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教育】家校携手——健康“童”行,西安市未央区讲武殿小学春季传染病知识宣教

讲武殿小学

<p class="ql-block">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新的学期,我们不仅要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各种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了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p> <p class="ql-block">1、<b>流行性感冒</b></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p><p class="ql-block"> 主要症状:潜伏期1-3日,有发热、全身性痛、咽痛、咳嗽等症状,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p><p class="ql-block">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p> <p class="ql-block"><b>2、麻疹</b></p><p class="ql-block">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p><p class="ql-block">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类似感冒,但同时出现发热、眼红、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发热后3-4天,从耳朵后面、沿发际边缘开始出现玫瑰*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p><p class="ql-block">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p> <p class="ql-block"><b>3、水痘</b></p><p class="ql-block">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醒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p><p class="ql-block">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概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的红性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分布呈向心*,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p><p class="ql-block">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b>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p><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p><p class="ql-block">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瘀斑,1-2日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p><p class="ql-block">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p> <p class="ql-block"><b>  5、新型冠状病毒</b></p><p class="ql-block"> 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p><p class="ql-block"> 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易感人群:</p><p class="ql-block"> 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也就是所有的人都比较容易感染,相对而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更易感染。</p> <p class="ql-block"><b>6、结核病</b></p><p class="ql-block">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p><p class="ql-block"> 咳嗽、咳痰≥2周、咯血、痰中带血等,也可称为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低烧、胸痛、盗汗、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p><p class="ql-block">结核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有空气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母婴传播以及直接接种传播等。肺结核的 易感人群</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所有人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p><p class="ql-block"> 免疫力低下的人感染结核菌后更容易发病,如幼儿、老年人、尘肺患者、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的人、HIV(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体弱多病、营养不良、体型消瘦的人也容易发生肺结核。</p> <p class="ql-block">  7、猩红热 </p><p class="ql-block">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细菌性疾病,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冬春季为多。</p><p class="ql-block">易感人群:</p><p class="ql-block">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p><p class="ql-block">潜伏期:平均2~5日。</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患者,尤其是发病前24小时至急性期,通过呼吸、咳嗽、打喷嚏、说话等方式产生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正常人鼻咽部、皮肤也可带菌(定植),但无任何临床症状,此类人群称为带菌者。带菌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p><p class="ql-block">症状表现: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咽痛、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点状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等。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p> <p class="ql-block">二、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方法</p><p class="ql-block">1、接种疫苗</p><p class="ql-block"> 接种疫苗是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最积极手段,投资小,收效大。</p><p class="ql-block">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要做到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p><p class="ql-block">3、保持教室、居室内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 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适时充分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每次通风应在半小时以上。课间到教室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p><p class="ql-block"> 4、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呼吸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咳嗽、随地吐痰都能传染病菌,因此人群密集场所往往是致病的“高危地带”。</p><p class="ql-block">5、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春天里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运动使身体气血通畅,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同时要合理安排运动量。</p><p class="ql-block">6、生活有规律</p><p class="ql-block"> 按时起居,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7、衣、食细节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饮食上不宜太辛辣,否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食物。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蜂蜜、红枣和新鲜蔬菜、水果等。</p><p class="ql-block">8、切莫讳疾忌医</p><p class="ql-block"> 有呼吸道病症,应尽快就医诊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p>

传染病

传播

易感

人群

呼吸道

飞沫

水痘

症状

途径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