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六班主题探究活动——《神奇的过滤》

南雄市机关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自然之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历史之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成人之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是成人之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刘晓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主题缘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源,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幼儿都会与水不期而遇。水对幼儿来说仿佛就天生有吸引力一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某天,在活动完喝水的时候,多多小朋友突然说:“老师,水是怎么来的呀?”由此,教师组织孩子们开展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河里、天上的雨、水龙头里、大海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实际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中班幼儿有着活泼好动,用行动去感受、了解和探索身边事物的年龄特点,而水又是幼儿非常有吸引力的事物,本主题以“我们喝的水是哪来的”为驱动性问题,旨在帮助幼儿乐于探究、善于反思、勤于创造,以获得学习和创造的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持续发展赋能。</p> 实录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天,孩子们刚从户外活动完回课室喝水,多多小朋友突然说:“老师,水是怎么来的呀?”教师想了想,决定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喝完水后分组讨论,在讨论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河里、天上的雨、水龙头里、大海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晨晨:“可是河里的水不能喝,我们喝的水是很干净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多多:“那我们喝的水是怎么来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问题一出,孩子们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鑫鑫:我们喝的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上下雨,拿水盆接起来,就是我们喝的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空气中有很多脏东西,雨水也很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晨:那会不会是小溪里的,我老家的小溪看起来很干净,我爷爷他会直接喝小溪里的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猴子:我妈妈说不能随便喝河里的水,因为很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晨:可是看起来都很干净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孩子的疑问,我决定模拟一下河水,给孩子们观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铭铭:河水看起来黄黄的很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萱萱:你不要搅拌,一会河水里的脏东西会沉下去,上面的水就干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果:自来水和我们喝的水好像没有什么区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铭铭:那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可以来验证自来水是不是干净的,谁想来帮帮我?</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水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但是河水对于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距离”,本来教师想让孩子自己去搜集河水,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教师模拟了河水,孩子在看到模拟的河水之后也很兴奋,纷纷仔细观察着“河水”,并发现,小溪里的水看起来干净是因为没有去搅拌,实质上并不是干净的水。在这个活动中,孩子发展了观察能力以及交流能力,通过孩子们提出的疑问,我采用让孩子亲自操作的方式,让孩子直面的感知自来水的干净与否。</p> 实录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看着脏兮兮的洗脸巾,孩子们纷纷捂住嘴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脏脏的好恶心啊,原来自来水那么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晨:自来水里面有好多我们看不见的细菌,还有新冠病毒可能也在里面呢!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萱萱:那我们喝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卿:应该是天上下的!我们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这样我们就有很多的水喝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了少卿“天真”的想法,刚好这段时间雨水也比较多,于是,教师布置了“收集雨水”的小任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纷纷把自己收集好的雨水带来了学校,孩子们仔细观察着自己收集的雨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吨吨:雨水里面有黑色的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悦悦:我的雨水里面还有“小虫子”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芷汀:雨水也太脏了吧,肯定不能喝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卿:那我的喝的水到底是怎么来的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孩子们的七嘴八舌,我决定让他们回去做一个“亲子调查”。</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孩子们对未知或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疑惑的时候,与其直接给他们答案不如支持他们进行探讨,抒发不同的意见,延伸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思考。在孩子们意见始终不统一得不出结果的时候,教师用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通过行动去寻找答案,同时发展幼儿的表征以及实践能力。</p> 实录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孩子们都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对于老师昨天下发的调查表,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在上午的谈话活动中,孩子们都各抒己见,分享自己和家人找到的答案,而教师也针对昨天的疑问,结合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做出了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果: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小河里、水龙头里找到水,但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以喝,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悦悦:下雨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雨水,大海里也有很多水,但是大海里的水不能喝,很咸,雨水也不能,有很多的脏东西和灰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芯琳:河里的水有很多的泥土和沙子,也不能喝,不然会肚子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随处可见的,天空中的雨水、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小河里的河水,还有地底下的地下水等等,但是这些水都不能直接饮用,因为里面有很多的有害物质或者杂质和细菌,那我们怎么能让这些水变得干净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可以过滤!</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给出的建议: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教师让孩子们自己去分享自己调查的结果,由于调查中孩子参与其中,大部分孩子都对自己的调查表比较熟悉,并且在分享过程中,教师鼓励并引导孩子用完整、连贯的话去进行表述,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语言能力,倾听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p> 实录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的回答让教师感到十分的惊喜,于是教师抓住这个契机,抛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咦?那什么是过滤呢?我们可以用什么过滤水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过滤就是拿个东西挡住,然后倒脏水,出来的时候水就是干净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可是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用来过滤水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纸巾可以。</p><p class="ql-block"> 梓鑫:海绵可以吸水,应该可以把脏东西也吸走。</p><p class="ql-block"> 果果:塑料袋可以。</p><p class="ql-block"> 晨晨:我也觉得塑料袋可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于孩子们的回答,教师让孩子自己进行了操作。</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的想法和回答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的想法和答案,但是教师没有第一时间否决,而是让他们亲手去验证,对孩子经验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且锻炼了孩子合作及动手操作能力。</p> 实录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的操作结束了,教师将录制的视频在班级里播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刚刚几名小朋友都根据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实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为什么果果的塑料袋不能过滤水呢?为什么吨吨的纸巾一开始失败了?视频中什么材料是可以用来过滤的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猴子:吨吨的纸巾烂掉了!因为纸巾太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萱萱:海绵是可以用来过滤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芯琳:塑料袋不透气水不能通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对了,过滤的材料如果是封闭的,不透气的,水不能经过留下杂质,就不能当作过滤的材料,同时,如果材料遇见水会破的话,也不适合,因为孔洞太大,水里的杂质就不能被过滤。</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场地限制的原因,教师并没有让所有的幼儿去进行尝试,而是通过举手的方式(支持谁的想法就举手)最后选出几种材料:纸巾、海绵、塑料袋。最后将视频给全班孩子一起观看,孩子们也从视频中获得了新的经验。</p> 实录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通过前期的经验积累,知道了如果想要过滤,所使用的材料一定是要有透气、能吸附杂质的特性的,于是教师组织孩子们回家之后收集好自己想带来的过滤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宏:我带来了海绵,这是我家洗碗的海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歆颖:我带的是家里的纸巾,这个纸巾很厚,不会破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玥玥:我带来了棉花,肯定可以去掉很多脏东西。</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贴近生活经验的探究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生动鲜活的、具体的,且《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对此,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体会了动手操作的乐趣,还增强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感受团队分工合作的快乐。</p> 实录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孩子们已经将材料带来了学校,准备开始第一次操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铭铭:我们先放棉花进去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悦悦:我先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芷汀:这个是棉花球,我们把它拉大一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晨:我和赖赖放海绵吧!咦?怎么放不进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赖赖:那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果:这个口子太小了!我们叫老师帮忙剪开吧,而且不剪开的话等下水倒进去就出不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赖赖:瓶口变大了果然更好放东西进去了!</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孩子们这次的操作中,教师将自己放在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孩子们出乎教师意料的知道要一层一层摆放,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也遇到了难题,因为瓶子只有一个口子,所以水倒进去出不来且材料不能很好地去放置,在孩子们没有讨论出办法的时候,教师用语言稍微引导了一下,果果小朋友就马上想到了办法。</p> 实录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瓶口变大了,孩子们更加卖力的往瓶子里放着材料,不一会儿,材料放置完了,钦宝和多多拿起旁边准备好的“河水”慢慢地倒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要慢慢的倒,不能太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多:知道了,我会很慢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多:咦?水,怎么还是黄色的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但是好像变干净了一点,里面的沙子都留在了瓶子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多:过滤出来的水颜色更淡了!</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始终将幼儿放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过多的干涉孩子的行为,为他们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材料去操作,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可能。</p> 实录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了第一次的实验,虽然不算很成功,但是也让本来脏脏的河水变得干净了一些,孩子们也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教师就这次操作,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脏脏的河水变得干净了一些,但是现在的河水完全干净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萱萱:没有很干净,还是黄黄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上次过滤用的工具,脏脏的东西留在了哪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海绵里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猴子:被棉花、纸巾挡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芷汀:海绵肯定是吸住了脏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那你们知道有什么东西,比海绵、棉花更加厉害,可以“吸走”更多的脏东西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请你们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答案好吗?</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水没有完全变干净,教师没有用评判的口吻去评价孩子的这次实验成功与否,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自己的实验结果,自己总结经验,发现水变干净的“秘密”,才能进一步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其他过滤材料的积极性。</p> 实录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一早,孩子们在晨接的时候就迫不及待跟我分享自己和爸爸妈妈收集到的调查结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猴子:爸爸说有一种黑黑的碳,可以吸走很多看不见的细菌和脏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铭铭:黑黑的本来就很脏啊,怎么去吸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我知道,那个叫做活性炭,我妈妈在电脑上帮我查了资料,还有花岗岩,它是一种石头,也是可以用来过滤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萱萱:石头也能让水变干净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钦宝:可以啊,还有一种叫石英砂的也可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铭铭:那把他们都合在一起,不就很厉害?水就可以干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猴子:可是要去哪里收集这些材料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蓓蓓:可以在网上买!</p>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让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去收集资料,通过第二次的调查,孩子们有了新的经验拓展,知道了活性炭、石英砂等过滤材料,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同时对这些材料有了更深的好奇,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p> 实录十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几天材料的收集,孩子和教师把收集好的材料带来了学校,红红还带来了一个简易的过滤模型给小伙伴们一起分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卿:石英砂像大颗的雪花一样,白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琴琴:瓷沙好神奇,圆溜溜,真可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伟伟:这个东西那么黑,不能把水变干净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孩子的疑问,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介绍了活性炭的相关视频,原来啊,活性炭的表面有非常多的小孔,这些小孔可以吸附杂质、细菌以及水里的臭味,在过滤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孩子们开始动手操作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玥玥:剪开一个小口子,把东西都倒进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歆颖:还要洗一洗,不然很多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果:我来看看怎么操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萱萱:我想倒水进去,让我第一个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瑜:哇!水真的变干净了!好神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集体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航航:刚刚我们过滤完的水可以喝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刚才我们做的只是模拟过滤的小实验,水是不能饮用的,如果要变成我们能喝的水,需要更多更复杂的步骤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教师向幼儿展示了视频,通过视频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自来水厂过滤水的步骤,同时形成了“水循环”的概念。</p> 教师思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的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一开始的随机情境中,教师不能一直只当一个旁听者,一定要做足功课,孩子不着边际的问题,要及时的拉回来,而有意义的重点问题,要及时的引导孩子们提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可研究问题,在本次的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主要还是起一个引导作用,除了个别孩子,大部分孩子的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提问的能力还是偏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在当前活动中的即时反应,有的是因个性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关注点。在这次的探主题探究活动中,时间线拉得比较长,而且进度相对来说缓慢,我应该在活动开始阶段就要思考“接下来孩子会做什么”,敏感地从幼儿兴趣中发现对幼发展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要不断地揣摩、研究孩子的行为,思考个别孩子的关注点能否发展成全体孩子的兴趣?能否激活孩子原有的认知经验?丛而将孩任的兴理和需求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起来,让孩子形成新的认知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在活动中我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一个动作、一句话,从中发掘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在满足幼儿需要这一方面我做的还不够,例如,有时候开展谈话活动时,我往往会更多地去注意比较积极的孩子,有的孩子说话比较小声,没有更好的去关注到“边缘化”的幼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在活动中,我还是没有很好的去把握每一个教育契机,例如在后续幼儿第二次寻找过滤材料的时候,由于有些材料是比较专业且幼儿、家长难以收集的,我在这时没有做到一个材料的及时提供,这样很容易导致幼儿的兴趣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而拖累后续探究的进程。以《指南》为方针指引的背景下,没有很好的将各领域之间串联一起,多数还是两个领域或者单个领域的联系,在今后的活动中,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创意活动的形式,让幼儿可以在一个活动中多方面的得到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此活动中,我们将知识转换为生活,从而形成一种核心的价值。孩子们通过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以可持续的、连贯的项目为起始,在环境、同伴、教师、父母的全情支持下,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获得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从而让深度学习持续发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水无时不刻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孩子们对水的探究并未停止,故事还在继续……</p>

孩子

教师

幼儿

过滤

干净

材料

探究

雨水

活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