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二)

胡赟

<p class="ql-block">引</p><p class="ql-block">在我的《我的前半生》(一)当中讲过,之后我要写《我的家庭》和《我的终身伴侣》。</p><p class="ql-block">思前想后的,我决定《我的家庭》和《我的终身伴侣》掺糅在一块写。如果单写家庭太骨感,要么只写爱人缺血肉。于是掺和一起写还是有灵魂的。</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岁时的我,正值人生高峰期。工作之余还得勤奋自学,培训拿证,努力转招。整日的我除了上班和帮助爱人干干家务的,剩余的时间除了自学就是自学。因为我深知,咱“老民哥”(即:民办教师)只有参加培训,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拿到相关的证件和相对应的学历。才能参加转招,才能有希望,才能发生质的飞跃(就是转变成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p><p class="ql-block">爱人说:写它干吗?有什么意义,老太太的裹脚即臭又长的…</p><p class="ql-block">但我执拗坚持,非写不行!</p><p class="ql-block">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我写是写给懂我的人,懂的人自然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我特别要讲述的事,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爱人,可以这样说:没有我的爱人,就没有我如今的家境殷实和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我的生命是父母给予我的,但今天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可以说:是爱人给予我的。</p><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沧桑。是她一值相伴相守,坚定不移的,并时时给我以鼓励,吹风打气。每每想起除了感动,就是感激!</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娶个好老婆旺三代,我深信不疑。</p><p class="ql-block">当我在人生低谷时,是她坚定了我的信心。是她给了我的支撑;当我看到邻居(小时的玩伴,纷纷到南方打工,个个风生水起的)们外出打工,生活有了起色,过着富足的生活。我犹豫了,是她让我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当我在工作期间受病,是她给我问诊、拿药、陪我一起看医生…</p><p class="ql-block">最让我特别感动的事,她和我经常讲起。她不止一次的做梦,梦里说她母亲又给她说个婆家,出嫁当日走到半路,她又往我家里跑。边跑边想,家里还有丈夫和儿子,因为丈夫是她的命,儿子是她的根。她怎能割舍,更不忍心!</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时时想起倍受感动,心里发酸。半夜低声哭噎,泪满巾…</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期,那时经常户外夜间有电影。有一个片子叫《固道》,主人公是一位民办教师,由于薪酬待遇不能糊口。女人居然叫一位走乡窜户的小木匠拐跑了(由此可见,当时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何等卑微,竟然连一个木匠不如),境况何等的悲催!</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就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想想我和这位同行比是何等的幸运!</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位多年的同事,是我的挚友王克勤的,也是民办教师出生。他和我经常讲起:当时民办教师的地位低贱不说,更不说吃一顿肉,就是吃一顿水豆腐炕的两面黄也是奢望了。</p><p class="ql-block">于是他转正之后,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当天,就赶忙叫爱人去集市打三元钱的水豆腐,过个足瘾。之后直到吃好才罢休。</p><p class="ql-block">我家住在街道,当时生活非常困窘,经济相当拮据。当时民办教师薪酬待遇极低(月补助只有16.5元的收入,不说养家,就是糊口也难),由于爸爸有工作,外人看来我家很富有【在美篇我的前半生(一)讲述过,只是外观好看】,土坯红瓦的,家中还有些乡里人从未见过的洋法器,实乃外实内虚的。其实是老爸给这个家搞个外包装而已!</p><p class="ql-block">我就是受到其害,其实我结婚后,妈妈、二哥及弟妹都到县城去了。我因为是教民办的,是个轻闲差使。对爸爸面子上也有光,家中出了个“小秀才”,是个教书的。于是我也狗模人样的上班下班的。</p><p class="ql-block">说是没分家,实际两地生活。我每次去县城,爸爸、妈妈经常问我有零花钱没,我心里急,嘴里硬说有。是个报喜不报忧之人!</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爱人在街道上肉摊子割冻油(也就是猪上背的肥肉)想炼油吃。她要割五元,我要割三元的。发生了争执,其实当时是背锅上坎子“钱”缺呀!</p><p class="ql-block">那时我时不时偷偷的在厨房掀油坛子,看看还有多少油,不知怎的越怕完越完的快。现在想想爱人受到多大的委屈。</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我和她在厨房里发生口角,也是因为缺钱导致。大路说话草丛里有人听,叫好友刘如岗听见了,才知道我们真的没钱,之前包括他和所有人,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p><p class="ql-block">我的爱人在家当姑娘时是干缝纫的,和我婚后,因为家有门面(两间),自然继续干老本行,我教书。在外人看来挺不错的,不知道内情的人,感觉小日子过的很甜蜜,实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p><p class="ql-block">有一年,临近插秧季。需要买化肥,因为没钱买,急的眼睛就是绿的,于是偷偷的溜到生产门市部去找叫王叔(王德银)的工作人员赊账。当时真是捏了一把汗,恐怕他不欠,居然他应允了。之后逢面就叫叔,叫的非常甜(为之后的赊欠打好基础)!</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忙季,供销社大量进来化肥,一辆辆东风车开进大院。街坊邻居年青男女纷纷赶来卸,由于我家当时非常拮据,经常身无分文的。我爱人放下臭架子,抛掉臭面子也加入了卸货行列,招来邻里的闲话,你家正有钱,还和我们抢饭吃。(当时的我躲在屋里,那个难受呀。因为我是教师,更拿不下臭面子,丢不起人)唉,真是硬撑面子活受罪呀!</p><p class="ql-block">后期有了儿子,家中又有责任田的。我又不会耕作,每季歉收成,根本不够本。加之我的薪酬低,爱人有了儿子又无法坐倒加工,赚点零碎,入不敷出的,日子过的很艰难…</p><p class="ql-block">诸上所述,都是本人的亲身实例,所见所闻。历历在目,如数家珍。是我终身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此序旨在描述我当时的生活现状,通过讲述个人的心酸经历,同时展现出当时全国民办教师的血泪史。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又是一面历史的镜子。</p><p class="ql-block">民办教师是历史的产物,当时的民师确实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民办教师是教育的基石,可以说:当时如果没有我们这一大批民办教师,我国的基础教育难以维持。所以说民办教师是光荣的、伟大的,我很荣幸成为一名民办教师!</p><p class="ql-block">如下将要叙述的是,我是怎样和爱人一起走过这段艰苦岁月,怎么样从一个穷困潦倒的教瘪子,一个地地道道的穷教书匠。到家庭殷实而又幸福的!</p><p class="ql-block">且听我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谈及家庭还是离不开数落爱人,由于有了儿子,缝纫加工自然没有时间坐倒干,自然就不能继续了。</p><p class="ql-block">怎么办?是个棘手的问题。生活仍需继续…</p><p class="ql-block">穷则思变,要变就得干。点子是想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怎样和爱人统筹安排,合理分工,怎么样能把工作、家庭、农业分配好,怎么样能把小日子将就下去。当然奔小康是幻想的,并且想也甭想。</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俩几经商量。我负责主外,她负责主内;我搞好工作,她主打家务;我负责田间管理,她负责看管儿子;我负责到外采购,她负责看管经商。</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干就完了…</p><p class="ql-block">之后的我们相互支持,互相鼓励,携手共进。利用有的地势(正街有两间茅草门面)进入经商之道…</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我,一边上班一边腾出时间帮扶爱人经商。利用节假日曾下过武汉、逛过六安、去过商城、到过潢川,固始周边转个遍,到过叶集进过匾(即:堂屋正中挂的中堂),无利不起早,生意做个遍。</p><p class="ql-block">要想生活过的好,挖空心思把钱搞。</p><p class="ql-block">生意搞活有利润,工作农业两不耽。</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和爱人七拼八凑,东抓西扯的搞点本钱。当时钱挺值钱的,有个三五百元,就可以做个像样的生意。</p><p class="ql-block">有了本钱干什么,我和爱人又犯了愁!必定这些钱是借来的,万一搞亏了,那就倾家荡产,雪上加霜了!</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十年可学成一个秀才,十年学不成一个生意”。要知道生意里面有经呀!</p><p class="ql-block">又说:“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做咱咋做”。何况这不是做庄稼呀?!</p><p class="ql-block">最终决定从针头线脑做起,首先做了两个比大凳子高的东西和一个用竹棍编排的笆子。每逢集市俩人抬到门口摆售(我们这每逢农历双数上人,单数赶集人很少),先前一段由于都进的新鲜货,感觉还不错。长久货已褪色老旧,自然库存积压,没人买了。</p><p class="ql-block">生意经,生意经,一般同行是不会告诉你的进货渠道的,这叫商业秘密。</p><p class="ql-block">先前我和爱人到县城小商品市场拿货,那里面是本城区或临近县区的商品汇集地,搞批发的很多,品种很多,琳琅满目的,初来乍到的搞的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初期也不知道啥好卖啥不好卖的,因为品种太杂乱,不敢轻易下手。</p><p class="ql-block">还是爱人聪明,她尾随旁人身后。看到她拿什么,咱也搞点。</p><p class="ql-block">批发生意也是靠量的,量大从优。也就是说:买赢了才能卖的赢,不然货进的贵,售出价格就高,长此以往会影响生意的,新顾客说贵,老主顾跑了。长此下去生意会做倒店的。</p><p class="ql-block">于是就这样摸索着干,一干一年过去了。前期感觉还行,每天进些小钱。咱小俩口喜欢的合不拢嘴,窃窃的说咱们投对行了…</p><p class="ql-block">接着胆子就大一些了,放手大干了。</p><p class="ql-block">从小物件慢慢进一些稍大的商品,如:男女式鞋子、祙子、帽子、裤带…</p><p class="ql-block">商品齐全,货卖堆山。人气就旺,生意就好。每逢集也卖个百把几十元的,按15%的利润,也赚个十多元,有时一天的收入也抵得上我一个月的薪酬,那还了得,发大财了啊!</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人生当中,挖了第一桶金子…</p> <p class="ql-block">人心是不足的,我们开始进一些儿童服装、帽子、书包之类,信守一句话,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p><p class="ql-block">生意火爆之后,又犯起了愁。</p><p class="ql-block">这类商品是需要换季的,特别是儿童服装类分四季的。自然积压不少,何况长期存放,会褪色走样的,后期资金运转出现困难,令人头痛!</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和爱人商议,不行转型,不然倒闭。</p><p class="ql-block">通过费脑费神的思考,决定干一个不分季节,并无积压的四季保鲜生意。</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我们开始先处理一些原有商品,大打折扣,大甩卖…</p><p class="ql-block">递增的进一些,如:小闹钟呀、碗筷呀、瓢盆之类的。</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位家族叔叔叫胡德曾的,他在乡下住。之前他是在本县南山茶厂工作过的,下放回来就干起了茶叶行当。之前我们未做生意,因为是家门,我的门口他就摆个小摊子。每到逢集他就背一个酷似讨饭大口袋,用肩膀一搭(内装一些散茶)到集市上出售,我看销量挺好的,又没货底子。</p><p class="ql-block">于是我铭记于心,一次偶然机会,我到县城四弟家巧遇他一个朋友老家是杨山的,在县城经营茶叶生意,我于是要求四弟和他说,进行合作,货进还三性质(就是:先拿货不付款,货卖掉再付款),这样做稳当些,即没风险,又能赚钱,何乐不为!</p><p class="ql-block">茶叶生意搞起来了,叔叔自然也挪动了摊位,现在想想心有惭愧的,明显的抢占了叔叔的地盘,不过好歹是自己门口,他也理解的。说白了都是为了生存,没办法。</p><p class="ql-block">当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什么唱片磁带、什么VCD的很盛行、很畅销的,于是我心又动了,又和县城搞批发的小陈老板合作,又是货进还三性质,可以退换的,到最后不干了,剩货可以拿去兑现。这种生意打着灯笼也难找呀!</p><p class="ql-block">接着我又添置摩托车,每年逢农会(就是庙会)那里人多。我把学校的课程调剂一下,赶往石小庙、观音山摆摊销售。</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刘欢唱的一首《水浒传》主题曲,什么风风火火闯九州;另一首陈红唱的《常回家看看》;再一首民间小调《小寡妇上坟》音响一开,响彻山谷。个个像蜂蜜觅食一样涌来,火爆的悬(每盒进价2元,10元钱三盒,你自己算),一个庙会下来三天,也卖个千而八百的,做地收银,成就感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茶叶生意当然是不能收手,必定也是长年生意。虽然分新茶存茶的,前期我勤去快来的,小步慢行的。后期我又和县城迎宾路王章春、王章林兄弟合作,必定他比先前叫王斌的埯子大,他兄弟是有门面的。合作几年后,他兄弟代理了仰天雪绿品牌走高端了,价格就自然抬高了,显然与咱农村市场不相符了,自然就不能再进他货了。</p><p class="ql-block">我也曾想过,每逢清明时节前往茶场进货,由于农村市场销量受限,也只能想想罢了。</p><p class="ql-block">接着我又在他们附近逛悠,发现一个开绿源茶庄的老板姓台。说明来意后,一拍即合。上午还留我吃晌饭,喝的大秃子不认识二秃子。</p><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后,他半醒半醉的,眯缝着芝麻小眼睛,面带微笑的提议,叫我买一台保鲜柜。当时一台保鲜柜值二三千的,我没有那多钱,他当场承诺说:我先付一半,他担保一半。</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就拉回来了,专门腾出一间门面。门口制了一个牌子,美其名曰:茗茶园。</p><p class="ql-block">生意好做,诚信为本。售好茶,卖真品,自然回头客多了,生意自然好做了。</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出生在老家,从小为孩的什么老亲旧眷、什么亲戚朋友、什么玩伴同学的,都纷纷前来惠顾,一时风生水起的…</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九九三年拿到大专中文专科文凭的,次年通过转招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办教师。</p><p class="ql-block">一九九四年在转招收录之后,全地区(九县一市)的中学(民办)教师,在转正前必须到信阳教育学院强化(一月左右)学习。</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正值夏收,我把家中仅收入千余斤小麦售出,带着六百元左右的钱到院校参加学习。</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快言快语的,到校签到时,不经意的调侃一句。说:我携带了全部家当,把家里的口粮卖完,全款带来。就这一句笑话,引起办公室的孙科长(学生科科长)的注意,接下来问我是哪个县的,当场决定明天开学典礼,由我代表学生发言。</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发言之后,就是分班(当时分文理科两个班)。班主任任命我为班长,并且两个班的签到大权都由我掌控,凡哪位教师迟到的、早退的、请假的、擅自不到的、不服从管理的都需和我报备,不然反映到班主任那里不予毕业(当时班主任不这样吓唬,九县一市的中学教师。在家里都是管学生的,并且还有些是联中校长的,平时管惯了人,现在被人管的)。当时在强化期间,也是红极一时的“大名人”。</p><p class="ql-block">其间我认识了一位商城县上石桥中学的教师刘承生同学,他为人和善,谈笑自若,人品很好。我和他叙的来,也很尊重他。他比我年龄大,我称之为:老大哥。</p><p class="ql-block">叙闲时,我们谈到各自的家庭状况,相互有所了解后,得知他家属也姓胡,和我属宗亲那种。使我们的友好更进一步,感情随之升温。干脆改口叫:老刘哥。</p><p class="ql-block">然后谈到我家属在做什么生意,家中有门面,很想再充实一个没货底子生意,货进还三的更好。</p><p class="ql-block">他接着说:他镇上有一家专门加工制作中堂匾画的,是他高中同学,又是很好的朋友。他承诺回去后可以联系一下,他有九成把握。我甚感欣喜,心里想:遇到个贵人相助。</p><p class="ql-block">强化短训结束时,由我组织九县一市的同学和师院院长、教授们合影留念,并办理了通讯录(我留的是县城爸爸的家电话号,刘哥留的是本校办公室的电话号)。</p><p class="ql-block">之后我和同学们依依惜别,回来后通过一个星期的修整(把之前落下的课补上,搁置的家务干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家中没装置电话,我只能到街道(私人专门安装赚钱)的公用电话和刘哥取得联系,约定某日去他家。</p><p class="ql-block">于是我骑上脚踏车(永久牌的),(当时我骑着这牌子自行车,在农村的普通家庭眼中,也算是够牛逼了!)前往上石桥中学。</p><p class="ql-block">人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我把自行车安排停当,脚刚踏入堂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一声“俺弟”来了。(说明刘哥和她早就介绍我了)叫的那么亲昵,我心里那个暖呀!</p><p class="ql-block">姐姐个子不高,和刘哥个头很搭。很有夫妻相,不笑不说话那种,总是把我手攥着不松,问长问短的。</p><p class="ql-block">刘哥早已扎进厨房办晌午的生活了,厨房靠正屋的左侧,座东门朝西的。红砖砌的锅灶(烧煤的)样式挺好看的(当时农村大部分都是泥巴锅灶),只见刘哥身穿背心,上身肌肉隆起。右手拿着炒瓢,左手拈着铲刀。右手时而颠颠,左手时而晃晃。矬矮的身子也随之上下晃动着,就像是在打架子鼓,样子特别酷。</p><p class="ql-block">不大一会儿功夫,菜品端上来了。堆桌满碗的,搞的很丰盛,就像过年一样。</p><p class="ql-block">刘哥把加工画匾叫陈文华的老板约来,一阵客套后,分别落座开吃,边吃边叙的很投入。</p><p class="ql-block">大姐坐在我旁边,时不时的给我夹菜。因为我本无姐姐,于是我对这位即熟悉又陌生的姐姐格外的亲昵和尊重。</p><p class="ql-block">刘哥的厨艺很好,色美味鲜的,口感也好。吃的我肚子发撑。</p><p class="ql-block">其间我们三杯酒下肚后,都敞开心扉的滔滔不绝。时而拍胸,时而晃脑的。之后说什么,讲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因为喝的有点晕糊了。</p><p class="ql-block">酒罢饭毕后,我和陈文华老板谈正题。有关合作的方式方法,性质是货进还三。当时路途是砖渣铺面,路况不好,野鸡窝较多。途中破损(画匾外框都是用3个厘玻璃封面,很容易碎)都算陈老板的。</p><p class="ql-block">我暗自想,这样一来我基本上没有风险可言,又不出本钱。一无残货、二无货底的,稳赚不赔。</p><p class="ql-block">其实陈老板也不傻,他提供货源是不错,本钱破损他认。但他和我价钱算的贵,我们都也心知肚明的,各打各的小算盘。</p><p class="ql-block">即刻敲定后,承诺近日发货。</p><p class="ql-block">饭后,又一阵寒暄、客套之后,就和刘哥、姐姐惜别。恋恋不舍的,大姐不停叮嘱常来她家。</p><p class="ql-block">后期和陈老板合作二三年里,我经常的到大姐家走走,刘哥和大姐仍是热情的款待。现在想起心里感动不已,心中总是热乎乎的。</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没和陈老板合作了,去上石桥处也少了,自然去姐姐家也稀了。加之刘哥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工作能力很棒,进步很快。转正后很快的升任上石桥中学校长,之后又调任上石桥中心校校长。因为刘哥职位在身很忙,老弟我也只能暗自为之庆幸,轻易不愿打扰!</p><p class="ql-block">况且我也忙于家事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p><p class="ql-block">不联系不等于忘记,在我心里刘哥和大姐我永远对你们有一种仰慕和真切的思念,你们永远是我的好哥哥、好姐姐!</p> <p class="ql-block">和陈老板合作出售画匾生意,一做就是三年。前两年很火爆,几乎每天都有出售。因为我在上班工作忙,于是专门找两个人(一个是家门老爹、一个是表叔的)包送到家,另外一个家门叔包安装。我就是甩手“大老板”了。</p><p class="ql-block">虽然利润少点,但落个省心、清闲!</p><p class="ql-block">后期听说安徽叶集镇有售,埯子比陈老板大,价格又低。</p><p class="ql-block">紧接着去县城坐车赶往叶集,联系一个叫孙承海的老板,现钱现货的性质(这样批发价格低)利润自然高些。</p><p class="ql-block">当时远销十里八乡的,随之家中的经济状况日渐改变。</p><p class="ql-block">当时正值计划生育高潮,“计划生育是国策”。所以我只有一个娃!</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儿子也慢慢长大长高了,已上小学二年级了。由于我整日忙于学校、农活、生意的根本无法对他的关心呵护!现在想想愧对儿子了。</p><p class="ql-block">儿子学习不出色,并非儿子无能,而是我们关心、陪护不够。</p><p class="ql-block">值得庆幸的事,儿子上学挺积极,也挺守时的。上学期间从未淘过气,吃了饭就想去学校。现在想想也许是家中就他一个,想去学校找同学玩吧。</p><p class="ql-block">我和大哥家当时伙一个院子,大哥家有三个孩子,儿子已到放学或空闲总是往大伯家跑。甚至夜里也不怨回来休息,经常的在大伯家蹭饭。</p><p class="ql-block">为这还挨了不少揍,事后想想是因为一个孩子太孤单。</p><p class="ql-block">福也民师,祸也民办。如果当时不是民办教师,也不至于一个孩呀!</p><p class="ql-block">当时在农忙季节,我们就把精力转移到农业。</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庄稼不收当年穷”!</p><p class="ql-block">我转正后,工资月收入三百多元,微薄的收入也只能糊口,但不能养家的。</p><p class="ql-block">只能农业、商业双面抓,努力多挣点小钱补给家用。</p><p class="ql-block">插秧季,儿子帮助打秧行;砍红麻季,爱人把单被叶子摊在红麻丛中荫凉处,儿子放在上面独自玩弄,收工时儿子脸上糊的全是泥巴,酷像猫猴子。</p><p class="ql-block">儿子的童年是幸福而又灰色的,也是孤独和没有得我们过多的关心和关爱的…</p> <p class="ql-block">在儿子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是我的人生低谷。</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就是当时操心过多,工作压力大,体力劳动过重造成。</p><p class="ql-block">整日的我整天忙于工作、生意、农业,三管齐下的,就是钢也炼红了。</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怎的,夜间睡觉开始盗汗。最先没当回事,之后越盗越厉害。</p><p class="ql-block">休息时身穿内衣,一觉醒来就像用水浇的样。</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儿子贴着我睡,他身上也阴透了。内衣脱掉可以拧出水。</p><p class="ql-block">接着就求医问诊,找本乡年青医生叫叶宗政(他是上过卫校的,并且有资职的)的咨询,他通过问闻望切之后,叫我吃六味地黄丸,此药滋阴补肾、清退虚热,连吃三个疗程,仍未多大效果。</p><p class="ql-block">于是爱人陪我到县人民医院看医生,爸爸找到一个姓何的医生,放射科主任。当时在人民医院是权威人士,是副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X片已出,发现肺部有阴影。他当时一愣,我当时在场,从他的眼色观察出事情的严重性。</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其实大部分病人的病,都是吓出来的。</p><p class="ql-block">他初步诊断是肺结核,靠,坏彻…</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我吓出一身冷汗!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身患痨病的病人。</p><p class="ql-block">肺结核之前我就有所了解,一但得上此病,就等了芭比Q完了…</p><p class="ql-block">接着给我开一副药,名叫利福平的。回去吃吃看。</p><p class="ql-block">回去后,我把自己当着真正病人了。吃不香,睡不安的,整夜整夜的通宵不能入眠,心想不知道啥时走了。</p><p class="ql-block">爱人心细,把我专门准备一双筷子、一只碗的。因为这个病传染的厉害。</p><p class="ql-block">服药期间,吃的尿小便都是红的~</p><p class="ql-block">到县里,妈妈专为我准备碗筷,单放单用以防传染家人。当时我的心,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妈妈专门为我割来猪肝吃,都说吃啥补啥。可怜天下父母心呀!</p><p class="ql-block">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我治疗期间,爱人始终如一的对我的关爱、安慰、相守、陪护,家中的重担全部承揽。</p><p class="ql-block">天长日久的,爱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明显消瘦。一阵大风就能刮走,我看到眼里,疼在心里!</p><p class="ql-block">疑神疑鬼的我,十天半月的跑医院。今天说我肺结核,明天诊断为乙肝。</p><p class="ql-block">身体自身免疫力下降,病魔缠身的我最终扛不住了,随之抑郁了。</p><p class="ql-block">日整的我精神痿靡、恍恍惚惚的,周身乏力,不想吃饭。见人不怨说话,呆滞的双眼望人眼睛直的,像呆子一样。</p><p class="ql-block">不想上班了,不怨出门见人了。整天脑子里装的全是垃圾,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吃午饭时,我看着儿子傻笑。当时儿子八九岁的样子,似懂非懂的,说:妈,爸爸望我笑。可怜的孩子呀!</p><p class="ql-block">你怎能明白你爹心里是咋想的,我若不在了,你娘儿俩往后咋办?!</p><p class="ql-block">说着说着,又到了农忙季,得收麦子了。田间地头里爱人和我说,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你的病治好,因为你是咱家的挺梁柱,我感动的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持续了几个月,整天死头残脑的我。不但帮不了爱人,终日郁闷不休的。总是巴望啥时候天黑,因为不想见人,自悲、自闭、自杀的心是经常的…</p><p class="ql-block">害病如害财,这样家里的状况可想而之,生意也只能将就了。经济状况几乎又回到原点。</p><p class="ql-block">上班也不能了,于是想休假一个学期。</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校长张荣泉(是我二嫂的亲叔,我也和他扯上了亲戚,私下叫表叔),到我家看望,只有三天的权限假期,就是当时的教管站长也只有一个星期的权利。</p><p class="ql-block">这只能找主抓教育的乡长了,当时由杨志刚乡长主抓教育。早有耳闻是从县计生委调来的,现住在固始县电视转播站院内。</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的固始县弹丸之地,拉关系找门路并非难事。爸爸在本县城干了这么多年,当时的八大局和政府机关以至各个乡镇,可以说都能找到关系。</p><p class="ql-block">到了爸爸家说明来意,爸爸说你姨嫂子(固始县国营农场妇联主任)和杨志刚是干亲家。找她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第二天,我和姨嫂子去杨乡长家。杨乡长面带微笑的迎了上来,进屋后沏茶拿烟的很客气。姨嫂子说明事由,说我是她表弟,因身体有病欲休假一个学期。杨乡长二话没说,随手执笔顺手就签。</p><p class="ql-block">蝈蝈当时我想,有关系真好,有权力真牛…</p> <p class="ql-block">休假期间,整日忙碌于寻医问诊之中…</p><p class="ql-block">什么公立的、私立的、土医生、洋医生、哪怕是江湖郎中、观香看事的只要听说,爱人就领我去看。费尽心机的,劳命伤财的…</p><p class="ql-block">我家往南五里地,叫后洼的地方,一个叫叶先凤的老人。听说是位老中医,全国各地的人都闻讯赶来。特别是治乙肝最拿手,爱人得知后欣喜若狂的给我拾了几包中药丸。</p><p class="ql-block">遵照医嘱的我,连服两周后。大便干结,屙出来的完全是羊屎蛋子。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吃的要命。</p><p class="ql-block">事后得知,这老叟是个文盲,狗屁不懂的。</p><p class="ql-block">据说有一年大天干,从北方来了一个逃荒的落难他家,他老俩口对他照顾有加。几个月之后,这人临走时为了报答他,给了他一个草药方子,专治甲肝有相当的特效,以备后用(并叮嘱此方只传男、不传女)。</p><p class="ql-block">这个传闻一传十十传百的,越传越神了,老头不经意的出了名。后称为“神医”。</p><p class="ql-block">其实这老叟虽不识字,倒也聪明。把自己包装一番,打个后梳,戴个老花镜。抽桌子上也有纸有笔的,不知从哪找了一本《本草纲目》摆放在最明显处。右旁靠墙制个中药架子,抽屉上面写有什么白芷、干草、黄麻、银花…</p><p class="ql-block">搞的跟真的一样,其实千篇一律的都是那黑不溜秋的羊屎蛋啥样它啥样。</p><p class="ql-block">只要问诊的来了,也问闻望切的诊一下脉。然后要求患者出示一些医院检查单,什么肝功能、二对半的…</p><p class="ql-block">故意的把老花镜抬了抬,装模作样的,有时把化验单就拿倒头了,这是经常的事,并非子虚乌有…</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爱人善言善语的劝我说。明天赶城逛逛,整天闷在家里该出去散散心了。顺便到县城西关一个精神病院瞧瞧,我勉强接受了。</p><p class="ql-block">爱人的顾虑并非多余,她想我妈妈经常的微弱死亡,并且病发后喃喃自语的,神智不清,她是担心遗传到我头上了。</p><p class="ql-block">我当时想我要是不去,她真的怀疑是妈妈一样的病。其实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我的病是积劳成疾所致。</p><p class="ql-block">去了医院,医生不让爱人插嘴。问了我自己的简历、家庭居住、人员关系,又问了曾祖父到至今有没有精神病患者。之后又用仪器把头部夹满铁夹,俺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约摸十五分钟的样子,这位医生说:一切正常!当时爱人眼泪刷的一下流落下来,扑抱着我哭泣。一边哭一边抽噎的说:没有就好、没有就好…</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爱人抱着儿子含着泪说:我家有希望了!</p> <p class="ql-block">“有希望了”,真的有希望了!</p><p class="ql-block">一个学期很快要结束了,该看的地方看了,该吃的药继续。</p><p class="ql-block">奇迹来了,不知不觉的盗汗止住了,腄眠也好一些。又去医院检查一下Ⅹ片发现肺部阴影不见了,精神头也来了,情绪自然好了。脸上有笑色了,逢人也讲话了,爱人高兴了,家庭温馨了…</p><p class="ql-block">我终于走出来了,不整天郁闷了…</p><p class="ql-block">新学期开始了,我想不能再休假了。上班才是正道,只要不躺平,生活得继续。</p> <p class="ql-block">三回九转,几经周折的寻医问诊,家中的生意就无暇顾及了,爱人的潜力也几乎挖尽,但她一直的努力的坚强的撑着。</p><p class="ql-block">画匾生意也日渐萧条,挂匾风已刮过去了。之后就清仓大处理了。</p><p class="ql-block">我和爱人商量,生意不能不做,仍需摸寻新路子。</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正月的一天上午,我和家族小弟(胡功根给他大伯拜年)到县城爸爸家。咱弟兄俩各自骑着脚踏车,走到汪棚子乡街道,迎面看见一个醒目的牌子“刻字”,吸引了我。</p><p class="ql-block">我和胡功根说:你先去吧,我要办个事。</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把脚踏车停放妥当,来到一个店面门前。</p><p class="ql-block">门头招牌是“永田钟表眼镜刻字”,门口街道边也竖了一个牌(竖行)“灶具换气”。</p><p class="ql-block">一间店面虽小但布局合理,玻璃柜台里,坐着一位老板,三十出头的样子,黑黑的脆,鼻子下面留有八字胡。给我第一种感觉是跑江湖的,黑红两道的印象。</p><p class="ql-block">他正在低头刻字,右手拿刀,左手拧夹(章坯夹在中间)的。动作娴熟的,不一会儿就刻完了。当时刻私人用章3元一枚(章坯子2角一枚),爆利呀!</p><p class="ql-block">我站在旁边引起他的注意,他先以为我买什么,我站在柜台处时而低头看着透过玻璃的手表、眼镜,时而斜着眼睛偷看他怎样刻字。</p><p class="ql-block">他够聪明,随后甩来一句“你也想刻章吗”?</p><p class="ql-block">我,我就是想,我面带微笑的应答。</p><p class="ql-block">我紧接着说:其实我对你有印象。</p><p class="ql-block">哦,你从哪里见过我。</p><p class="ql-block">我是老胡集学校老师,常维国我们同事。</p><p class="ql-block">哦,他饶有兴趣的说:我和他同学。</p><p class="ql-block">对,对,我就是看见你去过维国家,也早闻你的大名,是个大能人…</p><p class="ql-block">我一个劲的恭维,其实就是在拍马屁。</p><p class="ql-block">说着说着,这时已经十点多了,我随既到隔壁买了一些小吃礼物(因为宋老板家有两女)搁放在柜面,之后我们叙的更热乎了。</p><p class="ql-block">叙着叙着,迎门来了一位胖子,不是伙夫就是老板。嘴里不停的说:走得了、走得了,原来是找宋老板吃午饭。</p><p class="ql-block">宋老板当场推迟,说:俺同学来了,谢谢你了。请客不到算一席!</p><p class="ql-block">嫂子叫冯月的也很贤惠,不笑不说话。一会儿把菜摆放停当。</p><p class="ql-block">咱们边说边笑,边吃边拉的,必定是一个乡的。七拐八拐的又连的沾点簿亲,关系又牵强的近了一步。</p><p class="ql-block">一瓶“哥俩好”(42%voI)酒,一会儿下肚半斤左右后。说话更投机了,互相无所顾忌的,敞开心扉的好像多年未见的故友重逢。</p><p class="ql-block">酒罢饭毕,宋老板把退役的一套刻刀、坯夹子、一本半旧的反字体大全(因为刻章需写反字)拿出,接着示范性的教我刻章的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夹子需掌稳,下刀得对准。力度勿过大,小心划破痕”…</p><p class="ql-block">然后,技巧和方法又做了一番赐教,总之回去得自已练,实践中摸索。</p><p class="ql-block">从此,我和宋老板成了亦师亦友的好哥们,是我终身的挚友,也是我人生中的贵人。</p><p class="ql-block">回来之后,我下班回来,闲暇之余苦练本领。</p><p class="ql-block">练中悟、悟中练,有时指头破捣破,有时字写正了。</p><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刻成形了。自我评价不错。</p><p class="ql-block">可以挂牌经营了,第一天就有生意了,是我家门叔叔。初次当着人面刻,很紧张的,于是我安排他半小时以后来取。</p><p class="ql-block">于是第一枚章收入3元,乐得我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虽说蝇头小利的,但也是一份小收入!</p><p class="ql-block">后期手法越来越娴熟了,每逢集也刻个三五八个的(价格从3元涨到6元、到10元的),即赚钱,又不显的。赚不赚钱只有自已知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来二去的,和宋老板也改了称呼叫:哥哥了,显然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了。</p><p class="ql-block">一天他提议叫我再增加一个生意项目(即:出售灶具和换液化气),俗话说:“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大小生意也得人看,增加种类不是更好,即增加收入,又补贴家用。何乐不为!</p><p class="ql-block">人生一世,我以为得投对圈子,跟对人,应多和一些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人往来,这样少走弯路,不会跑偏。</p><p class="ql-block">他还当场承诺,如果后期感觉不行,全盘货底他收兜。这样就没有风险可言。</p><p class="ql-block">于是和他下武汉(进灶具),跑六安(进液化气),一干就十多年。</p><p class="ql-block">经营期间,我利用下班和早晚时间送气到户,千家万户的安装、维修;利用节假日和宋哥一块外出进灶、进气的,生活过的充实而又实惠。</p><p class="ql-block">生意达到颠峰时,只要下班用户电话呜呜的不停,经常的每晚连送七八瓶或更多,有时送到吃晚饭已罢。即辛苦又意足。</p><p class="ql-block">灶具销量也不错,因为经营有方,人头又熟,加之质量优良,后期跟踪服务到位。自然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又带动了茶叶、厨具生意,爱人整天忙的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的病情稳住了、职称上去了、工资涨高了、生意兴隆了、儿子长大了、日子滋润了、我也比从前年轻了…</p> <p class="ql-block">“勤劳人家先致富,向阳花木早逄春”,成功、成功,羡慕别人的“成”,先看看别人用的“功”。不付出努力,哪来的成功?</p><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泥里水里;几十年的艰辛历程、饱经风霜;这些都是本人的亲身实例,每每想起泪如泉涌…</p><p class="ql-block">我的上半生是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虽然没有创造出惊天伟业,但扎扎实实的为家庭状况的改变做出了辛苦的努力,我努力了、我尽力了、人生无悔!</p><p class="ql-block">文章即将收尾,深感语意未尽。还是留着点吧!</p><p class="ql-block">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爱人、我的文中的贵人、我的亲人、我的身边朋友,因为有你们,才有我今天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后记:</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后半世,我将要和家人和睦相处。在搞好家务的基础上,帮助儿子带好孩子,老俩口维系好关系,含饴弄孙、尽享天伦!</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后半世,步入(六十至七十之间)古稀之年,趁时光正好,趁微风不燥,多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感受新的体验,收获开心时刻!</p><p class="ql-block">在我的后半世,迈入(八十至—)耄耋之年,我将要和老伴一起享受每天的平淡生活,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慢慢变老。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执子之手,与之偕老。</p><p class="ql-block">赟(手泐)</p><p class="ql-block">写于公元二0二三年二月十一日(初春)匆匆随草,文中有很多处不妥,望各位不吝赐教,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