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7年年底父亲响应政府上山下乡建设山区的号召,从省城南昌到了偏远山区黄岗山,过了半年母亲带着我们三姐妹,也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了黄岗山。先是在院前然后到宜丰,最后在潭山长期住下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懂事了,有记忆了。</p><p class="ql-block"> 我父母不是农民,但我们生活环境在山区农村,就读的学校是当地乡镇学校。那个时候,生活上的许多问题都必须自己解决。比如烧饭的柴要去山上砍,吃的菜的自家种,有了造纸厂后要去砍小山竹卖钱赚学费等。读小学时要参加收割水稻,读中学时要参与勤工俭学(砍毛竹、烧炭、挑肥料、种田),更有后来的下放劳动等等,这其中免不了皮肉受伤,如果不是因为骨折了或者流血不止,都很少去医院。基本都是就地解决。我经历过或者亲眼看到过的止血方法有很多种,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种。</p> <p class="ql-block">1、禾镰草止血</p><p class="ql-block"> 割水稻时的工具是镰刀。镰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为了能迅速割断水稻杆,刀口通常都很锋利。若是不小心被镰刀割破手,立刻拔起长在田埂上的禾镰草,把叶子撸下来,放嘴里嚼碎,吐出来直接敷在伤口上,基本上能止住血。这禾镰草的名字也起得有意思,非常切合实际。不知是先发现这种草能够止血,还是这种草本身就叫禾镰草,没有去研究。大概是四年级时全班同学去农村参加劳动割水稻,那时同学们积极性挺高,互相较劲,看谁割得快,一不小心,我左手食指从第二指节到指甲被镰刀划破,伤口有两厘米长,血流不止,当时就是用嚼碎的禾镰草止血,再用一根布条包扎,由于刀口很深,回家后也没去医院处理,这个指甲从此也就分成两半。每每抚摸着这不同样的指甲,就会想起读小学时抢割水稻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2、毛竹表皮上的竹粉末止血</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生活在山区,那里盛产毛竹,毛竹的拥有量据说是全省排名第一。60年代末70年代初毛竹是建筑项目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进入初中后,每个学期第一个月不上课,搞勤工俭学,勤工俭学的主要活动就是砍毛竹背毛竹。有时还有砍柴任务等。读高中时,我们班还种了四亩八分田,栽种收割全程参与。因为这许多的劳动,必定会有受伤的情况。比如在山上砍毛竹,砍毛竹要用刀,竹片竹子枝枝杈杈也很伤手。如果有同学不小心划到了手脚,喊一声流血啦,周围的同学立马会把刀拿起来,在毛竹表皮上刮,把刮下来的竹粉,敷在伤口上。如果还不能止血,继续再刮,你一小撮,我一小撮,直到把血止住。没有布条包扎,就扯一片树叶,用一个细藤给他缠住。</p> <p class="ql-block">3,用黄烟烟末止血。</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夏天,我背着弟弟在大门口玩,大门口还有一群妇女把稻谷放在竹篾晒垫摊开晾晒,突然有人大喊下雨啦,妇女们赶紧收稻谷, 我也把弟弟放下来去收衣服,谁知放了一个空,弟弟直接摔到地上,头磕在砖头的一角,顿时鲜血直流,弟弟疼得哇哇大哭,我也吓坏了不知怎么办才好。旁边的妇女看到这种情况大叫拿黄烟(旱烟)来。有人立刻递上黄烟,把黄烟按在我弟的伤口上,很快止住血了。我心存感激的同时,也记下了这种止血方法。</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其他止血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老房子上的蜘蛛网里面白白的一层像丝棉的蛛网,也可以用来止血。在厨房里不小心被菜刀切破了手,用火柴盒上的那层磷纸(黑色)也可以止血。在那个时候也不讲究,有没有消毒或者有没有毒,反正往伤口涂抹上去就是的。不像现在小的伤口有创口贴,大的伤口到医院里清创消毒缝针等等。不过说实话,要用老方法来止血的话,现在也找不到那些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温饱已不是问题,生存条件也很优越了。当然,过去的生活跟现在来比较是属于苦难的,但实际上没有可比性,历史环境和时间流逝都已变成过去式。过去的苦难生活教给了我们生活自理的能力和生存的本领。生活也不完全是苦难,有伤疤也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在我们心中。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也变得更通达了,遇到事情能放得下,想得开,不会再钻牛角尖,能做到随遇而安。这大概就是生活和时间留给我们的最好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