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是一种成长

漂亮贝贝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读与写是分不开的。我向来有写日志的习惯,虽然不是那么规范,但一直坚持着。时光如梭,从我每天记录“育儿心得”到“工作随记”再到“读后札记”,无不体会着读与写给我带来的乐趣。2003年我开启了自己的QQ空间,里边存着我的心灵日记和生活的点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2015年底“美篇”平台问世,2017年我开启了自己的美篇空间,里边更多记录了我的工作点滴,也记录我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我是咱们县当时玩美篇最早一批人,现在我个人美篇平台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5万余次。期间我还写过一本书叫《成长的足迹》。现在细细想来,这些好习惯既是我最美的记忆也是我成长历程中的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说到读书,我起先喜欢看余秋雨的书,他随和的笔风带我们游走中华五千年的深邃。后来我渴求业务上的成长,众多核心素养导向的书籍给我的个人成长注入了新的生机。现在我更多关注的是管理和人际交流的书籍,这让我的工作更得心应手。近来我读了《忠告中层》《素书》《做一个会带人会管人会帮人的中层领导》《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除了这些我还读了《毛泽东选集》全集、《王阳明全集》、《左宗棠》《李鸿章》等等,这每一本书都有值得让我学习和产生共鸣的观点。现在我细细和大家交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忠告中层》这是一本教人做事,教人做人的书,这本书绝对堪称是走进管理层小伙伴的“引路人”。从懵懂、探索、历练每一步都传递着哲理。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他告诉我们这些困难值得去面对,因为这些困难孕育着成长的机会,获得成长。《忠告中层》告诉我们,在单位要得到大家的认可,是需要人格方面的修炼和人格魅力的。看一个单位的执行力,就要看这个单位的中层团队的凝聚力。记得今年在做事业单位年度统计时,因为我们科室第一次接手,我们也听说这是个“硬骨头”,也听说这是个谁也不愿意接的活。既然领导安排下来了,我们想既然干就考虑怎样干好,而不是怎样干完。工作中单方面的数据对我们来说可以得心应手,但汇总过来的数据随着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数据来回游离给我们带来很大困扰。起先我和董艳老师输入汇总,因为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就请来了我们学校的“制表高手”盖艳伟、牛茂林老师,我们四人利用两个晚上把全校所有数据信息汇总完成,当我们认为快收工时,发现在逻辑核验时还是出现了问题,于是我们仔细核实利用周六周日借助外力把这项工作完成,局里的领导说,你们单位工作真认真,感谢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因为在我的工作记忆里,遇到难题应该是“我要做好”,而不是“我做不来”。我从小就明白自己生来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也不是一个特别机灵的人,但我有一个优点就是执著,既然必须做这件事,我就一定要做好,把他做到自己认为最完美,然后很欣慰的欣赏自己的佳作。曾经的老领导聊起我说过:“你把一件事交给她去做,后边的你就不用去问,也不用去想了……”我想这也是对我的一种信任吧。因为我的原则是别人把这件事交给我,是对我的认可,我坚决不能让领导失望,我也坚决不允许自己给领导丢脸,用行动不让领导看走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素书》的作者黄石公,是一位秦时的世外高人,他传给张良的这本书,词语虽然简略,但含义却很深邃。其书将“道德仁义礼”贯穿全文,从为人、处事、管理等多维度进行阐述,语言高度锤炼,却蕴涵了极大的智慧,囊括了众多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生活策略等。《素书》中这样提到:“低头方见水中天,意思是低下头来,便能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上的,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记得一位领导告诉我“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这种现象在我的专业教师群体里最为明显。因为学艺术的人多多少少骨子里都有一种“自傲”,因为总在最显眼的地方,也可以说是职业风吧。我从小就在学校合唱团,在上学时就在县里经常参加活动,市里演讲一等奖,县里声乐、演讲一等奖,无形就很容易让人自我膨胀。但我的父母在我每次活动获得奖励和荣誉时都会告诉我:这是过去,只是对你努力的认可,并不代表他是永远。所以每次我在获得荣誉时,大家不会从我的言谈举止中看到兴奋的样子。更多的是我在完成一项自认为很满意的任务时会把幸福写在脸上。现在想来态度谦虚,言行谨慎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只有放低姿态,表现得谦逊、低调、圆融、平和,才能赢得人心得到认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中提到:“基层干部做法家,中层干部做儒家,高层领导做道家,这是很多管理行家的共识,也应该是学校较为理想的管理层次定位。”我们若从校长视角出发,校长要抓要落实的事就是我们要去做的事,要做好的事。工作中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人,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明得失,析因果。搞清了得或失的因果关系,就有了经验。因为由实践到经验需要思考的,善于思考的人,一般都掌握了思考的方法。我有一个习惯,但我认为这是好习惯,又不是好习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每次干完一项工作或任务时,我都会习惯性的问问周围的人,这项工作你觉得哪里不行?有时朋友会说很好,但我总会刨根问底的非问出个所以然。我说,只有自己知道这次哪错了,在下次干时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像曹璞、郭建伟、韩春玉、董会等老师都曾被我“强行追问”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同时书中提到的笔写式头脑风暴、魔鬼辩护术、文化•21克的阐述都非常经典。因为“一个好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者,而不是一个教书匠”。多少年来我们们占据课堂,按要求标准来教学生,而不时地忽略了学生们滋生的兴趣和需求,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提问,另一方面又在课堂上不自觉的限制学生提问,要求学生跟着我们走。其实,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平和,多一分理性的思考,多一分自由的实践探索,只有我们努力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才能教育出有灵性的学生。这正如专家评价课堂用到的五个“实”,一扎实的课,二充实的课,三丰实的课,四平实的课,五真实的课。要脑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只有不断的思索探究我们三小的教育教学定能走的更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做一个会带人会管人会帮人的中层领导》中提到的个人魅力主要体现在要有优秀的品德,要有服务意识,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更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以身作则,遇事先下水,给老师们服好务,更要有实干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做为一名中层干部,我们要知道只有自己发光,才能带动身边的人发光,团队才会发光,工作就充满干劲。我们要认识到岗位在哪儿学习就在那儿,只有心存谦卑之心,才能走的踏实,走的坚实。只有多付出,自己就能成长的更快,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我看来我们的管理团队是最团结团队,没有猜测只有补位,不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德育管理,不论是行政团队还是后勤团队遇到困难都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次劳烦大家助力时,大家都鼎力相助。遇到工作都会提前沟通,保证遇事不撞车,不论我们去麻烦哪位领导,大家从没婉拒过一次,这就是团结的集体,这就应了领导曾告诉我们的:团结出成绩,团结出干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是我近来阅读的一点小小的感悟,或许肤浅,或许有不当之处。总之,只有真读书才会更有修养,更有魅力。虽然我们还很年轻,但这正是我们成长最有力的资本。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锤炼自己,让自己更加成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望眼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正有节奏的敲打着窗沿,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这是一个书声朗朗、春满校园的时节,让我们一起读书吧,相信在醉心书海中,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收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