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u>一、在孤独中学会审美,在孤独中学会长大!</u></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给孩子买了一棵海棠树,希望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可能是孤独的,但孩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能有审美的感受。这是多么细腻美好的情感啊!作为妈妈,我也体会到很多时候孩子是要一个人去“扛”的,我也从心底希望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没那么孤独和痛苦,能超越出来审美这段经历就好了,完成他人生的积累,让他有勇气和力量去独自承受和面对,以后我们老去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也安心了。</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看见孩子生病住院做这么大的手术,术后的疼痛,这么小的孩子要面对这样的经历,看着孩子自己去承受,无法替代他、保护他,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感觉自己特别弱、无力、无助和孤独。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在孩子初一下,开始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渐渐不了解孩子,和孩子距离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没法沟通。那一次和老师聊完,我一路流着泪在阴沉沉的雾雨中走回家,我也是感觉自己很无力无助,很弱很孤独。同时也感觉到孩子其实也挺孤独,没有人能看见、理解和帮助到他。因为我们不懂真正的教育和真爱,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越走越远。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希望父母陪伴着自己,但也渐渐意识到要独自长大,独自承担苦与乐。也会慢慢意识到在孤独中学会审美这个世界,这种成长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心碎的美!</p><p class="ql-block"> 从孩子做手术的陪伴中,杨老师特别希望从此能清醒的活在,能意识和欣赏到生命力的美。对于孩子,你无法替他长大,无法替他痛苦,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最好的生命状态陪伴着他,用温暖的父爱和母爱陪伴着他。从这种反思中感觉自己的生命质量也上了一个台阶,很多事情要自己去完成,不会去逃避孤独不会去逃避生命中要承受的苦难,感觉孩子经历后忽然长大了,作为父亲的他觉得自己也长大了,学会了担当,学会了承受,学会了审美孤独!</p> <p class="ql-block"><b><u>二、人生都需要基于自己完成自己的路!</u></b></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遵从自己的内心放下了自己的行政级别,走上了自己喜欢家庭教育之路,一路走来也是独自成长,独自担当,孤独审美,欣赏孩子们成长的那种生命之美极致的美感。我们无法替代孩子,也没有人能替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董老师说过就是父母全部作对了,也只能起到50%的作用,剩下的50%需要孩子自己完成。我们已经人到中年,是父母也是孩子,我们无法替孩子长大,也无法替父母变老,再相爱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占有不了谁,谁也没有失去谁,所以不要因为孩子的难而难过,这是他的成长之路,看看自己作为父母能做的是什么。周国平说“孤独乃人之宿命,唯有爱和友谊可以将之抚慰!”我们虽然必须独自面对,但我们可以相互陪伴,看到对方,温暖对方,让彼此走的更踏实更有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经验的世界里,没有谁快也没有谁慢,看似有人走了捷径,有人走了弯路,其实谁也没多走一步,谁也没少走一步,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在诉求经验的完整性,都是基于自己完成了自己的路!</p> <p class="ql-block"><b><u>三、在孤独中坚守审美!</u></b></p><p class="ql-block"> 自己走自己要走的路,可能是孤独的,也可能受到伤害,遭到拒绝,感受到别人的恶意。如果你被伤害了,你仍然可以坚持你的善意,或许你觉得不值得,但你内在的善良不是值不值得给了谁,是你自己值不值得善良。如果你被某些人伤害了,你就不善良了,你的生命就贬值了,有爱和善意的人还是很多的,坚守自己也许有的时候会被误解,你可以仍然坚守,继续成长自己,继续往上走,生命向上成长就必须向下扎根。这个过程或许是孤独的,辛苦的,但却是无比美好的!</p><p class="ql-block"> 既然做父母这么不容易,爱那么不容易,是否将来不要孩子不要结婚就会自由的多,就不用去面对和承受这么多。人活着有他的生命意义:和自然的链接、创造生活、生命和生命之间的链接、寻找到爱、孕育生命都是生命经验的完整性,都是基因密码中决定的不可或缺的需要,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所以该劳动创造就劳动创造,该恋爱就恋爱,该失恋就失恋,不承受那份孤独痛苦,又怎样拥有那份美丽呢?当你慢慢成长,你就能真正有担当,有力量,当你不再逃避孤独,才能审美孤独,在你的内心世界里,你就能更有耐心,就不会感到害怕、空虚、无聊、不公平、讨厌和恐惧,你就能真正的活在爱和友谊里,在经验的世界里,孤独且美丽,自然而优雅,宁静以致远!生命的充实和丰沛某种程度上也需要靠孤独来成就!</p> <p class="ql-block">四、一点感想!</p><p class="ql-block"> 孩子到学校去已经是第二个学期了,第一学期的各种新鲜感正在褪去,功课的加重,交友的挑战,专业方向的迷茫,让孩子感受到压迫感和压力,孩子会有抱怨,但他也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历程,是一种积累。我和他爸也意识到这是他需要独立面对的,因为我们无法代替他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和学习,他的难也让我们心里不好受,但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给到稳稳的良好的状态,给到温暖的传递,给到爱和信任的陪伴,给到他坚实的心理容器,聆听他、陪伴他完成自我调试,当他能走出来,他也就成长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有意识,不断的学习成长,因为新的挑战出现,我们即使之前学习有一定的积淀,相对内心比较稳定,也不是能无师自通做的恰到好处,不断学习成长增加自己的吨位,不评判只陪伴,用良好状态影响到孩子。孩子需要自己面对做好他要做的,我们也有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的,无法互相替代,看起来我们都是独自孤独面对,但是我们是互相陪伴的,爱在我们之间交流,无论顺逆境,家人的陪伴会给予最持久的动力,当我们彼此支撑面对迷惘的森林,这种过程、这种情感、这种努力和渗透其中坚如金石的爱谁又能说不是极致的美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