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细心陪伴健康成长—范璧小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轻灵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们:</p><p class="ql-block"> 浓浓的年味渐渐淡去,又是一年春好日。开学已经一周了,孩子们也在慢慢调整状态。我们应如何协助孩子在和煦的春风里放飞梦想,在温暖的土壤里种下希望,使之积极调整身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度过新的学期,健康平安度过新的一年呢?学校提出以下建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b></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永远不退休的班主任。一个优秀的家长,抵得上10个优秀的老师。如果父母当了“甩手掌柜”,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树立榜样作用,如,养成科学作息时间,合理使用手机,不玩网络游戏,保持好学的心态.....家长以身作则,教育才更有说服力。孩子耳濡目染,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容易养成。面对新学期,孩子也更能从容从假期生活过度到紧张的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二、积极鼓励</b></p><p class="ql-block"> 开学初,许多孩子还没从春节假期的舒适中回过神来,一想到即将面临的学习任务难免产生抵触情绪。作为家长,不要说:“家里舒适的生活结束了,接下来艰苦的日子要开始咯!”可以说:“学校的环境也许不如家里舒服,但学校的快乐也是家里享受不到的。”不要说:“你在家里大家都宠着你,到了学校看你怎么办!”可以说:“再过几天就开学了,马上就能和小伙伴相见了,你们又能扎堆在一起聊喜欢的运动,也可以一起互相监督学习,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多开心啊!”积极的话语让孩子面对新学期焦虑降低了,心情愉悦了,动力更足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引导合理宣泄,优化情绪</b></p><p class="ql-block">1.鼓励孩子跟朋友、家人、同学交流。交流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释放情绪方式,在学校,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在家里,可以寻求长辈、亲友的帮助;在社会上,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电话、社区志愿者等人员的帮助。</p><p class="ql-block">2.鼓励孩子写日记或周记。要学习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述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p><p class="ql-block">3.鼓励或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减压,事半功倍。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和方式,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消除大脑疲劳,让身体动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拒绝暴力,营造和谐氛围</b></p><p class="ql-block"> 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有研究表明,在家里遭受暴力特别多的孩子,社会犯罪率更高。在学校辅导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多数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家庭伴有长期暴力行为。所以,合理调节情绪,规范自己言行对家长而言尤为重要。营造和谐家庭,首先应避免长期紧张压抑的氛围,每天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家人之间聊聊趣事;其次,花些时间经营夫妻关系,避免当着孩子的面直接争吵;再次,如果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了,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都不会减少对他的爱,保护孩子的安全感。最后,工作中的消极情绪请勿带回家中,因为情绪是会“感染”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尊重孩子,保护人格尊严</b></p><p class="ql-block"> 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尊严,这比纠结对错更重要。维护孩子的尊严,教育才能达成效果。作为父母,不随意开孩子的玩笑,不在公共场所打骂孩子。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过分谦虚也会伤害孩子的尊严。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聊天:“我们家孩子不行”“比你家孩子差远了”这种对话,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就是在蓄积他的潜在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六、重视心理,识别异常信号</b></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出现:对校内外的等各项活动不感兴趣;个人卫生状况非常糟糕,毫不在意自身形象;总是紧张焦虑、睡眠不好、精力不济;常有情绪沮丧、自责等低落表现;把一些重要物品委托身边的人;有自伤自残、透露轻生意念等等现象,请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加强跟孩子的沟通,表达关心,同时将孩子的情况告知学校,并为孩子寻求心理帮助。</p>

孩子

家长

学校

家里

暴力

心理

情绪

帮助

学习

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