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你感到被周围的人欺负、嘲弄,或者遭遇不公平的对待,不要去合理化他们的行为,也不要弱化你的痛苦,试试看可不可以做一个善良而庄严的观察者。你注意到这一复杂的情境,并能够涵容在此情此景中生出的复杂情绪,包括他们的痛苦、你的痛苦,以及双方的冲突、恐惧与挫败。只有当你可以温柔、慈悲、诚实地爱自己的时候,你的天赋才能发挥,你的爱才会流溢到周围人的身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少有一段时间。孩子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强有力的、无所不知的,以及情绪稳定的人,父母可以依靠。孩子只有通过仰视及钦佩周围他觉得强有力的成年人,才能内化一种力量感,学着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被动攻击行为是指一个人运用被动性及掩饰策略,来处理自己在关系中的需要和愿望。被动攻击的人只能通过向外投射的方式表达自己负面的不想要的感受和特质,而不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处理这些感受和特质。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投射性认同这种小技俩通常与嫉妒一同出现,一个人把自己的“坏”感受或“不好”的品质“倾泻”在别人身上。当你突然被一种料想不到的紧张感抓住时,你就成了别人投射性认同的接收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攻击你的人多半会从他们自身卷入程度较低的方面入手,这样他们理性自我就意识不到自己破坏性行为背后的原始驱动力。通常,投射者用这个技俩是为了去除自己不想要的感受,比如嫉妒和自卑。他们可能会占据优越者的位置,否认自己身上不想要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投射到你身上。你会感受到这些负性投射物的影响,比如你会觉得低人一等或者羞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或许也曾认为你自己应该像其他人一样思考、感受和行动。为了避免批评或者更好地融入群体而压抑真实的自己,虽然这样做似乎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全”,但最终除了灵魂上的病痛之外,你什么也得不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大脑总是容易固执于一个念头:认为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而生活处处是惊喜。事情发生了,总归会结束,物会亡人会死。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去控制,我们都控制不了。不管我们多么想要抓住确定感,我们的生活有一大部分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对生命长河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紧紧抓住正在流逝的东西,不愿放手那些来了又去的东西。大部分人总是回避面对最根本的无助感,而且在意识层面对此毫无察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如果我们让自己固执于那些“应该”或者“不应该”的想法,那么生活中的惊喜就会变成威胁。我们忘了,那些期待和偏好只是我们大脑根据我们所掌控的有限信息捏造出来的。我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我们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有一些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的力量,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外运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际上,我们的所想所思根本不是为了让我们控制,我们想要的不一定是需要的。向生活敞开怀抱的目的不是把世界变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发展出一种能力来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真实发生的不公正和委屈,愤怒和悲伤是正常的反应。然而,如果一直陷在这种背叛的感觉中,我们就会一直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接纳并不意味着被动投降。原谅不是为了那些委屈我们的人,是为了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兼容并蓄”的心态,为人们的改变留一定的空间,但同时也要放下对他们的期待。如果能接受万物皆有两面,那么你甚至会发现,失望的另一面是自由:如此令人心灰意冷,也就打破了幻想,现在的你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预测与期待,你自由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8</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失衡的关系中,你的伴侣不一定有意要剥削你,但是由于你们在感官上的接收能力和处理能力上的不同,这段关系天生就是不平衡的。你的成熟可能会让你在别人需要时给予同情或者专注地倾听,但对方不一定会为你做同样的事。或者,你对你们关系的动力有很多的洞察,你的伴侣却看不到,感受不到,你没办法与他分享,这可能会让你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你可以读懂他的心中所想,他却不懂你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9</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桶中蟹原理。出于潜意识的羞耻感或者无能感,人们总是想要削弱或者否定其他杰出者的成绩,这常常是非常隐秘的。这种“我无法拥有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的心理其实是我们人类心灵中很原始的一部分。其背后是一种贫穷心态: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蛋糕,大家一起瓜分。如果世界上可分享的名望、资源以及别人的瞩目是有限的,地位就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人上升,一定会导致有人下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0</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世间万物都会结束,都在变化,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打开心门去爱,都会感觉到这种柔软与脆弱。这是深嵌于人性本质上的既伤感又美好的脆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们不能容忍脆弱性,快乐就成了不祥之兆。如果我们想要避开日常生活中的悲伤,最终付出的代价会很高。左躲右藏,会切断我们与他人的联系,会让我们麻木,最终无法感受到喜悦;极力避免痛苦感受,我们会连感受喜悦与美好的能力也一起牺牲掉。因此,真诚的生活意味着从梦幻般的状态中觉醒,承认万物无常的本质,拥抱生命中的潮起潮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必定会感到脆弱,因为当你选择活着,选择向他人完全敞开心扉时,你就与他人休戚与共,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了。但你的目的不是完全避免心碎,而是相信你自己心碎后仍然能够活下去。伤害也许会发生,但也会过去;好的心理弹性是你的安全保障。不管发生什么事,你内心的某些东西不会变,不会被打扰。培养勇气去接纳无常、接纳死亡,你就能活得充实。毕竟,作为一个情感上有天赋的人,你天生就有能力发展深入且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深谙悲伤之味,细品死亡与分离,然后拥抱存在之焦虑,那是你活着的证据。</p> 心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