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新的学期,我们不仅要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了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科学防范,一起守护孩子健康。</p> 春季传染病我预防 <p class="ql-block"> 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p> <p class="ql-block"> 保持班级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对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间等各类活动、保育场所必须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天两次,每次在半小时以上。通风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及上下午班级幼儿户(室)外活动时。</p> <p class="ql-block">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还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保持良好心情,日常做好均衡营养。</p> <p class="ql-block"> 在新冠病毒和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p> <p class="ql-block"> 幼儿上学、放学的路上请及时佩戴口罩,能正确佩戴口罩,有效避免传染病的传播。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p> 新冠病毒 <p class="ql-block"> 2023 年1月8日,我国正式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新型冠状病毒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也被称为“手足口综合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手、口、足等部位散发性皮疹和疱疹为主。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患病。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p> 疱疹性咽峡炎 <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冬春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p><p class="ql-block"><br></p> 流行性腮腺炎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p><p class="ql-block"><br></p> 水痘 <p class="ql-block">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以上。</p> 流感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39—40℃甚至更高。伴随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p> 诺如病毒 <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传染性强,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除此可经食物和水传播。应养成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和未煮透的食物的良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