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读杜牧的《张好好诗》

国庆

<p class="ql-block"> 二月十四情人节,又到小伙伴们开心欢乐的日子。在我这个年纪,本不宜谈论这个话题的,但是看到现在洋节泛滥,还是忍不住要啰嗦几句,可能会招人讨厌。</p><p class="ql-block"> 自国门打开后,洋节越来越多。2.14情人节、4.1愚人节、5.14母亲节、6.18父亲节、10.31万圣节、11.23感恩节、12.24平安夜、12.25圣诞节。</p><p class="ql-block"> 真是西风渐欲迷人眼,错把洋节当汉节!</p><p class="ql-block"> 2.14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地地道道的西方节日。情人节西方人喜欢送礼物,标配就是香水、巧克力、玫瑰花和葡萄酒之类,典型的欧洲土特产。如今在东方大国能大行其道也是让人无语。</p><p class="ql-block"> 鲁迅曾戏谑红楼梦: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情人节为啥在中国泛滥?仿照鲁迅先生的话,我看见的是西方文化入侵,年轻人看见时髦,商家看见商机。君不见,一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收割了多少新人的钱包!君不见,“2.14”之际,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商超到处可见借着情人节的贩卖。</p><p class="ql-block"> 其实咱中国人早有自己的情人节:元宵节、上巳节和七夕节。元宵赏灯,“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情画意,多么浪漫,多有情调!难道不比香水、巧克力香?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会,“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多么感人的爱情故事!难道不比葡萄酒、玫瑰花好?</p><p class="ql-block"> 我並不是说西方的情人节不好,只是我们有我们对爱的理解,西方人有西方的爱情观。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小帅哥一个,29岁时娶53岁,已是三个孩妈的布丽吉特为妻,对历来都是“老夫少妻”的中国人来说,这爱情你看得懂不?所以说,国情不同,咱为啥要跟洋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14情人节已然在中国盛行,不是我写篇小作文能阻挡的。但如果在这个节日里能够多一点中国文化的存在应该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极力推荐情侣们去读杜牧的《张好好诗》。在《张好好诗》里你可以读出一千二百年前中国古人对爱情的态度和对爱的表达方式。我觉得这才是情人节的文化之“芯”。</p><p class="ql-block"> 杜牧,唐大和年进士,做过不大不小的官。有文彩,诗、书俱佳,世称小杜。杜牧26岁时在南昌遇见13岁歌伎张好好,一见钟情。可惜命运不济,张好好先是被别人纳妾,后又遭抛弃。5年后32岁的杜牧在洛阳再次见到18岁张好好时,张好好却为生活所困当垆卖酒。命运多舛,人生周折,天各一方再聚首,眼前境况让杜牧感慨万千,提笔为自己的心上人写下不朽之作《张好好诗》。《张好好诗》记述了杜牧与张好好相遇、相识、两情相悦的动人故事,是一封情意切切的感人情书。诗的最后,仿佛能够听到杜牧在对好好倾诉:你我都将老去,离别也是难免,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忘记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也永远记得当年你那可爱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因《张好好诗》原文较长,且不看译注较难理解,就不放入文中了,有心的朋友可以查找度娘阅读。这里仅将杜牧笔书《张好好诗》放在文后,供爱好的朋友们欣赏。《张好好诗》也是杜牧留下的唯一传世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13日于北京顺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