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话说门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天 涯</div></h1> 说起门票,大家都不陌生,都或多或少的暂时得到过、拥有过。验票后,或随手丢弃,或信手揣入兜内,之后慢慢的散失,或细心的夹入书本内供收集之用。 我收集门票(亦称门券),始于1980年,至今已有四十多个年头了。四十多年来,在收集门票的爱好上,虽然付出过些许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满足,充满了无穷的乐趣。 收集门票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是我的最大爱好之一,这就为我接触门票,收集门票提供了便利。开始,我总是将旅游门票悉数带回,夹入书内,临时当作书签用,慢慢的门票就多了起来。 我记得,最初的收集门票的意识起源于 80年代的第一个秋天。当时,我从床头拿起一本书,信手翻着,一张卡片从书中飘落,我捡起来一看,是张旅游门票,又翻了几本,书中都夹有几张门票。我立即将那二、三十枚门票摆放在一起,细细的欣赏:有历史文物的,有名川大山的,有人文景观的,有风土人情的。收集门票的念头一下子便萌发了出来。将门票收集在一起,不是可以反映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事业的兴旺,旅游文化的兴起,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吗?况且,在收集门票的过程中又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增加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它集文化、历史、运动、休闲、观赏于一身,这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业余文化活动吗? 于是,我的收集便从无意识的变成有意识的活动。虽然自我爱好旅游,可以将到过的地方的门票很好地保存起来,但这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得到更多的门票,还得靠大家。因此,我就将视野扩大到同学、同事、邻里、朋友……随着一年两个黄金旅游假日的兴起、小假期的增多,又为我收集门票大开了方便之门。长假前,我留心探听要外出旅游的人,提前打个招呼,甚至叮嘱了又叮嘱。长假后,开始细心的寻找讨要。有时为了得到一张门票,要三番五次地打电话,跑个三趟五趟也是常事,甚至不惜跑上几十里路。当得到了自己没有的门票时,就好象六月里喝了雪水——一直爽到心底,奔波的劳累一下子就全部消失了。 细说起来,门票的种类也很多。早期的门票较为简单,与汽车票相差无几,称之为“汽车票式”的;中期,旅游机构加大宣传力度,门票风景图片罗列,背面印有导游路线,加以文字说明,称为“导游图式”的;之后,有关部门利用一切机会,提高经济效益,又在门票上增加了广告,此为“广告式”门票;再后,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旅游队伍扩大,组团参游被人们普遍看好,有人带队,有人执导,为方便游客携带、收藏,门票中又诞生了新款——“磁卡式”。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又诞生了电子票——不用排队取票,刷身份证直接进入景区。此外,还有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门票,为“异形”门票。还有书签、塑料、布绢、纪念品、工艺品、信封类门票。近年来又有了附带邮资的明信片门票,这种邮资门票,选图一般为风景名胜区标志性主图,旅游完毕,写上简言,投入信箱,打上当地的地名、日戳,加上自己的“题字”,使门票更具有收藏价值。 自从实行网络订票、电子门票以来,虽然极大的方便了游客出游,节省了排队购票的时间,但从收藏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打开我的门票册,里面还不乏“珍品”呢。早期的门票中有面值一角的泰山门票,有面值一角的故宫门票,有面值三角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门票……这些门票设计比较简单,印刷比较粗糙,图案比较呆板,色彩比较单一,纸质比较单薄。泰山门票为单一棕色印制,中间有简单的南天门图案,两边分别为“一角”、“只限一人”字样;故宫门票设计也极其简单,没有图案,单一薄纸黑色铅印,上面印有“故宫博物院参观券”字样,左边为“一人券”,右边为“当日有效”,中间是“壹角”,下面是编号;秦佣馆门票的印刷算是好一点的,蓝色或桔红色单印,上有秦佣立像,原面值为叁角,在一边加盖了改为“伍角”的印章。现在这三个地方的门票都已彻底改观,一步一个台阶,提高了不少档次。由于这三个景点均为世界文化遗产,馆藏珍品繁多,文化氛围浓厚,风光优美独特,其中不乏世界文化瑰宝,堪称世界奇观,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天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门票印刷也渐渐的精美起来,一律由过去的“灰姑娘”、“丑小鸭”变成了今天的“白天鹅”——刷卡式门票。当然,门票的价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别成了日前的 140元、 80元、 65元,成了门票中的“贵族”。 人民大会堂门票面值一角,设计更为简单,绿蓝红黄单色印制,简单的人民大会堂线条图案,整个门票上仅有“人民大会堂”五个字。这几年没有去北京,收集到的人民大会堂的门票已经到30元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文化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把旅游当成单一的“游山玩水”,而把旅游当成了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以此来锻炼意志,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于旅游队伍的壮大,鉴赏能力的提高,促使门票样式、印刷、图案、价格更新的速度加快,设计欲来欲精细,构图欲来欲考究,印刷也欲来欲精美,使小小的门票越来越具有收藏的价值,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以泰山为例,我曾先后八次攀登过泰山,次次门票的样式、图案都不相同。由于我们离泰山不是太远,加之泰山名气大,被冠以“五岳独尊”。同事、同学、朋友中上泰山的人也比较多,从收集到的门票来看,泰山门票变化的快,图案更新的多,几乎含盖了泰山的主要风光,如:泰山日出、拱北晚照、南天秀色、月观滴翠、峰回路转、对松听涛、十八盘、望人松、仙人桥、玉皇顶等等。门票也由过去的“汽车票”式的,变为“导游图”式的,“明信片”式的,而近又变成了携带方便、不易破损的“刷卡”式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泰山门票的价格经过了多次调整,价格也有过去的一角、两角、一元、两元,到后来的10元、20元、40元、60元、80元、100元一路攀升到了140多元。我前几年去泰山,泰山的门票已经高达147元。 门票价格的上涨,并没有抑制旅游热的到来。假日经济越来越被有关部门看好,旅游业甚至成了一些地方的龙头产业。与此同时,外出旅游的人却越来越多,这进一步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人们的收入在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更新,人们的精神面貌在变化,再也不是三四十年前,人们仅能勉强的吃饱肚子,把旅游看作是一种奢侈、是一种浪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现在,我收集的门票样式、种类已经比较齐全。全国各种类型的门票大部分已被收入册内,并按名胜等级分类,分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类、中国十大名胜类、八大古都类、五岳类、全国旅游四十佳类、全国5A级风景区类、全国4A级风景区类、中国重点风景区类、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另有,中国文物古迹类。从以上分类来看,我国的风景名胜种类繁多,从名川大山、江河湖泊、文化遗产、历史文物、革命胜地、亭台楼阁、水产化石、海洋生物、极地动物、军事科学、航空航天、文化艺术、经济博物、民族风情、工业农业... ....应有尽有,覆盖了我国的方方面面。这些门票,坐下来细细观赏、慢慢品味,令你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堪称小型百科全书。 透过那小小的门票,你可以看到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嵩山之神秘、恒山之挺拔、衡山之俊秀;看黄河民族摇篮博大精深,望长江天际而来渊源流长;看故宫的瑰宝,布达拉宫的巍峨;桂林山水的明净,九寨沟的童话世界,石林的奇特,天池的壮阔;庐山的郁郁葱葱,黄山的云瀑奇特,张家界缭绕的烟云,地下溶洞的幽美神奇;海南椰林的涛声,蒙古草原月夜马头琴声的悠扬,还有那万里长城在云中穿梭、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你会体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黄山天下无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江山如此多娇” “一片甲骨惊天下”“风景这边独好”的优美诗篇。 透过那小小的门票,看祖国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江河之秀美,山川之壮丽,洞窟之奇特,风光之旖旎,文化之丰厚,民俗之繁多;深感中国人民之英勇,中华民族之强大,华夏儿女之骄傲,炎黄子孙之自豪! 一本书、一张照片都是能够记载历史。一张门票也能记载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生的变化。从最初白纸黑字的原始门票,到后来印有景区标志性风景的彩色画面,再到今天人不出户就能买到的电子门票,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呀。门票从最初仅仅作为游览凭证,逐渐演变成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它的变化,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和记忆。 我一直在想,将来我能出一本门票大观之类的书,那也一定很有意义,书名我已经起好了,就叫它《锦绣中华》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组革命纪念地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