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亿多年前的“炒房族”——䗴类化石赏析

石古不化

<p class="ql-block">  “䗴”是已经绝灭的一种单细胞动物。它的个体很小,大的大约2~3厘米,最小的不足1毫米。百度的词条“蜓类”中说䗴“最大可达20—30厘米以上”显然说错了长度单位。</p> <p class="ql-block">  䗴的外形呈纺锤形、圆球形、圆柱形。䗴是浅海里的底栖动物,栖居海底,借丝状伪足伸缩运行或转动其具外壳的躯体,行动十分迟缓。它的日常食料是海水中的微小生物。它们凭借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法交替进行,繁衍种族。</p> <p class="ql-block">  䗴最早出现在距今约3.3亿年的早石炭世晚期,个体很小,构造简单;至二叠纪达到全盛,个体增大,构造复杂。直至距今约2.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绝灭。在地质历史中延续短暂,全部生活经历约1亿年。其间共繁衍出200余属及亚属6000余种。由于其演化迅速,是详细划分和对比石炭纪和二叠纪海相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p> <p class="ql-block">  早期的䗴构造相对简单,但在演变的过程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䗴的</span>结构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它为自己不停地“盖房子”。它的中心是一中空的微小钙质球体,是最初的居室,称初房,是䗴类动物无性生殖分裂出来的游子与有性生殖所产生的结合子所居的壳室。围绕初房以平旋包卷的方式不断地增长,每圈中又有许多壳室。旋壁的构造繁简不一,也就是说“房子”的多少和复杂程度,是䗴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p> <p class="ql-block">  䗴的演化是分多支进行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演变很快。进化到最后的,当然是拥有“住房”最多的“土豪”。在雨花石中保存了一些䗴化石,大都已经硅化形成了玛瑙,看上去精致而漂亮。这和䗴这种上亿年前的热衷于“炒房”的土豪身份还是很协调的。</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野外工作看到的保存在灰岩中的䗴,图片一边是普通的缝纫针,脑补下大小吧!</p> <p class="ql-block">  “䗴”的名称最早是李四光在1923年时提出的,当时,日本学者给出的术语为“纺锤虫”,但李四光先生认为,这种生物是原生动物,纺锤虫这种说法,虽然“自彼国人视之,既得其音,复获其义,可谓两全”,但是“称之为虫,则无异于指鹿为马”。李四光先生注意到中国古人一直用筳来表示纺锤,因而提出用“筳蜗”来指代日本人所翻译的纺锤虫,他认为,“筳蜗”的说法“一则以符原名之义,一则以表其蜗转之形”。但是李先生也在脚注中指出,用“蜗”来命名原生动物并不正确,有待后来的学者改正。到了1927年,李四光先生在其巨著《中国北部之䗴科》中就把“筳蜗”改称为“䗴”,这是䗴字的首次正式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书面用法中,李先生提及的是虫子旁、左右结构的䗴字,后来的一些学者也都在这么用,但是不久之后的一些知名学者,包括盛金章院士等都逐渐使用了竹字头、上下结构的字。经典的古生物学教科书以及权威的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也都认同上下结构的字。这其中的具体原因虽然没有公开提及,但可能是因为古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应该从具体的涵义方面尊重李四光先生的初衷,即,不能把䗴类这种原生动物视为某种虫类。尽管如此,电脑字库中却只能找到虫字旁、左右结构的䗴字,而被专家和学者认同的,竹字头、上下结构的字却无法在字库中找到,在文献搜索时不得不以“竹蜓”来代替。</p> <p class="ql-block">  本文2016年首发于化石网论坛,现原文搬运保存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