越来越暖和舒适,我们对后面的行程充满期待,谁料一场危机正向我们靠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