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初中生物教师寒假研训总结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诸城市教科院 卜玮玮</p> <p class="ql-block"> 根据教科院关于寒假研训的指导意见和工作部署,2023年2月3日,诸城市初中生物寒假研训活动在东鲁学校三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全市各初中学校的生物教师分别参与了为期一天或半天的研训活动。</p> 一、确立研训主题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一天的研训活动充实又有意义,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科实际,确定了体验式课堂观评、专业读书分享、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化学习研究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改推进共五个研训主题。</p> 二、选定发言教师 <p class="ql-block"> 根据上学期学科教师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提前确定发言教师。择优选择一名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情境教学体验式示范课;针对诸城市教科院组织的全市骨干教师的《大概念教学》读书活动,以及潍坊市教科院组织的领军人才的《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读书活动,确定两名青年教师和一名领军人才为代表作专业读书分享;针对上学期在兴华初中和舜德学校开展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活动,确定两名参与实践的青年教师作单元整体教学的总结与反思;针对潍坊市教科院对领军人才的项目化学习的专业培训,安排一名领军人才为全市青年教师作项目化学习的专业引领与案例展示。</p> 三、确定参会教师 <p class="ql-block">(1)上午全体老师参与研训;</p><p class="ql-block">(2)下午参与研训的教师包括:兼职教研员、领军人才、单元教学研究与读书分享群成员;新学期单元检测卷参编教师;共同体牵头学校的七、八年级备课组长;任教本学科年限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其他教师自愿参与。</p> 四、明确与会时间 <p class="ql-block">(1)上午:8:00前到达会场,研训时间8:15—11:30</p><p class="ql-block">(2)下午:1:50前到达会场,研训时间2:00—5:30</p><p class="ql-block">(3)签到:线上与线下签到结合;上午、下午分别签到</p> 五、规划研训日程 六、核心内容摘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体验式课堂观评</b></p><p class="ql-block"> 在上午研训活动的第一时段,由兴华初中的青年教师冯小雪老师为全市生物学科教师做了“教-学-评”一致性情境教学示范,32名青年教师作为“学生”亲临现场,全程参与并深度体验了冯小雪老师执教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这节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所有学习活动。参加体验式课堂观评的青年教师名单及分组如下表:</p> <p class="ql-block">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上学期优质课评选的课题,出自济南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第一章最后一节。</p><p class="ql-block"> 相比本章其他四节来说,该课题内容较少,涉及到的生物学概念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很多老师在面对这样一个课题时多少会有些轻视,认为这节课教学设计会比较容易一些,但事实是恰恰相反。看上去越是简单的课题越难进行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在优质课中脱颖而出,冯小雪老师所在的兴华初中生物教研组,在学校课程研究中心闫维彩主任的亲自包靠和精心指导下,冯小雪老师从最初的忐忑、怀疑,到看到曙光,再到充满信心的走上讲台,几番集备,几易其稿,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 冯小雪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是努力打造大情景下、大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视角的生本课堂。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身份,调查南湖区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用三个板块完成本节课的两大任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设计了7个活动:例如:用模拟游戏,模拟生态系统各个成分之间的变化。从而落实了目标先行,任务驱动,活动达成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实现了“导-学-用”合一。</p><p class="ql-block"> 正如冯小雪老师在说课最后谈到的那样,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孤军奋战。需要不断汲取其他优秀教师的智慧,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在成长道路上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有不怕吃苦,百折不挠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体验式课堂观摩学习结束后,台上的八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老师耿兆艳、翟雪珂、孙凤美、董晓萌等畅谈各自的收获,台下的部分优质课评委徐燕老师和于松老师等作了观课点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耿兆艳老师的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 课堂一开始,呈现了钟南山、屠呦呦等科学家图片,提出学业报国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提起学习的兴趣。整堂课设计大情景、大任务,以建设生态南湖为背景依托,学生作为小调查员,以此调查南湖的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在调查过程中利用所学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堂好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其中目标起到统领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学习活动设计更是独出心裁。首先学习任务一是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冯老师通过一段音频资料,由一位老人方言录制,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过渡语衔接更是自然、流畅。以农村张奶奶的谷子地减产展开问题讨论,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后,展开了模拟游戏,这是一个表现性的评价任务。学生利用桌上图片,模拟不同场景下,谷子、虫、鸟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把模拟游戏的结果,尝试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绘制曲线图,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作为一个表现性评价,当然不能缺少评价量规。冯老师从参与程度、演示过程、过程描述、团队合作等不同角度设计计分标准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学生成功完成模拟游戏。学习任务二是通过常山脚下张大爷的农田问题展开讨论。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农田和常山风景区两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上的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同时通过视频播放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以及资料分析工业区污染,得出生态系统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冯老师利用了弹簧弹力的演示,形象、生动、具体。最后发出建设生态南湖的倡议,制定文明公约。整堂课如德芙巧克力一般丝滑、顺畅,但实则凝聚了老师的心血,是一堂值得学习的好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徐燕老师的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习目标清晰、具体、可测量,起到了导学、导教、导测评的作用。让学生学生一看到目标,就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最低限度应该掌握的内容。让教师一看到目标,就知道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步骤等。让教师和学生一看到目标,就知道测验题应如何编写。让听课教师一看到目标,就知道从目标落实的情况与教学活动展开情况进行课堂观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巧妙的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大情景是“生态南湖”,包括常山的农业区,生态园,工业园。这些情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而且情景贯穿整节课。感觉能让学生能顺着一根线捋到底的感觉。整个过程通过情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从“专家结论”到“专家思维”的转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教学中都渗透生命观念的教育,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态度责任的形成。比让学生设计“生态南湖”方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上,贴到白板上。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应该是从自身做起的,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让</span>习近平总书记<font color="#010101">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印在孩子的脑海中。</fon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于松老师的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 冯小雪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大情境,大任务,大情境为南湖区正在建设中,为南湖区的建设建言献策。</p><p class="ql-block"> 大任务下设计三个小任务,从南湖农业区、旅游区到工业区,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引领同学们挑战任务,完成任务。设计完整流畅,体现了无情境不教学。</p><p class="ql-block"> 注重活动设计突破重难点。本节课设计模拟游戏模拟不同场景下谷子、虫和鸟的数量关系,让同学们用数学曲线图表示出来,直观并易于学生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突破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是自我调节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处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利用常山和常山脚下的农田的生物类群种类对比和食物链数量对比,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规律,浅显易懂。</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评价除了有纸笔测验还有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设计了对应的评价量规,并设计了小组评价积分卡,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专业阅读分享</b></p><p class="ql-block"> 在上午研训活动的第二个时段,由兼职教研员明德学校的初绮老师和东鲁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袁蕾,领军人才代表实验初中的李秀芳老师分别作了题目为《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大概念教学的评价设计》《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的读书分享报告。</p> <p class="ql-block"> 三位参与展示的教师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分别对浙江大学刘徽博士的《大概念教学》和美国哲学博士迪伦▪威廉的《融于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专著进行了深读细研,他们的读书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支撑,既专业又非常接地气,起到了很好地专业引领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初绮老师的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大概念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来实施的,“单元”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组合。单元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p><p class="ql-block"> 学科宏观单元一般围绕学科大概念来组织,一般渗透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内容中。例如:基于大概念“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成不同的类别”进行的单元教学设计构建的是学科宏观单元。包含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七上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等内容。</p><p class="ql-block"> 而根据新课标中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遗传与进化、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7个学习主题,可构建学科中观单元。微观单元则一般指教材中的现有单元,对每个单元的教学通常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袁蕾老师的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在大概念教学中,评价的效度最为核心的就是评价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大概念,因此设计单元的最终评价任务非常重要。最终评价任务的设计甚至会影响目标的设计,换言之,目标设计和评价设计是互相修正的。</p><p class="ql-block"> ①最终性评价任务应该包含真实性问题情境。在整合性逻辑下,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就是要看他们能否将大概念应用于解决真实性问题。真实性问题情境可以防止低通路迁移。</p><p class="ql-block"> ②表现性任务(真实性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设计的任务)要精准指向素养目标和大概念。教师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常出现偏差,表现为内容设计的偏差和形式设计的偏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3.李秀芳老师的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能保证每次的反馈都是强形成性评价,但我们的反馈中除了对错误的具体评论外,最好都有关于让学生如何改进的建议。反馈可以是口头形式的,可以利用课堂、课间的时间一一对学生进行反馈,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利用评语的形式体现。当然评语不能只是简单的好、非常棒等,例如好的有建设性的书面反馈可以包括:对错误的具体评论,对学生如何改进的建议,以及至少一条正面的评论。(好在哪里?不好是具体哪里不好?)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通常更有效的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评行为上,而不是批评学生本身。</p><p class="ql-block"> 例如某同学的测验得了50分,我们不应该说你为什么考这么差?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分析具体的这些题目和这些知识点存在的问题。教师即使采用了强形成性评价的反馈如果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改善他们的学习,这样的效果也不好,所以教师提供给学生促进学习的反馈,还必需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才能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教-学-评”一致性</b></p><p class="ql-block"> 在上午研训活动的第三个时段,由初中生物教研员卜玮玮老师做了题为《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的新学期规划。</p><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初中生物学科将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这个目标,根据市、县教科院教学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学科实际,深入研究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发挥课堂评价作用,打造“省时高效”“学为中心”的课堂范式;加强命题研究、提升命题质量,推进作业“减负提质”优化行动。行动规划如下:</p> <p class="ql-block">◆深入研读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探索课标落地的有效路径;</p><p class="ql-block">◆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实践,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规范新授课、复习课及讲评课等课堂流程,打造“省时高效”“学为中心”的课堂范式。</p><p class="ql-block">◆深刻理解“情境教学、大单元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相关的理论和理念,并探索可落地的实践办法。</p><p class="ql-block">◆开展“融入教学的课堂评价”相关课堂展示评比活动。落实潍坊“课堂评价素养的提升”这个教研主题,让评价融于课堂教学,树立评价意识,能够在设计评价任务的基础上,自觉将课堂评价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在共同体学校范围内开展选题、命题评比活动,以此提高教师命题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p><p class="ql-block">◆开展双减背景下素养导向的学科作业的设计评比活动。通过实践性、创新作业的设计,促进教师深研教学,把握学情,提高作业质量。让优质减负落到实处,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p><p class="ql-block">◆实践探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完成单元背景下的新授课、复习课的单元教学方案和课时教学方案。对已有学历案进行改编和修订。</p><p class="ql-block">◆推行基于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教学,增强单元设计意识和核心素养意识,探索项目化、跨学科、学段衔接的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项目化学习”研究</b></p><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研训活动的第一时段,由领军人才代表于松老师做了“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展示。于松老师从初遇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的可行性、什么是项目化学习、生物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局限性等方面,结合案例为全市生物学科青年教师做了“项目化学习”的专业引领。</p> <p class="ql-block"> “项目化学习”中需要驱动性的问题设计。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原则包括:真实性;有创意或有趣,激发学生内动力;指向核心概念,可探究;引发学生高阶认知,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允许一个以上的答案;有个人或社会价值;可行等。</p><p class="ql-block"> 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是新生事物。但是通过于松老师的成果展示,很多老师对 “项目化学习”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感觉“项目化学习”可行可试,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单元整体教学实践</b></p><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研训活动的第二时段,在教科院卜玮玮老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展示的基础上,由兴华初中的刘雪老师,舜德学校的王瑜老师分别作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反思展示。</p> <p class="ql-block">1.王瑜老师——沉下心来,相信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老师的任务在于前期教学设计的准备,以及具体实践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对课堂的把控,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开始之前其实就在害怕,学生自己学习讨论能学好吗?能保证分数吗?甚至是在感知课完成以后我都觉得,完蛋了,两节课啥也不会,在感知课中,学生不仅翻来覆去找不到地方,小组合作也老是那几位同学回答问题,好不容易两节感知课走完,做当堂达标检测题时,五六分钟的题,十分钟做不完,经常回答问题的那几个好学生都不知道怎么下笔,强调了一遍的重点跟没说一样,鱼鳃的鳃字几乎没有写对的,当时就觉得天塌了,俩眼一黑。</p> <p class="ql-block">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劝自己既然开始了就要相信学生,实在不行最后再补硬着头皮上。根据学生在感知课中出现的问题,阅读问题时不动笔,不思考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无论读学习目标还是问题,只要读文字都要圈画关键词,对于问题答案,短的答案要写在学案上,长的答案要在课本中画出,并标注在学案上这个问题在课本哪一页,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很多,在接下来的探究课中,学生一方面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在课本中找问题,翻来覆去很多遍课本也很熟悉了,思考问题的速度又快又准确,而且还能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可见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了。</p> <p class="ql-block">2.刘雪老师——实践探索,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初次尝试大单元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很多。但是历时这三个周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我感觉收获很多,对于大单元教学我从开始的茫然到第一节课的忐忑再到后来的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 单元教学中,感知课上需要放心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思维活跃。课堂可以活跃,但不能脱缰,要将学生的表现都预想到,并适时地引导把控。探究课上的问题思考性要强于感知课,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思考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讨论时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这次实验的基础上,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会越来越好,我们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边完善。希望有机会还能参与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到时候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p> 七、研训活动反思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研训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是难得的相互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在一天的研训活动中,除少数几位老师有事请假外,绝大部分老师都按时参加了上午和下午的研训活动。研训中,老师们学习着、体验着、思考着,反思着…</p><p class="ql-block">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中,尽管有做得好的一面,例如:目标的叙写,评价任务的设计等;但是对于融入教学的课堂评价的研究还浮于表面,形成性评价的技术要领还没有全面掌握等;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明显不足,单元教学方案的质量有待于提高,尤其是还没有找到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最佳方法和最优路径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p><p class="ql-block"> 新学期,我们初中生物学科教师将以此次寒假研训为契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评价素养,聚焦学生成长。我们将发展与所有人的互相信任,并热衷于彼此传达学习的力量、行动的乐趣!厉兵秣马,笃信前行! </p><p class="ql-block"> 在教体局“1238教育发展战略”统领下,在市、县两级教学会议精神指引下,我们将持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进行动,主动参与教学变革,为诸城教育教学事业添砖加瓦,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发光放热!</p>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