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有选自网络的,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贤埋骨地,黄土何其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每静静赏读或是在心里默默吟哦这些诗文,膜拜之感,敬仰之情总是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退回到去年九月的那天,我们好友四人相约要去范仲淹墓园看一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天真不错,一个漫长而炎热的夏季已然过完了。7时30分左右我们出发时,轻风吹拂,无比舒爽。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洛阳的蓝天一直都是春夏半年好秋冬半年特不好。那天,因为有爽风,天更是如水空明般地清澈晶莹蔚蓝,浮云很淡,丝丝缕缕零零散散的,似旧时人家的炊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人中我是第二次前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大约是在五六年前吧,是在一次和老乡同出游玩的归途车行之中,我不期然得知了公路侧前方陌野里的那一片森碧是范仲淹墓地。对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此前,我真是一点也不知道此事。我当即提议开车拐弯去那看一看。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墓园还是以庙园的名义存在的,入门还要买票,大概是每人20元。记得,那天我们到达的时刻正值午饭,园子里外尽显寂寥。看庙人是个老年妇女,她说再晚几分钟她就要锁门离开了,还说,让我们看得快一点,她要去吃饭了。好像最后她也没让我们买票就让我们进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第一次只是匆匆一瞥。 但是,我知道了它离洛阳市区虽然并不远,但要再去并不容易,因为,墓园是在一片山野地里,那儿不通公交车,乡村道路也不是太好走。所以,要去还必须是自驾,而我们四好友无一人摸过方向盘。只能求助于李同志了(我的另一半)。李同志真的不错,没有推辞,他开车拉着我们完成了满心期待的那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行了一个多小时吧停在了范园外的小广场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墓园,位于洛阳市东南方向万安山南侧,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南。距洛阳市区15公里, 墓园前不远处郑少洛高速飞架而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墓园分前后两域。前为范文正公及其母秦国太夫人及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正中是一条宽坦笔直的神道,中后部有祭祠一所。后域为次子,三子,四子及子孙四五代墓。前域墓园现已挂牌为《范园》,占地30余亩,植有500多株苍翠的古柏。作为宰辅墓地,其规模之宏大也是不多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墓园前的小广场挺简易的。广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尊汉白玉立姿范文正公塑像。塑像身形伟岸,头戴官帽,身穿官服。一手持书卷,一手略略后背。面容沉静睿智,凛然正气,忧国忧民,思接千古的神情让人肃然起敬。 塑像底座上的文字是:</p><p class="ql-block">“范仲淹(989~1052),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祖籍江苏吴县,字希文,追谥文正,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基座另一面的文字介绍了塑像是近年伊川县一个范氏后裔企业家捐资竖立起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塑像近前是文物标志牌,上书:“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范仲淹墓 ” ,及落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墓园参观我们依然是唯一一行人。老李已打头先去看墓园开门着没有了。果然,大门紧锁,可能也与疫情期间有关吧。老李赶忙去找人。刚好,他看到从墓园侧门出来了一个女同志像是管理人员,他赶快过去向人家说明了来意。这个女同志二话没说马上返身回去拿了钥匙走到正门处给我们开了园门。不知道从何时起,范仲淹墓园已经挂上了一块《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的牌子,参观墓园已经不再买票了。我们入园后,那位女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出去时走侧门就行了,侧门一直有人,然后,她就出去了,从外面把门又锁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范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间的石坊。坊柱上有对联,“嵩少青山高道德,涧瀍碧水潔蘋蘩”, 正中坊额的四个大字是“高山仰止”。虽然石坊曾经严重残损和后来修补的痕迹很显眼,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扑面而来的古朴庄严及厚重。石坊后面平台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一字一块,十分醒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道两侧排列着一对一对的石像生,有石羊、石狮、石虎、石翁仲等,同样有受损和修补的痕迹,有的风化已经相当严重。一个用玻璃罩保护起来的武官石像生,应该就是北宋遗物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祠位于神道尽头,是在一座小院子里。祭祠是一座坐北朝南三间带小耳房的建筑,里面正中是范仲淹坐姿塑像,头戴长翅官帽,身披金绣斗篷,塑像正上方是光绪皇帝御笔匾额“以道自任”。塑像前有范仲淹简介:</p><p class="ql-block">“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进士,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苏州知州、右司谏、陕西经略副使、天章阁侍制、参知政事等职。任职期间他因直谏多次被贬官降职,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始终不改。他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一位着意革新的实践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永远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祠院前有一块小平台,左右两边竖立着几通高大的石碑。石碑都盖着青砖碑楼,碑座是一个个神力无边的神兽赑屃,其中一个赑屃座已严重损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资料中得知,范园里有五六通石碑十分珍贵,它们大多是明清两代所立。其中最为珍贵的当然就是著名的《神道碑》了,该碑确凿无疑宋代所立,它静静矗立在范仲淹墓莹前一千多年了。神道碑全称“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宋仁宗亲篆碑额“褒贤之碑”四个大字。史书记载,当年,宋仁宗听说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命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范仲淹为兵部尚书,亲撰神道碑篆额。铭文由欧阳修撰写,洋洋洒洒两三千字,记载了范仲淹一生坎坷而不平凡的事迹,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碑刻书丹为范仲淹好友,书法家王洙。隶书字体,俊逸端庄。整座碑刻文精字美,相得益彰,有三绝之称。眼下,神道碑已有了民国时期增修的精美碑楼,碑楼正面是通高两层玻璃屏幕,下层玻璃屏可开合,平常时日加锁密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碑近旁那一围静静默默的黄土就是范仲淹墓莹了,墓前石碑上书:</p><p class="ql-block">“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墓”</p><p class="ql-block">为雍正五年所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范园重点是看那些有文字的文物,但是,这对我们并不容易,因为其大都是文言文。有时候一个字,一句话就难住了我们老半天。老李的主要精力当然是投放在了拍照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祭祠里的墙壁上书有《苏幕遮·怀旧》、《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以及范仲淹的政论、奏疏等名篇及佳段,其《苏幕遮·怀旧》是以毛泽东手书的形式展示的,十分美观。墙壁高处悬挂着多块黑底金字匾额,西面墙上有范氏族谱及范仲淹年谱等文字。我们一字一句逐一认真学习欣赏,时不时,四人竟不约而同地低声齐读了起来。《岳阳楼记》没有断句,我们互相提示。其它段落拿不准的字音字义我们互相订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痴如醉,如赴盛宴,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老小学生,然而,又一个共同感受是太过瘾了。此四人为:刘老师、张木霞、李建娥、王锦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匆忙,人生不期,我们四人有幸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相处了三四十年,现在我们都已退休。欣喜而开心的是,我们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习惯和热情都没有褪色,没有减弱。我们都喜欢看《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人物》、《朗读者》、《诗画中国》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或大家名家的节目。平日闲暇相聚,我们常常互相交流,互相探讨,进而互相感慨。每每如此,又不无遗憾地感慨我们这一代人的读书年代实在是太虚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拿我来说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段生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闺女。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人。我的母亲,我叫娘,细密干净,矜持端庄,一字不识。我的父亲上过学,能把他当生产队保管每年每年实在不能算繁多的账目(但也是账目啊)记得一清二楚。而他们,父亲,我喊 “辈”,和娘,都抛我而去实在是太早了!这是我心中三、四十年来毫发不可触碰的痛!父亲会打算盘,清晰地记得煤油灯影里父亲糙粗的手指在算盘珠上跳动。父亲的识字仅限于此。我清楚地记得,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每年每年唯一唯一的一本书就是新买一本万年历,其它再无任何片纸墨字踪影,我从没有从大人口中听到过一句诗文,我没有说一个字假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稍稍长成人六岁多时坐进了教室开始念书了,记得娘还不无担心地说过“抹角还不会梳能上成学!” 这样的话。那时候,农村人的生活十分艰辛,农村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城乡差距相当之大。条件所限,农村人绝大多数对娃们念书不重视,对待女子们念书更是一种不能让外人说是睁眼瞎就行了的想法。那时候,我们生产队和我年龄相邻两三岁上下有七个女伴,其它四个女伴都只上了一两年,或两三年学就不上了。有两个女伴和我一起上到了初中毕业,而最后,只有我一人在辈和娘的支持下幸运地读完了高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上学时实行的是小学四年,完小二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十年制高中毕业体系,与现在的十二年学制大有不同。文化大革命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的,其后度过了整整十年的特殊学校教育时期。高考中断,学生在学校学习,功课以及各种活动都是以政治为中心,以学工学农为先导,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是点缀点缀。我们几个好友聚在一起曾经相互确认过这样一件事(因我们不是同一地方人),我们互相问:</p><p class="ql-block">“你上高中的时候上过历史课没有?” </p><p class="ql-block">答曰:“没有。”</p><p class="ql-block">“上过地理课没有?” </p><p class="ql-block">答曰:“没有啊!你上过?” </p><p class="ql-block">答:“没有。”</p><p class="ql-block">“我也没有。”</p><p class="ql-block">最后得到的答案竟是我们上完初中高中竟齐刷刷没有上过一天历史课,没有上过一天地理课。真是不可思议,真是无比遗憾无比无奈的一代文化大革命学生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聚在一起交流聊天,常常搞不清中国历史、朝代、年代以及人物等等问题。人们常说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是璀璨的文化思想田园。我们也一起互相确认过上学时到底学了多少篇真正的文言文,大家互相提示,补充,回忆,最后集中起来的也就是《劝学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游褒禅山记》、好像还有《鸿门宴》吧,把《东郭先生和狼》这样的也算上最多超不过十篇,我们再也想不起来其它的了。据说,现在,孩子们上到高中毕业学习的唐诗宋词,经书美文在百十多篇,这还不算课外阅读所学。不由人仰天长叹,可怜我们一代学人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待续</p> <p class="ql-block">续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醉翁亭记》、《滕王阁序》、《孔雀东南飞》、《琵琶行》、《长恨歌》、《楚辞》、《论语》、《庄子》、《红楼梦》等等等等选篇选段均一无所知。唐诗只记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宋词那就更不用提是零了。什么唐宋八大家,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等等等一概不知,更更不要说什么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了。写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那你们那会儿上学是干嘛的?那你们那会儿上学都学了啥?我真是说不清楚,不过,数理化高中时还真算是整整学了两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日和一个好友聊天,她提到她的外孙女上五年级,语文课本里已经有《红楼梦》选段了,让我唏嘘不已,真是回首往昔,天壤之别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认为,如果要把我自己真正算做一个读书人,那恐怕是要从四十岁以后算起了,就是说要从儿子上大学走以后算起。或者再准确点说,是要从退休那一年算起,因为,在此之前,自己的一切一切,其真真实实就是为了有个吃饭的饭碗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题扯得太远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续前,感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范园,我们怀着无比恭敬无比敬仰的心情参观,参拜,学习,瞻仰,不知不觉整整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整整一上午范园里我们是唯一的参观者。园里遍植的柏树不算很古老,不算很茂密,但一棵棵沉静肃穆,静静矗立,似在一步步引导着我们。碧空如洗,山风清扬,山乡的风真的好清爽啊,清爽中氤氲着夏末初秋无边旷野里稼禾将熟未熟的特殊清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一生的事迹我没有能力为大家尽述。但是,参观范园有两个绕不开的话题,一是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有介绍说他写此文并不是在洞庭湖之地,那是在哪里呢?第二个问题是,史料记载,范仲淹原籍陕西,后世祖籍是现如今的江南苏州。范仲淹毕生从政,或在朝或在野,但他从没有在河洛地区做过官,他去世是在赴任途中的徐州,那他为什么会最终安葬在洛阳伊川万安山下的这片黄土地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在此,我想把《岳阳楼记》再全文抄录一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才是锦绣文章啊!字字珠玑,句句华茂,文情并放,节志高远,其千古传颂,万代流芳必将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是,范仲淹写作此记时其人真的不在洞庭湖,也不在岳阳楼处,他也并没有专门为此去往那里一趟。他的这篇千古美文是在邓州知州任上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邓州,即现在的河南南阳邓州市。现在,邓州市有一个占地211亩,国家AAAA级景区,即花洲书院。这儿便是《岳阳楼记》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五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因《陈乞邓州状》,而实则是被贬嫡到邓州任知州了。虽是贬谪,但是范文正公为国为民的情怀依旧。他在邓州期间,为振兴教育创建讲学堂。当时的讲学堂五进四院,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等建筑组成。并且,范仲淹还率先垂范出资在讲学堂东侧兴修百花洲,重修览秀亭,花洲书院即因百花洲而得名。现在,花洲书院景区里清代建筑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和景范亭等保存完好,这处名胜还没有去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翌年,他的同年及好友藤子京派使者送来了一封洋洋洒洒六百字,言辞诚挚恳切的信件,并随信附了一幅《洞庭秋晚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藤子京的恳托范仲淹并没有马上动笔。据记载,直到差不多过了三个月时间,一场久违的大雨终于降落在久旱的邓州大地上之后,九月十五这天,范仲淹百味俱兴,万千感慨,他信步来到了花洲书院的春风堂里,展纸走笔,神思泉涌,心绪如潮,一口气写下了这篇气贯云天,辞采清丽的《岳阳楼记》。就这样,一个江南名盛与千里之外的中原大地产生了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岳阳楼记》是整篇美不可言的,而且,千百年来,又尤以文中抒发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政治情怀为后世千古传颂,它出自于将近六十岁时的范仲淹之手笔绝不是偶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饱读诗书,《划粥断齑》讲的就是他的故事。他的从政誓言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三贬三荣。他宽厚仁爱,教子扶危。他锐意改革,以民生为怀。他严谨治学,举贤任能。他戍边西北,征讨西夏 。他一生留诗305首,词7首,留有《范文正公集》。他的朋友圈里有藤子京、晏殊、周敦颐、范雍、梅尧臣等,欧阳修是他的后来,苏轼为《范文正公集》作序,王安石曾日思夜想拜谒范仲淹。还有一员武将朋友圈是韩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据学者考证,范仲淹幼时曾随其继父在洞庭湖一带的安口生活了大约三年时光。其时,继父担任安口知县。安口即在洞庭湖西北,与岳阳一样,都曾是汉唐古镇,也都是临湖之城。所以,范仲淹是有洞庭湖诗文创作基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就来说说范仲淹墓地为何选择在此处,从中我们可以真切感受范仲淹坎坷的一生,真切感受早年社会独特的人情冷暖和绵长而温馨的亲情世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家族世代为官,据史料记载,范氏先祖曾在唐武则天朝当过宰相。范仲淹父亲是个小官吏,但是,不幸的是,在范仲淹二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范仲淹是父亲的续弦谢氏所生,其上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范仲淹生母面容姣好,出身贫苦。其父去世后,范氏族人只接受范仲淹的兄长而不接受孤苦无依的范仲淹母子。无奈,范母携儿改嫁小官吏朱文翰。在朱文瀚家,范仲淹用的是“朱说”(yue)的名字,此名他用了二十多年。范仲淹继父是个富户书生,他为人厚道,待仲淹母子相当不错。继父教小仲淹识字抚琴,如同己出关心照料。但是,继父是丧妻续娶的,他的原配子女排斥谢氏母子。朱家当时是当地富户,因而朱家兄弟常常浪费不节。在仲淹20岁时,有一次,仲淹劝止,朱家兄弟不乐,曰:“ 我自用朱氏钱,何予汝事?”仲淹,其时还叫朱说,闻言惊骇。最终他得知了自己身世的隐秘,原来自己是苏州范家之根,这些年来一直是靠继父的关照在度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事对范仲淹刺激和震动很大,愧愤之余,他决心脱离朱家,自立门户,待卓然立业,来接母亲奉养。范仲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朱家,母亲急遣人追赶劝阻和朱家的慰留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范仲淹流着眼泪,带着寥寥物品到了商丘应天书院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天书院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我第一次参拜范仲淹墓地就是去商丘游玩并参观了应天书院之后),它是宋四大书院之一,而且是离京城最近的书院,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苦读五年后,终于考中了进士。起初,他被任命为一个九品小官。从此之后,他把母亲接到身边侍奉,母子二人再也没有分离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知道了身世,既然自己已经学有所成,范仲淹就带着母亲一起来到苏州,他渴欲回归范氏家族,但没想到遭遇到的却是家族的拒绝和讥讽。范氏族人中有人认为他既然随母改嫁改了它姓就不能再归复原姓,也有人是怕他复姓归宗后想要瓜分范氏家产,这让范仲淹很是伤感。他原本是想光宗耀祖,没想到遭到的是族人的为难。事情一直拖了数年,最后还是在他反复说明“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 ” 后,始得到“许焉”。其后,范仲淹又上书朝廷请求复姓改名。终于,天禧元年,宋进士朱说经朝廷准奏,正式更名为范仲淹,字希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夫人去世了,料理母亲的后事,把母亲葬埋在哪儿成了范仲淹的心头隐痛。当时的宋代社会,封建礼教,宗族礼法,三纲五常等等是正宗观念。按当时的观念,他的母亲迫于生存,带着襁褓中的他“再适长山朱氏”,那就是说她已不再是范家的人了,她改嫁了朱家。而她虽是朱家的媳妇,她的儿子又复了范姓。如此这样,母亲既是能进得了朱家祖茔,但对范仲淹来说,他在百年之后就不能陪葬在母亲身旁了,这对“性至孝”的范仲淹来说是根本无法接受的。所以,把母亲安葬于何处成了范仲淹那段时间最大的难题。据说,范仲淹先把母亲葬在了妻子的娘家所在地,也就是商丘应天府书院附近。当时,范仲淹为母守制三年也在应天书院讲学。据说,范仲淹还为此大病一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其间,范仲淹到登封的嵩阳书院当过“客座教授”。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一样,是北宋四大书院其一其二,此时的范仲淹已经是声明卓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商丘到登封要路过伊川。有一次,范仲淹在伊川万安山下拜谒姚崇墓受到了极大启发,他第一次产生,并也最终决定了将母亲移葬于此地。公元1031年,范仲淹在姚崇墓侧买地,将母亲从商丘迁葬到了此处。据说,为了不使母亲孤单,他还特地亲书了一块父亲范墉的墓志铭一同葬入母亲墓中。”原来,唐朝名相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而不幸的人生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也是改嫁,到了一个黄姓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母亲:“百年之后欲与父合葬?”其母答曰:“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相知。”姚崇明白了母亲的心思,将母亲葬在了洛阳万安山下,而百年之后他及子孙也长陪在了母亲身边。至如今,姚崇墓园和范仲淹墓园遥遥相望,仅仅不过几百米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范仲淹的人格魅力从他对待家人可一斑而窥全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仲淹自从入仕做官以后就一直没有忘记朱家的恩惠,他一生一直与朱家兄弟子侄书信来往密切,不遗余力地给予朱家回报。他曾奏请朝廷把自己获赠的功臣阶勋恩命回赠给继父,并被恩准了继父的祭礼。平常时日,他对朱氏子侄也颇多关照,严格要求,荫恩入仕,与家人一视同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范仲淹还没有忘记他在继父家成长的那片故土,他怀念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怀念那里的父老乡亲和同窗学友。终于有一天,范仲淹回来了。故乡的父老乡亲闻听讯息,扶老携幼迎至城外十多里处。轻车简从的范仲淹早早已下了车,迎向父老乡亲,与他们一一亲切相见,并大礼参拜。嘘寒问暖、畅叙别情的场景,令范仲淹感慨万千。他即兴写下了一首情真意挚的《留别乡人》诗:</p><p class="ql-block">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p><p class="ql-block">百花春满路,二麦雨随车。</p><p class="ql-block">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p><p class="ql-block">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范仲淹出将入相,越来越官高位尊后又是怎么对待范氏族人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记载,皇祐元年(1049)八月,范仲淹前往杭州赴任途中经过苏州,与兄长范仲温商议,决定拿出多年的薪俸积蓄,购置良田十顷,在姑苏老家创设了义庄,以赈济宗族亲友。范仲淹亲力亲为,专门制定了《义庄规矩》,使义庄得以良好运作和长久维持。以至于范氏义庄后来救助的范围已经有了社会意义。范仲淹去世后,范氏义庄在他的二儿子范纯仁的手里又得到了持续完善和发展。范纯仁继承了其父遗志,家风不坠,谨遵父训,廉俭如一,政风清廉,最后官至宰相,超过了父亲。他把得来的俸禄,大部分拿来增广义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噫嘻!有一句话说,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最后,把自己的两篇临习作品附于篇末,以表达对圣贤的无限敬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p><p class="ql-block">《苏幕遮·范园四友学游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云天,沃野地。青帐满目。目明柔肠醉。万安不语坡连村,稼野有情,更在山峦外。</p><p class="ql-block">慕先贤,愧往昔。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风爽陌艳休独玩,欢情笑语,同趣无言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p><p class="ql-block">此作于一次有山有水有田园有农家的游玩后,许多年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幕遮变·彩云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彩云天,碧玉地。群峦卧波。波上轻烟翠。天展锦绣山堆玉。村落小小,且随夕阳睡。</p><p class="ql-block">摄影心,爱为魂。寻寻觅觅。光影总是醉。镜内画图无限情。山乡风景,处处翻新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彩云天,碧玉地。群峦卧波。波上轻烟翠。天展锦绣山堆玉。村落小小,且随夕阳睡。</p><p class="ql-block">生于乡,长于野。祖祖辈辈。耕织乐和累。田园风光旧曾谙。农人情味,而今撞心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初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