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 石炭井这个宁夏银北的煤炭工业小镇,二OOO年这里有常住居民六万多,兴盛时多达九万多人口。这里的老矿工都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宁夏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他们的子女都在这里出生、上学、工作、多数都是子承父业把青春献给了这块热土。随着煤炭行业的整合、矿区棚户区居民的搬迁、企业关停员工的分流.....这个昔日的煤炭工矿小镇的繁华景象己经渐渐消失... ...</font></b></h3> <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 石炭井承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和发展历史,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感情,为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力度,保存人们记忆链条,确定了石嘴山市工业遗产,它们分别是:石炭井矿务局中学旧址,石炭井矿务局职工医院旧址,石炭井矿务局职工俱乐部,神华宁煤白芨沟矿、大峰矿,八号泉水泥厂,石炭井矿务局总机修厂,石炭井一矿、二矿井口,空军师部,大武口火车站候车室,西北煤机二厂技校.......</font></b></h3> <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 石炭井,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境北端、贺兰山北麓,隶属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br> 石炭井在秦统一六国前,即长期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而秦朝建立后属北地郡,汉朝时又属廉县。而后自三国至十六国时期,长期被少数民族占领。北魏时属薄骨律镇,西魏时属灵州普乐郡,北周属怀远郡,至隋朝时期归属灵州怀远县。在宋、西夏、元分别统治的时期,同属定州。明朝置“平虏(平罗)守御千户所”,当时石炭井地区有多被称之为“上迭里口”(蒙古语)。清朝时期属平罗所,后又置平罗县。民国时期,该地区挖煤者越来越多,故被民间称之为石炭沟,石炭即为煤之意。1941年宁夏建设厅厅长李翰园视察此地时,更名为“石炭井”。1958年为保证酒钢的煤炭供应,国家开始投资建设石炭井矿区。1959年1月,“代开煤田建井公司”成立,管理石炭井矿区事务。当年5月,宁夏和内蒙古勘清了界限,石炭井地区划归宁夏平罗县辖。[1]11月,在石炭井建立了区一级的县辖镇,辖石炭井、大蹬沟、清水沟和大武口公社。[2]1960年在石炭井设立了大武口矿区,下辖大武口镇,归属平罗县。1968年又设石炭井办事处,隶属大武口镇。1970年10月23日,石嘴山市革命委员会撤销石炭井办事处,从大武口划出并建立石炭区,成为当时石嘴山市的两个市辖区之一。 </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 1973年更名为石炭井区,当年7月一度属新建立的银北地区管辖。1975年更名为石嘴山三区,1981年经地名普查重新更名为石炭井区。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石炭井区,将原石炭井区行政区划归大武口区。</font></b></h3><h3><b><font color="#ff8a00"> 石炭井地处贺兰山北麓,明代称这里为“上迭里口”,蒙语音译为产石炭的地方。民间称此为石炭沟,1941年改今名。原为平罗县辖地。<br> 1960年7月,在此成立了平罗县大武口镇,驻石炭井。1963年,大武口镇划归石炭井管辖。1968年,大武口镇驻地迁到大武口,石炭井设立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为镇里派出机构。</font></b><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b><font color="#ff8a00"> 1970年,石炭井从大武口镇分出,撤销街道办事处,组建为石嘴山市石炭区。1973年6月,石炭区更名为石炭井区。8月,银北地区成立,石炭井区划归银北地区直管。</font></b><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 1975年,银北地区撤销,石炭井区划归石嘴山市管辖,改为石嘴山市第三区。1981年,第三区更名为石炭井区。石炭井区辖新华北街、新华南街、白芨沟、沟口等4个街道。<br> 2000年,石炭井区辖4个街道。总人口:60389人;各街道人口: 1.新华北街街道:21338人;2.新华南街街道:11811人;3.白芨沟街道:19139人;4.沟口街道:8101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br> 2002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96号)调整石嘴山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石嘴山市石炭井区,划归大武口区管辖,更名为石炭井街道办事处。<br> 石炭井,非常熟悉怀旧的地方,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曾经繁华过,矿区管理业绩突出过,全国煤炭行业现场会在此召开过,太多回忆......经过重新规划、拆迁重建,绿化覆盖矸石山,新貌新心情,矿工干劲十足,可好景不长,2015年煤炭行业发展进而有滞,重组整合的矿区人员被分流,职工一夜之间分流到离家很远的银南工作,迫不得已搬出居住几十年的老地方-一石炭井。<br> 当年的百里矿区,从辉煌时9万多人,到现在只剩下三百多户,五百多人,且多是老弱病残,矿工遗属,但她们仍在不离不弃,无奈的坚守着....工人俱乐部,勾起了无限儿时的梦想,见证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也凝聚了我们的欢乐时光......一矿选煤楼的 毛泽东思想万岁 伴着记忆深处对石炭井的丝丝情节,永远停留在内心的柔软处......看到上面的照片确实凄惨痛心,体会深刻,心中总是酸楚的感觉,曾经的辉煌年代,如今的荒芜,时过境迁,繁华落尽,一切回归自然!!!</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