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读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2月11日 作者;吴 华<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那年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随着拥挤的观众移步观看,看了馆中珍藏的很多国宝文物,感觉与国內博物馆差不多,藏品都大同小异,好像想证明我到过似的,只是走马看花地浏览着走过场。可当目光定在一幅不起眼的字时,却让我动心了,忍不住用相机把它拍了下来。</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不是字写得多么了得,它甚至看上去似乎并不咋的。之所以吸引并打动我,那是因为我觉得它能拨动人的情,能温暖人的心,让人得到心灵升华。</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对星云大师,虽早有耳闻。看着眼前的这幅字,更是让我肃然起敬。后来到了高雄,曾想放弃其它游览项目,抽空去佛光山,去看看能否有幸见到名满华夏的星云大师。可惜佛法与我无缘,竟因多种因素无法前往仰望。</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今忽闻大师已圆寂,我便急急翻出当年在台湾,朋友送我的《百年佛缘》一书,再次翻读起来。</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星云大师自号“星云”,其本意是想自我勉励,做星云团里的一颗小星星,以一己微弱的光芒和其他星光互相辉映,光照寰宇。</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如今,可以告慰大师的是:您希望的佛光已遍照五大洲,您当年的心愿已逐渐成就,但愿此间星云,再次乘愿归来!</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朋友送的这本《百年佛缘》,确是值得品读之书。可惜只有一本《生活篇》(全套9本)。</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当年其实是我在他车上强索而取得的。早几年拿回来后就已经读过了,这次重读,似乎又有不同感受。我承认我上次读,其实只是盲人摸象一般在看故事,这次重读,我才知道自己根本不懂《百年佛缘》,悟不出里面蕴含的旷世哲理,其实大师的思想智慧,确是让人十分敬佩的。</div><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夜阑更深中,沏一壶六堡茶在旁陪伴,打开稍显朦胧的吊灯,让灯的光晕温暖一室。慢慢翻开书,细细地品读,如亲临大师讲坛现场,似乎经星云大师的轻轻一指,就能温暖自己的内心,提炼自己的人格,给自己带来慰藉和感动,让自己从中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意思“的人。</div></div> 《百年佛缘》中的故事一箩筐,是星云大师的一部口述历史,从1911年辛亥年间谈至百年,顾盼前人与来者。<br><br>书中用佛缘贯穿其中,尽示一代宗师的为人处世心法。<br><br>大师用心之笔,把自己人生八十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了其个人的苦难童年,他与母亲、外婆的点点滴滴,包括人物形象,包括性格情节。<br><br>大师把自己出家的缘由、个人的不幸遭遇、如何在世界各地弘扬佛教,如何提倡并践行佛教走入人间、走入大众的生活,还讲述了与大陆割不断的血脉相连及与大陆各界的往来。<br><br>书中告诉你如何看待社会世事?怎样做人做事?体悟如何直面磨难,在困境中奋起?用照镜子的心态来分析讲述为何有人会遗风泽世,诚德兴家?有人会富贵云散,家道败落? 星云大师是位佛教界德高望重的高僧,一生修身律己。他一生拥有30个博士学位,是拥有六百万名会员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荣誉总会长。<br><br>他曾向南京大学捐赠3000万元,用于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的建造和相关的科学研究。<br><br>他曾应邀在吉隆坡莎亚南体育馆主持有八万人参加献灯祈福弘法大会。<br><br>他还在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计五百万人瞻礼。<br><br>每每他在主讲素博文化讲坛上开讲时,现场时常欢声雷动,几千甚至十万人以饱满响亮的声音及热烈掌声。据说听他很贴地气的演讲,现场总有无数感动温馨的氛围在环绕,人人脸上情不自禁流着不舍的泪水,都希望能将大师发人省思的法语永记心田。<br><br>星云大师说过去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拒载出家人,因为他们认为出家人光头,会使他们一出门就赚不到钱,乃至赌钱、赌马也会输得光光。<br><br>于是,为了改变香港人的成见,他每逢搭出租车,都在车资以外,附上丰厚的小费,给他们欢喜,让他们发财。<br><br>一次,在红磡香港体育馆的演讲中,他对听众们说:“出家人就是财神爷,能带给众生物质与精神、世出世间的财富。”台下一片掌声雷动。正因为听了他开讲的经坛,香港人现在很喜欢出家人,尤其喜欢听闻佛法,因为听闻佛法会改变观念,好的观念就能获得财富。 上图为2014年,台湾佛诞庆典现场,10万台北市民众欢庆佛诞节佛光山庆典会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满树桃花一棵根”</b></h1><br>星云大师曾说:“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行善,希望子女们都能珍惜和妈妈相处的时光、及时行孝,将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让妈妈听到、感觉到,像每天都在过母亲节般。”<br><br>都说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如何才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星云大师用自己真实细腻的故事来开引众生。<br><br>星云大师和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书中,星云大师提及母亲,他动情的回忆说:母亲不但是左邻右舍口中慈祥恺悌的老奶奶,也是儿孙心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菩萨。<br><br>“1994年4月,是我十年来的第三次赴大陆探亲。从扬州来的兄弟,从广西来的姐姐,从上海来的表亲多人,都来到南京的雨花精舍,挤在母亲的床前。母亲看到三、四十位子孙济济一堂,围绕在身边,沉思了一下,若有所感地说出一句:“满树桃花一棵根。”<br><br>他认为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女们虽然散居各处,但都来自同一个家庭;再深一层的意思,是希望子孙们做人处事都能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注重根本,因为唯有根本稳固,才能枝叶繁茂,花开果成。<br><br>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亲情"重在"亲"字,父母、兄弟姐妹、血缘最接近的人之间最美的一种情感。亲情需要彼此精心呵护,家风才能得以延续,懂得相互宽容与理解;,家风才能根深才能叶茂,慈母的爱无私,子女的孝亲敬老,涌泉般的感恩心念,家庭才能珍惜和保持亲情! 不能不说,星云大师的母亲是个奇女子,秀外慧中,善良、宽容、慈悲,有刚气的性格特征,看上去不显山露水,却才智顶尖,天生聪颖过人。他母亲没有念过书、不识字,但星云大师说他数十年前就听母亲诵念苏东坡的诗句了。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r><br>母亲是星云大师最初与最佳的老师,正是这位说话办事慧智满满,心中还携着着大格局的母亲,成就了儿子。<br><br>也许是其母亲时常诵念古人诗句,不只口念、心念,甚至以一生的生命来实践这些诗句。所以总能出口成章的津津乐道、侃侃而谈。与人对答时,用词用句总能巧当的信手拈来,讲出许多深刻隽永的道理,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得到的。<br><br>树有根,人有本,一句“满树桃花一棵根”,带给人无限的启示。<br><br>星云大师还说起那年绍兴大佛城的礼佛,他母亲看到麻竹弯弯地垂下来,和扬州直挺挺的竹子大异其趣,便说:“在佛祖前面,什么都得低头的。”在佛教文物陈列馆,他母亲看到千手观音,就双手合十,赞言:“菩萨的千手是去帮助人的。”<br><br>星云大师讲起母亲住在佛光山的时候,佛学院的学生曾问他母亲:“奶奶!您平时修持的法门是什么?”他母亲答道:“我一个老太婆,哪有什么修持法门?我只知道本住一心,从善心出发,地狱、天堂随心转,清净佛道、荣华富贵都在一念之间。”<br><br>有客人上佛光山拜访他母亲,他介绍说这个人是“从小生意奋斗而成功发大财的大老板”,他母亲当即说:“前生有根机者,今世则鸿福无尽。”<br><br>星云大师还描述说,当年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赵朴初老居士前来南京探望母亲,其母一见到赵朴初,便竖起姆指称赞:“了不起!了不起!”朴老说:“老夫人,您有福气啊!有一个既孝顺又了不起的儿子。”母亲从容地答道:“您才了不起,把中国佛教复兴起来,让大家都能修福修慧。”朴老环视房子一周,说道:“您住的地方很大,很气派。”母亲则回答:“您复建的寺院更大,更雄伟庄严。”应对得无比的雍容得体。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湾高雄的佛光山寺</div><br>默默地看着星云大师描述的这一段段的小故事,我内心瞬间似乎正被他的故事一点点浸润、一丝丝过滤、一缕缕弥漫、一点点滋养。<br><br>深感其母亲的伟大,语中出人意料地露出那满满的智慧,这是一般家庭妇女绝说不出来的哲理经典语啊。<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师谈如何对待困苦</b></h1><br>星云大师说:在苦难的环境下,困苦提供给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利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一个人,到底有那些应该自我教育的呢?<br><br>自我教育,就是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谈《自我教育》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学生,让父母、老师来教育我们,最好自己做老师,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的缺陷、无知,需要教育的地方,自己最清楚,自己不做自己的老师,谁能了解你,谁能给你知识上的补助呢?自我充实,不要只想依赖别人,平时自问、自觉、自发、自悟;透过自我的观照而能找到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成功。“勤劳就会有礼貌,有礼貌就会被人接受,能被人接受必定是好人。”<br><br>他曾说命运靠自己,还对因故失学的青年说:“我一生从没有领过一张毕业证书,有志气的人应该以天下为我们的教室。”<br><br>他对成绩不佳的学生说:“我过去在佛学院读书时,也曾一度吊在班尾扛榜,但是我的发心、热诚不落人后,一样也能获得大家的肯定。”勉励他们要自立自强,天下没有绝人之路。<br><br>读到这里,我觉得大师讲得很好。其实,讲立身兴家,讲个人修身治学治家,最质朴的诠释,当严格要求自己,才识平常,可以一勤来支撑,因为勤能补拙,辛苦可以带来收获,也可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来造就,用咬定目标来磨练意志,则功业可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师谈如何与人相处</b></h1><br>星云大师说:“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懂得处理是非,自然不会受其干扰。<br><br>他列出如何处理是非的方法,共有四点:<br><br>一、不说是非,二、不传是非,三、不理是非:四、不听是非。<br><br>星云大师说的处理方法,其实是一门很高的人生哲学,值得我们深思。<br><br>其实现实中,公司也好,机关单位也好,都要有集体意识,以大局为重,多补台少拆台。对待分歧,要求大同存小异 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引起一些争论,一不小心就容易伤和气。而且同事之间很容易形成利益关系,如果对一些小事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形成沟壑。从星云大师讲的这个方法,我个人悟出的是,平时自己在为人处事中,对待是非,应该是不乱说,不传谣不信谣。不得罪,不乱表态,说话留一点余地。不绝情,给人留三分面,不把事情做绝。<br><br>在《如何与人相处》中,星云大师说: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到以后,必能受益无穷:<br><br>一是你好我坏。 二是你对我错。 三是你大我小。 四是你有我无。<br><br>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什么都不干,什么错都不犯。这样的人多了去了。有人爱搬弄是非,挑拨是非离间同仁。有人爱传闲话,拿别人痛心来刷自己的开心。你不能封住別人的嘴,但你能管住自己的嘴。谨言慎行,和他保持距离。<br><br>所以星云大师说:一个人的贫贱显达,是依行为而决定的,行为有因果的关系,种什么样的因,就收什么样的果,这种因果循环相报可说毫厘不差,比电脑还要准确。所以有的人幸福快乐,有的人烦恼痛苦,有的人纵情声色,有的人怨天尤人;为善为恶,全在一念之间,一念迷就会造大孽因,一念觉也能登菩提岸。<br><br>他原文说,所谓“老天有眼”这个词,其实就是行为的因果循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br><br>什么样的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br><br>提倡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退一步,便是人生修行路。<br><br>为此,他强调说: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最大的力量是“忍”。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br><br>“遭恶骂时默而不报,遇打击时心能平静,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 读着读着,我发现在《百年佛缘》的书中,星云大师的每句话,每段文都值得让人去回味,都蕴含处人际事的哲理。它用一种雅美芳醇在悄悄地滋养着我,从而使我的內心越来越澄澈:人无完人,不说别人犯错,其实自己也会犯错。当然,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知道有是非,心要保持清静。<br><br>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懂得与人和谐相处,凡事退一点,不但留给别人一点余地,也是自己的一种修行。从而尽可能的以成就事情为前提,慢慢的化阻力为助力,转对立为互助。<br><br>如何与人相处是一门大课题,这其实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力量,推着你走,让你的人生多一点磨炼,性格多一点历练。<br><br>人生路漫长,得失随缘,闲淡由之。<br><br>做一流的自己,不做二流的别人。远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离世间纷扰的争执,不要因为无聊的人影响自己的快乐就好了。<br><br>夜未央,灯落灭,茶已凉。<br><br>掩卷长思,温读好书,是向先贤学习,与智者对话,在平淡中充实,让生活充满芬芳的美妙事情。<br><br>《百年佛缘》中,大师发自內心的从寻常小事切入,细心地用自已的种种际遇来讲出哲理故事。真象一位经历百态的长者贴在我身边轻言细雨的一声低喃,让我感到身心的舒适,产生一种补充能量,随时准备迎接生机勃发的感觉。<br><br>书中所体现的亲人的爱护、家庭的温情,让人感动,也让我懂得满足、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如何感悟并享受生活 斗转星移,岁月静好。所有的名和利都会有繁华落尽的一天,唯有痴醉书味,让那些品读过好书逐渐的积累在身体里,变成丰富的精神粮食,照亮自己的内心,陪着自己去跨坎过壑,去披荆斩棘,让自己在风霜雪雨、花开花落中,跟随心灵的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精彩人生。<br><br><br><br>参考资料:<br><br>《百年佛缘》作者:星云大师<br><br>其它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