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儿(原创)

明月

<p class="ql-block">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孩提年代,过年就是穿新衣,吃水饺,吃饽饽,食鱼肉。那时的我们没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觉,总感觉时间就象蜗牛爬树、老妪走路慢腾腾的,常常仰起小脸问:“娘,啥时候过年啊?”“这不才过了年不到两个月吗?”过一段时间又问:“娘,怎么还不过年?”……于是把对过年的渴望用一道道竖杠杠划在墙上,每过一天,抹去一道。盼望着,盼望着,年味飘来了,从大街小巷悬挂的红红绿绿上,从灶台上冒出的缕缕饭香里,从孩子们昼思夜想的睡梦中……</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迎 新 年</b></p><p class="ql-block"> 进入腊月二十后,随着新年脚步越来越来近,各家各户进入忙忙碌碌的备年状态:“三吃灶、四扫屋、五做豆腐、六杀猪、七蒸桩、八炸酥、九剁剁、十捏捏、除夕夜里就吃它”。“三吃灶”是腊月二十三晚上吃灶糖送灶君爷上天庭,给天山的神仙多说好话,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上天言好事;“四扫屋、五做豆腐、六杀猪、七蒸桩、八炸酥、九剁剁、十捏捏”就是除旧迎新、制作豆腐、杀猪割肉,蒸馒头,炸肉丸,剁饺子馅,三十这天就开始包水饺。</p><p class="ql-block"> 年糕和饽饽是每家新年必不可少的食品,年糕是人们借它的喻义,希望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年年攀高;饽饽是走亲访友、招待客人必备礼物。等锅上雾气散尽,揭开锅盖,香喷喷、甜丝丝、红亮亮、黄灿灿、白胖胖的一大锅年糕、馒头呈现在面前:刚出锅的年糕顶着几颗大红枣,煞是诱人,但又热又粘是不敢吃的,待它不粘手咬一口,又糯又甜又香!饽饽可是当年的稀世珍品,是不可随便吃的。母亲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拾到圆簸箕里,用小铲铲下粘在锅边、笼屉上饽饽皮,就让一年中没有吃过白面的我打打“牙祭”。</p><p class="ql-block"> 虎头鸡、猪头肉是当年我们家过节待客,吃得时间最长的两道荤菜。父亲将收拾干净的大公鸡剁成小块,撒上食盐、八角粉调均匀后腌半小时,将其倒入早已调好的鸡蛋面糊糊里,再调均匀,到滚烫的油锅里一炸,香喷喷、油亮亮、黄澄澄的虎头鸡出炉了!当年在市副食品公司工作的二哥,每到春节就买凭票买回一个大猪头,能吃的起大猪头肉,在当年可算是富户人家了。经过半天火炖,父亲将其肢解,剔出骨头,将肉切块,连同肉汤倒入大盆,放冷屋以备食用,这一大盆猪头肉汤全家人常常吃到清明。嘴馋的我常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拿几块塞到嘴里,香!真香啊!</p><p class="ql-block"> 到除夕,年货已准备齐全,家中一部分人开始贴大红的对联、福字、窗花、年画,寄托全家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辟邪迎祥……另一部分人就先分工:和面团,剁白菜,剁肉馅,调水饺馅,然后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擀皮的、有包水饺的,有摆水饺的,一个小时左右,象征吉祥如意的各式水饺摆在面前:麦穗饺、元宝饺、月牙饺、四喜饺……小孩子们早早穿上新衣服,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叽叽喳喳,从这家跑到那家,看谁家的年画漂亮,看谁家打扫得干净,看谁家床上的被褥整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过 新 年</b></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晨四、五点钟,“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将我们从梦中惊醒,呀!新年到来了!便急匆匆穿上新衣服,梳洗打扮整齐,陆续来到父母床前向他们问“过年好”。然后各自开始忙碌了:母亲、姐姐、嫂子忙着下水饺,父亲将小圆桌搬到院子中间,将鸡、鱼、肉、豆腐、水饺……贡品摆满桌子,烧香叩头,祭拜天地,祈求天地神仙保佑全家平安健康,诸事顺遂;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哥哥们忙着把鞭炮挂在院子里的铁条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父母多次叮嘱:过年时不能高声说笑。多年后,每逢过年想起父母的话,心想:他们是不是怕我们高谈阔论惊动了来家吃饭的神仙?不赐福给我们了?等父亲再次叩头,送走下凡过节的仙人们,“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整个院子火树银花,硝烟弥漫,新年浓浓的烟火气味漂荡在院子上空!这时,一大锅饺子已全部煮完,热气腾腾带着肉香的各种饺子只待品尝!大家围桌而坐,夹一个咬一口,真香啊!对于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饺子的人来说,哪来及得细嚼慢咽?三下五除二,一碗饺子就消灭光了。咂摸咂摸嘴,咽几口唾沫,再细品饺子余味。</p><p class="ql-block">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邻居。吃罢春节饺子,收拾完碗筷,老人们在家待晚辈来拜年,青壮年相约开始给长辈们拜年,孩子们也兴高采烈地跟在大人身后。大街上,花花绿绿,人头攒动,笑语盈盈,“过年好”“过年好”互相祝福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大人们迈进老人屋来,“大娘过年好啊,祝身体健康啊!”老人忙笑呵呵地递烟送水。“大娘过年好啊,祝身体健康!”跟在身后的孩子们挤到大人前面,来到老人们面前拜年,眼睛却滴溜溜环视大炕上的礼物。“哈哈哈”“哈哈哈”,“错辈分了!这孩子,应该叫奶奶啊!”“大过年的别怪孩子,把孩子的好运赶跑了,孩子来到床前就喜庆。”老人边原谅边忙不迭地捧起花生、瓜子、糖果、爆米花、软枣给孩子们分,孩子们早已将口袋撑得大大的,让老人尽情塞……等大街小巷拜完年,已快八点多钟,大人们各自回家休息,孩子凑在一块儿,炫耀自己拜年得来的礼品:谁的糖果多,谁的软枣多,谁的花生多……糖果、软枣、花生可是当年农村的稀罕物品。瞧!这几种礼物多的孩子,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像打了胜仗似的,神气极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走 亲 戚</b></p><p class="ql-block"> 从大年初二开始,青壮年们挎上篮子,盛上节前早已蒸好的饽饽,开始走亲访友了。那时走亲戚可是兄妹们都争着参与的美差,会吃到平时饭桌根本没有的鸡鱼肉菜、白面饽饽。小孩子一听到大人要出门做客,便乖乖的呆在家里等捎带,如果孩子多,便选男孩或最小的一个。被捎带的孩子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没有被捎带的则愁眉苦脸,甚至哇哇大哭,大人便出招:“今年这个去,明年那个去。”这才风平浪静。</p><p class="ql-block"> 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年代,不管多远的亲戚都是靠双脚“量”完的,等到达目的地,已近中午,直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饿得头昏眼花,饥肠辘辘。等主人上完菜,陪客的刚坐定,客人便丢弃客人的尊严,狼吞虎咽起来。等酒饱饭足,已是午后一点左右。客人起身告辞,准备顺路再到下一家亲戚走访。也许主人为客人不忘亲情而感动,也许觉得客人家生活条件不如自己家,也许……往往双方为是否留下饽饽上演一场争夺战:客人拿过放在大炕上的竹篮,掀开盖布说:“过年来看老人,没带啥东西,留下几个饽饽吧!”主人一看客人要拿饽饽,便硬摁着盖布不让往外拿,你来我往,你留我摁,你推我搡,一直将主客两人累得汗涔涔,客人见状,只好罢休。带好原封不动的竹篮,向另一家亲戚走去……</p> <p class="ql-block">  “人间有味是清欢”。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淡忘的是豪华酒店、琼浆玉液、美餐佳肴;挥不去的是记忆中浓浓的年味、淳厚的亲情、纯真的童趣!</p> <p class="ql-block">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