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我已下乡劳动三年有余,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喜逢国家恢复高考,于是,所有的泪水与欢乐在我的高考经历中释放,让我终生难忘。从报考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是我人生最跌宕起伏的日子,命运总是和我开玩笑,但最终还是眷顾了我。</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恢复全国高考的消息对我们知青来说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感觉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p><p class="ql-block"> 九月份时就有小道消息,说今年要恢复高考,但那时农村通讯落后也不知真假。直到十月中旬,我们才正式从大队广播喇叭中收听到中央的决定,而且这个决定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符合条件的知青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高考、择优录取。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当时连里的知青情绪高涨,每天上工下工都在议论着高考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过了没几天,大队下来了通知,知青个人可以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我们连当时就有四十多人报名,据说全大队有近二百人报名参加高考,这一下子将大队的干部难住了。我们大队是纯知青大队,知青人数大约在六、七百人,又正值秋收大忙季节,这么多人报名高考,这四千多亩的水稻田收割可怎么办呢?于是,大队下了一道命令:报名可以,自己复习,一律不许请假,坚持做好“秋收大会战”的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担任女生排长,也就是带头干活的,秋收工作已经开始,工作也已经安排完毕,这时我怎么能请假复习呢!再说我虽然报了名,可对高考一无所知,扔掉书本这么多年,手上一点复习资料都没有,平时除了写写日记,写写批判文章和发言表态材料外,数学和理化知识好像都忘记了,这可怎么办呢?名都报了,无论如何也是要考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非常关心我的事情,多次来信鼓励我参加高考,并托人将我中学的语文、数学等课本带到知青点,让我抓紧时间复习。我从小喜欢读书成绩也不错,但扔了这么多年,一下子拿起书本难免不知所措。尤其是那些数学题对我来说是是而非,似曾相识但自己又解不出来,无人辅导、无人指点让我对数学丧失了信心,干脆不复习了,重点放在政治和语文课复习上。</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太晚了怕影响别人休息,就打个手电筒爬在被窝里看书。半个月下来,我的视力明显下降看什么都模模糊糊,当时也顾不上这些,满脑子都是学习的事,顾不上好好劳动,顾不上别人的情绪,除了学习其它事情都是得过且过。</p><p class="ql-block"> 后来一些没报考的知青有意无意的喊我们这些报考的知青“大学生”,我知道这里有调侃的成份,也有看我们笑话的意思。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我也曾想过放弃,写信给父亲说今年自己不想考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沈阳的一所大学里工作,高考前学院为了照顾本院子女专门开设了考前辅导班,别地青年点的知青都能回去参加复习,只有我们青年点情况特殊无法回去,这可怎么考啊!父亲知道我的情况后鼓励我不要轻易放弃,不管考的怎么样就当去考场见识一下,不行明年再考。我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不管别人说什么,专心自己的复习。</p><p class="ql-block"> 直到十一月份中旬,秋收工作基本结束,大队考虑到报考知青的实际情况,准许我们半天劳动半天复习。并从沈阳请来了两位大学老师给我们讲课,主要是时事政治、语文基础知识、数学重点试题及理化的试题要点。半个月的复习指导我们只能囫囵吞枣、半懵半懂的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总还强于无人指导,正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经过先后一个多月的复习准备,仓促地走进了考场。</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日,是我们辽宁省高考的第一天。由于平生第一次参加这次决定自己命运的高考,又是准备不足心情极度慌张。前一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未眠,睁眼考试闭眼做题,愰忽中梦见自己拿着数学卷子一道题也不会做,急得满脑是汗。忽然醒来发现是个梦心情不禁沮丧,心里想起父亲的话就当作见识一下高考考场,为以后参加高考积累经验,迷迷糊糊终于熬到了天亮。</p><p class="ql-block"> 早上起来,我们参加高考的知青在食堂里简单的吃了点早饭,就匆匆赶往十里之外的坨子里中学考场。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感觉到每个人神情都是紧张严肃的。</p><p class="ql-block"> 赶到坨子里中学考场时,离考试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虽然天寒地冻但每个人也不觉冷,站在学校的操场上盯着自己手中的资料复习,想着能争取多考几分。终于等到学校的铃声响了,考生们依次进入教室,寻找自己的考试座位。</p><p class="ql-block"> 我与大家一样进入教室,拿着自己的准考证核对座位,但怎么找也对不上我的号码,我们一起去的考生几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的座位呢?急的我不知所措。看见走廊上有一位像是监考老师,急忙问她:“老师:我的座位在哪儿?我怎么找不到!”那位老师看了看我的准考证考虑了一下,忽然跟我说:“你这是在坨子里小学的考场”,我一听急了:“小学在哪儿?”,她领我到门外指着前面不远的几座房子告诉我:“小学在那里,你快去吧!”。我当时都来不及说声谢谢,拔腿就跑。</p><p class="ql-block"> 前两天刚下过雪,到处白茫茫一片,看似不远的路我也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跑到小学校却不知道学校的门在哪里?农村学校的操场都很大,围墙都是土坯墙不太高,正好看见一个豁口大约有半米多高,我想都没想就往豁口上蹬,由于豁口上落着一层雪,一脚没蹬住滑了下来,我一急全身爬上去身子再一挺直接滚进雪窝,也顾不上拍身上的雪撒腿就往教室跑。</p><p class="ql-block"> 考场门前站着一位老师,我急忙将准考证递过去说:“老师我是来考试的”,老师:“你怎么才来,再过五分钟就不让进了,快进去吧!在左边第二个教室”,我来不及解释连跑带说“谢谢!”急忙跑进教室。教室里的考生己经开始答题了,监考老师看到我冲进来也没多说什么,指着后面的一个座位说:“那是你的座,快去吧!”。</p><p class="ql-block"> 终于找到自己的座位了,我长舒了一口气,开始看老师发给我的政治试题。这时监考老师提醒我写好自己的名字和考号,哦!多亏老师的提醒,真的是紧张的忘了。</p><p class="ql-block"> 当我急速的浏览一遍试题后,我心里有点底了,我平时对政治理论比较感兴趣,觉得这些我应该答上来,于是,我准备开始动笔答题。可是一写字发现自己的手不听使唤了,因过度的紧张和寒冷,手止不住抖动,怎么也控制不了,没办法我只能抖着手答完了我人生第一次高考的试卷。</p><p class="ql-block"> 等我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一下我的准考证,那时候准考证都是手写的,由于字迹潦草加上我的粗心,没看清印章下面的“小学”二字,误认为我与大家一样在中学考场。多亏遇上了几位老师的好心指点,如果这里有一位老师为难我,那我可能就会失去这次宝贵的机会。这个教训太大了,以至于以后每次重大的考试,我都会提前确认考试地点,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下午考数学,看着试题我傻眼了,真像梦里的那样没有几道题会做,都感觉是是而非像会做又不会做,一些题只解了一半就做不下去了,我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数学是我的弱项我自知,可从来没有像这次考的这么惨。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互相讨论答题,我一句也插不上嘴,心里只有一片惆怅。</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还要参加语文和理化的考试,可发现好多人不去了,问:“为什么?”,答:“什么都不会,考什么?明年再说吧!”。哦!我这才知道不仅我自己有这个想法,大家都是这样。我也犹豫了去还是不去?,又想起父亲的话“不要轻易放弃”,咬咬牙又奔赴了考场。</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一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是“在沸腾的日子里”,我一看这题乐了,因为那时刚刚打倒了“四人帮”,人们激情澎湃,好多平时看到和写的文章都可以借鉴。于是,我迅速的组织了一篇八百字的作文,感觉自己答的还可以。</p><p class="ql-block"> 到了下午,理化试题仍然又懵懵懂懂,勉强是答完了,也不知道对不对?其实,我真的不应该报考理科,我的长项是文科。可我们那时上中学根本没开历史和地理课,对那些知识一无所知,自学时间又来不及,只能放弃文科考理科,虽不善长总还是学过。</p><p class="ql-block"> 高考后,很多天我都没有从失败的情绪中走出来,从小学到中学考试从来没有这么糟糕,估计数学和理化都是不及格的,政治、语文好点也不知道能答多少分?哎!听天由命吧!</p><p class="ql-block">文字:陈秀儿</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