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然的纯洁中漫步——感受西藏

大猛

<p class="ql-block">前天同事在圈里发了一段有关西藏康巴图文视频,阅读后引起了我曾经赴西藏和对康巴汉子的记忆,我到过这片神奇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2012年我带队赴西藏边疆行,每到一地都下榻在具有西藏民族特色饭店,每到一地都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盛情款待。有人说,到浪漫之都巴黎,你只要学会“你好”“谢谢”“我爱你”“请来一杯咖啡”这四句话就足以在巴黎过上舒心惬意的生活。对于我向往纯净之地的人来说只有掌握十句必备藏语,才能回报热情好客藏族同胞们的问候,进藏前我是认真做了功课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汉语是幸福、安康的意思。</p><p class="ql-block">第二句:贡卡姆桑(你好)</p><p class="ql-block">初到西藏便会发现,本地人在问好时会双手合十,低头行礼。</p><p class="ql-block">第三句:托切那(谢谢)</p><p class="ql-block">尽管高寒缺氧,但藏族人民非常热情好客,常常用献哈达、敬酒茶等方式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时回应一句“托切那”,藏族百姓会觉得客人十分有修养呢!</p><p class="ql-block">第四句:呷布哒(干杯)</p><p class="ql-block">喝青稞酒是藏家儿女的重要待客之道。尤其是有“三口一杯”的习俗:当客人喝一口后,主人会添满酒杯让你再喝一口,然后再添满请客人喝第三口,最后再满杯喝干。当客人说着“呷布哒”,一饮而尽杯中酒,藏族百姓会认为客人是一个豪爽的硬汉子。</p><p class="ql-block">第五句:恰苏么,恰阿莫?(喝酥油茶还是甜茶)</p><p class="ql-block">西藏各地都有喝茶的习惯,最常见的是酥油茶和甜茶。主人经常会问客人,恰苏么,恰阿莫?如果客人说出恰苏么或恰阿莫,主人就知道你喜欢喝哪种茶了。</p><p class="ql-block">第六句:阿壤嘎波于(我爱你)</p><p class="ql-block">西藏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点都不少,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更是绝唱。快把“阿壤嘎波于”告诉心爱的人吧!</p><p class="ql-block">第七句:哑咕嘟(太棒了)</p><p class="ql-block">到了西藏,许多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西藏美得惊人。这时可以用“哑咕嘟”,用于表达“太好了”“太美了”。</p><p class="ql-block">第八句:啦(表示尊敬)</p><p class="ql-block">藏族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民族,也有着严格的辈分。为了表示尊敬,晚辈对长辈说话时,常常在长辈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如对方名字是扎西,就称呼为“扎西啦”。</p><p class="ql-block">第九句:猎丝(好的)</p><p class="ql-block">这是藏族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口头语,用于表达肯定回应。</p><p class="ql-block">第十句:杰斯杰有(下次再见)</p><p class="ql-block">到西藏的人都会有很浓烈的西藏情结,临走时,往往都会发自内心地说:“西藏,再见,我还会再来的。”这时就可以使用“杰斯杰有”,同时可以用于朋友之间的问候。</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夜景。白天我们受到了特殊的待遇,乘专车到达了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一说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另一说为,作为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的王宫而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p> <p class="ql-block">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p> <p class="ql-block">八角街和八廓街是一个地方。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p> <p class="ql-block">玛吉阿米,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八廓街的东南角,是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的餐厅。</p><p class="ql-block">当地陪同人员在参观大昭寺后请我们在这里品尝了西藏风味的“西餐”。</p><p class="ql-block">吃饭不重要,有一件事情让我至今难忘:许多单独到西藏旅游的人,都到这家餐厅约驴友,没有合适的就写张小纸条,贴在留言板上,告知联系方式及旅游意向,有意者约定见面,共同商定行程攻略。一般外国人多、年轻人多、约异性驴友的多,达成共识后,组成3到5人的驴友团,租一辆越野车和帐篷,游转西藏。</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很好奇,当今已经很自然了,并且通过网络就已经组团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西藏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p> <p class="ql-block">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居住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相传他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居住此宫,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他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是风流的情郎。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一首诗:</p> <p class="ql-block">《你见或者不见我》</p><p class="ql-block">你见,或者不见我</p><p class="ql-block">我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不悲 不喜</p><p class="ql-block">你念,或者不念我</p><p class="ql-block">情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不来 不去</p><p class="ql-block">你爱,或者不爱我</p><p class="ql-block">爱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不增 不减</p><p class="ql-block">你跟,或者不跟我</p><p class="ql-block">我的手就在你手里</p><p class="ql-block">不舍不弃</p><p class="ql-block">来我的怀里, 或者</p><p class="ql-block">让我住进你的心里</p><p class="ql-block">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p> <p class="ql-block">赴纳木措湖,中途小 息,当地接待人员告诉我,我坐的位置,昨天一位中央常委也在此就坐休息,喝的同等品质的酥油茶,因此我一口未沾。</p> <p class="ql-block">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一一那根拉。即那根拉山口,海拔达5190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站在山口,遥望四野,心里顿时会涌起雄浑、苍茫、辽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拉姆拉措被称为被莲花捧起来的圣湖,但鲜为外界所知,人迹罕至,在雪域的腹地深处,犹如藏匿的基础珍珠,很少有一只幸运的手触摸到。拉姆拉措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p> <p class="ql-block"> 桑耶寺</p><p class="ql-block">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如今寺庙香火很旺盛,鼎盛时期寺院内有八千多僧人。而且寺院内的建筑都很有特色,五彩的墙,四色的塔,都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第一座建筑——雍布拉康。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市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p><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时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至五世达赖时又在原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康巴地区,男人都很健壮,一般个头都在一米八五以上,面目轮廓清晰明朗,鼻梁高挺,而且特别强壮。</p> <p class="ql-block">我在内地也算得上山东汉子了,可和康巴汉子比,就感觉我一捏就碎,一碰就倒,弱不经风,病若西子。有一次和康巴汉子掰手腕,我两只手都掰不过他一只手。</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康巴的汉子是当年十字军东征时,经过战争和长途跋涉等各种艰难险阻的筛选、淘汰剩下的最优秀的勇士后代。康巴汉子不只是身体强壮,智商也别出众,聪慧过人,特别会经商,西藏的财富都在康巴人的手中,因此人们说康巴人是西藏的犹太人。</p> <p class="ql-block">希特勒曾经有过一个人种基因改造计划,就是想用康巴汉子和德意志金发碧眼的女性繁衍出最优秀的人种。在康巴地区,你可以看到很多单独出行的女性驴友,据说这些人都是来找康巴汉子借种的。</p> <p class="ql-block">如果在康巴地区,遇到节日,你就会看到,男人走过就是一座山,而康巴的女人走过就是一座宝库。因为康巴人很会经商,又有很多的牛羊,因此都非常富有,他们不买房子,不买家具,因为要经常迁徙放牧,因此他们的钱都捐到寺庙和为女人买首饰,而且男人给女人买的首饰,是不能卖的,只能传给后代,而在节日的时候女人要把祖先留下的首饰,男人给自己买的首饰披挂在身上,一般女人身上的首饰都有上千万。就算是平常女人劳动放牧时,身上的首饰最少也有几十万。</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是那人们不论在大昭寺门前,还是布达拉宫四周,甚至大街小巷都有人们五体投地拜礼。他们一个个面色庄重,心中只有他们所崇拜与信仰的佛教与文化,别无其他,他们行礼的画面,让我流连。</p> <p class="ql-block">在西藏,当你开着车在人烟稀少的路上奔驰的时候,看到路边三步磕一个长头,一路叩拜去布达拉宫或者转圣山、圣湖的藏民时,你就明白他们是活在精神世界里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