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西华镇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指南

敏而好学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指南家长篇</p><p class="ql-block">1.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p><p class="ql-block"> 开学在即,很多孩子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孩子们可能患上了“开学综合症”。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开学综合症”,家长需要及时关注、了解孩子,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p><p class="ql-block">2.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p><p class="ql-block"> 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通过对假期生活的“复盘”,分享收获和遗憾,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和孩子一起合力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对作业进行查缺补漏,高质量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3.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奥运会运动员们的励志故事,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开学了学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让孩子对学校有所憧憬。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勤于沟通,才能“对症下药”。</p><p class="ql-block">4.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学习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p><p class="ql-block"> 家长也可以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p><p class="ql-block">5.制造开学的新鲜感和期待感</p><p class="ql-block">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前准备好学习必需品,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置办几样新东西,如新书包、新文具盒等,提醒孩子要开学了,增强孩子对新学期的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指南学生篇</p><p class="ql-block">1.告别散漫,回归常态</p><p class="ql-block"> 回归常态从调节生物钟开始,可以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学习、运动、睡觉,从而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2.分享趣事,倾诉心事</p><p class="ql-block"> 无论你是一个刚到新环境的“新生”,还是一个假期结束返校的“老生”,都可以尝试去准备一些你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怪事趣事、所学所得和你的同学、老师们分享。</p><p class="ql-block">3.调整心态,轻装上阵</p><p class="ql-block"> 开学需要仪式感,开学前收拾和清理自己的学习环境,整理书桌和书架;每天都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干净校服,出门前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对着镜子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朝气蓬勃地走进学校。</p><p class="ql-block">4.确定目标,循序渐进</p><p class="ql-block"> 开学前,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完成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有了目标的指引,你会更有方向,每天会更加充实,有收获。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目标不宜过大、过难,相对容易完成的小目标汇聚起来,才是通往下一站的坚实步伐。</p>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指南教师篇</p><p class="ql-block"> 开学在即,对于即将投入的工作,大家准备好了吗?在返岗开学之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心理调适,教师心理“复位”,学生才可以愉快“开学”。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呢?下面,一起看一看如何做好返岗开学心理调适吧!</p><p class="ql-block">1.调整身心状态</p><p class="ql-block"> 调整睡眠,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为了让在这个假期被打乱的生物钟恢复正常,要提前调整好睡眠节律,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生活慢慢正常化。接纳压力,将计划付诸行动。学会放松,适时进行情绪隔离。</p><p class="ql-block">2.做好正常化的心理预期。</p><p class="ql-block"> 假期打破了以往的作息时间,重新回归学校,学生出现不适应情况是正常的。这样一般化的认知,能让我们在遇到适应不良学生时表现得更淡定,不焦虑,促使我们寻求积极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3.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p><p class="ql-block"> 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如果发现自己在看到学生有适应不良行为(比如上课打瞌睡、开小差,作业完成不了等)时感觉到愤怒、焦虑时,及时调整好心态,避免采用指责、讽刺等消极行为来处理问题。只有自己情绪稳定,才能采取积极的问题解决方法。这样做,也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对立违抗行为。</p><p class="ql-block">4.了解差距,承认差异承认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p><p class="ql-block"> 例如,上课注意力分散的孩子,他的发散性思维可能比较好;写作业很慢,可能代表他思维更深入等等。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学生的差异,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p><p class="ql-block">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面对学生刚开学的种种不适应,教师不要一味地指责,而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从假期状态过渡到学习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之中。 密切关注开学后学生的情绪状况,对情绪异常学生,及时跟进沟通,帮助他寻找问题的原因,并予以心理辅导和关爱帮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面对“开学综合症”,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如果意识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又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都有助于其树立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p> <p class="ql-block">  学校积雪已除,静待春日花开。</p><p class="ql-block"> 编辑:李敏</p><p class="ql-block"> 审核:王伟</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14日</p>

开学

孩子

学生

假期

学习

新学期

家长

心理

心理健康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