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丽新民族小学附属幼儿园大二班</i></p> 主题由来 <p class="ql-block"> 在“大中国”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象形文字的探究兴趣高涨,他们会拿着象形字观察,会临摹象形字的样子,在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发现和思考。由此为契机,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追随兴趣点,开始探索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联系和延伸,邂逅象形文字,共同开启文字探秘之旅。</p> 思维导图 <p class="ql-block"> “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儿童获得的有关符号和文字在功能、形式和规则上的意识,并在有目的、有意义的情境中初步习得符号与文字。”——《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因此,我们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始探索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联系和延伸,发展幼儿前识字的核心经验。</p><p class="ql-block"><br></p> 仓颉造字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教师捕捉到了孩子们共性的疑问:这些字到底是谁发明的?字从哪里来?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借助互联网搜寻,带领孩子们一同观看了《仓颉造字》的故事。通过《仓颉造字》的故事,我们知道了符号和文字诞生的意义,发现文字在功能上方便了古人的生活,可以帮助古人记录事件、传播知识。</p> 结绳记事 <p class="ql-block"> 在之前,仓颉没有创造象形字,那要如何记录呢?通过孩子的讨论,于是我们就用了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这一天当中做过的事。但是班级里只有麻绳一种绳子,孩子们方便辨识哪种是哪一天的绳子,于是想到了给绳子染上不同的颜色,来区别哪一天。</p><p class="ql-block"> 结绳记事虽然锻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及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手部灵活性、手部精细动作等,孩子们体会到用打结来“记录”一件事也许还可以操作,但是同时记录几件事,或者事情复杂一些,就很难记录清楚了。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结绳记事,更能明白仓颉造字的意义。于是“进化”开始了,象形字何尝不是文字的开始?</p> 猜、认象形字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象形字就是跟实际物体轮廓非常像的一种符号。老师用字、图、形帮助我们理解象形字和实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象形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还原文字的使用场景,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象形字。</p> 文字的演变 <p class="ql-block"> 通过看图猜字、汉字配对等游戏,孩子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p> 我是小仓颉 <p class="ql-block"> 教师借助主题中的相关内容,投放一些拓展性的材料如黏土、象形字字帖、卡普乐等。通过对这些拓展性的材料进行操作和创作,孩子们对象形字的认知越来越深入。然而教师基于大班幼儿对前书写的需求,怎样去更好地激发幼儿前书写能力的愿意、提升他们的能力呢?教师运用了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用自己的表征符号创造象形字、提升前书写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契机:在户外活动时,可可小朋友爬上了台阶。</p> <p class="ql-block"> 发现孩子们对创造字的兴趣后,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幼儿提供纸、笔。教师鼓励孩子们进行象形字的创作,激发大班幼儿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文字符号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文字的意义和用途。</p> 象形字小故事 <p class="ql-block"> 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是最古老的字体,</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用图画文字来“写”故事,</p><p class="ql-block"> 快来一起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前一阶段的活动中,能够用自己生动、稚拙的表征符号来表现,来创造“字”,不仅积累了前书写经验,也很好地帮助自身积累了宝贵的前书写经验。</p><p class="ql-block"> 在过程中,老师也发现,孩子们会用这些表征符号创造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非常生活化、贴近日常,因此,教师借助象形字故事的形式给予幼儿表达与表现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p> 废旧纸张创象形字 <p class="ql-block"> 契机:一次区域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 雷昊:“咦!教室里没有白纸了呀!”</p><p class="ql-block"> 子恒:“对呀,我们前段时间记录象形字都把白纸用完了,教室里没有白纸了。”</p><p class="ql-block"> 雯雅:“可以把废旧纸张用起来呀,在空白的地方写。”</p><p class="ql-block"> 宇彬:“老师之前教过可以造纸,我们利用废旧纸张来造纸!这样就有很多很多纸啦!”</p><p class="ql-block"> 于是几个小朋友发动全班孩子一起来造纸。</p> <p class="ql-block"> 第一步:撕纸</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用自己小小的手把一张张大大的纸撕碎,有的横着撕,有的竖着撕,还互相讨论怎样撕更能撕得小,大家忙地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第二步:浸泡</p><p class="ql-block"> 大家把撕碎的纸集中到一起,然后拿出一个大桶,倒入清水,再把碎纸放入水中进行浸泡。</p> <p class="ql-block"> 第三步:铺平</p><p class="ql-block"> 纸浆终于浸泡好了,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漏筐盛出纸浆,倒在泥工板上,再用小锤子铺平压实,边边角角补上,塑型变成合适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 第四步:晾晒</p><p class="ql-block"> 距离再生纸的制作成功就差最后一步了,小朋友们都很兴奋,高高兴兴地把泥工板拿到室外进行晾晒风干,一个个恨不得纸浆马上就晒干。</p> <p class="ql-block"> 第五步:取纸、写象形字</p> <p class="ql-block"> 经过他们一步步的实践操作,一天天的耐心等待,小朋友们期待已久的再生纸终于新鲜出炉了!大家拿起画笔,在自己造的纸上展开了象形字的创作,一幅幅属于他们的象形字就出现了。</p> 课程反思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我们以大班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其思维特点,从刚开始的认形,到逐渐理解再到运用融合,孩子们对象形字的认知不断地加深,他们现在不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创设象形文字,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一系列关于象形字的探究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奇妙的象形文字,感受到中国文字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关于汉字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汉字的文化旅行还很漫长,希望孩子们能继续保持着这份探究的好奇心,在今后的探索旅程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悠悠长河历史厚重感之承载。孩子们在身体造字、创造象形字符号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有用和有趣、愿意用自己的文字符号进行表达。将前书写的经验巧妙地在游戏中进行渗透与优化。让幼儿在行动中理解字、符号的内涵,从而真正助推幼儿前书写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编辑:叶紫薇</p><p class="ql-block">审核:园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