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乍暖还寒时,教研的春风迎面席来!为进一步帮助老师们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思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教法报告在老师们的期待中于2023年2月15日下午,在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如期开展。全区二年级数学老师们欢聚在此,共讨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材教法,感受思维碰撞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洪山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桂玲老师以“聚焦课标研教材,赋能提质新课堂”为主题,对人教数学教材变动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李老师给出了明确方向:1.关于课标,要明确素养导向、整合走向、实践取向、质量定向。2.基于教材,关注提示语句,梳理教学线索;关注内容增减,理解教学要求;关注重点概念,把握教学细节。</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还给出了宝贵的教学指导:课堂中善于给学生的学习“搭支架”,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方法指导和行动示范,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希望教师们认真学课标、潜心研教材,在学习中打开更广阔的教育视野,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不断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水平之间的结合点。</p><p class="ql-block"> 润物有情如着意,滋花无语自施工。李老师的解读就像春雨,浸润了老师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教材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和依据。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一线教师,“读懂教材”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独行快,众行远。每一次的教材解读和研讨都是对教学的探究与反思,更是集体教研智慧的大演绎、大融合。</p> <p class="ql-block"> 鲁巷实验小学的孙云芳老师和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的俞晶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她们从深度学习出发,立足于生本课堂,旨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在座的各位老师提供了新思路,新教法。</p> <p class="ql-block"> 首先孙云芳老师对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一至五单元进行了详细解读,她从教材内容结构、教材编写特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点等方面入手,分别对各单元教材进行了分析。</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着重强调:</p><p class="ql-block">1.要立足概念本质的建立,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动手操作为基础,以直观图示为桥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p> <p class="ql-block">2.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表内除法运算、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3.让学生在玩一玩中理解轴对称图形,注重结合生活实例,深化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4.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在教学中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关注综合算式的思维过程。</p> <p class="ql-block">5.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从中感受统计的价值和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俞老师对二年级下册教材第六至十单元进行了详细解读。她从教材之间的联系、教材内容结构、教材编写特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点等方面入手,分别对各单元教材进行了分析。</p> <p class="ql-block"> 俞晶老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解读:</p><p class="ql-block">1.《有余数除法》注重以操作等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借助画图这一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其中有余数所代表的事物。加强对比: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对比、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与表内除法的竖式对比等。</p> <p class="ql-block">2.综合实践课《小小设计师》要关注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延续性,促进学生欣赏和感受生活中数学美。</p> <p class="ql-block">3.在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中,俞老师指出要理顺例题间的关系,优化教材编排结构,通过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多角度认识,表达数,培养学生数感。同时要借助多种模型(几何模型、点子图、小棒、计数器、数轴等,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同时要借助具体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p> <p class="ql-block">4.《总复习》关注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俞老师提出可以围绕核心概念设计综合、有趣的数学活动,将零散的知识串珠成线,使其系统化。</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两位老师的细致解读,老师们对课标与教材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得到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启发,为教材的解读指明了方向。 最后李老师表达了对全区二年级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期待及研读教材能力的展望。</p> <p class="ql-block"> 教研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众多教师将上下而求索。老师们,解读教材是教学的第一步,期待老师们能够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水平之间的结合点,实现面向未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质数学教学,力求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打开新的思路,唤醒教研新精彩,让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