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终待疫尽春归,在美丽的雪景中,我们迎来了2023年春季开学。因为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朗朗读书声,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良好的开端是对新学期最好的祝福。2月16日上午,理化生组开学第一课教研活动如期进行。生物备课组马兰英老师精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为我们生物学科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的课基本分为三个环节:线上线下衔接、大单元教学整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 <p class="ql-block"> 线上线下衔接:通过线上线下的衔接引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承受的社会责任,体现生命观念。并总结网课收获,表扬鼓励学生,使学生热情高涨,既引起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为本节课后面的学习埋好了伏笔。</p> <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整合:通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单元教学的整合,将生物的</span>生殖、发育及生物的遗传变异这一大单元主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再由大单元概念到单元概念,再到小知识点的学习,再引出生物的遗传,也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紧紧围绕《人的性状和遗传》的两个学习目标——1.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2.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巧妙的用活动和具体性状和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联系起来。同时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理科的生物学科思维方式。这节课在知识层面上和生活联系密切,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思维。在情感层面上通过解释生命现象,建立生命观念,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专心致志观察体验</p> <p class="ql-block">兴致勃勃寻找“有缘人”</p> <p class="ql-block"> 课后,老师们按照课堂观察量表的各个维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课。</p> <p class="ql-block"> 生物备课组陆毛珍老师是从学生学习的维度观课,具体选了学生互动和目标达成两个点。第一方面学生互动从参与提问和活动参与来看,提问既有单个的提问,又有全班提问。在单个回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判断准确,而且能够详细的解释判断的依据。从遗传图解的个人回答,举手的参与率很高,学生终回答的准确率也较高。第二个活动参与方面,寻找有缘人全班参与,无论是参与率,还是参与的沉浸深度都非常好。第二个目标达成方面,相对性状的概念的掌握,通过学生的回答可看出判断全正确,并且能够详细的解释判断的依据。第二个通过遗传图解正确判断个体的可能的基因型,全班50多个同学,约有30多个同学能画出来两种情况,十多个同学,画出一种情况。目标达成率相当高。</p> <p class="ql-block"> 生物备课组高老师从课堂教学环节维度评课:马老师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线上线下衔接,大单元教学整合,新课教学,课中课后反馈。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过度顺畅,节奏把握相当好。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突出重点。重点是基因控制性状,通过大量图片的总结总结出相对性状、等位基因等。第二个是教学仪态和动作到位,展现了老教师的教风采。</p> <p class="ql-block"> 生物备课组何老师从课程性质角度的具体目标观课,他认为马老师的课严格根据课程标准出发,又能结合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具体是课程标准中的大单元教学概念中的第六个主题,第二个小概念——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本节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完全的一致,并且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是一节目标达成非常完美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 生物备课组王老师从课程性质下的教学内容讲述:马老师对教材非常的熟练,<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然流畅地对教材进行了处理,</span>教材处理的合理程度上做的非常的好。马老师合理地增加了部分内容,对于相对性状的举例,增加了左撇子、右撇子,左右嵌合、有无酒窝以及男女性别等。这部分大量的补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同时为下一节人的性别决定做好铺垫。另外在讲到基因的遗传图解的时候,马老师增加了减数分裂方面的内容,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遗传图解。在遗传图解中,除了教材内容外,又增加了植物性状和动物的性状进一步扩展,使学生能够理解遗传和变异是在生物界中广泛而普遍存在的这样一个现象。</p> <p class="ql-block"> 物理备课组妥老师有感而发做出点评:马老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践行上面做的特别的到位。生物课,主要体现科学理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历史。马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体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表述上。所以重点要学习马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给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这方面培养和他的这个教学的对课程的这个标准的这个理解。</p> <p class="ql-block"> 魏主任认为:1.这节课是概念教学的经典案例。马老师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的概念的构建,引导着学生从人的相对性状到植物,再到动物,最后概括出生物的相对性状,这个过程是构建的,而不是告诉学生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启发的教学和灌输式教学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2.素养导向的优秀课堂。马老师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从相对性状的这个概念的总结,引导着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的训练,然后又引导的学生进行演绎推理。第二个方面就是注重大单元教学实践。从马老师的教学中展现大单元和小单元的关系,大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小单元的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校长言简意赅总结了马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以生为本,体现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这节课课堂形式多样,有练习,有活动,中间还穿插了一系列的学情反馈活动,实现了高效课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体现了马老师极高的教学专业素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学伊始,马老师以这样一节精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为我们生物备课组全体老师做好榜样,开好头。我们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努力向马老师学习看齐,上好每一节生物课,为兰外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