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监:王继民</p><p class="ql-block">副总监:黄蔚</p><p class="ql-block">监制:韩冰</p><p class="ql-block">图文提供: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邢晶</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2月10日</p> <p class="ql-block"> 本期“家庭教育.半月一讲”第77讲的主题是:做好家庭教育规划,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p> 主讲教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康丽頴</b></p><p class="ql-block">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张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p> 专家观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家观点一</b></p><p class="ql-block"> 准备做父母的年轻夫妇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做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建设;形成作为父母的家庭教育理性自觉;做好家庭教育的知识能力储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家观点二</b></p><p class="ql-block"> 母亲通过孕育过程与孩子建立起来天然的身心连接,父亲与孩子的感情则更多需要育儿过程的参与来培养。父亲应该亲身参与到准备、产检、新手父母的一些教程中,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家观点三</b></p><p class="ql-block"> 混合教育的家庭中,父辈和祖辈要围绕孩子的成长作如下沟通:建设学习型家庭;定期举办家庭会议,探讨育儿问题;对家庭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开展科学育儿讨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家观点四</b></p><p class="ql-block"> 家长与孩子共同做好人生规划,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专家观点五</b></p><p class="ql-block"> 父母家庭教育过程中要以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要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朝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向发展。</p> 家长观看剪影 家长观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2)班 杜正任家长</b></p><p class="ql-block"> 今天观看了由海南省关工委、教育厅关工委主办的“家庭教育,半月一讲”的“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做好家庭教育规划 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节目由茁日主持,康丽颖和张爽两位嘉宾主讲,本期学习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感触最深有以下两点。</p><p class="ql-block"> 其一是父母要做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建设,首先要给孩子温馨和谐的环境,因为孩子成长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和父母,所以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相信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些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谩骂、互相埋怨,甚至孩子的没能考出父母要求理想的成绩就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是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如果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会自卑,胆小,感到不安全,甚至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给孩子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父母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现在很多父母会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一切,出门见面拉家常话是你家孩子考得怎样了?小朋友你这次考得怎么了?这样的父母无形中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信息,只有分数论高低,往往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闪光点,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失去自信,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内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关键在于挖掘孩子的潜力,发掘孩子的兴趣,正向强化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自信建立了,就有能力和信心积极面对任何困难,俗话说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让孩子养成不怕苦,吃的苦中苦,就能方为人上人。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能活出不一样精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8)班 周逸菲家长</b></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观念、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行为,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从而影响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应自觉践行良好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二、家庭成员间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家长不要老以教育的口吻苛责孩子,要尊重孩子,给孩子犯错、改错的时间和机会,多鼓励他们;学习与孩子共同探讨、学习,从而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三、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孩子在独自经历成长,总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些观念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经常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分享生活、学习的喜怒哀乐,引导孩子向理性、积极的方向前进,从而更能游刃有余地、从容地应对多样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四(10)班 蒋开开家长</b></p><p class="ql-block"> 观看2023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主题:做好家庭教育规划 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后使我受益匪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家长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不能随意更改,不能半途而废,时间长了自主意识就建立起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一样的问题,我们的职责就是成为孩子的导师,陪伴、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和改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错误,引导孩子茁壮成长。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快乐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7)班 陈颖家长</b></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学期了这期讲座,具体内容简单概括如下:</p><p class="ql-block"> 1.准备做父母的年轻夫妇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做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建设;形成作为父母的家庭教育理性自觉;做好家庭教育的知识能力储备。</p><p class="ql-block"> 2.母亲通过孕育过程与孩子建立起来天然的身心连接,父亲与孩子的感情则更多需要育儿过程的参与来培养。父亲应该亲身参与到准备、产检、新手父母的一些教程中,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3.混合教育的家庭中,父辈和祖辈要围绕孩子的成长作如下沟通:建设学习型家庭;定期举办家庭会议,探讨育儿问题;对家庭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开展科学育儿讨论。</p><p class="ql-block"> 4.家长与孩子共同做好人生规划,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5.父母家庭教育过程中要以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要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朝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 我如今做家长已8年多了,仍然是在不断努力学习当中,很感谢学校能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孩子已经上三年级了,随着学习知识不断深入,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当然这些压力是家长给自己和孩子施加的。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很惭愧我也是一名教师,面对我的学生时可以想各种办法,动各种脑筋让他改变思想,努力学习,现在轮到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往往失去耐心,直接了当,有时还会搞得全家都不高兴,负面情绪严重,教育效果也不好。每一次学习都是很好的机会,我也会反思一下自己,从中找一些自己的原因,在下一段时间里不断改进,如何才能找到既能让人满意的和谐氛围又能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7)班 陈怡冰家长</b></p><p class="ql-block"> 1月30日,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地铁站,一女子发现一名7岁男童在女卫生间中,表示这里是女厕所,男孩子不能进来。随后,男童的家长认为该女子此举对孩子造成伤害,将其堵住要求道歉,双方因此在卫生间内发生激烈争执。接下来更多的网络评论也跟着接踵而来,这些评论中基本都是对这一位男童家长的行为做出了批判,批评之中,更多的是提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多与家庭教育有关。今天认真聆听和学习了家庭教育半月一讲77期,深得感触。借家庭教育专家的观点与大家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 1.准备做父母的年轻夫妇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做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建设;形成作为父母的家庭教育理性自觉;做好家庭教育的知识能力储备。</p><p class="ql-block"> 2.母亲通过孕育过程与孩子建立起来天然的身心连接,父亲与孩子的感情则更多需要育儿过程的参与来培养。父亲应该亲身参与到准备、产检、新手父母的一些教程中,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3.混合教育的家庭中,父辈和祖辈要围绕孩子的成长作如下沟通:建设学习型家庭;定期举办家庭会议,探讨育儿问题;对家庭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开展科学育儿讨论。</p><p class="ql-block"> 4.家长与孩子共同做好人生规划,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5.父母家庭教育过程中要以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要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要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朝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8)班 石恺家长</b></p><p class="ql-block"> 看完《做好家庭教育规划 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感触颇深。</p><p class="ql-block"> 家长与孩子共同做好人生规划,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 父母家庭教育过程中要以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要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朝着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向发展。 </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爸爸的有效陪伴是短板,以后加强这方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6)班 黄诗杰家长</b></p><p class="ql-block"> 看了这次的家庭教育课程,了解了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方法。家长不应放弃自我来成就孩子,相反家长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表现优秀,也是给孩子做的榜样,家长要把好的状态呈现在孩子面前,和孩子分享工作中的成就。其实,孩子天生喜欢探究新鲜事物,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时,要学会激发发扬孩子的兴趣,使其在该领域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这种成就感会延伸到其他各方面,逐渐蔓延,这样会让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最后,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要遵循“抓大放小,循序渐进”,当大问题解决了,再依次解决其他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实质是改变父母自己,而这种改变的关键是自觉自愿地与孩子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5) 班王梓达家长</b></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家长要时刻的学习怎样陪伴孩子成长,多抽时间去好好学习怎么做合格的1父母,与孩子共同做好人生规划,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是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一味地打击孩子,让孩子变得敏感不自信,学会观察和了解我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改正我的急脾气,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影响孩子,要给孩子提供有价值、有温度、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朝着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1)班 莫安怡家长 </b></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由教育部关工委录制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一一2022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主题:做好家庭教育规划 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感触最深的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做好人生规划,要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和短板,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不自觉、孩子不愿意,其实这背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如果我们把孩子的人生比作一辆车的话,那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内驱力就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发动机。俗话讲“千金难买我愿意”,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我肯定想尽千方百计去做。但如果没有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家长就会天天跟在后面催孩子,而家长不可能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盯着他。所以,如果没有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就不可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力。</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从孩子的意愿问题入手,也就是从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家长要学会正确地鼓励,1.是“我看到……”,用描述式的句子,强调这个过程。比如我看到你自己在努力地寻找这道题的答案。2.是“谢谢你……”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跟孩子说的是“谢谢你今天帮我做了某件事”,或者比如双子女、多子女家庭,就可以跟孩子说“谢谢你今天帮我带了妹妹”等等。3.是“我相信……”比如“我相信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道难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需要归属感、价值感,给到他这两个东西,他就会觉得自己背后有人在看,有人支持,有人会爱他,然后他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他的内驱力才能够被调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2)班 罗悦宸家长</b></p><p class="ql-block"> 一一2022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主题:做好家庭教育规划 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由康丽颖和张爽两位主讲,其中一个话题是家庭教育的环境建设,就此我想说说我的一些理解。</p><p class="ql-block"> 也说家庭教育的环境建设对人影响因素最大的一个方面是人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为人的智力发展。</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活环境的建设与选择。现代中国还出现了一个名词,学区房。这也是家长为孩子发展创设环境的一种表现。</p><p class="ql-block"> 生活环境是无限的,大到宇宙、小到社区和家庭。对具体的个人来讲,大环境我们不能改变,但对于小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还是可以有一定作为的:选择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而做。</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的环境建设,也分为家庭硬环境建设和家庭软环境建设。家庭硬环境建设,主要是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为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大到一个房间,小到一处学习地。</p><p class="ql-block"> 另外家庭软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发展影响更大更直接。加强家庭软环境建设,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矫正已有心理偏差的关键所在。软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榜样、家庭文化环境和家庭心理氛围。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对于双亲来讲,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仅在学习方面,更主要的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发挥榜样作用。因为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基础,才能为孩子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才能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注入满满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还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当一家人在忙碌的工作与学习之余,能抽出时间坐下来闲聊。孩子闲谈校园生活,闲侃时事新闻,闲聊日后打算,父母静静的听着、赞赏着、微笑着,适时点头表示赞同,或者坦诚地发表看法。当然,这样的做法是理想的,现实却是有限的。二代人通过交流起到相互增进了解,二代人关系更加亲密,二代人会更加理性。这种交流是多么美丽的风景线,这是二代人之间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助推器,也是缩短两代人心理距离的纽带。</p><p class="ql-block"> 家长还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家庭心理氛围影响子女的健康、认知、情感和品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父母要做到:不断高自身素质;理解尊重子女;密切家庭成员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完整性;调整心理,保持良好情绪;对孩子期望适中;创造民主轻松的家庭氛围;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良好的家风等等。</p><p class="ql-block"> 现在,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一般不是那么困难,可是要创造健康的软环境,就不是简单的事了。物质条件好,固然是个好基础,但是学习条件好,不如学习氛围好,硬件环境好,不如软环境好。</p> <p class="ql-block">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1)班 周宸宇家长</b></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我们家长要不断完善自己,要率先垂范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同时,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正确引导。</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仅是孩子的父母,同时也是孩子的朋友,要让情感成为教育的纽带,把孩子当成朋友,认真听取孩子的倾诉,学会与孩子共情,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