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坊走古事

王文同

<p class="ql-block">  在福建的龙岩罗坊乡的男人们心里,在春节的日子,要为家族来年的好兆头而奋力一搏,这项光荣、艰巨的任务,在当地叫做走古事。早上来到这里时已经鞭炮齐鸣,即将要正在上演的是他们这里一年一度的风俗仪式,而它也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看似简陋的手工轿棚就是古事棚,里面要乘坐两个人。这个东西四周装饰有精美的花屏,重量达400多斤,需要22个汉子才能抬起。是什么樣的人物,乘坐这个古事棚呢?无论是神机妙算的孔明,深受人民爱戴的刘备,还是晓勇善战的薛仁贵,礼贤下士的李世民,每一个棚里都有两个角色,武将和护将。在罗坊乡的客家人眼里,沉甸甸的古事,棚上承载着的,其实是这些忠孝贤良的,古代人物身上所赋予的精神。這些歷史人物到底是由谁来扮演?后来发现原来是一些九岁左右的小孩。这些小孩按照戏曲规则着装,并画上脸谱。对于只有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更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因为这并非端坐棚中,而是直立在铁杆上,为了不在剧烈的奔跑中被摔下来,腰身需要用铁圈固定,再缠上长布。这么冷的天气里,孩子们在摇摇晃晃的古事棚上,一站就是一整天,即使害怕,也不能退缩。在一片呐喊声和助威声中,以罗家的房族为单位,一组抬着一个古事棚,一族派出22个壮士抬着400多斤的古事棚。比赛还没有开始,祠堂门前就已经人山人海,参赛的队伍排列成一条长龙,在乡间小巷里穿梭,向着赛场前进。听说后面的如果能赶上第一个的话,来年的运气就会非常好。上万的观众在这里围成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古事队伍在跑道上竞相奔走,每每有后面的队伍,赶超前面的时候,观众就会更加激烈的呐喊。这边还未分出胜负,人群便向两公里外的云龍桥汇合,接下来要上演的是走古事的高潮。清雅的云龍桥边,上万人的等候,随着一声炮响,万众期待的古事队伍开始下水了,天寒地冻,走古事的壮汉们依然面不改色,将桥下的河水踏的浪花四溅。周围观众欢声迭起,情绪异常高昂,直走到上游,水深不可再走时刚,走古事的汉子们才会上岸来,这一年一度的大型民俗活动才算结束。</p><p class="ql-block"> 照片多為20多年前膠片所攝,畫質不好,請多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