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在这本书里边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积极主动,影响圈和关注圈。当我学了这件事情以后,我就开始琢磨我既然有那么多不可把控的外在事物,那么我能做的事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依懒性人格</p><p class="ql-block">独立性人格</p><p class="ql-block">积极主动 以终为始 要事第一</p><p class="ql-block">互赢</p><p class="ql-block">互赖性人格</p><p class="ql-block">思维定势~思维转换</p><p class="ql-block">习惯的思维定势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老太太案例</p><p class="ql-block">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年而已</p><p class="ql-block">所以,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事情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自我净化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史蒂芬·柯维说习惯这个东西是三个东西的结合体,就是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技巧,还要有意愿。</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做事,我会做、我知道怎么做,和我会做,和我想做,三个圆环的交界的地方就叫做习惯,真正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所以一个人要改变一个习惯有多难,就好像发射火箭一样。</p><p class="ql-block">发射火箭的时候,在这个火箭上升的两三分钟之内所消耗的能量——就是离地大概几千尺的高度里边所消耗的能量——比它后来在轨道当中运行十几万公里的总和还要多,所以每一次改变一个习惯最难的部分,可能就是开始的那十几天或者是那几天。</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只要你迈出去了,形成习惯以后,后面就会变得简单了很多,所以一定要形成良好的习惯,你才能够真的改变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而这个不变的灯塔在史蒂芬·柯维看来叫做principle ,就是原则,要以原则为中心来构建我们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定式,这就是他提出七个好习惯的一个非常</p><p class="ql-block">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而这个不变的灯塔在史蒂芬·柯维看来叫做principle ,就是原则,要以原则为中心来构建我们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定式,这就是他提出七个好习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你作为一个人永远都拥有选择的权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有三种决定论决定着我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叫基因决定论,我基因就这样,我这人天生就暴脾气,这是基因决定。</p><p class="ql-block">第二种叫心理决定论,我小时候我爸就是这么揍我的,我爸把我虐待成这样了,所以我也有着暴脾气。</p><p class="ql-block">第三种叫环境决定论,你看周围这帮人多坏,我不这样我活不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史蒂芬·柯维认为一个真正主动积极的人会发现从刺激到反应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叫做选择。</p><p class="ql-block">所以罗斯福夫人讲过一句话,特别棒,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同意。如果你不把伤害你的权力交给别人的话,他们是没法伤害到你的自尊、没法伤害到你的内心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解读,什么叫做自由?自由就是打破社会的惯性。这个社会的惯性就是你刺激了我,我就要有反应,你偷了我的东西,我就要生气。但实际上你会发现,当你能够打破这个社会的惯性的时候,中间选择的空间巨大,就是我选择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件事情。一个真正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你有着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选择空间要比别人大得多。不要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自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有选择这件事情需要有四件东西支撑: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影响圈就是你做了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东西,关注圈是你只能评论,只能发表意见,只能生闷气,但是你改变不了它的东西。</p><p class="ql-block">这也就是孔子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个核心的思想。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在开封读研究生,然后皇帝来视察了,大家都跑出去见皇帝。范仲淹在那儿写字,旁边人问说你干吗,你不去呀?皇帝的外头呢,一块儿去。范仲淹说我今天如果书读得不好,见了皇帝又有什么用?我今天认真读书,总有一天他会见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什么叫影响圈,什么叫关注圈了吗?就是对于范仲淹来讲,读书就是我的影响圈,所以他们那一班同学到最后只有范仲淹做到副宰相,天天见皇帝见得想吐,这就是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区别。</p><p class="ql-block">所以当你在很多事上,遇到彷徨,遇到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什么是影响圈,什么是关注圈。我努力地在影响圈当中发力,我的事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不抱怨。</p> <p class="ql-block">所以假如你要做一个事情的话,在脑中的创造部分就对应着我们平常所说的领导,领导就是你首先得能够知道我要去哪儿。然后在实际的行动当中,那个创作的过程,就是管理,管理就是我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但是领导是我首先得知道做这件事是好的,这就是领导和管理的区别,也是行动和大脑当中创造的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说一个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对自己的选择胸有成竹,无论结果怎样都能专注于此,并且心安理得内心没有羁绊;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与行为也独具一格,而坚实稳定的内在核心赐予他们高度的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 ,会让他们度过积极而充实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咱们读书会的人都很熟悉王阳明,所以你想想看王阳明说一切都是以心为本,是不是就是以原则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而如果每件事都是你在旁边不停地指,那这个人最多只是你的拐杖而已,他不会是一个更有用的工具。所以要完成一个责任型的授权,你必须要做到的是预期成果,要说明白,指导方针要说明白,可用的资源有哪些要说明白,责任归属以及明确奖惩。把这五件事做明白了,一件一件地写下来跟对方进行沟通,才能够让这个授权变得更加有效,你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保护情感账户能够获得投资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包括你要学会理解他人,你要能够注意社交的细节,遵守承诺,明确你的期望,保持正直诚信,勇于道歉以及无条件的爱。</p> <p class="ql-block">不合作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因为至少我们没有投入更多的成本,没有浪费更多的精力。</p> <p class="ql-block">但是对对方来讲,那就是一副没有配过的眼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当我们在跟别人沟通,要讨论一个事情,要达成一个合作的时候,其实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少说话,多提问,多让别人说一说。</p> <p class="ql-block">自传式回应的表现有:第一个,价值判断,别人一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做水平太低了,这是价值判断。第二个,追根究底,那是怎么回事?我估计是你小时候,童年有过问题,头受过伤。你看着我就经常会这样,这是我的毛病,追根究底。然后好为人师。你应该这样,你为什么不试试那个呢,我上次试过那个就挺好的,我给你介绍一个大夫吧,好为人师、自以为是。</p> <p class="ql-block">这三个层次分别是:互相提防,一般的沟通从互相堤防开始的,这个叫做输赢的思维;然后到互相尊重,这个是妥协;到最后叫统合综效,就是双赢。我们不仅仅要追求妥协,我们还要追求双赢,这才是一个统合综效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两件事很重要,才能够达成统合综效。第一个是尊重差异,第二个是调动创意。当你看到别人跟你不同的时候,最好的回应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说你不同意我的意见,那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你不同意这个想法,那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这就是统合综效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分了三步,就是学习、实践、坚持。当你学习了一个新东西,就要想办法去实践。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坚持把它变成一个习惯。你又学到一个新的东西,你再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坚持、不断地上升,你才能够变得越来越厉害。</p> <p class="ql-block">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关系;孔子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这就是一种双赢思维的体现;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说我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千变万化的,我是以一个一为核心的,这就是以原则,以Principle为我们最重要的那个灯塔,所以再次证明东西方的思想家是殊途同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