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 专家引领促成长——东营市教科院定点联系学校校本课程研讨会在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

刘美钰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增强教师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水平,提高校本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特定于2月14日,在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中小学校本课程展示及研讨活动,东营市教科院办公室刘永富主任(校本课程教研员)、垦利区教研室李增祥老师全程参与,与各中小学教师代表共同研讨校本课程,共话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王靖老师执教四年级同课异构《集中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  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柳玉景老师执教四年级同课异构《集中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  执教课内容虽然相同,但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很不一样,对所教内容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李霞老师以本校为例,进行了《校本课程展风采,科学衔接助成长》经验交流,介绍了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校本课程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让优秀文化开出花、结出果。</p> <p class="ql-block">  垦利区第二实验小学王小凯老师进行展示课《轮滑》。一群学生脚踩轮滑鞋,身穿专业护具,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习轮滑。这项运动已成为学校健康运动的新名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运动和学习空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东营市科达小学邢淋淋老师进行展示课《我和口风琴交朋友》。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歌唱教学为主,所以“口”和“耳”占着主角的位子,随着口风琴的加入,由原来的“口”和“耳”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眼、耳、口、手”多种器官协调发展的音乐课堂,使基本的音乐素质潜移默化的被学生吸收了,充实、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了课堂面貌,大大增强了音乐教学吸引力。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东营市教科院办公室刘永富主任、垦利区教研室李增祥老师进行活动总结。刘主任对展评课例及经验交流表示肯定并进行了多维度评议,同时就学校课程架构和课程理念进行了解读、答疑,对校本程的设置、开发、组织和育人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提出倡议,希望全体上下,共同努力,把东营市校本课程工作做好。</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垦利区校本课程学科教师搭建了观摩和学习的平台,提升了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在校本课程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实施育人目标,是我们推进校本课程的初衷,也是我们实施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我们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双减”核心,继续加大校本课程教研力度,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

课程

校本

垦利

学生

东营市

老师

小学

实验

教师

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