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与六百年的古镇

浔河的记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图 刘 新</div> 春节刚过,几个老同学想着出门散散心,当眼光转向芜湖时,发现有个600余年历史的西河古镇,离南京150公里,不算太远,与几位商量后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在出发的早上,我在度娘上突然发现,芜湖还有一个号称第一大的古镇鸠兹,刚好,可以一起玩了。<br> 根据导航的指引,我们先来到鸠兹古镇。古镇的大门由三座又高又大的水泥墙墩,支撑着一排飞檐走脊的门楼,极显巍峨豪华,像是一座古城城门或一座古堡城门。进了古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青石块马路,马路两边是清一色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马路是新修的,房子是新建的,马路两边的商铺有不少没开门,只有两家徽菜馆子的服务员在门口招揽着客人,稀稀拉拉的游客和三三两两营业的铺子,给人以节后萧疏之感。我们沿着马路逛去,有不少阡陌交通的街巷,每个巷口都立着不少景点的指示牌,从景点的名称看,有会馆、书院、名人故居、当铺、青楼、镖局、邮局、酒肆茶楼等,几乎包含了从明清到民国的古镇所有元素,除了80元的门票外,不少景点还要二次购票,可惜的是诸多景点都是铁将军把门,只有崭新的招牌百无聊赖的在寒风中看着满街的落叶。看不了景点内的陈设,只能欣赏沿途那美妙的徽派建筑,古镇内,粉墙、黛瓦、马头墙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应有尽有,安排的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组合的遐迩一体。尤其是装饰在房屋上的砖雕、木雕、石雕,细细看来尽显精雕细刻的功夫,每栋建筑都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之美,身临其间,好像走入了一幅水墨写意、皖风徽韵的画面,不得不让人感叹古镇的建设者精益求精,打造一个精品徽派建筑群的良苦用心。<br> 如此精致的古镇,仅仅是修旧如新吗?回来后查找了相关资料得知,真正的鸠兹古城在现在鸠兹古镇东40里外的黄池村,现在的古镇是一家上市公司为了振兴旅游经济,在芜湖鸠江区新造的仿古建筑群,总占地约1100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花了约80亿打造出来的中国首个以徽商为主题风格的商帮文化艺术旅游景区,除了古文化体验区域外,还建有梦想美食街、文创街、大型游乐等项目,以风情酒店,特色小吃,互动体验,客栈和酒吧休闲类为主,于2016年7月正式开街,距今六年多,据说开街当天,有3万游客涌入,着实热闹了一阵。<br> 如果说鸠兹古镇是一座很另类的古镇,那么离它50公里外的西河古镇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镇。西河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明隆庆年间就是繁华的商贸集镇,清朝中期,行商者骤增,西河古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之势。因东临青弋江,多少年来一到雨季,江水猛涨,此处便泛滥成灾,因此古镇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老街成了防洪大堤,因防汛需要而不断加高,而两旁的房基都低于街面。<br> 进入古镇,沿着防汛圩堤修建而成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走去,街道全用大小各异的麻石条(块)铺砌而成,几百年时光里,行人、车马驶过,石板被打磨得锃光发亮,掩映着岁月的痕迹。仍保留着明、清建筑的古老街面,木制砖瓦屋,前铺后坊的老房子交错排列在两旁,宣示着当年西河昌盛的经历,大片清代屋瓦,斑驳陆离的墙面、陈旧的木屋,还有一两处的古屋已经坍塌,虽然有一两栋建筑已翻新成现代的房子,但仍然给游人以悠悠岁月的沧桑之感。沿街的老屋大都住有居民,我在一座老宅门前停留下来,好奇的向房内张望,房间里有些杂乱,但一些家具和摆设都是些老物件,是不是文物我不知道,但确给我一种质朴传统的感觉。<br> 西河古镇不大,古街也不过一千多米,没有五花八门的店铺,没有喧嚣热闹的茶楼酒肆,甚至没有可以落脚吃饭的地方,在古镇几乎都是过度商业化的今天,难得一见如此古朴无华,传统的有点古板的古镇,正是如此,才得已完整保留他六百年来的古风古色。西河老街在2014年入选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br> 六年的古镇只是借用了“古镇”的名号,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游乐场和古代徽商盛世的体验场,无处不体现出“商”的操奇谋赢的特性。六百年的古镇,依然古街古宅,朴实无华,古朴而淳厚的文化让人陶醉其间。安徽是中国的旅游大省,芜湖人在旅游项目的建设上更是喜欢大手笔,六年的古镇与六百年的古镇是偶然的碰撞还是人为的安排,不得而知,但这种相衬相映的效果却令人回味无常。<br> 写于2023年2月<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