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伟大

爱卿

<p class="ql-block">十六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二十六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五十多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十岁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十岁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九十岁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0岁时的母亲身着《红楼梦》中贾母的服饰,端庄雍雅,不逊剧中贾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2023年农历十月廿九日是母亲100周年诞辰,谨以此美篇献给天國里的母亲寄托无尽的思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百年诞辰忆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慈眉善目具五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蕙质兰心多才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贤良淑德人称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半世校园育桃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一腔热血鉴师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殚精竭虑为儿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烛干絲尽届九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羔羊跪乳鸦反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难报春晖寸草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和泪美篇寄天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缅怀先母恩无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母亲百年诞辰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时维癸卯,序数寒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十月廿九,吉日良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故母张氏,百年诞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孝子贤孫,跪叩祭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鲜花香烛,时馐供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伏惟尚飨,恭读祭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span><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i><u></u></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忆母生前,自幼聪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家境虽贫,好学上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知书达礼,学以致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圣贤之道,修身践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待人接物,温文尔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心地善良,博爱有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郁德柔婉,贤淑端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头脑精明,心灵手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针织女红,百样精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自入刘门,恭谦礼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孝敬公婆,尊奉兄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和顺妯娌,善待子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相夫教子,从义以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勤俭持家,甘苦共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不做狂言,不存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手泽所经,条理分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不染一尘,五德分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懿范家室,表里如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国家新立,百废待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深明大义,从教育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幼子待哺,雇奶农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五寨师范,进修培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城关完小,解惑授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三尺讲台,笔写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教学经验,全区交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克勤尽力,年年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黑发积霜,晕倒讲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积劳成疾,提前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桃李满园,硕果累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终生勤勉,退而不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持家料业,含饴弄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教导有方,身体力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孙辈八人,学业兼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国内国外,各显其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人才辈出,耀祖光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晚年积劳,病魔缠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腿脚不灵,手不闲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剪纸绘画,龙飞凤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手工布艺,精妙绝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终其一生,可谓全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世人景仰,交口称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母仪千古,光大传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庇佑子孫,福寿康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总凡所述,遗万拾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谨以此文,致祭交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不孝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儿 : 刘兴、刘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媳 : 左瑛、张彩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女: 刘梅卿、刘爱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婿 : 范治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2年母亲79岁,我们给她庆80大寿(偏关有提前或推后一年庆寿的习俗)时照的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早上起耒,几天前从偏关耒忻州我家看望母亲的二弟对我说:“妈妈今天不对劲,夜里一直喊大大的名字,喊的我还有些害怕,莫不是……" 我不敢听他说下去,赶紧打断话头,然后电话叫也住在忻州的大弟过来商量,大弟过来时请了个中医,医生号完脉说:“根据脉象老人随时可能发生心衰或肾衰,你们要有思想准备” 送走医生,根据母亲的意愿,我们赶紧雇救护车并请了随行医生,吃罢午饭,就准备回偏关了。开车前邻居老孫和老乔夫妇出来送行,母亲拉着她们的手恋恋不舍的说:“谢谢这些年你们对我的关照" 车要开了,她用尽力气喊了一声:“永别了,忻州的亲人们!” 我一听泪就不由的涌了出耒,车下的老孫和老乔爱人也都眼里含着泪花。是啊,母亲去世前这几年一直住在我家,都说现在住楼房的邻居感情淡漠,有的一个单元住多少年也不相往来,可是母亲和我周围的几个邻居处得很好,和她们互相串门,教她们做布艺,剪纸。当年经常给她输液的周医生直到现在一见我就说:“你妈可真是个好老人,我经常想起她,要模样有模样,要人品有人品,心灵手巧,善解人意,我給她输液有时扎几次也扎不进去,她不但不埋怨我,还安慰我别紧张,总说她不疼,像她这么大的老人,一般我都不敢给输,可给她输我就不怕,她送我的布老虎现在还摆在床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是两点钟从忻州出发的,路面不平,车子颠波的厉害,母亲肚子上插的尿管刺激的肚子剧烈疼痛,我让司机注意开稳开慢点,母亲却说:“你不要影响师付,我能忍住” 看着她头脑清醒,痛不欲生的样子,我心如刀割,一边给她按揉小肚子,一边安慰她,她隔一会儿就问快到南门城楼子了不?我总说快了,快了…… 六点多,车到了偏关南门外,我和二弟把母亲扶起来,打开车门,当她看到那古老雄伟的写有巜偏头關》三个大字的南门城楼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的心愿实现了,她回到了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二零一四年农历四月三十上午十时,母亲在我的怀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心心念念的家,去了那遥远的天堂,我这个年令的人,看过了很多人的离世,大多是在痛苦挣扎中离世的,就算没有痛苦也是在心怀恐惧中不得已离世的,而母亲却是在和我说话的中间突然就闭眼了,就像油尽灯熄般自然地走完了人生历程,这是她一辈子行善积德修耒的福报。每每想到母亲慈祥的面容,那思念母亲的情就变成了泪流的河,与那月光相融,流进了母亲休息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一种岁月,在绝无平坦而言的人生旅途上,担负最多痛苦,背着最多压力,咽下最多泪水,但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对着人生,对着我们的,只有母亲,永远的母亲!如果人生可以用文字来描绘,我愿把母亲的人生涂上厚重的一笔。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顺着文字的痕迹,寻到曾经走过的足迹,深深浅浅之间,串起一串母爱如水的温暖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偏关南门城楼巜偏頭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仅存的母亲的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家乡偏头关,因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它虽不像江南名城钟灵毓秀,也不像大都市灯红酒绿,但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河壮美,人杰地灵,它西临黄河,北依长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就有“三晋屏藩” “晋北锁钥”之美誉,所以,曾吸引历朝历代许多官员千里易地居官来此建功立业。清朝末年,就有一位姓張的举人从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广东骑着一头小毛驴爬山涉水辗转4000多里来到偏关,出任正八品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虽然品级不高,却也是正儿八经的“金顶子"朝廷命官。那时候不像现在一个县里光五大班子的县级领导就不下二三十个,清末一个小县有品级的朝廷命官也就三二个,当时朝廷很重视教育工作,所以在偏关这样的小县也编制了八品官员专管教育。張教谕來偏关正是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根据新政山西陸续改建和开办了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同时西方的传教士深入穷乡僻壤举办教育,于是张教谕顺应时势将偏关在明弘治二年建立的儋林书院,后又在清乾隆八年改名的凤山书院,更名为城关高等小学堂,并进行了扩建,修建了带有教堂风格的大礼堂。这座学校随时代变迁,几经更名,成了现在的偏关县实验小学。它是母亲的,也是我们家族所有成员的母校。我上小学时候,这里还是当年的样子,大门朝南,一进大门是个大操场,正北有座大礼堂,它中式的屋顶上有一个高大夸张的西式门楼,还有与众不同的西式窗洞,那门额有高耸的三角形尖顶,有考究的砖雕边饰,中间是一盘大钟,上面还有锈迹斑斑的铁艺风格的时针和分针,只是不知何年起,他早已不再走时了。那上头12个时点上标设的字码,都是罗马数字。退休后我到西欧旅游,看到那里随处可见的一座座教堂,联想起母校那个早已消失的大礼堂,那不就是一座早期的天主教堂嘛。这位教谕就是我母亲的曾祖父,小时候我在四老爷家见过掛着张家的家谱,但没细看过。文化大革命中,家谱被当做“四旧"烧掉了。致使这段历史没有留下文字痕迹,但这不是编出來的故事,而是真实的存在。张举人从广东骑毛驴来偏关坐官,是母亲常给我们讲的故事,据说南北方人结合生的孩子聪明漂亮,这还真不是无稽之谈,是有科学依据的,我母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身上既有江南女子秀外慧中、温润如玉的天然气质,又有北方女人淳朴善良,贤淑勤劳的优良品格。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当年偏关城内少有的家庭事业都让人称羡的女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说:“一辈居官,十辈打砖",张家还不到三辈就破落了。母亲出生的时候她的父辈叔伯就穷到以打更为生的地步。张家原来在偏关城内操场街的夷馆井北边有一座四合大院,全院东、南、西、北大约有二三十间房屋,屋子都是一进好几间的套房,但由于后辈抽洋烟(雅片)都卖掉了。只剩下西北角的两间小正房属于张家,从小正房出去是旗杆院,可以佐证当时张举人的身份。解放后改建为了北城小学。小时候我跟母亲去四老爷家,他们一家就住在那里,瘫痪了的五姥爷则住在那两间屋前边空地上一个量身定盖的高不足两米,长宽不到一米连牢房都不如的小砖房中,其余的房屋都卖给了外姓人。偏关还有句俗语说:“生瓜籽多,穷汉儿多”,姥爷弟兄六个,看着一个个都长大成人,却没钱娶媳妇,但张家不能绝后啊,太姥爷好不容易东凑西借,给大儿子娶了媳妇,可大儿子生了一个女儿,老婆就难产去世了。这传宗接代的责任就落到了的我姥爷身上,他虽然排行老三,但当时在河西老牛湾的一个银匠铺当学徒,管吃住,不挣钱,出徒后回偏关当银匠,挣钱不多,总还有门手艺,于是就娶财礼要的少的顾家大女儿做了媳妇。顾家比张家还穷,穷得养不起把二姥舅送到庙里当和尚,我一直也不知道二姥舅的名字,只听人们叫他“二和尚"。姥姥的两个妹妹都长得很俊,却都嫁给了“窑黑子”(煤矿工),小时候常听母亲讲她姥姥骂她姥爷:“你个死洋烟鬼,我那女儿头好脚小,十二分的人才让你卖给了窑黑子,真是两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圪脏了"。母亲小时候家里穷得缝不起棉衣,到冬天和三姥姨两人合穿一件棉衣,谁出门谁穿,另一个就在家窝着。穷归穷,传宗接代还是头等大事,姥姥生了母亲后,虽然给母亲取名“引儿子",但因姥爷有病,再没生养,其它几个姥爷都是光棍,没有办法,姥爷只好抱养了个儿子。有了弟弟后,姥姥没奶,还得雇奶,家里的生活更艰难了,姥爷就每年到河西老牛湾去打工做银匠活挣点儿钱回来养家糊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女孩子在旧家庭中不能传宗接待,但母亲是张家仅有的两条血脉之一,又从小灵秀乖巧,所以深受长辈们的宠爱,童年虽然缺吃少穿,却也过得无忧无虑。九岁的时候,偏关成立了女子小学,母亲的好多玩伴们都上了学,母亲经常到学校所在的圆通庵去转悠,见到高小的女同学们一个个穿着黑裙子,荫丹士林上衣的校服,背着书包从学校里走出来,帅气极了,她十分羡慕,回家就跟姥爷姥娘哭闹着要求上学,可家里穷,实在拿不出钱來交学费,姥爷只好去求当时的校长田雨梅,请他先收下我母亲,等他到河西打工挣了钱以后一定把学费补交上。田校长看母亲聪明灵俐,就答应收下了她。母亲很懂事,她知道自己能上学很不容易,所以十分刻苦,当时国民政府正提倡“新生活运动”,鼓励女子上学,所以学校规定对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给一石米的奖学金,母亲一年级年终考试就考了个第一名,拿到了奖学金。到高小的时候,奖学金变成了六块大洋,这些钱可不是个小数啊,她不但解决了母亲的学费,而且还可贴补家用,那时候一块大洋买的莜面就够一家人半年的午饭。可是有的同学忌妒母亲,有一年年终考試前,有个叫刘艳月的女同学就伙同另一个同学郭明华捉弄母亲,考试前刘与母亲约定,放学后谁也不能往家拿书,怕母亲回家复习,母亲迚守约定,可刘虽没往家拿自已的书,却让郭明华把书借给她,结果郭明华落榜了,刘也没考过母亲。捉弄不成,刘艳月又威胁母亲,要母亲分一半奖学金给她,因刘的爷爷是晚清的貢生,人称刘八貢,刘家很富裕,母亲的爷爷欠他家钱,母亲只好答应。到领钱那天,进了校长办公室,田校长拿出钱,母亲却不敢接,说要等刘艳月来才能领,校长问怎么回事,母亲说明原委,校长很生气。派人把母亲的爷爷和刘艳月的父亲都叫到办公室,说这是学校奖励学生的钱,就是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用的,哪能拿来顶债,小孩子不懂事,你们要回去好好管教。这件事过去后,母亲怀着感恩之心,学习更刻苦,她一连两次跳级,四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领到了高小毕业证。当时学校要保送她上太原女子师范,可家里拿不起路费,但她一直复习功课,等待机会。不久,日本人占领了山西,母亲的上学梦彻底破灭了。</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上面是我去西欧旅游时拍的一张教堂照片,下面是己被拆除的城关完小的大礼堂,一比较这大礼堂分明也是一座教堂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7年楼沟桥事变后,日夲人占领了山西,整个抗战期间日夲鬼子三进三出偏关城,第一次进占前日寇先派飞机对偏关城进行了三天轰炸,把大半个偏关城都炸成了废墟,日夲人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每到星期六下午,鬼子就在城里和附近村子里抓花姑娘,姑娘小媳妇想出门,就得把脸上抹上锅底黑灰。一听说鬼子出来抓花姑娘,她们就吓得都钻进大水道里,里边又黑又臭,又是蜘蛛又是蜈蚣,什么都有,可谁还顾的这些。我父亲的姨表嫂,头一天结婚,第三天回门,经过城门口时被日夲人抓住后用抢托子打,用刺刀威胁带回宪兵隊,她才16岁,被鬼子轮奸了三天,糟塌的死去活来,奄奄一息,父亲的姨表哥花钱托伪县长出面才把人要出来,用门板抬回家,三个月起不了炕,最后含恨死去。城里人吓得纷纷逃到村里避难。姥姥也领着母亲逃到离城5里的磁窑沟三姥姨家。但第一次日夲人没住多久,就被抗日游击隊赶出了偏关城。日夲人走后,母亲跟姥姥回到城内。上城有好多人家的房子都炸塌了,母亲家也没能幸免。一进院子,滿地的砖瓦碎片、烧焦的木头横七竖八,家已成了一片废墟。没办法,姥姥只好领着母亲回西门上的娘家暂时安身。母亲的姥姥家房子虽说没被炸坏,可夲来就穷又被日夲人搜括过,也是少吃没穿,咬着牙过日子。住了没几天,母亲那个在宁武当和尚的二舅跑回來了,他的遭遇更惨。日夲人占领宁武县后住进了延庆寺,有一天鬼子在延宁寺前的空地上操练,把枪都架在空地边上,八路军游击隊偷走了他们的枪。第二天鬼子在宁武城疯狂报复,大肆屠杀,他们先杀了延庆寺方丈任柱师付,然后把其它僧人和城里抓来的许多人都赶到寺前的空地上架起机抢扫射,直杀的血流成河,尸体一层摞一层。二老舅在机抢扫射时赶紧趴下,上面压了许多尸体,他连大气也不敢出,等到半夜,鬼子睡了,他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耒,连夜逃回偏关城。逃回来后不吃不喝也不睡,神经错乱,嘴里不停的念叨:“菩萨显灵,赶快救人……"过了好长时间才缓过耒。这些不容漏记的國恨家仇,让母亲感到十分愤怒和悲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7年9月,山西牺盟总会雁门战时工作委员会兼雁北13县的游击司令梁雷把雁北13县的抗日中心建在了偏关,他担任了偏关第一任共产党县长,委任特派员马孔智(中共党员)成立了偏关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同盟会下设动员委员会,动委会设在偏关城内元通庵。当时在动委会的组织领导下,偏关的抗日活动如火如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标语贴遍了大街小巷。14岁的母亲想到不把日夲人赶出中國去,老百姓就没有安生日子过。于是就让在动委会做饭的六叔父介绍,报名参加了牺盟会。当时的动委会主任姓王,组织部部长叫郭建光,同时参加牺盟会的有周仪稷、李元、张生,卢良等,但女的几乎没有。那时母亲又瘦又小,却负责着城内所坡街、康家集、操场、驴市上等一大片地区的宣传、组织、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活动的工作。她不怕苦,不怕累。因为她有文化,所以每天东家出,西家进上门给妇女们讲中国只有动员起来,团结一切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者,才能把鬼子赶出中国去的道理。同时组织妇女给八路军做军鞋,缝被子和军装,她早出晚归,白天动员别人,晚上和姥姥亲自动手做军鞋,有时忙的饭也顾不上吃。动委会的郭主任夸母亲说:“别看张淑莲是个姑娘家,干起工作耒比大男人们都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8年的2月,日、伪军集结兵力“扫荡”偏关等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县长梁雷率政府机关转移至柏家嘴村,3月18日因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梁雷牺牲。5月份国民党35军孟旅长的部队和日本人在偏关九崖头打了一仗,仗打得很激烈,双方死伤都很惨重,仗打完后,日夲人第二次占领偏关。牺盟会随政府机关撤出偏关城,当时因为母亲年龄小,个子低,身体瘦弱,组织没带她走,让她留下来,等他们回来。这次返回偏关后,日本人更加疯狂,有一次,村子里的农民给八路军送公粮,被炮楼上的鬼子发现了,立即派“黑不浪”(偏关老百姓痛恨汉奸伪军,给他们起的外号)把送公粮的41人通通抓住,在县城外的东沟挖了一个大坑,全部活埋了,其中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跟着父亲送公粮,也没能幸免。那时侯,日夲人在城里村里到处抓抗日分子,离县城40里的楼沟村,村长叫尤达政(共产党员),因为汉奸向日本人告密,鬼子到村里抓他,他跑了没被抓到,就把他17岁的弟弟抓回宪兵隊,据住在宪兵队附近的五姥爷说,一天夜里听到宪兵队里传出一个小孩的惨叫声,持续了好长时间,声音一会儿比一会儿弱,十分渗人。第二天一打听,是鬼子审问尤的弟弟,让他供出哥哥的下落,他不说,鬼子就一刀一刀的把他剥皮剥死了,日夲人真是惨绝人寰,所以母亲经常说:“你们年轻人看电影、电视,以为日夲人那些暴行都是编出來的故事,实际上都是我们亲历过的,一点儿也不夸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8年的夏天,姥爷被日夲人抓去修公路,他身体不好,日夲人就说他偷懒,老挨抢托打,皮鞭抽,实在受不了,在阴历六月底就决定逃到河西老牛湾打工,那天天还没亮,姥爷就要出门,母亲哭着拉住他不让走,姥爷说:“引引,别哭,不走咱一家人都活不成,等大大到河西打工挣上几升麦子,赶七月十五回来给你揑面人人"说罢含泪而别。姥爷走后,母亲扳着手指数日子,可是七月十五过去了,姥爷没回来,八月十五也过去了,姥爷还是没回来,姥姥托人四处打问,结果听人说一个多月前在黄河渡口边有一个偏关口音的人被土匪抓住,因为没钱被暴打一顿,死在河边好长时间没人收尸,后来下大雨冲到河里刮走了,从人们描述的衣着和形象推断就是姥爷。姥爷走后,姥姥和母亲生活无着,加之母亲参加过牺盟会,城里很多人都知道,怕汉奸告密被日本人抓住,于是又投奔到了磁窑沟三姥姨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磁窑沟村坐落在偏关城西的沟里,有一个煤窑,沟南沟北两面的山坡上散落着一些土窑洞,住在这里的人大都是“窑黑子"(旧社会对矿工的称呼),是三块石头夹着一块肉用命换饭吃的人,三姥姨夫就是个窑黑子,每天天不亮就下窑去背煤,数九寒天,赤身裸体上下没点遮蔽,头上一条破手巾挂着一盏矿灯,手提一条绳,背上垫一块垫背,每天要背20趟煤,一趟煤规定120斤,这个沉重的分量从井下往井上背,胳膊也当腿,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往上爬,一个紧跟着一个,后一个人的头顶住前一个人的屁股,满身都是汗,出窑门把炭放下,领上签子就又往回返,一日之中上下跑40趟,出尽浑身力,换得一碗饭。每天中午母亲到窑口子上给三老姨夫送酸粥,看到矿工们一个个黑黑的身子,黑黑的面孔,远看就不会发现他们的脸,只能在说话的时候才能看见白色的牙齿。晚上,三姥姨夫一进门就像散了架,顾不上洗涮就躺到炕上睡着了。母亲看到三姥姨夫那么辛苦,就主动的帮着干活,每天到沟里担水,母亲柔弱的身子担上水摇摇晃晃的很吃力,有一天有个也来担水的年轻小伙子就主动要求帮她先把水送回去,母亲不好意思,小伙子说他是城里人,在城里见过母亲,都是逃难的,互相帮助应该,母亲就接受了,一來二去俩人就惯熟了,他就是我的父亲刘秉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姥爷走了还不到半年,穷急了的几个叔叔就合谋把姥姥70块大洋卖给了河曲县坪头村的一个从省城辞职回村避难的官员续弦。姥姥丢不下妈妈,想给妈妈找个好人家嫁出去再走,这就想到了父亲,那段时间父亲经常帮母亲担水送到家里,有时还帮着干些杂活,姥姥和三姥姨看到父亲忠厚老实,干活麻利,是个好小伙子,就问他愿不愿意娶我母亲,父亲其实早就喜欢上了母亲,当然愿意了。他回去和爷爷说了这事,爷爷让父亲领母亲到家一看,她虽然个子不高,但长得淸清秀秀,举止文文静静,当时就同意了。于是请人看了生辰八字,定了个黄道吉日,由于都在逃难期间,所以没有婚礼,没有婚宴,父亲把母亲从磁窑沟的羊角坡(三姥姨家)领到红崖坡(爷爷家),给爷爷奶奶磕了头,拜了天地,就成了一家人。</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日夲人的良民证上取下耒的姥姥和妈妈的照片,真是太像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12月,八路军贺龙的120师714团在老百姓的大力支援下,把日寇赶出了偏关,爷爷领着一家人都回到了城里,曾经像花园一样的刘家大院被日夲人给拆成个烂摊子,根夲不能住人,只好租了个外号叫“二分半"的人家的房子住下来,爷爷和大伯,父亲把染房又收拾的重新开了张,才算安定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的刘家,奶奶成天疯疯癫癫,爷爷虽是家长却不当家,交給大伯当,三叔还小,所以回城后一大家十来口人的家务活就主要落在母亲身上了,母亲娘字虽穷,可也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从小没干过家务活。每天早早起床,烧火做饭,炭苯柴湿,玉茭杆子一点,叶子一轰而灭,杆子未燃,烧不着火,弄得满家是烟。有时搭酸捞饭放的水少了做成了粥,莜面窝窝也推不薄,经常被治家极严的爷爷指责。母亲个子小,抹家还得站在小凳子上,一不小心就踏空摔倒了。好在两个姑姑常来住娘家,她们都对母亲不错,三姑教她做饭,三姑做的饭很好吃,我上中学时,学校离三姑家比我家近,三姑经常让我到她家吃饭,记忆中她做的猪肠子烩粉特别好吃。母亲经常和我们说,你三姑做饭好吃主要是認真细心,她烩莱不是一次把调料都放进去,而是边烩边嚐,分多次放入。二姑教她女红,二姑手很巧,缝的衣服比专业裁缝缝得也好,母亲缝绸锻衣服缝的好就是她教的。天性聪明,心灵手巧的母亲很快就让大家刮目相看了,他把一个大家里里外外料理的井井有条,饭做的大人小孩都合口味,而且好饭总先紧着老人孩子吃,逢年过节吃顿饺子,等家里人都吃好了,饺子也没有了,母亲就用面汤做点儿拌湯凑合。真是做在人前,吃在人后。针线女工更是没得说,一大家人的衣服都是她自己裁自己缝,光鞋一年就得做二、三十双。她就是大家庭的一个免费保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为人谦和,事事格外容忍,在大家庭里上有公婆、大伯子,嫂嫂,下有小叔子、侄儿、侄女,两个大姑子也经常来住,他和家中大人小孩都相处的十分融洽。我奶奶有精神病,谁也嫌脏,母亲就把她接到自己屋里住,给她洗头洗衣服,捉虱子,一直伺候到去世。奶奶去世后,爷爷又续了弦,母亲对后婆婆也很好,我继奶奶经常对人们说:“七小子(父親的小名)两口子心眼好,对我和他老子一样孝敬"。我有个堂哥,七八岁了,还尿床,母亲就让他和自己一个炕上睡。三叔常说老嫂比母,父亲比三叔大九岁,母亲嫁进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和我父母住在一起,吃穿都由母亲照料,三叔娶了媳妇没多久就去了包头,三婶生了孩子,伺候月子,接待亲家母一应事务都由母亲操持。三婶得了痨病,母亲不怕传染,和她住在一个家里,既要伺候病人,又要照料和我同岁的侄女,三婶去世时就母亲和三叔在跟前,去世后的丧事也都是由母亲主持料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在婆家是个好媳妇儿,在娘家也是个好闺女,姥姥后嫁时把四岁的舅舅带到坪头村,这家有个儿子比我舅大点儿。性格乖戾,常常欺负我舅,而且手段残忍,有一次竟然把烧红的炭块用火签夹着塞进我舅舅的后背衣服里,实在受不了虐待,姥姥只好把舅舅送到我家。后来舅舅就由我母亲一手撫养长大,并为他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虽然舅舅是抱养的,但姐弟俩感情甚笃。舅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邮电局当投递员,那时候没有自行车,更没有摩托车,投递员送邮件都是步行。每天早上天刚亮,母亲就给舅舅做好饭吃完送他上班。舅舅背着几十斤重的邮件到来回100多里的乡镇去送邮件,晚上才能回来。有一次很晚了还末回来,母亲着急的到大门外看了几次,后耒还到邮局去查问,结果快半夜了舅舅才回来,他高兴的抱着一只獾子交给母亲,说让给我炖了吃,原来那些日子我出麻疹,“康后痢"拉得止不住,快不行了,舅舅听人说吃了獾子肉能治这种病,所以送完邮件就到山圪姥崂去抓獾子。母亲看着舅舅被树枝扎破的皮肉,一把抱在怀里,泪珠不断的往下掉,她一边哭一边说:“傻兄弟,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张家的祖宗交待呀”。妗妗去世早,舅舅也在50多岁就患上了食道癌,母亲一直帮他照料表弟表妹,表弟妹的衣服都是母亲给做,。在舅舅最后的日子里,虽然母亲当时已年老多病,而且一直住在忻州我家,但她却坚持回偏关和表弟表妹一块照料,一直到舅舅去世,舅舅也一直把母亲当妈妈,在他身体还好的时候,每天早上从上城到下城走好多路看姐姐,嘘寒问暖,送菜送饭,到晚上才回去。母亲的五叔瘫痪后住在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窑窑里,母亲经常去给他送吃的,还给他擦身,有时我跟着去,站到小窑窑门口,臭味扑鼻,就像进了厕所一样,可母亲一给他收拾就是一两个小时一点儿也不嫌脏。六十年代初,每当村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就把姥姥接到家里来住,继姥爷也跟了来,当时我们供应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再添上两个人,更加紧张,晚上酸稀粥还喝不饱。我们对姥姥倒没意见,对继姥爷就很嫌弃,有时候难免表现出来,母亲很生气,但她不骂我们,只是给我们讲二十四孝里巜王祥卧魚》和《肖有福割肉救母》的故事,并告诉我们:“古人言,百善孝为先”不一定每个人都像王、肖他们那样,但起码也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别说是继姥爷,就是外人遇上这种情况也得帮啊,再说继老爷耒了不就添的一双筷子嘛,我们每人少吃几口就有他的了嘛。姥姥活了80岁,去世前卧病在床,屎尿不能自理,当时母亲也有病在身,但她坚持拖着病体为姥姥揩屎擦屎,并叫上四弟(当时我们姐弟只有四弟在偏关)帮她给姥姥翻身,后耒四弟一直帮母亲服侍姥姥到去世。母亲的孝行和“添筷”精神影响了我们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兄弟姊妹四人,由于母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各自成家立业,但亲如一家。母亲去世当晚,我和大弟守灵,我们在母亲的灵柩旁跪着对她发誓:“请母亲放心!我们一定遵照您的遗愿,相亲相爱、互助关心、长慈幼敬、孝悌传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努力践行誓言。虽然姐弟分住三地,但彼此时刻牵掛。逢年过节,都要互寄礼物慰问,特别是住在老家的二弟,每年中秋节都要给俩个姐姐寄家乡的月饼,每年春节,都要让他回家过年的儿子返京时给我和姐姐带许多偏关特色美食,比如:碗托、羊杂碎,红烧肉和酱肉碗面子等等,像母亲活着时孝敬她老人家一样。2019年我做了结肠手术后,化疗期间,姐姐把我接到她家,像母亲一样精心照料,使我减轻了化疗的痛苦,加快了身体的康复。我返回忻州后,同住忻州的大弟经常到家看望,送吃送喝。每逢我出门时,他就帮我看家,浇花施肥,家里的花比我在时还开的旺盛。现在,我们这个大家族虽然人不在一处,但亲情絲毫不减,反而愈发浓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舅舅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母亲和两位三婶、姐姐、我和堂妹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偏关县光复后,牺盟会撤出去的人都回到城里,在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原来一起在牺盟会工作的周仪稷(解放后在中央宣传部工作,官至副部级)找到母亲,叫她再出来工作,可是母亲知道爷爷是绝对不会让她去的。爷爷虽然在外精明强干,但在家庭中,却坚守着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就应该恪守本分,不得抛头露面。那时,偏关城内赶会南门外唱戏,爷爷还不让家中的女眷出去看呢。于是母亲只好偷偷地出去开会,不料,被爷爷知道了,就嫌母亲“不守妇道",加之母亲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夭折了,爷爷就让父亲休了母亲,说过门两三年了连个儿子也生不出来,生了个女儿还夭折了,要她何用?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说:“自从她进门,起早摸黑,做在人前,吃在人后,伺候了老的伺候小的,打扫家、做饭、洗衣棠,哪一样做的有不到的地方?休了她,到哪儿能找下这么个人"。爷爷也不好勉强父亲,只好作罢。44年,为了躲兵,爷爷让父亲带着已怀孕四个月的母亲到河曲巡镇找他的同行朋友杜二帮忙开染坊。能摆脱这个封建家庭的束缚,母亲高兴极了,像是出笼的小鸟,就挺着大肚子跟父亲步行80里到了河曲巡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巡镇是一个位于黄河边上的小镇,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河边的码头,是从太原西渡黄河,去往银川的商贸古道上的一个必经之地。走西口的晋商在此频繁往来,河湾地带气候宜人,适合各种蔬菜瓜果生长,大白菜,芝麻等特产远销周围县乡,小麦、糜谷等粮食作物旱涝保收,这里素有“水旱码头” “商旅重镇”之美誉。在这里开染坊,有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原料问题,当时日本人实行经济封锁,染布用的篮靛很难从外地买进,可是当地人种的兰草可以提炼出篮靛,只是十分辛苦,需把兰草放到水池里泡几天,然后用棒子捣碎,人再跳下去,用脚踩烂糊了,铲出来过滤,过滤几遍后腚就出来了,蓝色的像豆腐块一样,用它染出的布颜色鲜艳又成夲低廉。父亲有熟练的染布手艺,又不怕苦,不累,自己盘缸垒灶,制做篮靛。很快“偏关刘记染坊"就在镇上开张了。开张后,父亲在后边作坊染布,母亲在前台招呼顾客,菲签子(就是把顾客的名字用毛笔一式两份写在麻纸条上,一张给顾客做取布凭证,另一张卷好用线紧紧包扎在布的角上,当布染好晾干后,顾客来时打开布角,取出签子对号取布)。刚开始,顾客并不多,母亲就主张灵活经营,来染布的有钱的给钱,没钱的給粮、给菜、给水果都行,手头紧的可以记帐打白条,实在太穷的就免费也给染。而且母亲对顾客十分热情,端茶倒水,远路耒的还留下吃饭。渐渐的“刘记染坊"的名声就传开了,人们都说:“镇上偏关那个染房的老板娘可大气了,到她家染布保证让你滿意” ,(写到这里,我就不由的想起当年看电影巜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于是,染坊的生意越来越好,前来染布的人络绎不绝,有时天不亮就有人來敲门,父母经常忙的连轴转,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有一年初夕了,收下的布还没染完,父亲赶着干活,母亲包下饺子累得还没吃就睡着了,初一早上醒耒煮饺子的时候,一看一大拍饺子不翼而飞,找了半天,原来都让大耗子给拉到耗窟里了。尤其是驻扎在附近的八路军经原來母亲在牺盟会时的同志介绍经常耒这里染做军装被服的布,对八路军送耒的布父母特别上心。有一次国民党的散兵和土匪到巡镇骚扰,镇上的人粉粉逃难躲避,正好八路军送来的一批布还没染完,父亲把没染的布泡到染缸里,把染好的布捆好背上,带着母亲和姐姐出去逃难,母亲是解放脚(就是缠过又放开的脚),一走长路,被折断压到脚底的指头就钻心的疼,况且还抱着姐姐,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了下来,同行的人怕后边的土匪追上,就劝父亲扔掉布,替母亲抱上孩子跑,但父亲说:“手艺人讲究的个诚信,布不能丢” 母亲说:“这是八路军的布,丢了布八路军没有军装穿怎么打日寇,就是丢了孩子也不能丢布" 后来父亲把姐姐用布兜在前胸,拉着母亲才逃了出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巡镇的生意好起来后,父母夲可以把收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但他(她)们認为一直没分过家,家长是大伯,收入应上交家中。时逢乱世,邮寄都不安全,母亲就想了个办法,让父亲把各种钱币(当时用的有蒙疆票子,有制钱等)都兑换成银元。然后将染布用的烏陶碱化成水,把银元放进去,等碱水冷却成块后,托到巡镇赶大集的偏关老乡捎回偏关交给大伯,自已除了日常用度外从不留私房钱,当时在偏关没有生活来源的三姑一家到河曲投靠我父母,三姑爷看到父母的做法曾劝他们要留些体己,以防不时之需。但他们不在意,从而为后来留下了隐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7年偏关土改时,刘家是小手工业者,家中虽然过的比较富裕,但收入都是辛苦所得,其中有好大一部分都是父母在巡镇不分昼夜,拼死拼活挣下捎回家中的。当时属于保护对象。然而由于不懂政策,怕挨批斗,爷爷和大伯关了偏关染坊,跑到包头去开染坊,可是跑到半路就被土匪把所带的钱和布都抢了,到了包头别说开染房,生活也没了着落,于是就捎信让父亲给他们送钱去,由于没有积蓄,父亲只好回偏关去取钱,不料,大伯母女人家胆小在爷爷和大伯走后也怕挨斗,主动把他们走时埋在地下的丈八(1800个)洋钱(银元)掏出耒交给了土改工作隊,偏关也没钱了,爷爷和大伯又困在包头,父亲只得返回巡镇东挪西借,母亲把结婚时的金戒指也凑上让父亲送到包头。父亲去了包头帮爷爷和大伯开办染坊,母亲在巡镇带着堂哥刘达子和表哥張昆支撑着巡镇染房的生意,既要接待顾客支撑门面,又要操持家务,还要带孩子(姐姐那时才三岁),里里外外一把手,染坊的生意一点儿也未受影响,依然兴隆如旧。后耒父亲回来了,可偏关的大伯母一家四口、三婶母女二人,还有继奶奶都没人管,开始是父亲两头跑,49年正月生了我后,实在无法两头兼顾,只好关了巡镇染坊举家搬回偏关。回偏关父亲又重新开起了“刘记染房”,母亲则又成了这个十耒口人的大家庭的管家和保姆。直到后耒大伯、三叔接走妻儿,母亲才轻松了些。</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解放初母亲与父亲和姐姐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一周岁时和父母、姐姐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偏天解放了,母亲也解放了,从封建大家庭的精神束缚和繁重的家务活中解放出来了。原来那个不甘心一辈子做家庭主妇,总想出去工作,用所学到的知识报效國家的想法越耒越強烈。她经常到偏关邮电局的报栏前看报纸和招聘启事,有一天终于看到了一则招聘小学教师的启事,于是就报了名,参加了考试,并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录取,成为偏关史上笫一批公办女教师之一,51年秋天她被分配到偏关县城关完小上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城关完小位于城内文昌庙街,最早是明朝建起的儋林书院、清乾隆八年改为凤山书院、清末时改为城关高等小学堂,民國时又改为偏关第一高等小学校,42年,迁至元通庵,与元通庵高小合并,定名为“城关完小"。母亲是在元通庵高小的前身偏关第一高等女子小学校上的学。所以城关完小就是她的母校。分配到母校任教的母亲十分激动,她怀着感恩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入职,母亲担任的是一、二年级的班主任,那时候,师资短缺,教学条件差,一个人带一个班,班容量50人,学生都未经过学前教育,什么也不懂,自控能力,自理能力都差,每天5节课,一节自习课,上课、自习在教室管着,下课在院子里也得跟着。既当老师又是保育员。学校的作息时间非常严格,每天早上6点至7点到校学习时事政治一小时。上午8点至12点四节课,下午冬2点至5点,夏3点至6点两节课,一节自习,晚上两小时备课,50本作业一、一批改。一天工作十耒个小时。周末还要走访家长。用母亲的话说:“我是每天四上殿(因为每天三顿饭要回家吃,所以每天四次往返学校),跑得腿后跟都朝了前” 。校长武安國是个老教育家,他知道新教师有个适应过程,就问母亲有什么困难,要强的母亲说:“不就是些a、o、e,1+2等于3嘛,有什么困难",武校长笑了,他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一、二年级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千万不可小觑。你要教会孩子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生存"武校长的话使母亲深受启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她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扑在学校里。在教学上,他刻苦钻研,认真备课,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地制宜自己动手制作有意义的教具和图片资料,用田方格对祖先方块字的间架结构偏旁部首做书写指导,使学生学得既快又好,她的这个经验曾被山西教育以“小学识字教育法"为题登载过,并在全区推广,周围许多县都组织教师到偏关城关完小听她的观摩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 老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必须有扎实的根底。母亲深知自己只是个高小毕业生。没经过师范教育,光凭一腔热情和辛苦是不行的,所以他一方面主动承揽公开课、观摩课的任务,锻炼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文补校的学习,特别是每个假期的教师培训她都要放弃休息去参加。 1955年,五寨师范招收进修生,当时已有四个孩子(我姐姐最大十岁,二弟才一岁)的母亲,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去五师进修,当时,两个弟弟分别雇奶在西关和西沟奶妈家,姐姐上了小学三年级,我那时六周岁,县城里没有幼儿园,又不够小学入学年令,父亲上班不能总带着我。于是母亲领着我找武校长商量说:“请学校照顾我,把这孩子放到一年级,顶如帮我看孩子,她能跟上就上,跟不上等我回来,退下来重上"。校长答应了,母亲才放心地去了五寨师范。那时条件很艰苦,不通汽车,从偏关去五寨,160里路徒步走两天,头一天走到三岔住一宿,第二天起来腿疼的站也站不起来,可是为了不耽误开学报到咬着牙也得走,一路上走的精疲力竭,再累也不敢坐下歇一歇,因为一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五寨的冬天特别冷,学校的取暖条件差,晚上睡觉衣服不敢脱,帽子也得戴着,脚冻的开裂子,流脓水,有时寝室里冻的睡不着,她就到教室里生着火炉子看书,瞌睡的火炭掉下来烧着了鞋子都不知道。就在这种艰苦环境下,母亲每年从偏关至五寨往返两趟,坚持学习二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初师毕业证,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張合影里前排左一蹲着的是我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五师回来后,母亲正好接任了我所在班的班主任,一下子从一个天天牵着我手上学的母亲,变成了自已的班主任,对于幼小的我来说,既有稍稍的优越感,又有一些拘谨和惧怕,课堂上,母亲讲课的声音很响亮,也很严肃,这时候我会感到母亲很神气,对她既有钦佩,又有一点陌生。上课的时候,母亲会经常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偶尔也会让我站起来回答,我回答问题的时候,班里的小伙伴就会偷偷的把目光转到我身上或向我做鬼脸,察看我回答问题时的表情,我就会很紧张。这时候,我总会看到母亲对我鼓励和期待的目光,紧张的情绪也就瞬间消失了。有一次我向同学借到一夲小人书,人家要求下学前还给他,为了赶的看完还书,于是在最后一节课时,母亲在上面讲课,我就偷偷把小人书放在桌子下看起来,因为看的专心,连母亲站到我身边也没发现,直到母亲喊了一声:“刘爱卿,站起来"我才猛地一愣,站了起来,手中的书掉到了地上,母亲让我把书捡起来,她拿过书看也没看,就扔到了洋铁炉子里,然后让我站到教室门口,直到下课。望着铁炉子里红红的火焰,我心里感到莫名的沮丧和失落,甚至怀疑母亲是否亲自己,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母亲这样处罚学生,有时上课没收了的东西,放学时都要还给学生。放学回家后,我向父亲哭诉委屈,说母亲狠心。父亲也说母亲没收就没收了,不该烧掉,这样还得买书还人家。母亲却说:“就得让她心疼了,才能记住这个教训,我连自己的女儿也管不好,怎么管一个班的学生"。父亲理解了母亲的做法后,就给我讲道理,让我一定要比其他同学表现好,学习好,给母亲争气。自那以后,我就有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逐渐变成了一种动力,在班里,无论是学习,还是遵守纪律方面,我都自觉的给同学们做榜样。看到我的进步,母亲便给我买了好多小人书,每到星期天她就让我叫上其它同学背上书包到家里和我一起做作业,做完作业让我们一起看小人书,这时候母亲在旁边一边给我们讲小人书的故事情节,一边慈祥地看着我们。从小学一直到高中,这种压力变成的动力一直促使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排名从没出过班里第三,三好学生的奖状,也没有间断过一年。我很幸运,真是:母爱师恩集一身,爱也融融,恩也绵绵,女儿门生同沐三春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母亲的班级里学习的经历,使我对母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一种独特的体验。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教师的爱是建立在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上面的。有这样一个方式是:亲近感+理解感+期望感,在老师爱心的雨露滋润下,学生感到极其的温暖和舒适,从而激发奋进的欲望" 母亲用她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这个观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甚至比对我们姐妹都上心。每次接了新班,他首先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他们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做人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她总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通过具体的小事反应出耒。例如每天早晨走进教室,她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提醒同学们增减衣服。50年代,通信很不方便。有的学生在学校生病了,无法通知家长,母亲就背着患病学生去医院,自己掏钱给看完病再送回家。有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上课憋不住尿了裤子。她不但不嫌弃,反而让其到办公室脱下外衣给盖上,然后帮他洗了裤子晾干,耽误了上课,就在下课后给其开小灶单独辅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学校的教学环境条件很差,到冬天,教室里的取暖就靠一个洋铁炉子,学校规定学生轮流值日烧炉子,因为学生年令小,不会烧火,经常弄得满教室烟雾,影响上课,稍不小心就烧手,烧衣服,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于是母亲就不让学生烧了,而是自己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赶到学校,在六点早学习开始之前把教室的洋炉子烧着,等学生到校上课时教室早烧暖了,学生和家长特别感动,家长对孩子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就对不起张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的班里有一个姓秦的女学生,偷偷吃了她妈妈坐月子时炒的就稀饭的杏仁(偏关女人坐月子的一种习俗),结果中毒身亡了。事情发生后母亲十分痛心,非常内疚,她感觉是自己忽略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于是就即时召开家长会,让学生们也参加,会上,她向家长们通报了这件事,表示道歉,并向家长和学生介绍了自己搜集来的许多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会后家长们都说这不能怪张老师,以后我们一定配合学校做好孩子们的安全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她深知老师的言行举止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因此不管是上课板书,还是给学生批改作业,她都一笔一划,工工整整,书法的仿引子都是她一张一张亲自给同学们写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作业书写美观,格式整齐,养成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她时刻提醒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从不迟到早退,在从教的日子里,班级的每次活动、劳动她都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用自身的行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他从不体罚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放弃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常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不让一个差等生掉队,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优等生,辅导后等生,对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他单独辅导,甚至下学后把他们带回家,边做饭边辅导,下午放学后,我家的炕沿上经常爬满了学生,直到做完作业后她才让父亲把他们送回家。同学们都认为他既是老师,又像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有了爱和喜欢,所以她所带的班学习氛围很浓。她二十多年带过几十个班,大部分班都是先进班集体,而她年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她的事迹被载入偏关实验小学的校志。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热忱,让她在教育逐梦路上,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她教过的学生逾万,遍布全國各地,许多人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学生们对她十分爱戴,她走到哪里都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70年代她去太原看病,在阳方口一下汽车就听到有人喊“张老师",一开始,她以为在叫别人,就没在意,结果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跑到她身旁,一看是她教过的学生楊三柱,母亲说你怎么在这儿,他说他就在阳方口煤台工作,煤台就在汽车站到火车站的路上,他把母亲接到煤台食堂吃了饭又把她送到火车上,母亲说:“麻烦你了,谢谢!"他说:“比起小时候老师对我们的关爱,这算什么,应该是我说谢谢您呢"!90年代,她到北京看病,在全总工作的学生张广智带她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参观,并让著名运动员邓亚平和歌唱演员苏红和她合影。每当谈起这些事,母亲就会自豪地说:“我这辈子当老师值了"!母亲去世后,張广智专门写了挽联寄回偏关悼念恩师:“巾帼楷模载千秋,桃李绽放遍神州"。过三周年时,学生祁日明送挽联纪念:“三载追思深情厚意无相忘,千年垂范高风亮节有传人"横批“难忘恩师",这些挽联表达了学生们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也是她一生无怨无悔献身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偏关县实验小学校志上登的母亲的照片和对母亲的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教过的学生逾万,可谓桃李满天下,这是她和在全总工作的学生张广智和其它学生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母亲和学生张广智、吉庆以及我姐姐和二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生張广智领母亲到全总参观时与运动员邓亚平和演员苏红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母亲身体出现了问题,她多次晕倒在讲台上。校长郝占芳曾亲自陪她到北京看病,在北京做手术回校一个月,她又坚持上班,结果又一次晕倒在讲台上。她每次病了,学校就请代课教师替她上课,母亲觉得老让学校为她花钱请代课教师,心里过不去,于是就向学校申请提前退休,刚开始学校不同意,经不住她再三要求,也为她的身体健康着想,最终同意让她办了病退。校领导在欢送母亲退休的会议上还婉惜的说:“张淑莲老师不但教学能力强,而且师德高尚,她提前退休对我们学校是个很大的损失,她的教学经验和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学习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退休后,实验小学领导慰问她的照片。左二是母亲,中间是实验小学书记張峰,右二是和母亲同时参加工作的首批公办女教师之一刘淑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教师像腊烛,有人说母亲像腊烛,我的母亲亦师亦母,她燃烧了自己,把全部的光和热献给了学生,献给了家庭、子女。最终让她累倒在三尺讲台,不得不离开深爱的学生的原因,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有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活,操不尽的儿女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六口之家,不说其它家务,光衣裤鞋袜在当时完全用手工制做就足以让一个全职主妇头大,何况母亲每天要在学校工作十多个小时,所有家务只能在夜间做。在我的记忆里,就从耒没见过母亲晚上什么时候睡,早上什么时候起,只记得油灯下母亲做针线的背影和晨曦中做早饭的身影。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衣服可以请裁缝做,鞋可以买的穿,但母亲心強,什么也“要样儿”(偏关俗语),父亲一说买她就说买下的不如自己做的穿上舒服。母亲说的不错,确实,同样一块布,她裁剪的合身,缝得针脚细密、均匀、平整,穿上就是比别人的好看。她用旧衣破布打上袼褙,叠成千层底,再把鞋底用麻绳一针一针,一匝一匝纳出來,做的鞋穿上又结实又合脚,我在参加工作以前就没穿过买的鞋,就连我结婚时穿的兰锻鞋也是母亲亲手做的。尤其是做绸缎衣服更是母亲的一绝,因为绸缎质地软,手一沾就变形,不好固定,必须先浆了后才能做,一般人做不了也不愿做。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知道她有这个夲事,每逢娶儿聘妇的时候就请她给做婚服。热心的母亲从不拒绝,做好后人家要给报酬,她坚决不收。父亲常说:“你就爱逞强,自家的活也做不完,还帮别人,真是天生受累的命" 。 每到过年的时候,母亲更是连明昼夜赶缝衣服,正月初一早上总能让我们换上温暖漂亮的新衣服,开心地迎接新的一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都说当教师最大的好处是每年能休息两个假期。可是每逢假期母亲却更忙更累了,因为平时不能做的些大宗家务都放到这个时候了。母亲爱干净,就像拆洗被褥、棉衣裤,大扫除这些事情,一般人家都是每年春节前做一次,可母亲总是利用暑假、寒假做两次。每次大扫除都要把窗纸撕掉重新裱糊,顶棚和墙壁全部粉刷。别人家雇匠人刷家,可我家从不雇人,每回都是母亲和父亲自己干。母亲爱好又手巧,她嫌买得窗花不好看,每次糊窗子的窗花都是自己剪,而且每年都換新样子。她剪的双囍字,松鹤延年,喜雀登梅等都是根据我家的木制小方格窗子先设计画出图,熏下样子,然后用红纸一格一格剪出来,再拼在一起糊上去的,工艺很复杂,就说双囍字吧,每一半就是13格,一共26格,每格25平方cm,一共650平方厘米,每一格上都是一个完整的图案而且不重复,这些图案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花鸟;有的是生动传神的鱼虫;还有活灵活现的猴子以及呼之欲出的狮虎。每年春节拜年的人们一进我家院子,窗子上那红通通的囍字就扑面而来,近前再看那精美的设计,精湛的剪艺,无不交口称赞。母亲的双囍字和松鹤延年经姐姐照她留下的样子重剪的窗花曾在偏关老干部书画艺术展上展出,并被偏关博物馆作为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艺术品收藏。每剪一幅窗花从设计到完成,就连上黑夜加班也没个十天半月剪不完。每次大扫除必须当天完成,窗子糊不住,墙干不了,晚上没法睡。每当累的不行时母亲就吃上两片去痛片继续干,以至后来去痛片吃的有了抗药性,晚年时有病需止疼时吃去痛片根本不起作用,必须吃布洛芬等副作用大的止疼药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假期里,为了弥补平时对我们关爱的不够,母亲每天早早起床,做好饭才叫我们起。中午她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暑假里她给我们用豆面做刺粉,用土豆粉做粉皮,到野地里挑上苦莱做酸捞饭。寒假里,特别是春节期间她给我们用羊肉做茄合,用土豆做水晶饺子,用猪羊肉混合加茴子白调馅做稍麦,母亲做的稍麦皮薄、馅大、味道鲜美,20年代初我和母亲去北京,姐姐领我们专门到前门有名的老字号稍麦馆点了四五种稍麦品尝,结果吃完后感觉哪一种也不如母亲做的稍麦好吃。每年七月十五正好在假期中,按照家乡的习俗,母亲总要为我们揑面人人,一大团面在母亲的手中揉揉揑揑,蒸出来再描描画画,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人、猴、花、鸟、鱼、兽,烤干了以后我们都舍不得吃。姐姐现在还保存着母亲给外甥女红红揑的两只烤干了的老虎呢。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母亲也想方设法让我们填饱肚子,放秋假时她带我们到县城附近的村子里捡土豆、玉米、各种豆类,挖野菜补充粮食的不足。那时候,因为饥饿,母亲和许多老师营养不良全身浮肿,学校给发的黑豆她也一粒都舍不得吃,都给我们磨成炒面充了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更关心我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她对我们的要求比较严格,从小就要求我们独立,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要学会各种家务活,我记得小时候每天早上母亲走的早,父亲起耒后要下河担水,还要打扫家,做饭,一早上就像打仗一样忙得顾头不顾脚。母亲在假期里做饭的时候就会让我和姐姐学烧火,做饭。所以我和姐姐六、七岁就学会了做酸粥(偏关人早饭都一样:阳婆一闪、酸粥一碗)每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母亲早上起耒就把柴和炭放到炉子边,锅里添好水,然后去了学校,我们早上起床后点着柴炭,火着了,水开了,把头天晚上浆好的米下到水里,用铲子不停的搅,等母亲早学习回耒酸粥就做好了,既让我们学会了做饭又不躭误母亲上班。后耒不管父亲在不在我们也可以自已做早饭,能为父母帮忙,我们都很高兴。在学习上由于母亲的言传身教我们都很自觉用功,从来不用母亲督促检点,成绩也都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让母亲操心的是我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我的两个弟弟都是在奶妈家长大的,特别是二弟六岁上才接回来,所以刚回来和父母姐姐比较生疏,记得二弟刚回耒因为想奶妈,经常趴在窗台上从玻璃上望着外边哭,有一次乘家里人不注意他就跑出去找奶妈,奶妈家在城外西沟村,和城里隔着一道河,,母亲发现二弟不见了,又急又怕,父亲当时不在家,母亲急忙顺着西沟的方向去找,过河的时候被河底的石头绊倒还呛了水,浑身都湿透了爬起來继续找,到了四弟奶妈家还真找到了,原耒是西沟村四弟奶妈的邻居进城返回时在河边看到正在哭的二弟,就给抱过河送回他奶妈家了。经过这次以后,母亲对弟弟们特别是二弟格外呵护,有好吃的先紧他们吃,有好玩的先紧他们玩,生怕他们有“雇奶的不亲"的感觉。稍大些,四弟比较淘气,爱打抱不平,有时会帮受欺负的小朋友和别人打架,然后挨打的孩子家长就会找上门告状,这种时候父亲常会打四弟,母亲就拦着不让,她总是说好话劝走对方后,慢慢给四弟讲道理,既表扬他热心帮人,又批评他不该打人,应该拉架。四弟心服口服。成人后的四弟热心肠,讲义气,朋友多,人缘好,仕途顺利,在偏关劳动局保险事务所所长任上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弟脑子聪明,爱学习,但因受母亲被审查(母亲参加过牺盟会,文革期间被認为是参加过反动组织)的影响,没能顺利上学升造,在当工人后有个参军的机会,虽然离家远,但母亲認为部队是个培养人的大学校,就积极鼓励、支持他参军,三弟参军后经过锻炼,进步很大,复员后转了干,取得忻州首批会计师职称,工作得心应手,又提了职,担任偏关中医院付院长直至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姐姐因受未婚夫父亲四清中有经济问题牵连,考大学虽达分数线却未被录取十分痛苦,有人劝她退婚,父母和姐姐都認为退婚是落井下石,不正气,所以都不同意。特别是母亲,她一边安撫姐姐,一边找教育局的领导申诉,终于给姐姐争取到了到忻州教干校学习的机会。教干校毕业后,姐姐被分配到乡村小学教书。他一个人代1一4年级的复式班,白天在土窑洞的炕上放上黑板和小桌子上课,晚上摞起桌子摊开铺盖休息,自己烧火做饭。而且只有小米、山药旦,整天面对一群不懂事的顽皮孩子,像个羊倌一样,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哪能受得了?姐姐几次想打退堂鼓,每当周末他回家不想走的时候,母亲就给他讲自己在五寨师范上学时的艰苦,并给他做好干粮,让父亲送他回学校,一有机会她就到村里陪姐姐,帮他准备教案,教他如何和孩子们相处。在母亲的鼓励下,姐姐战胜了山村的孤寂与寒夜,爱上了那里的孩子们。从偏远山村的初小到乡镇的高小,辛勤耕耘六、七个春秋,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得到同行的肯定和领导的重视,把他调回偏关中学任教。后来在偏中、包头35中、忻州六中的中教岗位竞竞业业奋斗了30多年,先后取得中教中、高级职称,60岁光荣退休。姐姐没有辜负母亲,而母亲以姐姐为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文革中我被打成“保皇派"、“小黑帮"挨批斗,一想到自己还不满十八岁就成了“反革命”,以后还有什么活头,就想跳入偏关中学校门外的“夷馆井"一死了之,母亲发现我这种苗头,每天让父亲接送我去学校,晚上睡觉时就让我挨着她,当时母亲也在受审查,学校说她抗战时参加的牺盟会是阎锡山的反动组织,不让她看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电影,还不让两个弟弟上初中,睡下后母亲就悄悄的和我说:“女子,别怕,那些造反派现在就是瞎胡闹,牺盟会明明是抗日组织,她们硬要说成反动组织,你明明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会主席,硬要说成是“小黑帮”,他们明显的就是颠倒黑白。我们没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自己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真的没过一年我和母亲就都得到了平反,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一遇到坎坷就会想到母亲那番话,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母亲就像一头蒜的茎,我们姐弟四人像四瓣蒜,紧抱着母亲这根“柱子",吸食她那单薄的根须的养分。恰如梁晓声先生的警喻:“我们依赖于母亲活着,像蒜苗依赖于一颗蒜,当我们到了被别人估价的时候,母亲已经被我们吸空了”。</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两张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末母亲在忻州过元宵节与女儿、女婿、外甥一块儿过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80大寿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我家给母亲过九十岁生日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姐弟四人与母亲合影,虽然因历史的原因我们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让我们都养成了好学上进的习惯。各自通过自学取得大专文凭,并评上了高级中教、会计师、统计师、经济师等中、高级职称,为國家做出了应有的貢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女儿刘梅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女儿刘爱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儿子刘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儿子刘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姐姐根据母亲留下的纸样剪的双囍字和松鹤延年,曾在偏关县老干局举办的书画展上展出,现已被偏关博物馆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母亲自己设计熏下的剪纸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按照偏关习俗,每年七月十五,母亲都要我们揑面人人,这是她退休后给孫子、外甥揑面人人的照片和她揑的烤干的面老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提前病退以后,还没耒得及养好身体 ,我姐姐的女儿就出生了,又过了一年我的大儿子也出生了,于是她又担起了带孫的重任。我和姐姐都在外地工作,怀孕后都是回偏关生的,月子里母亲既侍候女儿又照顾外甥,累得很少能睡个囫囵觉。产假满了,我们要回单位上班,母亲怕我们影响工作,坚持让把两个外甥留在偏关由她照顾。同时带两个外甥,对一个年轻妈妈也够呛,我们担心母亲的身体,想把孩子带走,但母亲不同意,她说:“我养大了你们四个儿女,教过成千上万的孩子,还带不好两个外甥?你们只管放心地走吧” 拗不过母亲,两个孩子最终还是留下了。但是,那时经济条件不好,物质条件也差,早早断奶的两个孩子,不用说喝奶粉,就是细粮也没多少。特别是我姐姐的女儿生下来就奶不够吃,体质弱,经常生病。母亲就粗粮细作,精心喂养。她把小米熬成粥,红枣煮烂去皮去核捣绵放进粥里,孩子既爱喝又有营养。那时候吃供应粮,每月15%的细粮,一个人也就2一3斤白面。她和父亲一点也舍不得吃,蒸成馒头烤干了,拿红糖水泡上喂两个孩子,小外甥女肚子不好,她定期给喂七珍丹,硬是把两个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结结实实。老家的土炕连着锅台,做饭的大锅紧挨着炕沿,孩子们在炕上跑跳,非常危险。母亲就在炕角插了根铁火柱,上边拴了两根布绳,每次孩子一上炕,母亲就叫他们各自去拿绳子,然后把绳子拴在他们腰上,任由他们在炕上蹦跳欢闹,从耒也未发生过烧伤烫伤的事故,而且养成了自觉的好习惯,后来一上炕不用母亲说,他们自己就去拿绳子让母亲拴。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从二岁多起,母亲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早晨起耒自己洗脸,自已穿衣服,吃饭时自己拿碗筷,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两个外甥模仿着姥姥的一言一行,因此有些生活习惯也和姥姥一样,比如外甥女红红就像姥姥一样爱干净,爱整洁,传至小外甥小雨也是同样。母亲常说:“破布裹珍珠”,她就是拿我们穿过的旧衣服改出来给孩子们穿,也能把他(她)们打扮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有时她一只手拉着一个,带两个孩子出去玩,人们都羡慕的说:“是龙凤胎吧,真顺眼(好看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个外甥的童年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小学也基本上是在偏关上的,特别是我大儿子,10岁才转到忻州跟我生活、上学。那时候,记不得县城里有没有幼儿园,反正两个外甥没有上过,早期教育都是母亲做的。在他们咿呀学语时,母亲就开始给讲故事,两个外甥特别喜欢听故事,只要一给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耒,二、三岁时讲像小猫钓鱼等动物童话故事,到四、五岁时她就拿给我们小时候买的小人书给他们边看边讲,顺便教他们認字,记得5岁时我带儿子到部隊探亲,他爸爸拿红旗杂志上的字考他,他就能把红旗杂志上的整篇文章通读下来。最重要的是通过讲故事,使他们懂得了好多道理,比如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们懂得了友爱谦让的道理,表姐弟之间从来也没有吵过嘴,打过架;听了巜狼来了》的故事,懂得了不能撒谎,要诚实的道理;听了“张良拜师"的故事,他们懂得了敬老尊贤的道理;听了巜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明白了只有勤奋读书才能有出息的道理。姥姥讲的故事,使他们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从小就养成了尊老爱幼、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记得我大儿子小的时候,母亲常送他回阳坡泉村看望爷爷、奶奶,村里条件差,早上起来每人一碗酸粥,他吃不了,剩下半碗,炖在锅里就是上午的干粮,根夲没有什么零食,所以他就不想回去,但母亲坚持送他回去,怕他疏远了和爷爷奶奶的亲情。大儿子传承了姥姥的做法,我们回忻州住的时候,经常叫他儿子给我们打电话问候,现在孫子已养成了习惯,经常主动打电话给我们嘘寒问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生不逢时,我们姐弟四人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身上。随着年令的增长,外甥、孫子都陸续上学后,她的主要精力就都放到他们的学习上了,因为她認为,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有母亲的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学后,课夲上那些知识对他们来说根夲不难,所以,母亲不需要督促他们做作业。依她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专注力,掌握学习技巧。就比如我大儿子在姥姥的培养下,养成了严格的自律和阅读的习惯,上小学时,下了学回家做不完家庭作业从不到外边玩,就是做完作业也只出去玩一会儿就马上回家看书,小学的时候他就把我上初中时的语文,历史,地理书都看过了,姥姥给他买了好多课外书,还让她到县图书馆去借,利用小学负担不重的机会,他读了像巜三国》、巜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巜童年》等许多中外名著,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说起什么耒也头头是道。上高中后,晚上下自习回家就看10分钟新闻节目,然后就做课外参考题,每天晚上都是我们再三催他才睡觉。有人说他脑子聪明,我觉得主要还是自律、勤奋,所以才能考上清华,成为博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74年开始到90年代初,八个孫子、外甥时间长短不等都由她经手带过,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他们先后上了大学,有的博士毕业,有的硕士毕业,最低也是大学夲科,大孫子刘宇骁是在母亲身边生活时间最长的,离开父母到忻州上中学也一直是奶奶陪着,他警校毕业就在忻州交警隊上了班,但母亲极力主张并全力资助让他继续升造,结果,刘宇骁又考上政法大学,毕业后还考取了律师执照,取得了博士学位,工作后表现突出,成为北京市十佳律师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母亲亲笔写给大孫子的信的片断</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大外甥女红红和大外甥虎虎的照片,下面是两个外甥小时候的合影,多像一对龙凤胎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与大外甥女与大孫子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与小外甥毛头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小外甥毛头和小雨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外甥女小雨和小外甥毛头推着90岁的太姥姥散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母亲的八个孫子、外孫,大部分都由她经手带过。其中有三个博士,两个硕士,三个夲科。个个都学业有成,事业兴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外甥女红红,就职于外交部,现在我驻外机构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大儿子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时,校领导给颁发毕业证的留影和毕业时与家人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的二儿子,中國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是高级软件工程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孫子刘宇晓,中國政法大学毕业,律师,博士学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孫子刘宇雄,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國家知识产权局工作,高级知识产权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孫子刘宇鸣,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在偏关住建局工作,任办公室付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孫女刘宇虹,山西大学毕业,现偏关人社局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小的孫女刘宇婕,深圳大学硕士毕业,现正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外甥、孫子长大了,母亲最大的愿望便是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山河远阔。对于父母,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带着他们旅游是对她们最好的陪伴。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我们就带她到各地去旅游。母亲个子不高,身体瘦弱,还是解放脚(小时候缠过又放开的脚),而且年令大了,腿脚不灵,但是她拄着拐杖跟着我们出去旅游的精神和毅力却让我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十年代,我带母亲两次上五台山拜佛旅游。在那里,她每次进庙都要虔诚地磕头跪拜,为家人祈福。还和我们爬上东台顶看日出,上山时我跟在他后边,看着她拄着拐扙佝偻的背影,心里想妈妈小时候带我认识世界,现如今我带她欣赏地球,以后我一定要带她去看更多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陪母亲上五台山游览拜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爱人、大儿子陪母亲上台山游览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和外甥,孫子在五台山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0多岁的时候,我二儿子从外地带朋友回来要去晋中常家庄园、绵山和平遥古城旅游,那时母亲刚刚病了一场,出院还不过十天,身体很虚弱,但她也想去,我们就带她去了。在常家庄园时,我们租了一副轮椅推着她兴致勃勃地欣赏了那里秀丽的山水和亭台楼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母亲在常家庄园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平遥古城,步行街长750米,什么车也没有,更没轮椅可租,我们说不用进去,母亲却坚持要进去,结果她一直步行走完了长街。这就是我的母亲,还是那个晕倒在讲台上,醒过耒继续讲课的張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我陪母亲在平遥古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父亲在世的时候,二弟曾带他去过一趟苏杭旅游。母亲当时身体有恙,未能同行,一直很遗憾,所以在她古稀之年,我叫上姐姐一起陪她到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旅游了一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南京中山陵,面对392级台阶,我也望而生畏。70多岁的妈妈却要试试,我说那就走着看吧,能走多少算多少,谁知走走歇歇,竟上到了最高处,还进了中山堂,瞻仰了孙中山遗像,周围的人都伸出大拇指夸她:“老太太,太棒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姐姐陪母亲在南京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陪母亲上海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陪母亲游览无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寒山寺,母亲还能背出唐代张继那首名诗:“月落烏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都从心底里佩服她惊人的记忆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陪母亲游苏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十岁的时候,母亲有一只眼睛看不清东西了,她怕另一只眼睛也看不见了拖累我们儿女,要求带她到北京治疗。去了后我和儿子范轶、外甥毛头陪她游了园博园和圆明园,我们用轮椅推着她在花海中穿行,特别是毛头推着她的时候,期颐之年的她享受着天伦之乐,开心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陪母亲到天坛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一生做过四次手术,元气大伤,到老了身体瘦弱,多病缠身,但她凭着坚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每天早上在床上坚持做保健操,拄着拐扙也要走路锻炼,而且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在80岁以前就做好了自己的寿衣,80岁以后又把去世后要烧的鬼衣服、被褥也都缝好了,就留下扣子没缀,按照偏关习俗这是闺女的事。她去世后我和姐姐边缀扣子边流泪,母亲恨不得把能替我们做的都做了,这就是母爱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的几年,母亲住在我家里,腿脚不行,不能走路了,但坐在床上也闲不住。她自己设计,画图样,缝出来的12生肖小孩鞋活灵活现,布老虎虎虎生威;布狮子威风凛凛;小兔子活泼可爱;小老鼠贼眉鼠眼,真是缝啥像啥。她还问我的一位同事的家属(裁缝)要来许多边角碎布缝成瓜圪蛋(枕头),拼成花色坐垫。然后把这些手工布艺都送给亲戚朋友和我的邻居、同事,大家无不夸她多才多艺。每年过年的时候,母亲都要把当年的生肖动物画出来剪成窗花贴在我家玻璃上,路过窗前的人们都会驻足观看,交口称赞。</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母亲晚年给自已缝得绸锻寿衣。从那一排排整齐匀称的“桃圪瘩"扣子,那均匀细密的针脚里,可以看出母亲年轻时的手艺是多么精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与她亲手缝制的布老虎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正在用碎布拼缝坐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的布艺作品,她缝制了很多,都送给了亲朋好友和我的邻居、同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床上老母绣针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絲银线巧指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绸面香兰添秀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鞋头彩蝶逐芳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案上只只藏猪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枕旁双双显虎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亲朋邻里耒索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赞不绝口永珍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母亲临终的遗言,由我代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母去矣,仙鹤归兮,南柯梦里,望云思亲。母亲出殡那天,偏关县教育局派人送来花圈并致了悼词。众孝子披麻戴孝,鞠躬敬礼,伏地叩首。众多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悼念场面肃穆隆重,给她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园满的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孔子曰:“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 母亲作为一个身兼多重角色的存在,一生以超负荷的努力为家庭和社会付出,虽然积劳成疾,但她却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活到了91岁。在我心中,母亲早已是一种岁月,跨越两个世纪,记载着岁月变迁。她虽然没有显耀的名气和特殊的业绩,但她一生在家庭和学校这两块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黙黙地奉献,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传递着正能量。正可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功德圆满昭日月,秀润桃李惠子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善良孝顺,慈祥包容、 时刻凝聚着家庭的团结;她师德仁心,育人为夲的品质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铭记在我们心中,虽然她离开了,但这些将一直影响我们并发扬传承。值此母亲100周年诞辰之际,年逾古稀的我和家族全体成员,愿天堂里的母亲在父亲和其它亲人的陪同下,过属于自己的日子,不再为家为儿女为学生而活,只为自己好好的活一埸!祝父母亲人们在天堂里永远平安、快乐、幸福、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孝女 爱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癸卯年冬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记</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美篇巜平凡中的伟大一一一永远活在心中的父母亲》之二发到朋友圈后,有校友问我那位从广东骑毛驴千里易地居官来偏关的外高祖叫什么名字,并列出清末三位张姓文人的名字问其中有没有我的这位长辈。我答复说因张家家谱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烧毁,所以弄不清楚。弄不清楚就是忘祖,因此内心很不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年前,母亲过世,入殓时,我把她的手机放入棺木中。这次做美篇时我曾不止一次拿出手机拨叫母亲的电话号码,希望她能托梦给我,告诉一些我想知道却无从知道的事情,每次拨完电话无回音时,我都会在心里暗暗骂自己“早干啥去了”!文革后,母亲听说张家家谱被毁,曾难过了好一阵子。到老了还经常唠她家族的故事,当时听得多了我就觉得她人老话长,找借口打断或走开。就说外高祖的姓名吧,虽然母亲出于对祖先的尊重,总说她的曾祖是张举人,张大老爷,从未直呼其名,但母亲是文化人,家族意识浓厚,我猜想她应知道她曾祖父的名讳以及其它过往旧事,若当初留心追问一下,也不至于有今天的尬尴。母亲当时,其实就是向我传达一种她对家族的深深眷恋,想通过数说一些往事,让我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且流传下去。然而我却没有理解母亲的深意,后来,母亲不在了,我才意识到她的意思,却无法再听到她的回答了。中华文化历来推崇孝道,孝敬长辈,孝在行、敬在心,偏关土话叫孝顺,让长辈顺心是孝的最高境界,我却不能理解母亲,让她抱憾离去,一种由愧疚而产生的负罪感久久压在心头,使我十分痛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7年母亲去世三周年,我回偏关上坟祭奠父母时,跪在坟前向父母忏悔了许多我做为女儿应该做却没做到的事,如总说工作忙,不常回家看望、很少听他们倾诉,也很少陪他们说话,没有理解父母的心愿把他们和家族的故事记录下耒…… 然后就向天堂里的父母郑重许下了完成他们遗愿的承诺,之后就以美篇的形式做了开头部分,由于那两年忙于接送孫子上学,没时间继续。直至2019年大病一场,死里逃生后才惊觉,如果在有生之年不完成这一夙愿,食言于父母,实在对不起生我养我的双亲。手术后,化疗的痛苦以及几次怀疑复发转移的恐惧,使我思想涣散,无法思考美篇的布局,后耒又遇疫情,也无法做所需资料的准备,深夜失眠时,我试着将口语改成通顺可读的文字,但每试必精疲力竭,我曾几度罢笔,甚至失去信心,但那份夙愿却时时刻刻悬在心上,使我寝食难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疫情放开后,我决定续做美篇,不料却感染新冠加流感肺炎高烧了整整一个月,又到鬼门关走了一遭。直到3月份从北京出院回到忻州家中,再次感觉到世事变幻无常,绝不能再拖了,这才鼓起勇气开始动手。6月份父亲节前,我完成了美篇巜平凡中的伟大》之一,接着在纪念母亲的100周年诞辰之际,完成了此美篇之二,现将两篇合印成册,留存下来,作为对父母的缅怀,作为对家族历史的传承,也作偿还夙愿,以了却心头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我的拖延和自身水平的限制,无法深掘家族文化和父母平凡中的伟大。不过,事无十全十美,既然如此,也只能力尽人事,以免抱憾余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爱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O二三年十二月于忻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