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苏记实的故事》

三剑客

<p class="ql-block">《访苏记实的故事 》 </p><p class="ql-block"> 作者: 三剑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秋季和一九八七夏季,应苏联有关部门邀请,我分别乘国际列車和飞机两度随团赴苏联访问和考察。最为难忘的就是乘国际列车横垮欧亚的浪漫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北京乘国际列車赴莫斯科,行至二连浩特火车站时,列車需换轨(中苏火車轨距不同,蒙古国与苏相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蒙古国,蒙方边防检查人员穿着骑兵式的装束,头戴小船帽,女翻译官很时髦,他们登車进行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蒙古国沿途中,車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所经天然牧场,牛羊遍地,个别地方能见到苏联技术人员指导当地人建筑施工。抵达乌兰巴托車站时,需进行机車检修和补充供给。乘列车短暂停留时间,借机下车透换空气,伸腰扩臂,缓解腰酸腿痛,再顺便到候车大厅转一圈。候車大厅散发着浓厚的羊肉味道。候車旅客穿戴比较整洁,男性皮帽皮靴尤多,年轻女性新潮时尚,颇具俄罗斯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列車驶进苏联伊尔庫茨克时,眼前绿色葱葱,四周树木林立。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方边检人员登车进入臥铺車箱后,分别用俄语和英语盘问旅客,态度十分生硬,我们一概装听不懂,置之不理。更有甚者,他们手持木棍在行李箱内乱杵,检查动作粗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列车绕经美丽宽阔神密的贝加尔湖行驶。这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碧绿,水明如镜。阳光灿烂,云朵如絮。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像碎银子一样闪烁着。湖四周被高低起伏的群山环绕着,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景色格外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越莽莽西伯利亚原始森林,铁路两旁的白桦林海,郁郁葱葱,密密层层。铁路沿线上时常能见到妇女参与繁重的铁路维护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跨越欧亚大陆分界线时,我目不转晴盯着分界线标志,但列車速度太快,瞬间掠过,失去拍照机会。漫长的旅途中,我手持苏联地图,核对所经过的重要城市和河流山川。对于我们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受苏联文化和音乐影响较深,亲身经历过中、苏密月期和冷战交恶阶段。尽管两国关系紧张,但苏联歌曲却永不忘怀。一路上,我们情不自禁哼唱《莫斯科——北京》、《三套車》、《伏尔加河船夫曲》、《山楂树》、《茄秋莎》耳熟能祥的苏联歌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漫长的五夜六日,穿山越嶺,長途跋涉,终于抵达了盼望多年的苏联首都——莫斯科。此次旅途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森林茂盛和资源丰富的含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苏期间,我们先后考察了乌兹别克和亚美尼亚XX矿区,参观游览了塔什干市和古丝绸之路重要枢纽之一,东西方文明交汇处,2022年上合峰会地点撒马而罕。返回莫斯科后,我们参观了红场和市容,瞻仰列宁墓等。当我登上列宁山俯瞰莫斯科市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回荡: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从高高山上我们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明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莫斯科时,我们焦急地等待办理前往苏联远东地区马加丹市的审批手续。该地区为非对外开放地区,如外国人需要前往,必须征得苏方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当时,苏方不允许中国驻苏使馆外交人员进入该地区。此前,只有光明日报一位记者,曾随欧洲记者团进入该地区采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莫斯科乘机约七个小时抵达马加丹市,再改乘安一24小型客机,飞行一小时到达考察区域。然后,我们换乘矿区指派大巴车,抵达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加丹(Magadan)是俄罗斯马加丹州首府、科累马地区的中心城市,它位于俄罗斯的东部,濒临鄂霍次克海沿岸。经济以造船和捕鱼为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随科雷马河上游金矿开采兴起,这也是我们重点考察的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月份,莫斯科秋高气爽,而这里己进入冬季。虽然尚未雪花漫飞,冰天雪地,但气温很低。苏方为我团人员准备了过冬衣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矿区领导和朋友对中国客人热情友好,安排代表团下榻在当地最好的招待所,每日三餐变换花样非常可口。出乎意料,我们在此还能品尝到独特的白兰地。后来我才知道,白兰地产自亚美尼亚,质量不逊色于法国干邑白兰地(Cognac)。</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招待所不高级,但整洁安静。负责打扫我房间卫生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友善。我将一筒龙井茶赠送给她,以表示谢意,她非常高兴,如获至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位30岁出头的苏方陪同人员悄悄 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用英文写:送我几包万宝路香烟,给夫人。并用食指放在嘴上,搖着头。言下之意,请不要对外讲。我隨身带的香烟有限(前苏联海关对烟酒有限制),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送他五包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苏联末解体前,中国已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改善。然而,前苏联老百姓生活日用品极其匮乏短缺,欧美等国外高级商品,如烟酒和化妆奢侈品,需用外币在专卖店购买。在这遙远的地区根本买不倒。即使在莫斯科红场边的著名商店里,货架也是空空如也,只见有冻鱼和肉类等。酷爱伏特加酒的苏联人,购买烈性酒限时限量。莫斯科人,在寒冬腊月排起长队,购买蕃茄蔬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考察期间,苏方还特地安排我团参观当地小学校和职工养老院等。在教室里,我们与孩子互动。孩子们提的问题,基本上围绕着中国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我们向校方赠送了礼品。孩子们手捧中国《小花鹿》礼品兴奋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闲暇时,我常常与孩子们聚在一起,用俄语和手势与他们交流。我知道苏联人很喜欢中国食品和水果等,来之前也有所准备。我和同事在中国驻苏大使馆果园中寻到一些苹果,连同从国内带来的高级绿茶、清凉油、风油精、刺绣等小礼品,携带到矿区。当我将有限的苹果小礼品分发给孩子们,他们非常高兴。小嘴不断地说:呵拉烁!我们格外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别矿区时,一群孩子围着車与我们告别。我们将手中能送的礼品,以及自身物品全部送给了他们。一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渴望得到一件中国小礼物,但我已“弹尽粮绝”,表示没有礼品可赠送了。小男孩误以为得到礼品需要交换。突然,他立刻转身飞奔。几分钟时间,他气喘虚虚跑回来,手捧一张唱片递给我。这是当时苏联著名摇滚女歌手的唱片,非常紧俏时尚。至今我还珍藏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手中的纪念品全部送完,只好向他人求援,但一无所获。小男孩感到非常失望、眼巴巴望着我。我将身上仅有的,工作还需使用的一支Mont blanc牌笔回赠了这位小男孩。他高兴地跳起来:谢谢!谢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启动了,孩子们列队,频频招手。他们尾随着,高呼:再见!再见!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情很难过,真不舍离别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从车窗探出头,高喊:答斯维达尼亚!答斯维达尼亚!(俄语再见)用力向孩子们挥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前苏联🔺🔺</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作者苏联儿童照🔻🔻</p><p class="ql-block">摄影:三剑客🔻🔻</p> <p class="ql-block">🔻🔻以下风景照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