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月17日,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进攻日,44年过去了,我,一名参战新兵,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情不自禁回忆那难忘的日日夜夜,想起一起战斗的战友,想起牺牲和受伤的英雄,,,,,,。今天我又翻出了44年前写的回忆记事。</p><p class="ql-block"> 永不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记实</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撰写于田阳党校,1982年4月整理于广州,2017年2月节录) </p><p class="ql-block"> 奔向靖西奔向战场。 </p><p class="ql-block"> 拥别了流泪相送的新兵连教导员,火车从桂林车站出发,向着南方直奔、直奔……此刻,正是1979年2月9号上午七点整。望着渐渐远去的繁华的城市、秀丽的山水,我不尽感慨万分,昨天的一幕又一次在眼前浮现……。</p><p class="ql-block">2月8号下午,我们结束了一个多月的新兵连集训,马上就要开始正式的军人生活了,心情是又激动又不安,我将到哪个医院工作?是寒风凛冽的兴安、风景秀丽的桂林、还是到炎热的玉林?“到三十二医院的同志有李复英、杨红、周微霞,徐玲琳,陈翠华、崔湖明等六位同志”。当时我愣住了,三十二医院是在哪里?没有听说过?是怎样的医院?。“你们真光荣,刚当兵就上前线打仗了”。“三十二是个野战医院,已经开赴前线”。我立即吓住了。真是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战争对我来说太不可思议了,听说中越边界紧张,要打一场大仗,没想到我一个十八岁的小新兵要上战场,真是很胆怯,自己应如何迎接这一严酷的考验呢?在火车站送别时,新兵连领导拥着我们痛哭,更增加了悲壮气氛,抱着战死的心态,匆匆给家里写了诀别信。</p><p class="ql-block"> 火车南下、南下,汽车西进、西进,告别了冬天,告别寒冷,穿过山林石洞,越过渺无人烟的高山峻岭,越往南走,越被一幕幕的美景惊呆:云雾缭绕,繁花点缀着翠绿的山峦;五彩缤纷的飞鸟;层层叠叠的瀑布;一个接一个的彩虹。(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美丽的百色美丽的靖西)看到这样,沉重的心情得到了缓解,经过县城,满街都是剃光头的军人,顿时觉得战争没那么可怕。</p><p class="ql-block"> 十一号下午六时,我们来到位于县城西南边的边防二团教导队,三十二野战医院驻地就在此。开战后才意识到我们是离开战只有6天到达前线的。也是后来才知道带领我们6位女兵来靖西的护士姐姐叫周东江,她是后方另外一个医院的,不是一线参战人员,但是她为了近距离地靠近在41军参战的丈夫,主动要求带我们来前线并一直参加救治到撤军,她的举动令我动容。帐篷就是病房,帐篷就是指挥部,帐篷就是宿舍,在泥泞草地上架起的帐篷,我的军人生活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我被分配到一所当护理员。护理员的职责是什么?工作范畴、工作程序如何?哪个是院长?哪些是医生、护士?医院的规矩怎样?听说越南特工队对我们威胁很大,如何辨别出他们如何应付种种突然紧急的情况?第一线野战医院的责任是什么?稀里糊涂的就迎来了二月十七号上午六点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我的岗位我的团队——救治伤员的昼与夜。</p><p class="ql-block"> 2月17号早上,映红满天,震天动地的炮声,剧烈地震荡着窗户、楼房,震荡着我的心,战斗打响了。我院是广西方向两个一线医院中之一。(这是最近才获知,另一是762医院)一线医院的任务是抢救从阵地运下来的伤员,待他们病情稳定后再转向二线医院。随着远去的枪炮声,我坐着板凳忐忑不安等待伤员的到来。十七号上午和下午我们救治的是一些侦察兵,他们是从越南侦察回来的路上被地雷炸伤的伤员,很少,其中有侦察英雄卢源泉。很挂念战场上的战士,战况怎样?还顺利吗?伤亡大不大?为什么还没有大批的伤员运到?是抢救不出来的吗?是运输跟不上吗?但愿实际伤员来的少些再少些,因为这样可以说明我们的伤员伤亡是不大的。晚上一辆接一辆的车下来了,一下子就送来了100多伤员,我们一听到汽车声音就发慌揪心。在救治伤员的近一个月时间经历了三个高峰期,第一个是从十七号到十九号这阶段,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人手又不够。出现了忙乱的情况,连两套上班的人都安排不过来,更不用说每天三班制了,只好直落,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我对护理工作一窍不通,而且一见到血就脚软,自己既负责四个重伤员病房伤员的护理,又负责伤员登统计工作,真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从十七号至十九号都没有睡过觉,突然,我觉得一天时间都是如此的短暂,刚才还是晚上九点一眨眼就迎来了曙光。</p><p class="ql-block"> 18号下午河池地区等医院的外科专家来加强我院,支援我们组的医护人员有冯主任、两名医生、小莫、小蒋护士,加上十九号下午转移了一批伤员到田东等医院(负责转送的是169医院)我们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同时也及时总结了经验,工作开始有条理了,我在工作中也逐步成熟了起来,到此第一个高峰过去。</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高峰是从二十号到二十六号这段时间。靖县群众自动组成了支援分队,帮助我们洗血衣和被服,洗衣队大大减轻了我们护理兵的工作量,晚上可以睡觉了。</p><p class="ql-block"> 3月2号是第三个高峰。伤兵特别多,李副院长安排周月英医生、邓医生、两个护士和我去大草棚护理那的六十个伤员,任务相当艰巨,光是给伤员洗脸、登统计就花了八个小时。这晚上正干着不知不觉可能是睡着了吧,反正突然发现自己躺在被服里,几乎被被服埋了。</p><p class="ql-block"> 3月5号,政府宣布撤军。短短的一个月,我们经历了我们的后代也许都不能想象也不会经历的事--战争。在战争中许多昨天还是熟悉的战友,年轻的生命,今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美好的人生,有的尸骸在埋在了他国,有的就在将要踏上国土,瞬间牺牲了生命。我们作为胜利者应当庆贺,我,作为幸存者,应该感恩,我们跳跃拥抱欢呼,眼泪尽情地流。</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我们收治了一些病号。印象最深的是滑稽副团长和他的警卫小徐、胖首长、无线电储帅哥,“精神分裂症患者”陈俊,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出院前他给我们写了热情洋溢的长诗,“献给病人的母亲--护士”</p><p class="ql-block">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致烈士和伤员。</p><p class="ql-block"> 近一个月,一所救治了一千六百多名伤员,其中入院己牺牲了的有八个。通过与伤员的接触,我感受了战友的坚强,人性的美。3月9号病房来了一位复合伤伤员,子弹打烂穿过了他的心脏外的所有内脏,生命危在旦夕,他所经历经受的痛苦可想而知的,可他都一声都没吭,非常积极的配合治疗,断断续续的给我们讲他生活经历、家庭情况、战斗经过,直到十一号晚上七点他的身体渐渐的冷却了,我们都哭了,让我们记住他吧--河南省开封人藏压福。在我所护理的病房中牺牲的,还有臀部大面积炸伤的张文良,胸部受伤的夏明立,夏明立由于气胸很辛苦,很烦躁,我重点护理他,他却一次次的让我去照顾别人,一次次的对我说“护士,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以为他能好起来,可还是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临时驻地几百米的地方是烈士墓,听说已经有一千多名烈士安息在那儿。伤员中有“向导”,他打死了三十多个敌人后,自己爬回来的;有饿了十几天后被搜山部队背回来的李银平、谢正南。于班长麻醉醒来就要求重返前线打越南为战友报仇。班长王其政、战士田广明、钟敬其,他们是我护理的第一批伤员,先后三次手术的陈光远,“小北京”燕学宝,魏化庭,“河南佬”黄超,石宏伟等。他们的坚强乐观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在战斗中军人们是非常勇敢的,许多六十年代出生刚入伍的新兵以大无畏精神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是伤亡最多的军人,首长、指挥指挥员冲锋在前,许多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等基层干部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许多干部子弟在战斗中表现相当勇敢,伤亡也很大。最熟悉的是广州军区后勤部赵政委的儿子赵幼林,他送来我院时已牺牲。虎父无犬子。</p><p class="ql-block"> 难忘的军民鱼水情</p><p class="ql-block"> 人民的支持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靖西的党、政、军三方在此次战斗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使我感动的是老百姓。虽然我一直没与他们接触,但从他们源源不断送来各种供给品,每天送回来洗好晾干的伤员衣服,被服,各方评论,我深深感受了他们的善良,他们默默地付出,他们把我们当作自己的亲人,觉得不为我们做点好事就是最大的耻辱。有一妇女,开始不想给伤员献血,就被其他老百姓看不起。后来她羞愧万分,主动献血。听说靖西青壮年基本都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我院采集了14.2万毫升的血,许多单位争先来我院洗衣服、床单,解决了我们的一大繁重工作。据说有的战士牺牲在地方医院,地方的医院人员抱着牺牲战士痛哭。抬担架队的民工和解放军共同战斗在最前线,他们运弹药、救治伤员、流血牺牲,是后勤工作中的主力。来我所支援工作的河池地区医院的主治医生在抢救了许多伤员后,自己却突发疾病逝世;还有给我深刻印象的是经常来帮我们洗衣服的四个小学生。</p><p class="ql-block"> 结束语:永不磨灭的记忆,永远的三十二人。</p><p class="ql-block"> 战前,上级问战士们有什么要求?战士们说:一、医院要近一些,二、弹药要足,三、伙食搞好些。体现了战士们对医院的信赖,的确,我们院全体医务人员在这次战斗中作出重大贡献,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把许多战友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全院荣立集体三等功。3月31号医院开庆功会,四十多人立功,我是其中之一,并被大家推荐参加广州军区在南宁开的庆功大会。</p><p class="ql-block"> 3月25号我院胜利完成了一线医院工作,移师田阳待命。 听说靖西号称小昆明,山水如画,气象万千,听说那里的人民的朴实大方;听说靖西的少男少女美丽多情,在此驻扎了一个多月,这一切的一切都未来得及体验,县城是怎样的一无所知,就在成千上万流泪相送的人民的送别声中离开了,匆匆的离开了。难忘却又一无所知。以后也许不会有机会再来了,伤感、惋惜、惆怅。</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战事对我来说结束。英雄的坦克兵回来了,炮兵、步兵、工程兵回来了,硝烟弥漫的越南战场安静下来了。一月战事虽是短暂,我却尝尽了人间最美好的、最残酷的。广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与我共同度过这一阶段的每一位军人、老百姓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卫国牺牲的战友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