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婺源古道行

夜泊枫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不必过于在乎目的地,而重要的在于欣赏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月11日,周六,应好友东方鹤邀约,计划去婺源中云镇十里桃溪和梅岭古道徒步赏景。时日,绵绵细雨,踏着青石古道,置身山水田园,如同走在一派烟雨濛濛的江南画卷中,真是人随景动,身在画中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坑头村至龙山村约十公里,坑头、和睦、孔村、豸峰、龙山村,均缘桃溪而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年来,作为婺源县的一条非收费旅游徒步线路的十里桃溪和梅源古道,逐渐的被人们知晓和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桃溪,你会感觉自己置身于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桃溪位于婺源县中部,距县城30公里左右,村委会下辖豸峰、孔村、坑头三个古村,发源于鹅峰山的桃溪,是三个村庄的源头之水。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朝广明年间,福建三山人潘逢辰,“洞明文学地理,精堪舆之学”,为避黄巢寇乱,看中了鹅峰山下的风水,认为此地会让子孙兴盛,从安徽歙县黄墩转迁婺源坑头,成了桃溪潘氏始祖,桃溪下游的孔村、豸峰由此繁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坑头,是整个婺源潘氏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建村历史。自古以来,坑头村有“两多”和“两绝”的美誉,“两多”中的“一多”是指这里的文人仕宦特别的多。有句民谣是这么说的:“进士满街走,秀才家家有”。坑头人崇尚读书的风气,从这里可见一斑。另“一多”就是村里的桥特别多。桥与“轿”谐音,意为官多,自然“轿”就多,轿多桥也就多。约定俗成,便是每出一个官就要修建一座桥,九曲十八湾的溪水上,石拱桥就有三十六座半。自宋至清村里一共出了三十七位进士,其中三十六位系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村人允许其各建一桥,以示荣耀;而有一位是花钱捐来的,村人只允许他在村中小坑溪水上建成半圆形卷洞桥,即做成一边是直角,一边是半圆形石拱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两绝”中的第一绝,是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的“老水酒”。这种老水酒,酒味醇厚、香甜顺口、回味悠长、空杯留香、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而且酒精度很低,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坑头的第二绝,便是村民引溪中活水入宅放养的“冷水塘鱼”。由于水质冷,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而溪水富含的多种矿物质中硒含量特别丰富,又使成鱼的脊背变成了乌黑色。冷水塘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汤色像奶,粘稠如胶,又可入药食疗,有“坑头水酒桃溪鱼,官宦餐桌不能离”的说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坑头村还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誉。村谱载:仅明正德至万历年间,该村中进士者就有十一人,任尚书者六人。其中潘璜祖孙三代里出了九位进士,潘璜一人就先后任过吏、刑、工、兵四部尚书的史实,在婺源辉煌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孔村原名孔坊,因村民崇儒尊孔,所以便以孔字作为村庄的名字,希望子孙后代能以孔子以楷模,崇文尚礼,恪守节操,是明代兵部尚书潘鉴和工部尚书潘旦的故里。村中原有牌坊四座,尚书第两幢,祠堂一幢,皇帝钦赐的忠孝友堂一幢,以及张居正题写的“大司空”、“大司马”匾额,可惜都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古建筑虽已被拆毁,可古代先贤们留下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动。在孔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兄弟两人同登进士榜的荣耀。潘鉴、潘旦两兄弟,联袂蟾宫折桂,双双被皇帝钦定为进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孔村的《婺源桃溪潘氏族谱》中,有一篇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题写的序言,从这篇序言里,告诉我们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张居正在没有入仕途之前,在家乡因为祖宗的坟地之事,与人发生纠纷,并被仇家告上了县衙,十分的被动和不利。在张居正走投无路的时候,潘鉴正好被朝廷派往湖北荆州采办木材。张居正拦轿告状,潘鉴通过接触,发现张居正是个人才,于是尽全力帮张居正周旋,保全了张居正的祖坟,解决了张居正的燃眉之急。为此,张居正对潘鉴感激不尽。不久张居正荣登进士,入朝为官,而这时的潘鉴却因为年老多病而去世,张居正还专程来婺源潘鉴墓上祭酒扫墓,凭吊这位恩人。后来潘鉴的儿子潘子温来京,恳求张居正为潘氏族谱作序,张居正回想这段往事,不由感慨万分,欣然为婺源潘氏作谱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豸峰处于山水环抱之间。村落四周有翠林密蔽的回龙山、雕楼山、庵堂山、笔架山。桃溪水北向南流蜿蜒至豸下湾时,似玉带般经村北绕过,然后再穿过维新桥出水口。村落夹在山、水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领队东方鹤为让我们看到豸峰村建的最精致的成义堂,提前联系了豸峰村村委员潘先生,潘先生也特意从10多公里的家里赶过来,早早在村里等候着我们。待我们一到,他立即打开祠堂,让我们进去参观,并如数家珍的讲解成义堂与资深堂的前世今生。从他喜悦的脸上看得出来,以祖宗建的这么精致的祠堂,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村落的形态,从平面上看大致呈圆形,似一面“铜锣”,西侧的豸下湾则是一根锣槌。村中房屋虽紧凑有序地建造在一起,但全村的道路却蜿蜒曲折,变化多端。村民相信,弯曲的道路可以“藏风聚气”、留住财源。人们在无形中似在坚守一个理念,那就是村中无直街是为了避免“铜锣”裂缝,村内不掘井是为了不使该“锣”有“哑音”,村落设置曲折的巷道,除了避免“碎锣破边”的禁忌外,也利于防御外来的侵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按《桃溪潘氏豸峰支谱·基图》记载,豸峰村兴旺时,宗祠除总祠“企贤堂”外,另有“棣辉堂”、“成义堂”、“立本堂”、“承志堂”、“诒远堂”、“养源堂”、“尚义堂”等9座分祠。村民在敬奉先祖的同时,还修建了各种神庙加以祭拜,以祈求百福、消百灾。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村北的“成义堂”,前临桃溪水。入口处两侧建有八字照墙,门头上刻“簪缨世胄”四字;门屋为顺应沿河地势,与主轴线偏转了一个角度。祠内建筑装饰丰富,仅斗拱就有米字形、斜拱等近十种。最为精彩的是寝殿底层,正面月梁两端的梁托是倒爬着的木雕狮子,惟妙惟肖。大厅天花正中,有一螺旋形斗拱构成的覆钵藻井,堪称一绝。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成义堂的右侧是“资深堂”。祠堂三进三开间,前宽后窄,略成梯形平面。门楼类似“五凤楼”形式,有三门,立面为牌楼式门楼。整个祠堂内部的装饰非常华美,光柱础就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莲花形等6种之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豸峰村落,可以看出:传统的聚落,构成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的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知不觉中抵达龙山村已是中午了,在龙山村一农家餐馆聚餐后,休息片刻,司机去孔村取车,剩下的人,沿着桃溪古道徒步,向孔村进发,与车汇合,继续徒步梅岭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甲路沿乡间公路往西,久未出现的茶亭,又开始一座一座地出现在公路旁的田埂里。甲路、梅源至冲田的梅岭古道约9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茶亭的位置可以让人推测出:古道基本就是挨着公路的,只是公路修好后,青石板被挖走,古道也就消失在了田埂里,茶亭因为失去作用,也随之荒废。经过梅春村,见尚有完好的石板道穿村而过,显然,这就是原来的徽饶古道。从梅春再走三公里左右,就来到梅源村,前方有一新建的木质门楼,上书“梅岭”,意为进入了“梅岭古道”的范围。沿着乡间公路进入梅岭古道徽州古道的部分路段,常以某个标志性山岭来命名。梅岭古道就是以古道处梅源岭而取其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梅岭古道属于整个徽饶古道的一部分,具体指的是从梅源村行走梅岭,翻越梅山的这样一条道路。自从梅源到赋春镇的公路修成之后,这条古道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已是罕有人至。梅源是婺源小有名气的知青文化村。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批知青曾经在这里开荒种地,现在村里正在打造知青特色的旅游文化。村里各处墙上,写了很多特殊年代的标语,村中还有知青生活陈列馆。离开梅源村,穿过村口的茶亭“福仕亭”。沿着石板道逐渐进入山野,也意味着正式踏入了梅岭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梅春、梅源、梅岭,一路走来都有个“梅”字,难道是和杨梅有关?经查阅,果然,据《婺源县志》载:“县西百里旧名梅山,山产杨梅。去梅山十里许,为徽饶通衢。”在梅源村时,天气尚好,一进入梅岭,开始小雨,于是非常后悔刚才没在甲路买上一把油纸伞。好在这一段古驿道周围,都有树荫可以遮雨。之前经过“及第亭”后,已走了一段山路,前方几百米处必有茶亭,于是快步冒雨往山上爬。梅岭没有浙岭那么高,很快就来到了岭顶的“悦来亭”处避雨。亭子周围几株梅树,经历寒冬,在雨中傲然绽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过去,徽州人从这条山道上,要把茶叶、竹木等山货运出,再把粮食和日用百货运进来。山里天气阴晴多变,如果不设置避雨之处,会给来往的路人和商队造成很大损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茶亭里的长凳上坐下,抖落衣服上的雨水,好好打量起这座茶亭。“悦来亭”建在梅岭最高处,近年来有所翻新。亭内两壁上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而顶部的梁柱上则写了一些充满年代感的标语。茶亭里避雨时,忍不住想象这里曾经熙攘热闹的景象:青石板铺就的驿道,往来繁忙,行走着名流商贾、贩夫走卒、赶考的书生。下雨天是茶亭里最热闹的时候,南来北往的旅人聚集一亭,喝着热腾腾的茶水,交流着驿道上的信息。半小时后,雨渐变小,沿着悦来亭后面的古道开始下山。这一段的青石板路建造得非常规整、大气。每一块都足有两米多长,七八公分高,比在浙岭走过的那段石板路还要宽阔很多,完全可以称得上“甲等大道”。梅岭古道上两米多宽的“石板岭”,保存得非常好,后来得知,从悦来亭到积庆亭这一段平整宽敞的青石板路段,叫“石板岭”,是由当地的徽商布施修建的,一共八百八十八级。因为山多地少,生存资源匮乏,从前徽州人从十几岁就要背井离乡,出去学徒做生意,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古道是走出大山连接世界的唯一方式。那些赚到钱的徽商,为回报家乡,往往会从外面买石头,请人加工凿成石板,再运上山铺成路,方便后人。这些每片厚度一样的青石板,在机械化并不发达的年代,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如今很难想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完这段“石板岭”,之后的路逐渐出山。穿过石亭,又见石板铺成的古驿道在碧绿的稻田中间延伸,它和远处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一起,组成了一幅山水田园图。梅岭脚下的冲田村,为赋春镇所在地。这里是婺源的西大门,距离景德镇浮梁县的界首村,只有十几公里路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梅岭脚下的稻田里种满了油菜花,远处是冲田村。绵绵春雨后,烟雨濛濛,云雾缭绕在半山之腰,山峰若隐若现,白墙黛瓦,一片片绿油油的油菜花,好一幅美丽的烟雨山水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后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除了拥有绝美的四季景色,还有数百年甚至千年的的古驿道交叉纵横,遍布全县。十里桃溪和梅岭古道只是其中较为精华的两条。这些古驿道是旧徽州经商外出的必经之路,驿道有的穿村而过,有的沿崇山峻岭盘桓而上,所经之途青山绿水、风景怡人。古道集村落、古桥、古亭、峡谷、瀑布为一体,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身临其境于古驿道之中,无不为古人的坚韧不拨和聪明才智所感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字来源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