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 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朗读 幸福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 依据《三奘法师传》的记载,麴文泰的款留最终变成了要挟。“本国没有导师,所以委屈法师留下来指引迷途的众生。”</p><p class="ql-block"> “我西行只为求法,国王或许可以留下我的躯体,但西行之心不可留。”</p><p class="ql-block"> “法师务必留下,不然只能遣送大唐。”</p><p class="ql-block"> 高昌王给玄奘下了最后通牒。太阳即将落山,高昌古城显得分外冷清,这片梵宇遣址便是玄奘居住的地方,西行又遭变故,僧房中的玄奘它陷入了困境。</p><p class="ql-block"> 在《西游记》中,为了通过一座燃烧着大火的高山,唐僧和他的徒弟们费尽了周折,其实,火焰山的原型就在高昌,高昌的国都就坐落在火焰山的脚下。在真实的历史中,火焰山并不可怕,火焰山脚下的高昌王才是让玄奘焦虑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个以讲经而声名显赫的和尚,具有特别的谈锋,但他无法说服高昌王,绝食成了玄奘仅有的挑选。绝食期间,手足无措的高昌王室相继探视,但玄奘一向闭目不语,麴文泰不想放弃,依然希望可以感化大唐高僧,公元627年的冬天,高昌国正站在十字路口,急需一位智者。</p><p class="ql-block"> 高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个绿地国家操控着丝绸之路最繁忙的中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西方的香料和珠宝,都通过这条大路输送和交易,出土于当地的这些陈旧的文书表明,通往的商旅都要向国王付出数目不菲的商税。</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来,高昌的王室宗族通过税收积累了很多的财富,可是这个绿地国家正面对着重重危机,在高昌国的北方,是草原的霸主突厥人,而东方则是正在崛起的大唐,突厥人游牧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彪悍的骑兵随时可以踏平这个绿地小国。</p><p class="ql-block"> 在玄奘西行的时候,西方的突厥人正操控着西域,富庶的高昌,每年都要向西突厥的可汗上贡,大量的税收不得不付给这个北方的霸主。</p><p class="ql-block"> 麴文泰知道,大唐正在全力准备和突厥交战,在大唐和突厥交战的前夕,高昌王有必要选择自己的立场,在缝隙中生存的高昌国需要玄奘,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来自大唐的高僧或许可以指点迷津,帮助高昌渡过难关。</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高昌万籁俱静,玄奘已绝食三天了,第四天、玄奘已奄奄一息,这个大唐高僧如果真的绝食而亡,结果将不可想象。</p><p class="ql-block"> “听凭法师西行,但请早进斋食啊!”麴文泰没有想到玄奘的心里居然如此强硬,高昌王只能屈服。</p><p class="ql-block"> 玄奘的修养和舍身求法的决心深深地打动了麴文泰,一个国王一个和尚,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高昌王表示,尽最大的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在丝绸之路探险史上,这是最为传奇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麴文泰开始为玄奘准备行装,西行之路漫长而艰难,准备工作十分繁锁,在这个崇尚佛法的国家里,这是一件大事,听讲的人包括皇室的宗族,王公显贵,还有高昌各个寺庙中特选的和尚。</p><p class="ql-block"> 每次开讲之前,国王都手执香炉在前引路,恭顺之心溢于言表,讲经期间,国王专门为玄奘剃度了四个精干的僧侣,他们将正式成为玄奘的学徒,在西行印度的路上照料玄奘。</p><p class="ql-block"> 自离开长安城以来,玄奘第一次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凉州城亡命天涯,沙漠九死一生,一切都如同过眼烟云,疲惫的身心可以暂时放松了,对高昌充满了感谢之情。</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皇宫,鞠文泰正在给突厥的可汗写信,“玄奘法师是奴才我的兄弟,希望可汗像关照我一样关照法师,请你命令西边的国家赐给我的兄弟马匹,而且护卫出境。”</p><p class="ql-block"> 其实,西突厥不只操控着西域,其势力范围乃至跳过葱岭以西,直达古印度的边境。如果得不到西突厥可汗的支持,西行之路很难想象,玄奘没有想到,麴文泰居然以如此谦卑的态度替自己的前途着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