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多例肺部肿瘤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

张燕

<p class="ql-block">近日,驻马店市中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岳军主任团队为多例肺部肿瘤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单孔胸腔镜技术,不仅实现了治愈的目标,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这个肿瘤高发、谈癌色变的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心关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问题。</p><p class="ql-block"> 想必每一个去过医院检查过的人都有着这样的体验:手捧一张印有“肺部结节”或“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CT诊断报告,望着单子上天书般的描述忐忑不安……此后的生活中也因此多了一份“牵绊”,开始茶饭不思,开始心神不宁。想要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又被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心胸外科“掏心掏肺”的恐怖画面而吓退,纠结不已…… </p><p class="ql-block"> 那么肺上的结节到底严不严重呢?什么样的结节需要随访?又是什么样的结节需要手术治疗呢?</p><p class="ql-block"> 简单的说“肺部结节”只是肺部微小病变的统称。其中包含肺良性病变,以及磨玻璃样变(GGO)/磨玻璃样结节(GGN)。后者因为其存在着极大的恶性肿瘤风险,因此便成为了患者们及其需要关注和重视的病变征象。</p><p class="ql-block"><b>我国肺癌高危人群</b>,<b>推荐进行低剂量 CT 筛查:</b></p><p class="ql-block">年龄≥ 40 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 20 包年(或 400 年支),或曾经吸烟≥ 20 包年(或 400 年支),戒烟时间&lt; 15 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p><p class="ql-block"><b>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b></p><p class="ql-block">(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p><p class="ql-block">(2)密度均匀或变淡;</p><p class="ql-block">(3)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p><p class="ql-block">(4)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lt;15 d;</p><p class="ql-block">(5)实性结节病灶 2 年以上仍然稳定,但这一特征并不适用于 GGN,因原位腺癌(AIS)和 MIA 阶段的 GGN 可以长期稳定。所以这里定义的长期指需要超过 2 年或更长时间,但究竟稳定时间多长提示良性,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p><p class="ql-block"><b>肺结节在随访中有一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b></p><p class="ql-block">(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p><p class="ql-block">(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p><p class="ql-block">(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p><p class="ql-block">(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p><p class="ql-block">(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p><p class="ql-block"><b>哪些肺结节需要处理?</b></p><p class="ql-block">1、个体因素:年龄35-75岁、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史(>30年,或戒烟年限<15年)、或特殊职业接触史(石棉)、或长期生活在环境烟草烟雾(environment tobacco smoke,ETS)等高风险人群。</p><p class="ql-block">2、肿瘤因素:(1)纯磨玻璃结节&gt;10mm且持续存在;PSN&gt;8mm,实性成分>6mm且持续存在;实性结节&gt;8mm,高度怀疑恶性;(2)动态随访后稳定或快速增长(长径或实性成分新发或增长1.5-2mm)者;(3)恶性征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部分实性;(4)位于肺外1/3的纯磨玻璃结节可以楔形切除,位于肺中1/3的PSN可以肺段切除,位于肺内1/3的实性结节可以肺叶切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