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区23团的东卷子村突围战(上)

禾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者按】1942年,在整个五一大扫荡期间,八分区23团遭受了惨重损失。5月28日,23团部带领的三营,在铙阳东、西张岗村一带遭到日军163联队11中队合围,团长谭斌壮烈牺牲,仅政委姚国民率少数人突出了包围圈。在姚国民政委带领下,23团三营残部和一营合兵一处,在敌人的缝隙中机动了20多天,在东卷子村被日军再次合围。本文纪述了这场惨烈的突围战,根据陈天刑先生的原文精编,分上、中、下三集发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东、西张岗村战斗,请参阅小编的五集“美篇”:“铭记历史 致敬先烈——23团的东西张岗村战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整个五一大扫荡期间,23团一营在日军夹缝中穿插来去将近两个月时间,一直没有受过什么大的损失。他们这支滑如游鱼的精锐部队,让日军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围剿,却一直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一味靠走是打不赢敌人的。随着日军扫荡的越来越深入,我军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他们在五一大扫荡之中机动了许久之后,终于在东卷子村被日军合围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五一大扫荡后我军失去了地利和人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敌人的大扫荡中,八分区23团遭到了极其惨痛的损失。首先是在5月下旬,23团部带的3营,在饶阳县东、西张岗村遭到日军163联队11中队合围,团长谭斌壮烈牺牲,仅政委姚国民率少数人突出了包围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团2营则在6月8日,护送分区机关到达雪村一带时,遭到沧县、河间、肃宁、献县等多路敌人合击。激战中23团2营和30团全部损失,不仅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和政委王远音牺牲,负责掩护的23团2营营长邱福和、教导员彭泽、分区侦察科长杨克夫等指战员也全部阵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种不利情况下,23团三营残部和一营合兵一处,在姚国民政委的带领下,继续在八分区坚持游击战争。当时该部独撑八分区大局,和敌人不停战斗,在坚持到1942年的6月下旬的时候,整个冀中军区的大多数正规军,都已经或者转移,或者损失掉了,留在根据地的只剩下穿便衣的民兵和游击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团一营做为穿军装的正规军,虽然一直没有大的损失,可近两个月来几乎天天长距离行军,战士们已经非常疲惫。特别是我们依靠的地形优势:能隐蔽我军、让我们快速机动的道沟,已经被敌人大量平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敌人不仅通过修建据点碉堡,公路封锁沟,把我冀中军区细碎分割成了2000多块,还不断的进行分块清缴,在各村建立伪政权,加强特务组织,扩大伪军,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永久占领我冀中根据地。敌人用惨无人道的屠杀来震慑我军民,导致当时很多根据地的老百姓,都不敢和我军接触,更不敢在明面上帮助我军。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被敌人割裂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军没有了道沟这个地利,也没有了根据地老百姓这个人和,再加上日军从正面战场调回的大军,我们的正规军再想坚持下去很困难。而且根据情报显示,敌人已经开始酝酿下一步的进攻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军区命令主力外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粉碎敌人囚笼政策,我们当时实行了两手对策,积极发展两面干部应付敌人,机智灵活地改变战略战术,命令军区主力向外转移。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决定把短小精悍的地方武装,和少数党政群人员做为地下党员留在根据地。其他人员立刻撤出,全部转移到外围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军区的命令,军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先期转移以后,还留在冀中的正规军干部战士,以及军区供给部卫生部机关的大部分后方人员,在1942年6月底,通过已经建立的地下交通线,陆续突破转移到了平汉路到唐县、完县的我后方基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正规军主力转移后,我军留下的一小部分部队,也都编成了“地区队”改穿了便衣,分散到了各个地区,与地方游击队相结合,依托广大老百姓共同进行高度分散的游击战。当时的口号是“人自为战,组自为战,班自为战“,大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并且广泛发展地道战和地雷战。当时的冀中平原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极为艰难困苦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完成掩护后方人员撤出任务后,为避开敌人的反扑,保存主力部队的实力,奉上级指示,23团一营这支坚持到最后的主力部队,也奉命离开根据地向外转移,到渤海地区去进行休整补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上下一心的连夜快速转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2年6月20日晚上,23团在胜利完成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后方人员转移的任务后,自己也开始转移了。当时指挥一营作战的,有团政委姚国民、副团长赵振亚、营长刘江亭、营教导员王作文。主要兵力是刘江亭营长的23团一营,和少数23团三营残部,一共加起来大概是700多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转移前,一营集合起来进行了政治动员,部队做好了夜间急行军的准备,为了方便黑暗中敌我识别和防止掉队,战士们在左肩系上白毛巾,作为行走的标志。一切准备就绪以后,23团余部在指挥员的带领下,开始通过运河向津浦路以东盐山方向转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天晚上是阴天,没有什么月亮,天色很黑,而且各村庄也是黑灯瞎火的一片。要知道当时形势紧张,日军不时扫荡,那时候的老百姓晚上都是露宿在村外野地里,大家谁也不敢举火,而是通宵达旦的安排人值班,随时准备应付敌人的合围。一旦日军过来了,老百姓马上就开始“跑反”。因此当时冀中平原上的各村庄,晚上很少有灯光,村里都十分肃静,只是不时的能听到几声狗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片黑暗之中,23团的战士们都在闷着头急走。队伍行进过程中一直非常安静,只是偶尔从前面传来命令,要大家注意肃静,不准大声咳嗽,不准吸烟,注意联络,不能掉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两个月以来,由于反扫荡几乎每天都要打仗,部队没有得到任何休息。即使不打仗,部队也要每天转移几次,每天走上了一二百里地里地都是家常便饭。时间长了大家都非常疲劳,在行军过程中,有时候需要辨别方向和找人问路,部队会停止前进、在原地进行短暂的休息。这个时候不少战士就抱着枪,在休息的时候坐在地上就睡着了。等到开拔的命令一下,大家再迷迷糊糊的起身跟着队伍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一路上大家虽然劳累一些,但是情绪都很高,干部们都抢着替体弱的战士们背枪,身体好的战士们也都帮着战友们分担负重,大家和兄弟一样互帮互助,情绪饱满的走了一晚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23团的新纪录:一夜行军160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考虑到要尽早突破敌人的包围网,因此23团发了狠,他们尽量压缩休息时间,指战员们不顾疲劳,一路闷着头就是走!走!走!大家一门心思,就是一定要把在冀中追击我们的敌人,远远甩到后面去。只要早早到达渤海区,就算是安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在当天晚上,23团的指战员们创造了奇迹!战士们一夜之间居然走了160多里地,创造了新的轻步兵夜间行军记录!这23团一营的飞毛腿之称,确实是踏踏实实、实至名归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么远的行军距离,不仅足以摆脱身后追击的敌人步兵,哪怕是骑兵和坦克也足以甩掉了。要知道长时间行军以后,马儿也要休息吃草,坦克也要维修保养的。按理说从任何角度来说,在冀中的敌人都是不可能再追上我们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概五点多天快亮的时候,部队终于到了东卷子村这个预定的目的地,指战员们开始进村休息,准备在这里隐蔽上一整天,明天再跃进到渤海区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东卷子村,原名李卷子村,位于沧县与孟村县交界处,西临中卷子,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仵龙堂乡。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宿营,是因为当时东卷子村群众基础好,老百姓普遍同情和愿意帮助八路军。村子也很大,容纳几百八路军毫无问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卷子村在地图上的位置。注意狼坨子的位置,是突围后的集结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队进村以后,虽然非常疲劳,但是却没有立刻休息。他们吸取了以前反扫荡的经验教训,立刻开始布置防御。指挥员们查看地形,放出警戒做战斗部署。战士们则堵塞村口、挖掘掩体、开辟枪眼、打通院落,做长时间防御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人算不如天算的日军合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部队一夜跃进160里,彻底摆脱了身后敌人的追击。而且他们还考虑到了可能会被对面的敌人发现,因此在黎明前隐蔽进村,进村以后还封锁了村子,防止敌人的汉奸联络员告密。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人算不如天算的。当时考虑万全的我军却遇到了意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没想到敌人那么快发现我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军进村的时候天并没有亮,按理说行踪不那么容易暴露。村子北面不远处有个据点,按理说据点里的伪军都会在晚上龟缩起来不敢出门。可是不知怎的,也许是伪军队长求表现,也许是大扫荡助长了伪军的气焰,这天晚上伪军居然派出了巡逻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一来,这些汉奸二鬼子就提前发现了我军。二鬼子们立刻把我军的消息报告给了日军。我们的行踪提前暴露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没想到大队日军正要清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想到居然碰上了日军新一轮大扫荡。日军正调集了大军,准备对这一带进行新一轮的清剿。当时仅在东卷子村周围,就有一个满编制的日军大队1000多人。为了加强火力,他们还增加了骑兵和四辆坦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得知我军的行踪后,带队的日军大队长一阵狞笑,拔出指挥刀叫道:亚西给给!这大队的日军,像闻到血腥味的饿狼一般,从西、南、北三个方向朝我军围了过来!我军好不容易摆脱了身后追来的猛虎,却一头撞上了对面冲过来的群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知道当时我23团一营,是长途行军160里转移过来的,在当地人生地不熟,对这一情况一无所知。在冀中凭借情报和战场直觉坚持了近两个月的一营,这回可是真的遇到麻烦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23团是有能力再次转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候的我军,已经总结吸取了以前很多次战斗的教训。以23团一营为例,在以前的王岗村、郝庄战斗和段家佐战斗中,他们选择的都是利用自己机动性好的优势,在敌人合围前尽快进行二次转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并非是没有原因的,这主要是和23团一营的部队特性有关。他们的机动性可是满点的,是妥妥的轻步兵长途行军能力天下第一!这一营的战士们全都是飞毛腿,在连走一夜上百里地之后,白天还能再继续走上个一百多里不在话下。他们的巅峰记录,是一天两夜走了330多里路,不仅甩开了敌人的步兵,甚至敌人的骑兵和战车兵也追不上他们。在大扫荡中,23团一营多次凭借这一招摆脱敌人,可以说这超强的机动性,是该营赖以生存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这种长距离行军也有缺点。最大的问题,是长途跋涉让战士们非常疲劳,行军以后往往必须休息,这时候就没有和敌人继续战斗的力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实话,这样的战术只能保存自己,并没有消灭甚至削弱敌人,长此以往,我军只能“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指战员们本来就想打一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敌人的五一大扫荡已经进行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敌人的作战模式和实力,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要知道,我军可是非常善于在战斗中成长的部队,经过历次战斗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日军的攻坚能力其实不强,我们只要有三四百人以上规模的部队,固守一个足够大的有砖瓦房的村庄,那日军是很难拿下来的,一般足以守到天黑后再突围。以前的西河头战斗、北白庄战斗、赵户村战斗、里贵子村战斗、李家角战斗、宋庄战斗,都证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二十三团一营的这次长距离机动,是做好了可能要被敌人发现,打一场防御战准备的。我军这次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再一次转移。23团打算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和敌人真正打一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23团这次是根据上级命令向外转移,离开冀中地区。指战员们跑了近两个月也非常憋屈,他们也有意愿在离开根据地前,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正面战斗。这次离开前的战斗,是对根据地人民的一个交代,也是对敌人的一个警告。打得好了,在给老百姓留下希望的同时,也能对敌人起到威慑作用。所以从一开始,23团这次就没打算二次转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东卷子村的防御部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卷子村的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队进村后,团政委姚国民、副团长赵振亚、营长刘江亭、营教导员王作文等指挥员没有休息,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配防区。当时一营的防御部署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连布置在西面和西北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连负责北面和东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连在南面和东南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个连恰好组成三角的防御阵,然后由二连做预备队。当时二连是部署在东面三连的后面,负责随时协助和支援三连。而团部则带着三营的残部,做最后的预备队居中策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分配好防区以后,战士们立刻进入阵地开始构筑工事。他们首先用木料和大车堵塞了村口、又挖掘了不少掩体,把村里的院落打通,在院墙上挖出枪眼,做好了长时间防御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军战士们紧张备战的同时,后方勤务人员找到了村干部,组织他们筹备了粮食和物资。各连的炊事班开始埋锅造饭,给跑了一夜饥肠辘辘的指战员们准备早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东卷子村的特殊土围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以前所讲述的几次村落防御战不同的是:这次的战场是我军主动选择的。以前的几次战斗,大多数都是我军遭遇敌人后仓促进村,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次23团一营进入的东卷子村,是该营在行军以前就反复进行选择,是千挑万选以后才决定要进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选择这个村子最重要的原因,是该村地形条件很好。最关键的,是村里有不少高房大院,村边有壕沟,而且外圈还有防土匪用的土围子。最特别的,是该村的土围子居然有两米五高、两米宽!这压根不是围墙,而是标准的夯土城墙了。这看起来不起眼的东卷子村,其实是一个有着夯土城墙的小型城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知道日军当时的重武器也有限,他们当时的50毫米掷弹筒弹全重只有820克,装药不过是145克,靠的是403片破片杀伤无防护目标,根本就打不动这样的庞然大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算伴随的九二式70毫米大队炮,弹重也只有3.8公斤,这两米多的城墙打上去效果也不大。要想取得战果,日军需要动用75山野炮以上的大炮,使用6公斤以上榴弹,通过消耗大量炮弹才能破坏掉围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一营之所以要不顾疲劳,进行长达160里地的长途行军也一定要赶到这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上了这个厚实的土围墙。有了它,部队即使被发现,那也足以应付一般规模的攻击了。部队进村以后,直接就在围墙上构筑了单人工事和机枪用的双人掩体。依托着这2米厚的围墙,当时的工事构筑得非常坚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八路军的防守反击阵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没想到,日军居然那么早就出现,而且一出现就是步、坦、炮三位一体的快速猛攻!当时别说我军压根就没想着二次转移,就是想,日军也没给我们这个机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军是不到五点进村的,而且进村后控制了人员往来。按照我们本来的预计,这时候是不会有汉奸去据点报信的。就算敌人发现联络员没有按时过来汇报,那也要先派小股敌人过来查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就是说,敌人正式发现村里有异常的话,起码也得七八点以后,再加上调集兵力过来的时间,最多十点左右才能发动进攻。我们修完工事以后,起码还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敌人仓促调集的也不过是周围据点的数十到上百日军、和二三百伪军而已,我们的700多老八路足够应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姚国民团政委和刘江亭营长的性格,都绝对不是一味被动挨打的主儿。从他们的排兵布阵来看,这是一个可攻可守的阵型。敌人来的多了,我们就以三角防御阵添油打。如果敌人来得少了,那23团可以拿出惯常的迂回包抄战术,让正面的三个连吸引住敌人火力,预备队二连从道沟迂回穿插,直接断了敌人后路,这时候团部再带着三营余部从旁侧击,侧翼两个连再包抄过去!这是个完美的防守反击阵型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防守反击搞得好了,甚至还能吃上一块肉,再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呢。而且按照正常来说,日军召唤和调集援兵也需要时间,因此上午敌人的兵力规模不会很大,因此我军上午必然占据优势。我们需要重点应付的,只是下午敌人大军的围攻。应该说,当时我军的作战构想和排兵布阵,是没有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日军出乎意料地提前进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我们没想到日军提前发现了我们,一个整建制的过千人的日军加强大队,正好在附近准备扫荡。在清晨6:30左右,我军刚修了部分工事,还没有吃早饭和休息,敌人的机枪就响了,与此同时,他们的炮火也开始向我们射击!我们预想中的以逸待劳,变成了以不完整的工事、又累又饿的直接面对日军一个加强大队的猛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日军大队长的作战风格非常刚猛,也许是大扫荡中历次战斗的顺利,增加了他的骄狂之气,他非常豪横,一下子就压下了所有筹码。他没有进行例行的侦察试探,而是一上来就用了全力,直接动用了加强给他的四辆94式小豆坦克,以标准的步坦结合队形,向我军据守的村子猛扑过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军这是要趁我们立足未稳,而且又累又饿的时机,一举拿下村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股日军在猛攻的同时,还不忘使用诡计,他们的步坦炮三位一体猛攻,只包围了村子的北、西、南三面,留出了村子东面毫无动静。他们这是用了“围三阙一”之计,企图让我军被他们的全力猛攻打乱阵脚,然后从被围的东面突围,进而掉入他们更大的圈套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用说,这时候伴随的日军骑兵,已经开始整队,准备追击从东面突围的我军了。你23团一营再快,这已经跑了160里地疲惫不堪的身体,还能再次超越人体极限,跑得过日军骑兵不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真的,五一大扫荡中的战斗虽多,但是像东圈子村战斗这样,早晨六点半一见面就开战,一开战就进入了白热化战斗,敌我双方一上来就“梭哈”,扔上了所有筹码分胜负见生死的情况,还真是绝无仅有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日军的围三阙一之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路军是非常善于从教训中总结经验的部队,他们的这一阴谋,很快被我们识破了。要知道就在十多天前的雪村战斗中,我军八分区司令部和所属的30团(基干团)以及23团二营,就是中了这样的计策。当时我军刚刚到达雪村不久,立足未稳就受到了日军机动部队的猛攻。部队没有坚守村子,而是向日军没有围住的一面突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果在撤退过程中,部队被日军骑兵追上,在野地里最终被击溃,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政治委员王远音两位首长阵亡,参战的三十团和二十三团二营几乎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这次二十三团一营吸取了教训,他们面对日军有意在东边露出的缺口毫不理会,部队既不撤退也不逃跑,而是利用有利地形在原地坚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日军的炮火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咋呼了一阵,看到我军并不上当,他们开始一板一眼的按照步兵操典,放列火炮开始了炮火准备。这日本鬼子的战术说起来厉害,其实却非常呆板,说穿了无非就是“大炮轰完步兵冲”那一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军的70毫米大队炮和50毫米重掷弹筒一起鸣放,在我阵地上炸出一片片烟尘。重机枪也来凑热闹,他们也用高仰角在远处对我进行大角度抛射。我军阵地立刻硝烟四起,弥漫在一片火焰和爆炸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战士早就进入了阵地,他们都趴在掩体内,观察着敌人的行动,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虽然事起仓促,我军的工事没有完工,但是2米多厚的围墙像一位敦实的巨人,把我军严密保护在他的身后。敌人的机枪对我们的土木工事并没有效果,他们的掷弹筒打过来,也无法破坏我们的掩体,就连他们的大队炮,对我们两米多厚的围墙破坏效果也不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日军打了很久,看起来非常热闹,其实只是相当于放了一阵大烟花,我军基本上没有伤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日军的第一次总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7点多的时候,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火力准备,日军自以为炮火准备已经足够,加上弹药量消耗过大,就陆续停止了炮击。要知道日军在大扫荡的时候,为了保持速度,从上到下都是轻装,部分步枪手只带了几十发子弹,掷弹筒手的备弹不过16-24发,70毫米大队炮更少,一般每门只携带三十多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刘老庄战斗中,日军两门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一共只有63发炮弹。这点弹药数量,实在是不足以发起足够的火力准备。因此不久,日军也停止了这种无效的炮击,直接发动了步兵的全面进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南面和西面是敌人的主攻方向,日军排成了两波式的散兵线,在交替掩护前进。与此同时,北面敌人也在呐喊,他们也做出佯攻的态势,吸引着我军的注意力。这虽然显示出日军的狡猾,其实也暴露出他们的虚弱。日军毕竟只有一个大队1000多人,要围攻700多老八路,他们能同时进行两路进攻已经是兵力捉襟见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军这个波浪式散兵线进攻,其实只是一战水平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把步兵分成两队,一队向前攻击,一队卧倒掩护,然后不停二者轮换。因为日军的步炮协同水平不行,扫荡时携带炮弹数量也有限,因此在步兵攻击时,炮兵部队其实是停止射击的。什么“伴随炮击”啊,“炮兵华尔兹”啊这一类的动作,日军是没有能力玩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缩在步兵后面的坦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缺乏炮兵伴随支援的散兵线进攻,只要对面有充足的自动火力,那就是一场大屠杀而已。不过当时日军还有另外一种值得一看的东西,就是有加强下来的4辆94式小豆坦克,可以用来配合散兵线的攻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豆坦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它们说起来是坦克,其实只是一种装甲车,日军的标准名称是“九二式轻战车”。这东西还没有一辆小面包车大,而且装甲非常薄弱,只有6-14毫米。在以前的大扫荡实战中,这种“轻战车”被我军击毁了多辆,蒙受了很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避免再次损失战车,这次日军战车兵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勇敢地冲在前面引导步兵冲击,而是缩在了散兵线后面,用步兵冲在前面来掩护坦克。坦克蹲在步兵身后,这也是当年中日战场上的一大奇观了。这应该是日军轻战车为了避免损失,所采取的迫不得已的做法。可是这样一来,日军坦克的威胁就小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知道这种九四式轻战车,是没有任何火炮的。他们的车载武器,只有一挺7.7毫米的大歪把子车载机枪,真实火力水平不过是一挺重机枪而已。这停在散兵线后面射击,不过是相当于多了四挺重机枪而已。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军的围墙高达两米厚,日军重机枪是毫无办法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日军虽然来势凶猛,其实真实水平却不咋地。当时敌人的对面,是我军的一连和四连。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打得非常沉着。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们不慌不忙,一直藏在战壕里没有暴露。等把敌人放到了近处,他们才在指挥员的命令下突然起身,用密集的排子枪和手榴弹雨,把敌人打了回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军连重机枪都没有动用的情况下,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就被我军打退了。在我军的阵地前,敌人尸体横卧枕籍,还有负重伤者在哭叫着拼命往回爬。敌我两军的第一次交手,以我军的完胜告终。我军有不少指战员们非常兴奋,他们用“兜尾枪”的打法,追着日军身后不停射击,打倒了不少受伤的和跑得慢的日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第一次进攻后双方调整总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当战士们打得起劲的时候,营部传来了命令,让战士们节省弹药!要知道我军当时最缺的就是子弹,一般部队临敌不过是发一排五发子弹,主力部队也不过是每人三十发左右就顶天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一营已经连续作战了近两个月,虽然没打什么大仗,小规模战斗也进行了无数,这时候每人的子弹最多不过二十多发,这时候还不到八点,敌人一次总攻就打掉了七八发子弹,我们怎么消耗的起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在第一次战斗胜利后,营部赶紧提醒战士们节约子弹。要求严格射击纪律,只有在近距离,有完全把握才允许开枪。各连要准备应付敌人再一次进攻,要想办法坚持到天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到营部命令以后,各班班长都动员起来,要求战士们要注意瞄准,一定要放近了再打,要一枪打死一个敌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军的这次胜利,除了我们勇猛善战以外,和日军坦克那出人意料的“怯战”,是分不开的。虽然从战术上来说,这些战车兵的做法是没错的,装甲车和坦克用法不同,它们本来就是应该布置在散兵线后的。可是无论怎样,你战车兵是躲在14毫米厚钢板后面的,这有钢板保护的,让步兵的血肉之躯帮你抗伤害,有点太不像话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步兵们败得这么惨,总得要追个责吧?难道是大队长背锅,说自己指挥失误?还是炮兵背锅,说炮弹没带够?这无论步兵炮兵,可都是步兵大队自己人,自己人是不可能犯错的。这背锅责任人,不用说自然是这龟缩在后面的战车兵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日军战车兵立刻遭到了长官们的怒斥和殴打!在整饬了近一个小时的军纪,并且重新整队以后,日军重新发起了进攻。这次日军是以四辆坦克带队,步兵紧跟在坦克后面。他们以标准的步坦协同战术,又开始了第二次总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冲在最前面的日军轻战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日军的第二次进攻开始了。这次敌人的小豆坦克难得勇敢了一次,它们也往上冲了过来,边冲边射击,在近距离用7.7毫米车载机枪的火力,把我军压得抬不起头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日军步兵也冲了上来。不一会儿,二者就接近了东卷子村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请看中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