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常会出现一些说谎行为,对此,家长感到不解和迷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说谎行为,家长和教师如果不及时、尽早地纠正,就会对幼儿日后的成长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span></p> 一、4—6岁幼儿说谎的行为表现 <p class="ql-block">1.“否认式”说谎</p><p class="ql-block">幼儿年龄小,做错了事情后害怕被家长和教师批评,为了逃避惩罚,常常会说谎;因为在他们眼中,犯了错误家长和教师就会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家长和教师都不喜欢“坏孩子”,所以常常会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另外,这种情况也与家长和教师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有关。很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幼儿犯错误时就会立刻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指责幼儿,这让幼儿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幼儿会选择说谎。</p><p class="ql-block">2.“隐瞒式”说谎</p><p class="ql-block">幼儿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不满意或者害怕他人责怪,不想告诉其他人,通常会采取隐瞒的方式。比如说幼儿某天在幼儿园表现得不好,被教师批评了,回家之后害怕被家长责怪,便选择隐瞒。</p><p class="ql-block">3.“吹牛式”说谎</p><p class="ql-block">幼儿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会编造一个并不存在、并未发生的故事,有的甚至会达到离奇的程度。例如,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在玩游戏时自信满满地跟其他小朋友说:“我爸爸用一只手就可以举起一辆小轿车。”其他小朋友都很羡慕,他也会十分开心和自豪,这种说谎行为就是幼儿一种天真调皮的吹牛,他们想得到其他人的羡慕和关注。</p><p class="ql-block">4.“编造式”说谎</p><p class="ql-block">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往往会编造一个谎言。例如,某幼儿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于是就骗家长说自己肚子疼,这种就属于“编造式”说谎。</p> 二、4—6岁幼儿说谎的成因 <p class="ql-block">学前阶段是幼儿的认知定向阶段,幼儿在行为上常常是无条件地服从。幼儿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选择模仿身边的人,主要模仿的对象是家长、教师以及媒体。周围人如有说谎行为,那么幼儿也会习惯性地说谎。</p><p class="ql-block">(一)受幼儿认知水平限制</p><p class="ql-block">幼儿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尚未成熟,记忆的发展水平主要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导致幼儿的实际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常会出现错觉,会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现实,导致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幼儿主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道德判断能力处在主观意图上,做事情随心所欲,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感知事物的能力差,并非有意说谎。</p><p class="ql-block">(二)害怕受到批评,逃避现实</p><p class="ql-block">大部分幼儿说谎的真实原因都是恐惧,恐惧的主要来源就是成人的惩罚。成人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常会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衡量幼儿,成人的这种观念强制的行为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使幼儿产生恐惧心理,长此以往,幼儿犯了错误就会非常紧张、恐惧,内心产生一种压迫感,进而导致他们用说谎来避免自己受到批评和惩罚。</p><p class="ql-block">(三)为了得到奖励而取悦他人</p><p class="ql-block">幼儿也是有虚荣心的,希望自己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注意,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许,为了得到表扬,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会说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家长们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会用物质来奖励幼儿。幼儿为了得到奖励,有时会有意歪曲事情,用说谎来取悦家长。</p><p class="ql-block">(四)受家长和教师言行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他们对行为好坏的辨别能力较低,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行为举止常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家长和教师是幼儿心中的权威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如果家长和教师在幼儿面前说谎,就会让幼儿觉得说谎不是一种错误行为,为他们的说谎找到了正当理由,久而久之,幼儿就不会相信大人所说的话了,在他们的心中说谎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了让自己达到某一个目的可以说谎。也许家长和教师认为自己是无意说谎,是为了幼儿好,但长此以往就会在幼儿的心中失去威信。</p> 三、针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对策 <p class="ql-block">(一)帮助幼儿区分现实和想象</p><p class="ql-block">幼儿时期的“说谎”并不是真正的谎言,幼儿的说谎行为并不都是有意的;他们认知水平低,想象力十分丰富,常常出现想象性说谎。对于幼儿的这种“说谎”现象,家长和教师切记不要批评、斥责幼儿,应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多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故事、儿歌,并用游戏的形式表达,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逐渐帮助幼儿区分现实和想象。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区分现实和想象,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象。</p><p class="ql-block">(二)正确教养幼儿,奖惩适度,培养良好品质</p><p class="ql-block">要正确对待幼儿的错误行为。犯了错误,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适度,不要给幼儿心理造成一种负担,要注意巧妙地将引导和正确的教育相结合,应该让幼儿明白犯了错误应该勇敢承担,明白只要自己勇于承认错误就会受到尊重。当幼儿主动承认错误时,家长和教师首先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急着批评幼儿的错误,要鼓励幼儿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尽最大可能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也要及时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与错误的行为,不能让幼儿在说谎行为中得到好处。</p><p class="ql-block">(三)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好榜样</p><p class="ql-block">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长和教师一起度过的,后者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做到言出必行,表里如一,保持自己在幼儿心中的良好形象。家长和教师要学会反省自己,诚实做人,诚信待人,不要轻易向幼儿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常常会说出所谓的“善意的谎言”,这一行为我们应该改正,让幼儿明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说谎就是不好的行为,无论是不是善意的谎言。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好时机。</p><p class="ql-block">(四)家园合作,共同教育</p><p class="ql-block">家长和教师要经常沟通幼儿在家和在园情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以更好地教育幼儿。面对幼儿的说谎行为,家长要和教师及时沟通,要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教师也应该如实反映幼儿在园里的真实行为表现。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尽快找出幼儿说谎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出帮助幼儿改正不良习惯的有效对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