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进阶,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提高思辨和表达,促成丰盈而有深度的学习———第二届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心得

中山实验学校小学部 郭晓丽

<p class="ql-block">  2月11日,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协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p> <p class="ql-block">  滦州市中山实验学校组织老师们以自学的形式,在线观看学习了本届论坛,并以年级为单位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交流。</p> <p class="ql-block">  在开幕式上,老师们了解了这些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p> <p class="ql-block">  本届论的坛旨,即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为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主旨报告和校长星空。主旨报告分别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国际视野推进评价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四个方面对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进行系统阐述。三位校长结合学校的育人实践,分别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综合育人”三个不同的角度</span>介绍了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的宝贵经验。</p> <p class="ql-block">  《坚定不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从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了在落实二十大精神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可以落地的宝贵经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担当普通高中责任。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弘扬具有特色办学理念;3.探索因材施教实现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秉持锐意实验精神,探索新的育:1.打破学科壁垒,培养更多融合学习者;2.打破有形围墙,培养更多未来创造者; 3.打破传统模式,培养更多时代领跑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span>开展菁英文化行动,改观学子精神状态面向;2.以全员阅读行动,改善校园文化氛围;3.以创意学习共同体行动,改革学习环境与内容;4.以高品质研学行动,改变传统学习方式;5.以思维化课堂行动,改进教学方式和品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并坚定不移地落实二十大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不仅在高中阶段实施,其实这是贯穿在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到大学全阶段的育人观念。</p><p class="ql-block"> 中山实验学校在“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下,多年来坚持<span style="font-size: 18px;">立德树人,</span>始终坚持深化课堂改革,将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和班级部委制的管理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让领导认可、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列。</p><p class="ql-block"> 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育人氛围,不仅老师们同读一本书,分享读书收获,而且以图书馆为依托,在各个楼层设立阅读书架,供孩子们课间随时阅读,而且实行图书漂流制度,让图书馆的书籍在班级流动起来。语文课堂开设阅读课,带领孩子们按照课程标准有计划地阅读,科学阅读,快乐分享。</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模式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展示、拓展提升、当堂测验为主要环节,充分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性交流。</p><p class="ql-block"> 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尝试请跨年级的学长、学生家长进课堂,创造更多元的学习共同体。我们还可以继续加强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把学生从课堂从校园,带到更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带到社会实践生活中去,把研学活动搞活、搞新、搞扎实。</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老师们还以小课题的方式对教育评价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和专家讲座比较起来,我们发现在教育评价上除了要具备人文视野,我们还需要在国际视野方面多投入一些研究,吸取先进经验,更好地为我们学校的教育评价改革服务。</p><p class="ql-block"> 档案袋评价也是我们在尝试的、对学生考核的方式之一。除了等级测评,双减政策实施后,我们不仅实现了课后作业的分层化,作业内容的超市自选化,对学生的考核也增加不少纬度。我们对学生做过朗读测评、小组合作学习测评、书法测评、习作测评,这些多元的测评方式,都是有益的尝试,而且变得更加立体化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海淀区的“大教研”范式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在与名校的对比中 我们也发现了自己的亮点,可以进行保持并发扬下去。学校特别注重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不仅工作室成员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参加,在省市等各级赛事中取得各种优秀成绩,而且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活动,并带动年级组的老师们共同成长。各年级以备课组长为龙头,积极组织认真参与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为新教师做好引路和指导。新老教师一对一结对子,更是手把手地带领,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双减政策和作业改革进行,分别包含三个主题发言,一堂精彩的思政课课示范课和一个优秀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教研活动示范。这些内容让老师们看到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怎样把二十大精神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有机融合起来,给老师们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推进,<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育局组织了教研之声系列节目,选取部分学校及其代表教师分享各校在双减背景下的做法。</span>我们学校在课堂提质和作业减量提效做了扎扎实实地工作。从时间上每天学生作业时长不超过40分钟;从科目上语文是一三五六可以布置书面作业,数学每天可以留,英语是二四留作业,都不允许不超过二十分钟;从内容上避免机械化的抄写作业,讲究设计分层作业。老师们积极参与撰写了作业减负的论文,唐山市的特色作业编写,滦州市减负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说课展示,在各种活动中,不断锤炼和打磨对作业设计的把握和精进能力。 </p><p class="ql-block"> 观摩完单元作业设计模式之后,我们也发现了过去在作业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有时候作业设计关注了每一篇课文的重难点,没有单元要素的主线在其中贯穿,所以那些作业设计更像是一颗颗的珍珠。只有当我们聚焦在单元核心概念下的专业,才会是精准的作业设计。另外在根据学情,精准推送个性化作业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尝试。</p> <p class="ql-block">  作为二十大精神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感到这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势头之劲猛前所未有,认识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和深化作业改革的必要性。我们将牢牢地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深化课堂改革,打造新的教学范式。</p><p class="ql-block"> 1.在学习力上,我们要从单元设计入手进行改革。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制订学习计划。老师也要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p><p class="ql-block"> 2.关注单元整体设计,在保证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灵活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确定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习得后形成能力。</p><p class="ql-block">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本质是文化参与,通过教师对情境的创设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或是独立解决,或是求助学习伙伴共同探究,甚至是寻求老师的答疑解惑,在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的互动交流中,深化自己对学习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4.继续研究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加探究性问题的研究,将语文学习与校外生活,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增强语文的应用性功能,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5.进一步深化档案袋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注意过程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多元化可视化评价学生积累素材。</p>

学习

作业

学生

教育

二十大

育人

设计

评价

老师

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