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厂之恋——穿越山沟里的回忆

叶子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四川省眉山市思蒙镇崇仁公社,有一座三线时期的工厂,那就是原齐齐哈尔车辆厂。为支援三线建设,许多人南下到偏僻地方加入三线建设,而这个厂就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一个厂子,主要生产火车零件和车皮。</p><p class="ql-block"> 眉山厂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响应号召,从远在东北的齐齐哈尔车辆厂搬迁至当时隐蔽的“大山”。眉山厂始建于六十年代中旬,本着"靠山、分散、隐蔽和少占农田"的原则,开始选址,最终将厂址选在眉山县思蒙火车站附近,1966年11月1日成立了筹建处。</p> <p class="ql-block">  自组建以来工厂经过了五十六个春夏秋冬,他们从黑龙江内迁过来有正式职工,有职工家属,有退伍军人,有名校大学生,都是一些二十出头的热血青年。最初,夜晚点的是煤油灯、蜡烛,住的是茅草屋、油毡棚,蛇虫遍地。喝的是未经处理的稻田水、池塘水。要想喝点井水,都得到火车站工区或者老乡家里挑水。到七几年才开始新建楼房,还需排队才可以住得上,甚至两家人住一户,所以那时候的职工家属都亲如一家。几代人经过艰苦奋斗,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饱尝了艰难困苦,经历了辉煌光环。</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亲、公公婆婆、我的老师们从到眉山厂至今,有调离的、有相继去世的,有一直守着厂子的,看着厂子厂兴厂衰和厂里改制……前后几十年,他们对眉山厂有深厚的感情,对曾经参与创业的那段经历,都是他们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工厂老前辈王子实的《岁月留痕》回忆录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建厂初期的情况。"为了少占耕地,眉山车辆厂建在眉山县思蒙火车站以西的荒山野岭上。当时的厂房还没建起来之前,山头只有一个`大方块’,也就是挖平了山头,填满了沟塘,在那里建厂房和安装设备”……</p><p class="ql-block"> 路都是职工们一铁锹一铁锹挖填的农村土路,四川多雨,职工经常踩着泥泞路走,在那里工作都是以胶鞋为主。初期工厂没有澡堂,职工常年洗不成澡,吃的水是从附近的一个个小河鱼塘里抽上来的,里面有土有沙,像是黄河水,天不下雨时,水都少。</p> <p class="ql-block">  职工食堂是用芦苇搭建起来的,遇上大雨大风,职工只能站在雨里买饭。职工医院是用竹竿和稻草搭起的棚子,职工叫它草房医院,就像抗战时期的战地医院。工厂招待所是打垒式的,也根本没有什么卫生间。用于办公的唯一座二层的小红楼,是军管会和主要领导以及重要科室人员使用的,虽然十分拥挤,但这里已经是当时最好的办公地点了,大家都叫它“红楼”。其他的所谓科室、车间,都是职工自己在山上开出一块平地,用木板围起来,用竹竿稻草盖的。工厂很重视教育,第一栋像样的楼房就是学校教学楼,是一座红砖砌成的二层楼,没有课桌椅,上课都是由工厂子弟自带椅子,写字就放在膝盖上,没有黑板,都是老师和学生用工厂废弃的磨刀石在白玻璃上磨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1974年9月16日,工厂第一台货车试制成功,车号为C62M,当时不仅震动了乐山地区,也轰动了四川省,职工们兴奋地在货车前合影,那是一个难忘的场景。陆续,老一辈在简陋的条件下,试制出了103、104型铁路货车制动阀,也抢造出第一批车……</p> <p class="ql-block">  这座三线时期的工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建筑特点。七十年代,工厂和家属区分开,工厂转移到山下,相继建起了市场、灯光球场、工人文化宫、学校、商店、种植了具有三线企业特点的梧桐树、陆续修建家属楼……</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走进工厂的生活区,已经是敞亮的大大小小的柏油马路和一排排的梧桐树,路的两侧便是眉山厂的家属住宅区和职工宿舍楼。这些楼房多为红砖水泥建造而成,高有三层到六层不等,墙面写着“抓革命、促生产”等大大的“红色”字体,但大多数楼房已经破旧不堪,甚至墙体已经损毁,现在也推掉不少,从八几年开始又相继盖了不少新楼房,但仍有少数几栋还有老人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整个生活区规模很大,后来大家都叫那里为“思蒙山头”,山头里改建了工人文化宫,增加了职工食堂、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宫、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兰苑大厦老年活动中心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但现在都已空荡荡,早已失去了往日使用功能。也有不少无人居住的楼房,也是空荡荡的,门窗早已破旧,大部分住宿楼已经售卖或移交地方政府。曾经的子弟学校、医院也已改制,家属楼楼宇间已被工厂改造为花园。当年种植的小树苗如今也长成了参天大树,从空中俯视,整个山头如同包围在绿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的眉山厂(现中国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已经成功为多个国家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商务合作关系,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在那片土地上的这一群人,在这里学习、成长、结婚生子,他们变成了地道的眉山人,但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他们就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和他们的后代。岁月流逝,曾经的建设者们为眉山的发展为眉山厂的发展,奉献青春,用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将功名载入中国铁路历史史册,他们也将根与叶深深扎进了眉山厂这片深情的土地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